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窦婴全力支持汉武帝,为何在拿出密旨后被处死?帝王就是如此无情

窦婴全力支持汉武帝,为何在拿出密旨后被处死?帝王就是如此无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朋 访问量:655 更新时间:2024/2/29 20:39:20

窦婴获罪入狱,得知好友灌夫被定罪灭族,这才幡然醒悟,自己的处境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他突然意识到,这一次入狱,或许汉武帝刘彻不会再支持自己。

窦婴在身陷囹圄之时,深知处境危险,便打算拿出自己最后的“王牌”,打算自救。

汉景帝驾崩以前,曾有密诏交给窦婴,其中的旨意内容为“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这道圣旨的意思是说,如果窦婴遇到什么不方便的事情,可以随时报告给皇帝。

窦婴就是希望能够利用汉景帝留给他的密旨,再见一次汉武帝,希望能汉武帝能够重新审视这件事情。

只不过窦婴失望了,他不仅没能依靠密旨逃出生天,反而因为这道密旨葬送了性命。

因为汉朝时的密旨都是一式两份,一份收藏在受旨人手中,另一份则存放在档案室内,以此互为证明。可惜的是,窦婴的这道密旨没能找到对应的档案收藏版本,而一个孤本密旨,只能被称为“伪造”圣旨。

窦婴欲哭无泪,明知道是王太后与田蚡背后搞鬼,却无能为力,只能无奈接受命运,被一个荒唐的“矫诏罪”结束一生,斩首于市。

窦婴之死,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因为他身为西汉重臣,却在没有犯什么巨大过错的情况下就被以一个类似于“莫须有”的罪名处决,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即便到今天,史学界对于窦婴的死,依然争论不休,观点无法形成统一。

那么,窦婴入狱期间,如果不拿出汉景帝遗诏,是否就可以躲过一死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窦婴之死看似是因为汉景帝遗诏,背后却因为汉武帝已经下定要处决他的决心,否则王太后与田蚡势力再大,汉武帝如果愿意保下窦婴,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说,即便没有汉景帝遗诏出现,窦婴的仕途和性命也会戛然而止了。

汉景帝给窦婴留下遗诏的几率大不大?非常大,因为汉景帝一死,汉武帝刘彻继位以后,便会形成子幼母壮的局面,势必要面对外戚专权的情况出现,汉朝从吕后开始,外戚问题就十分突出,汉景帝在临死之前留下遗诏给窦婴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也非常符合逻辑。

汉景帝为防止王太后专权,留密旨于窦婴,就是希望如果有一天王太后夺权,窦婴可以像周勃一样,拨乱反正,维护刘氏江山。

汉武帝登基以后,窦婴确实没有辜负汉景帝的一片苦心,他处处维护汉武帝,见到汉武帝有夺权之心,便一心帮助汉武帝,与当时势力强大的王太后和田蚡为敌。

有一年,黄河泛滥,洪水势必要吞没一些良田,预先设计的泄洪洪道,会淹毁王、田二人的田地,但是会保全更多百姓的良田,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王、田二人不顾百姓死活,私自改变泄洪洪道,导致大面积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对此事进行调查的重任,汉武帝便交给了窦婴,窦婴也尽心尽力地为汉武帝办事,查清了真相,也解决了泄洪事件,只不过王太后和田蚡并没有因为此事被扳倒,从此以后,窦婴与王、田交恶,他们的斗争也进一步升级。

窦婴不仅在行动上大力支持汉武帝,在思想上也全力以赴支持汉武帝。刘汉政权,因为受到窦太后的影响,一直都尊崇黄老思想,而汉武帝却主张尊崇儒术,在这一点上,汉武帝的想法受到很多人的质疑,远不止王、田二人,窦婴则是汉武帝在儒家思想上为数不多的坚定支持者。

最重要的是,窦婴在朝中的地位一直都很高,因为他的功劳不低,曾经与周亚夫一起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是汉景帝时期名副其实的平叛重臣。

汉武帝初期,王太后和田蚡把持朝政,汉武帝能够得到窦婴的鼎力支持,本应该尽力守护,为何在王皇后对付他的时候,并没有尽心保护,反而任其被处死呢?

窦婴之死,其实也包含了汉武帝的小心思,在汉武帝与王太后以及田蚡争权的过程中,窦婴一直以来都处在一线位置,而汉武帝则处在幕后,而且汉武帝的政治觉悟要比窦婴高太多,窦婴是敢打敢拼,但是不分场合也不分时宜,很容易陷入被动。

比如当年晁错提出削藩主张时,满朝文武一时间全都禁声,毕竟事关重大,不敢轻易表露态度也属正常,而窦婴却不然,直言表示反对,“独窦婴争之”。

再比如窦太后因为宠爱梁孝王,希望汉景帝传位给他,窦婴一点也不给自己的这位掌权姑母面子,直接表示反对,险些断送仕途。

“太后除窦婴门籍 ,不得入朝请”

包括窦婴最后一次得罪王太后和田蚡也是如此,他的好友灌夫与田蚡发生争执后,被定为死罪,窦婴直接就找上王太后和田蚡,直接当面争一个胜负,全然不顾及王太后与田蚡势力更大的客观事实,而汉武帝显然没有做好与王太后和田蚡彻底撕破脸的准备,导致汉武帝无法与窦婴站到一起,最终只能选择壮士断腕,放弃窦婴。

窦婴还有一个很值得一说,那就是窦婴的重义气的性格,他为灌夫出头,虽然有政治原因,但是情感原因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因为窦婴爱结交天下英雄,大有西汉“孟尝君”的意思,门客极多,但是在王太后和田蚡势力扩大以后,便很少有人与窦婴来往了,灌夫却一如既往与之往来。

这也是为什么灌夫在得罪田蚡以后,窦婴愿意拼死相救的重要的原因,因为灌夫对他够义气,所以他也对灌夫够义气。

但是窦婴讲义气,结交门客,尤其是结交灌夫这种豪强门客的做法,却与孟尝君时期有巨大区别,孟尝君时期,君主与孟尝君的利益关系是捆绑在一起的,而西汉王朝是大一统王朝,并不需要这种义气豪强人士聚集的势力,反而会非常忌惮,担心这样的势力成为西汉的不稳定因素。

“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

在笔者看来,窦婴之死,虽然有窦婴自身性格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汉武帝在关键时刻将窦婴视为一枚弃子,因为他的“喜游侠,结交豪强”的做法,对汉武帝未来的统治不利,如果继续利用窦婴扳倒王太后和田蚡,窦婴很可能会“尾大不掉”,成为下一个威胁所在,所以汉武帝趁机,提前做了抉择。

如果窦婴不拿出汉景帝的密旨,则王、田也无法置之于死地,但是问题的根本在于,汉武帝不希望在此时与王、田摊牌,所以王、田二人不会轻易放过窦婴,至少会将他排挤出权力圈,这一点从他入狱便能看出来,如果窦婴不是陷入绝境,也不会拿出这份密旨。

窦婴不拿出密旨,汉武帝可能不会继续杀他,但是却并不能保证窦婴不死,因为汉武帝放过他,王、田二人也不会放过他,只要汉武帝作壁上观,窦婴的结局必然不会太好。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窦婴

更多文章

  • 洪水久久不能治理,汉武帝找窦婴问出真相,天灾背后竟是人祸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窦婴

    汉武帝时期,天降大水,将近十六个郡发起了洪水,良田被淹,百姓们苦不堪言,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让当时在位的汉武帝不知所措,再加上当时匈奴还在不停地袭击代邑和陇西地区,窦婴接受重任,负责起了治水的大任。虽然形势严峻,窦婴也是临危受命,但是窦婴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立刻行动起来,来到田间巷头查看,窦婴发现,黄

  • 西汉三朝名臣窦婴,为何以悲剧结局遗憾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窦婴

    01众所周知,汉武帝的丞相不好当。尤其到了武帝晚年时,丞相如同走马灯一般轮番上台,却又接连一个个人头落地,血溅长安。有因“侵卖园陵道土需地”这种小事而自杀的李蔡;有陷害张汤,事泄横死的庄青翟;有遭巫蛊之祸牵连,身首异处的公孙贺;有图谋立昌邑王为帝,被腰斩弃市的刘屈髦……而在汉武帝初即位时,有一位外戚

  • 窦婴虽为外戚却和窦太后有矛盾甚至检举窦家违法之事,最终被斩首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窦婴

    夫家乍贵,窦氏很是慌张,昨日还是温言润语的代王,今日却被要求摆出威严少说话,因为他成为了皇帝。虽然身为代王的时候,刘恒一家也很富贵,但在山西的封地里,生活总是无拘无束的,不爱折腾的诸侯王向来命好,偶尔亲自松土种田可能还会受到皇帝的称赞。窦氏阴差阳错来到山西后,就被这样与世无争的刘恒百般宠爱,人生虽不

  • 西汉窦婴之死:历史上最腹黑的大臣,死于政治谋杀

    历史人物编辑:阡陌君标签:窦婴

    西汉时期,人才辈出,在汉武帝时期达到了一个巅峰。汉武帝时期,出现了霍去病、卫青这样的人才。正是这两人的出现,让西汉对匈奴的态度进行了改变。从西汉建立初期,就和匈奴开战,只不过一直实施和亲策略,但是汉武帝时期,开始对匈奴进行主动出击。由此改变了汉武帝时期和匈奴的关系。汉武帝时期,窦婴也是其中的人才之一

  • 如果窦婴没拿出汉景帝的遗诏,汉武帝会不会杀窦婴?结局不会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窦婴

    无论是否有遗诏,窦婴必须死,只不过想杀他的并非汉武帝罢了。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历经汉景帝、汉武帝两朝皆被尊为太后,在朝中有很大的发言权。虽然窦婴靠着窦太后的关系步入仕途,然而他确实外戚中的一股清流。他为人正直、忠于汉室,是汉景帝时期非常重要的大臣,巅峰时期官至丞相,受封为魏其侯

  •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窦婴呢?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窦婴

    汉武帝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有着很多的名臣良相,都是大汉走向巅峰的功臣,然而武帝一朝的功臣没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窦婴就是其中的一个悲剧角色。窦婴是武帝初年的丞相,他是窦太后的亲戚,但是却是武帝的忠臣,推崇儒家学说,非常支持武帝的改革,但是这个权倾一时的当朝丞相却落得了一个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话说

  • 西汉遗诏事件,如果窦婴未拿出汉景帝的遗诏,汉武帝会杀窦婴吗?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窦婴

    不论窦婴能不能拿得出真遗诏,都是必死之格局。不但窦婴是必死的,就连田蚡、灌夫也是必死之结局。 为何如此说? 咱们先看下历史记载,如下: 孝景时,魏其常受遗诏,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及系,灌夫罪至族,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於上。魏其乃使昆弟子上书言之,幸得复召见。书奏上,而案尚书大行无遗诏。诏书

  • 魏其侯窦婴:一手好牌为何打出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通史小探长标签:窦婴

    魏其侯窦婴是汉景帝和汉武帝时代,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能够被司马迁特地写入史记,应该会有他的过人之处,于是笔者在看魏其侯列传的时候,就好好琢磨了一下,结果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兄弟的一生就是错误的一生。用股票圈的一句行话来说就是高开低走,出道即巅峰,之后就是一路的行情下跌,原来司马迁写他是要告诫我们要怎么

  • 曹操为何选择定都许昌,而放弃了繁华的洛阳呢?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许昌

    曹操没有放弃洛阳,但彼时的洛阳一点都不繁华,而是人烟断绝的废墟。建安元年(196年)七月,经过长达一年的漂泊后,汉献帝终于虎口逃生回到了洛阳。八月,曹操从许昌赶到洛阳护驾。九月,汉献帝被曹操迎往许昌,并宣布迁都于此,改许昌为许都。许昌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作为都城也仅有这一次。许昌规模不大,人口也不

  • 许昌绕城高速XCTJ-2标首片预制箱梁浇筑完成

    历史人物编辑:中国基建报标签:许昌

    中国基建报讯(王新、常继悦、彭帅 报道)近日,从许昌绕城高速施工现场传来喜讯,由中铁十五局承建的许昌绕城高速XCTJ-2标首片预制箱梁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该标段的箱梁预制正式拉开序幕。许昌绕城XCTJ-2标全长10.3公里,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34.5米,设计车速1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