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窦婴没拿出汉景帝的遗诏,汉武帝会不会杀窦婴?结局不会改变

如果窦婴没拿出汉景帝的遗诏,汉武帝会不会杀窦婴?结局不会改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 访问量:2173 更新时间:2023/12/13 17:40:17

无论是否有遗诏,窦婴必须死,只不过想杀他的并非汉武帝罢了。

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

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历经汉景帝、汉武帝两朝皆被尊为太后,在朝中有很大的发言权。

虽然窦婴靠着窦太后的关系步入仕途,然而他确实外戚中的一股清流。

他为人正直、忠于汉室,是汉景帝时期非常重要的大臣,巅峰时期官至丞相,受封为魏其侯,军国大事皆要征求他的意见。

然而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窦太后去世,窦婴便失去了依靠,丢了官职赋闲在家。

此时,朝中最有权势的人当数田蚡,他是太后的弟弟,而王太后则是汉景帝的皇后。

窦婴失势后,体会到了什么叫树倒迷糊散,那些以前围着他转的官员,全都跑到田蚡那里去了。

就连他的门客全改投田蚡门下。

当然,窦婴还是个明事理的人,他不怪田蚡,但是却对于那些见风使舵之人十分不满。

当时,唯一没有弃窦婴而去的人只有灌夫一个。

灌夫这人刚正不阿,属于那种眼里揉不进一点沙子的人,因此他和窦婴很投缘。

随着二人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他们竟然结成了莫逆之交。

然而此时窦婴还不知道,正是因为灌夫,使得自己丢了性命。

一日,灌夫前往田蚡府上拜见,想要帮窦婴与田蚡牵上线,帮窦婴东山再起。

二人聊的很尽兴,田蚡此时说原本想和灌夫一起去拜访窦婴,奈何灌夫正在服丧期间,不方便参与宴饮,只得作罢。

这明显就是个客气话,结果灌夫竟然当真了,他表示只要田蚡愿意赏光驾临窦婴府上,自己愿意豁出去作陪。

田蚡还以为他在开玩笑,便随口答应了。毕竟那时候服丧是大事,没人敢破了丧期的规矩。

结果,灌夫回去后立刻和窦婴说了此事。

窦婴一听,也想和田蚡搞好关系,于是连夜为田蚡的到来做准备。又是买酒卖肉,又是打扫屋子准备酒席,一直忙到第二天。

就在窦婴一家翘首以盼的等待中,田蚡却迟迟没有出现。

这下子窦婴觉得很丢面子,而灌夫更是觉得被欺骗了。

于是灌夫直接找到了田蚡的府上,问他为何没有赴宴。

当时田蚡正在睡觉,硬是被灌夫给吵醒了,心中自然对其不满。

但是当他听说窦婴为了这次酒宴准备了一整晚,然后为了迎接自己一直没吃东西,又觉得不好意思,便跟着灌夫走了。

一路上,灌夫嫌田蚡走得太慢了,不断催促他。

等到了窦婴家,灌夫又因为田蚡没有起身回应自己的邀请,不合礼数,于是对其大加讽刺。

最后还是窦婴看不下去了,将灌夫拉走,并向田蚡道歉,这事情才算了结。然而此时田蚡已经将灌夫列入黑名单了。

从此事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灌夫这人是个直性子,喜欢打抱不平。不仅不会做人,而且也不会察言观色。

田蚡位高权重,别人都忙着讨好他,唯独灌夫竟然不断招惹田蚡。窦婴有这么一个能闯祸的朋友,他死得不冤。

后来田蚡看上了一块地,打听之下是窦婴的,于是派人向窦婴索要。

窦婴当时没了官职,他能仰仗的也只有这么些家产了,自然严词拒绝了田蚡的无理要求。

窦婴好歹也是个列侯,拒绝也就拒绝了,田蚡也不能做得太过分。毕竟窦婴在朝中还是有人替他说话的。

然而令人无语的是,灌夫知道此事后,竟然私下将田蚡大骂一通,还让田蚡知道了,这下子田蚡彻底记恨上灌夫了。

接着,田蚡出手了。

他向汉武帝举报,称灌夫在老家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请求严惩灌夫。

当时汉武帝还未掌权,只得将此事交给田蚡处理。

就在田蚡准备大查特查,好好整治灌夫的时候,灌夫也放出风声,称自己手中有田蚡作恶的证据,田蚡如果敢动他,他就把这些东西曝光,到时候大家一块玩完。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田蚡先怂了,于是找来中间人,与灌夫达成了和解。

当然,除了窦婴以外的所有人都明白,田蚡与灌夫已经成为死敌,双方不死不休。

窦婴是个正人君子,他天真的以为此番和解,田蚡和灌夫的恩怨已了。

公元前131年,田蚡迎娶了燕王之女。

虽然此时的诸侯王已经没有多少实权了,但是地位崇高。此次联姻使得田蚡的身份更上一层。

王太后对于此次婚事非常满意,特意下旨所有宗室和列侯都要前去祝贺。

窦婴身为列侯,自然也要前往。到这时候了,他还不忘拉上灌夫,大概是想借着喜事让灌夫和田蚡的关系有所改善吧。

灌夫知道自己和田蚡已经是势不两立的关系了,此次前往必定会闹出更大的不愉快,于是极力拒绝。

然而窦婴认为灌夫多虑了,一个劲地拉他去。最后胳膊拽不过大腿,灌夫被窦婴强行拉到了宴会现场,一场悲剧即将上演。

到了宴会现场,灌夫的老毛病开始犯了。

他看到田蚡敬酒的时候,所有人都匍匐在地,而窦婴敬酒的时候,只有他的好友起身相迎,其他人能起身都懒得起。

灌夫一看,这群人太欺负自己的好友了,又想打抱不平了。于是他起身开始一个个地给人敬酒。

当他敬到田蚡的时候,田蚡只是欠了欠身子,说自己不胜酒力,就不喝了,其行为非常无礼。

灌夫的暴脾气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招惹不起田蚡,于是将火发到别人身上。

他给窦贤敬酒的时候,窦贤正忙着和程不识说悄悄话,压根没有注意到灌夫。

这下子灌夫找到出气筒了,张口就对着窦贤破口大骂,说他是小人、没礼数。

田蚡一看,这灌夫表面上是在说窦贤,实际上是在打自己这个宴会主人的脸。他大闹宴会,明显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但是在座的都是有身份的人,田蚡也要注意形象,于是一边为窦贤辩解,一边劝灌夫别闹了。

以灌夫的性格,这事只会越闹越大,最后二人彻底谈崩了,

其他人一看,知道要闹出大事情了,由于怕受到牵连,纷纷找借口离开了宴席。

此时现场只剩下田蚡及其家人、灌夫还有窦婴了。

田蚡也不废话,他早看灌夫不顺眼了,于是声称这次宴会的客人都是受王太后的诏令而来,灌夫骂窦贤,就是对王太后的大不敬,理应治罪。

接着便派人将灌夫给押入大牢,又派人网罗灌夫的罪名,连其亲属都不放过。

这导致灌夫的亲属纷纷躲了起来,而灌夫又身在大牢,这下子灌夫即使拥有田蚡作恶的证据也派不上用场。

窦婴一看,这可不行呀。自己的至交好友被抓,自己怎能无动于衷。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劝阻,一意孤行去营救灌夫。

然而窦婴此时连个官身都没有,只是个白拿俸禄的魏其侯。

最后他只能求到汉武帝那里,向汉武帝说了一堆灌夫的好话。

对于汉武帝来说,他也想帮灌夫,因为田蚡是汉武帝掌权的一大障碍,他早就想夺回自己的权力了。

可惜汉武帝头上有个王太后在,只要王太后在一天,汉武帝便动不了田蚡。

于是汉武帝在朝中举行了一次辩论,让田蚡和窦婴争论,让群臣来发表意见,以此结果来决定如何处置灌夫,这场辩论史称东朝廷辩。

其实,汉武帝是想借此事看看群臣的态度,到底有多少人是依附田蚡的。

除此之外,也想要借助灌夫、窦婴等人打击下田蚡,如果能够稍微削弱下田蚡的势力就更好了。

在东朝廷辩上,田蚡与窦婴据理力争,两人说的都看上去有理,但是两人说的内容却截然相反矛盾重重,很明显有一个人撒谎了。

而群臣这边,只有少数正直之士或者和窦婴交好的权贵敢说真话,其余人由于畏惧田蚡的权势纷纷闭口不言,尽量两边都不得罪。

汉武帝觉得这个结果索然无味,干脆提前离开了。

当他前往王太后的寝宫请安的时候,早已得知此事的王太后把汉武帝好好训斥了一番。

汉武帝没办法,只得按照王太后的意思彻查灌夫和窦婴。

结果一查,灌夫本身确实查不出问题,奈何他在老家养了很多门客,这些人横行乡里,他们的罪全被算到灌夫头上了。

灌夫因此被判满门抄斩。

至于窦婴,因为一直替灌夫说好话,现在灌夫被定罪,窦婴也就落了个欺君之罪,被关了起来。

本来吧,事情到了这一步,窦婴应该及时收手了。

奈何他不忍心看着灌夫一家被查抄,于是决心放手一搏。

当初汉景帝曾经给了他一份诏书,让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凭诏书直达天听。

于是窦婴让自己的儿子拿着诏书去宫里找汉武帝,请求他再见窦婴一面。

结果就是这份遗诏要了窦婴的性命。

既然是先帝遗诏,汉武帝自然不敢怠慢,立刻派人核对宫中记录档案。

然而却没有找到关于这条遗诏的相关记录。

这下子,窦婴因为伪造先帝遗诏的,而被判处死刑。他不仅没有能够救下灌夫,还把自己的小命给搭进去了。

那么,如果窦婴如果不拿出汉景帝的遗诏,汉武帝就不会杀他了吗?

答案是一样会杀,只不过让窦婴多活一阵子罢了。

实际上汉武帝无心杀他,甚至希望他能活下去继续和田蚡斗,真正想杀窦婴的是王太后和田蚡。

当时王太后把持朝政,汉武帝无法忤逆她的意思。

王太后和田蚡觉得灌夫十分可恶,总是和田蚡作对,田蚡本来没招惹他,每次都是他主动招惹田蚡。

而以灌夫的身份,二人根本没什么交集,所以灌夫的做法不合理。

在王太后他们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一切都是窦婴在背后指使的。

比如那次田蚡家的喜酒,灌夫原本没有资格前往的,是窦婴带他去的。而且灌夫被定罪后,也是窦婴处处维护他,和田蚡作对。

这些都是很好的证据。

而且窦婴是有动机的。窦太后在世的时候,窦婴是丞相,田蚡都要讨好他。现在田蚡当了丞相,都要却丢了官,他因此嫉恨田蚡也很正常。

因此,在王太后和田蚡看来,光杀了灌夫无法解决问题,想要真正一劳永逸,必须除掉窦婴。

只不过他们还没出手,窦婴自己就把罪名送上门了。

那么,那份遗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应该是汉景帝设的一个局。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宫中确实没有关于这个遗诏的档案记录。

皇帝留下一份遗诏,会在很多记录里留下痕迹的。就算王太后想销毁这些痕迹,也必然会删除的不干净,留下一些蛛丝马迹。

司马迁的严谨,既然他在《史记》中说没有相关记录,那么就是没有。

但是如果那份遗诏真的是伪造的,窦婴绝不会拿出来,做过丞相的他不会不知道宫中有档案记录可以核对的。

他不会犯傻作死。

所以,他的遗诏应该也是真的。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能够解释这一情况:那就是汉景帝确实给了窦婴遗诏,但是并未在宫中留下档案记录。

汉景帝这么做,就是为了坑窦婴。

汉景帝时期,处处受到窦太后的压制,虽然窦婴忠心可鉴,但是他毕竟是窦太后的亲戚,汉景帝不得不防。

万一汉武帝时期,窦婴威胁到汉武帝的地位,这份遗诏就是他的催命符。

窦婴不用还好,一用就是死罪。

这么说来,想杀窦婴的也有汉景帝一份。

最后,窦婴在王太后和汉景帝共同的努力下,被处死了。

他的是实在是令人惋惜,在整件事情中,其实他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明明招惹田蚡和王太后的是灌夫,没他窦婴什么事情。结果王太后和汉景帝都想算计他。虽然汉武帝想放了他,奈何此时他受制于王太后,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窦婴被处死。

也许,以他的性格,一开始就不应该做官。

标签: 窦婴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窦婴呢?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窦婴

    汉武帝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有着很多的名臣良相,都是大汉走向巅峰的功臣,然而武帝一朝的功臣没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窦婴就是其中的一个悲剧角色。窦婴是武帝初年的丞相,他是窦太后的亲戚,但是却是武帝的忠臣,推崇儒家学说,非常支持武帝的改革,但是这个权倾一时的当朝丞相却落得了一个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话说

  • 西汉遗诏事件,如果窦婴未拿出汉景帝的遗诏,汉武帝会杀窦婴吗?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窦婴

    不论窦婴能不能拿得出真遗诏,都是必死之格局。不但窦婴是必死的,就连田蚡、灌夫也是必死之结局。 为何如此说? 咱们先看下历史记载,如下: 孝景时,魏其常受遗诏,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及系,灌夫罪至族,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於上。魏其乃使昆弟子上书言之,幸得复召见。书奏上,而案尚书大行无遗诏。诏书

  • 魏其侯窦婴:一手好牌为何打出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通史小探长标签:窦婴

    魏其侯窦婴是汉景帝和汉武帝时代,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能够被司马迁特地写入史记,应该会有他的过人之处,于是笔者在看魏其侯列传的时候,就好好琢磨了一下,结果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兄弟的一生就是错误的一生。用股票圈的一句行话来说就是高开低走,出道即巅峰,之后就是一路的行情下跌,原来司马迁写他是要告诫我们要怎么

  • 曹操为何选择定都许昌,而放弃了繁华的洛阳呢?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许昌

    曹操没有放弃洛阳,但彼时的洛阳一点都不繁华,而是人烟断绝的废墟。建安元年(196年)七月,经过长达一年的漂泊后,汉献帝终于虎口逃生回到了洛阳。八月,曹操从许昌赶到洛阳护驾。九月,汉献帝被曹操迎往许昌,并宣布迁都于此,改许昌为许都。许昌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作为都城也仅有这一次。许昌规模不大,人口也不

  • 许昌绕城高速XCTJ-2标首片预制箱梁浇筑完成

    历史人物编辑:中国基建报标签:许昌

    中国基建报讯(王新、常继悦、彭帅 报道)近日,从许昌绕城高速施工现场传来喜讯,由中铁十五局承建的许昌绕城高速XCTJ-2标首片预制箱梁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该标段的箱梁预制正式拉开序幕。许昌绕城XCTJ-2标全长10.3公里,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34.5米,设计车速120公里/

  • 河南许昌,为什么突然火了?

    历史人物编辑:正解局标签:许昌

    互联网流量红利,正在从一线二线大城市向三四线小城市转移。正解局出品最近,互联网上关于河南许昌的视频,多了起来。许昌,为什么突然火了?会是下一个淄博吗?河南许昌区位示意图 制图/正解局 制图人/伍攀河南许昌火的原因比较简单,因为有胖东来。正解局的老粉,对胖东来应该不陌生。早在2018年,我在《这家河南

  • 多行不义必自毙,田蚡真是一手好牌打到稀烂

    历史人物编辑:晓惊娱标签:田蚡

    读史可以鉴往知来,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经验教训,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人性永不过时。喜欢心晴解读故事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哦!据史书记载,田蚡这个人长得是又矮又丑,还贪得无厌。就是这么个看起来一无是处的人,却因为有个好姐姐而一步登天。他的姐姐是汉武帝的亲妈,王太后。田蚡是王太后同母异

  • 即位之初的汉武帝如何处理窦婴和田蚡这两大外戚的,最终是谁胜出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田蚡

    汉武帝的亲征和窦婴的支持是脱离不了的,记得汉武帝即位初,窦祖母和王太后把持朝政,弱冠之年的汉武帝面对不安稳的朝廷是忧虑的,窦祖母最中意的继承人是梁王,没有权力的汉武帝如芒刺在背,惶惶不可终日,担心侍从们暗杀他,从食物中下毒,甚至在朝堂上面对禁卫军胆战心惊。窦婴从一开始就脱离他的窦氏家族无条件的支持孤

  • 田蚡死得非常蹊跷,也死得太是时候,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斋看书画标签:田蚡

    汉武帝初年窦田之争最终以两家的两败俱伤而告终,魏其侯窦婴被斩首示众,而武安侯田蚡在政治上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两人进行政治斗争时,双方互相揭短,田蚡的大量罪状被摆在汉武帝刘彻面前,这也使得王氏外戚集团在政治上陷入前所未有的被动。在窦婴被刘彻以伪造遗诏的罪名下令斩首示众不久,田蚡也突然死亡,在历史上留

  • 田蚡身为汉武帝的亲舅,为何还要勾结淮南王,而不是拥护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田蚡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连环文史,以后小编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些历史小故事,从中发现一些被忽略的人和事。中国古代是很讲究血缘和宗族关系的,有时候成为亲戚,一辈子就会绑在一起,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那么身为汉武帝亲舅舅的田蚡,为什么还要勾结淮南王造反,而不是坚决的拥护汉武帝呢?在姐姐王娡当上皇后之前,田蚡一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