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酷吏郅都,不避权贵严执法,落得个腰斩于市的下场

酷吏郅都,不避权贵严执法,落得个腰斩于市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徐玉婷 访问量:1584 更新时间:2023/12/7 8:04:56

汉朝,有一特点,皇帝常常任用酷吏。而他们,是皇帝的工具,镇压豪强,打击诸王,为皇权的巩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伤人者,终伤己。

酷吏们,是皇帝手中的棋子,用则封官拜爵,弃则丢官亡命。

《史记》、《汉书》、《后汉书》记载酷吏共计16位,得善终者仅5位。多少为非作歹之徒,死于酷吏之手,酷吏们为民除害,维持着地方、京师的朗朗乾坤,而来自于贵戚与官宦阶层的怨恨情绪,却如火山内的岩浆般积聚。

郅都,河东大阳人(今山西洪洞县),景帝时,任中郎将。当时济南郡境内有一股地方豪强势力——瞷氏,以宗族300余家为骨干,抢男霸女,控制盐铁,为害一方,但其家族势力太大,并且与贵戚有勾连,历任郡守投鼠忌器,只得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朝廷很清楚当地的情况,公元前154年(前元三年)汉景帝任命郅都为济南郡守,收拾乱局。

郅都到任后,在充分收集证据后,以雷霆手段,一改历任郡守“循常法,讲义礼”的做法,采取以暴制暴方式,捕杀瞷氏宗族首领十余人,将他们族诛,很快将济南郡治理得井井有条,路不拾遗。

公元前150年(前元七年),汉景帝迁郅都为中尉,他执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都侧目而视,送其绰号“苍鹰”。

汉景帝继位之初,后宫之中,他十分宠爱栗姬。汉景帝刘还在东宫时,年方十四岁的栗姬就入东宫侍奉,她擅长歌舞,温柔似水,二十岁的刘启,对她着迷得很。小两口如胶似漆,恩爱的日子总是很短暂,十几年的的时间,不经意间,就过去了。他们的儿子刘荣,18岁时,被立为太子。

母以子贵,栗姬的生活,似乎也顺风顺水,皇后之位似乎唾手可得。

栗姬却恃宠而骄,变得狂傲起来,汉景帝对栗姬渐生厌恶,她却不自知。恰在此时,长公主刘嫖前来寻求联姻,想把自己的宝贝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为妻,栗姬却傲慢地拒绝了,令长公主刘嫖十分恼怒。

这成为了压死栗姬的最后一根稻草。

身为姐姐,长公主刘嫖在汉景帝面前,说话相当有分量,她添油加醋地中伤栗姬,让汉景帝彻底放弃了栗姬,将她打入永巷,永不见面。

母凭子贵,子随母衰。栗姬失宠,太子刘荣的日子自然难过,公元前150年(景帝七年),刘荣被废掉太子之位,贬为临江王。

很快,他被扣上“欺占太庙”的罪名,投入大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是汉景帝为新太子刘彻扫除隐患,使出的杀招。

而经手这个案子的,就是郅都。

郅都为人勇敢,却并不傻,他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危局:若秉公办理,势必要伤害到废太子刘荣。刘荣没机会翻身了,他并不可怕,可疼爱孙子的老太太窦太后,才让郅都头痛;若不办理,那就违背了当朝皇帝的意愿,更加危险。

思虑再三,郅都还是硬着头皮,执行君命,将刘荣关在廷尉府,严加审讯。

作为皇帝不中意的儿子,下场将有多么悲惨,刘荣心中十分清楚。恐惧始终笼罩着他,暗无天日的牢狱,令他觉得无任何希望,万念俱灰之下,他自杀了。

有为之君,心中只有江山与社稷,哪有什么儿子与父子。刘荣死了,汉景帝放心了,郅都却惨了:窦太后誓要杀掉郅都,为孙儿报仇。

墙倒众人推,怨毒的人群,嗅到这股风气,饿狼般地向郅都扑来,必欲除之而后快。

汉景帝却不想杀郅都,他需要这么一把刀,去收拾天下不老实的豪强、诸侯,树立皇帝权威。汉家从刘邦建国始,虽奉黄这术治民,却用法家之术治吏、治皇亲国戚。

但刘启又是孝子,母命也不好违抗,他只得将郅都悄悄地免职,废为庶人,发回原籍。对窦太后慌称,郅都已被处死。

失落的郅都,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心中还是不免难过。他失魂落魄地乘着马车往原籍走。

出人意料地是,他在半道上接到了汉景帝的委任诏命:着郅都为雁门太守,直接赴任。

郅都内心十分激动,对汉景帝感恩戴德,立誓守好雁门,不让匈奴入侵。

雁门,位于山西代县,“天下九塞,雁门为最”,依山傍险,东走平型关、倒马关、紫荆关,直抵幽燕,西去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

李广也曾在此戍守,是匈奴扰略汉朝的边境重地之一。

李广离任后,这里成为匈奴重点攻击的关城。

郅都来到这里,看到这样情景:关城破旧,士无战心,民如惊鸟,百业荒疏。

这样的关城,就如砧板的一块肉,任由匈奴来宰割。

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郅都发誓:兴雁门,强军力,御匈奴。

他亲率将士百姓,将雁门关加固整修一新,打造守城器械,多备弓弩、箭簇,同时训练士卒。

雁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郅都与副将们一起,认真研究,反复演练,使军士掌握关城防守战法,他还从百姓之中选拔精壮小伙,充实到雁门守军之中。

每到匈奴进攻,郅都就会身先士卒,登城指挥。事实证明,郅都不但是威严的办案者,更是一名优秀的边将,他指挥有方,使军民以最少的代价,牢牢守护住这座雄关。

在雁门关,郅都守了五年,匈奴人气急败坏,想攻破雁门,就是无法踏入关城半步。

于是,匈奴人使出“借刀杀人”之计,派出使者,向汉朝递交国书,表明匈奴之所以猛烈攻汉,责任在于雁门太守郅都主动攻击匈奴,才引发战争,希望两家能从此罢手。

汉景帝知道,这只是匈奴人的诡计,不予理睬。

窦太后却不依不饶,她强迫汉景帝下诏,将郅都从雁门关,抓捕回长安,问责下狱,随即将他腰斩于长安西市。

匈奴人得到消息,欢呼雀跃,兵锋直指雁门关。继任的雁门太守冯敬,指挥无方,雁门关被攻破,两千余名汉军战死,冯敬殉职,万余名百姓被杀,雁门关被严重破坏。

飞骑将情报传送到长安未央宫,汉景帝心如刀绞:郅都若在,何有如此惨况发生,唉!

边境地区,苍鹰常常在天空盘旋。人们都记得,烽火雁门关,曾经有一位令豪强切齿的酷吏在此驻守,他百战不惧,敌人畏其英名,数年不敢靠近边城,没想到,他却身死于自己人手中。“战士身死长安城,常使英雄泪满襟”。

标签: 郅都

更多文章

  • “汉奸”鼻祖中行说,为何要助匈奴对抗汉朝,匪夷所思

    历史人物编辑:一意青春梦标签:中行说

    他当“汉奸”是确凿无疑的,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是匈奴人,或者说和匈奴人有关。而中行说当“汉奸”是主动,是出于报复性仇恨。汉文帝时期,匈奴与汉朝多次发生冲突,鉴于当时汉朝的实力比较弱小,汉朝为了稳定边境,加强汉匈关系,决定从皇族挑选公主,与匈奴进行和亲。公主和亲,从宫中挑选随行的宦官,作为和亲的附属品,

  • 为何八旗进中国29年就腐化?1800年前中行说早已断定,可惜没人信

    历史人物编辑:伊尔三四标签:中行说

    在明末清初,天下第一等强军就是女真八旗精锐,在当时甚至流行一种说法“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让世人没有想到的是,大明百万大军都打不过弱小的女真八旗军队,在八旗入住中原仅仅29年就迅速腐化,在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时,很多八旗子弟甚至出现了“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的惨淡局面,以致于康熙在吴三桂叛乱

  • 周昌反对立刘如意为太子,为何在吕雉杀掉刘如意后,三年不上朝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周昌

    刘邦也是一个男人,他也会喜欢活色生香的美人,比起与他白手起家,经历沧桑的原配吕雉,戚夫人简直就如蜜桃一般新鲜。戚夫人娇俏可爱,还擅长舞蹈,那如行云流水一般的姿态,自然惹得常年在马背上征战的刘邦喜爱。吕雉虽然与刘邦是结发夫妻,甚至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站在他那一边,却无法对抗岁月的无情伤害。一边是与自己

  • 感动万千人的巨著《平凡的世界》,为何会被编辑周昌义弃若敝履?

    历史人物编辑:琳琳佳严严标签:周昌

    1986年,路遥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后,费尽心思找到编辑周昌义,希望他能让这部作品的价值最大化,但周昌义却直接选择退稿处理。后来,有人问周昌义:“为什么会退稿?”周昌义回答:“还没来得及感动,就读不下去了……”感动万千人的巨著《平凡的世界》,为什么会被周昌义弃若敝履呢?01周昌义出生于1956年

  • 周昌阻碍吕后谋害赵王,为何吕后没有加害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周昌

    要是说起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的夫人吕雉,大家想必都不会感到陌生。我们熟悉的太史公司马迁老先生在《史记》当中,特地把作为皇后的吕雉,列入了原本只能属于皇帝们的“本纪”之中。可见,吕后虽然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着皇帝之实。在后世许多历史学家们的笔下,吕雉与大唐帝国的女皇武则天并称为“吕武”。一方面,吕后在治国

  • 敢于正面顶撞刘邦,又曾被吕后跪谢,性格强硬的周昌为何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香茗史馆标签:周昌

    周昌与刘邦乃是老乡,早年追随刘邦起义,不仅深为刘邦所信任,而且一向以耿直敢言所著称。刘邦称帝建国后,周昌不仅敢于犯颜直谏,而且在易储事件中大力支持太子刘盈。然而,由于保护赵王刘如意不力,周昌最终还是郁郁而终。早年为沛县卒史,刘邦起兵后追随 周昌是秦末泗水郡沛县人,他与堂兄周苛都曾担任泗水郡卒史。刘邦

  • 周昌是沛人,在秦朝的时候担任泗水卒史 等

    历史人物编辑:打工人清清标签:周昌

    周昌是沛人,在秦朝的时候担任泗水卒史。等到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时候,周昌投奔了刘邦。此后,他跟着刘邦南征北战,也算是立下了巨大的功勋。高祖六年(前201)刘邦大封功臣,周昌被封为汾阴侯。刘邦想废太子的时候,周昌是坚决反对。他有口吃,但还是与刘邦据理力争。其实关于他的故事并不多,刘邦到了晚年的时候,担心儿

  • 周昌:敢指着鼻子骂刘邦,吕后对其毕恭毕敬,文武百官都很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周昌

    文/四季文史古往今来,大臣敢当面骂皇帝的少有人在,但在汉朝开国功臣当中,就有这么一位“放肆”的臣子,他敢指着鼻子骂皇帝,皇后曾在他面前下跪,文武百官更是敬而远之,这个人便是周昌。同朝为官的大臣赵尧曾经这样评价周昌: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班固在《汉书》中曾经这样评

  • 周昌被刘邦委以重任而降职使用,却未能如愿完成重托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周昌

    “周昌,木强人也。”这是司马迁对御史大夫周昌的评价。“木强”,在《古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质朴倔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叙,刘邦最害怕周昌,“然尤惮(畏惧,害怕)昌”。刘邦从百十人举兵反秦到坐拥天下建立大汉,既有韩信、张良、陈平等开国功臣的辅佐,也有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众老乡组成亲友团相助。在

  • 周昌为什么会断崖式降职,根源不是刘邦,而是“后浪”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周昌

    周昌是个老同志,而且是刘邦和吕后都喜欢的老同志,但是因为他不太重视年轻人,因此,他的结局非常悲惨,这是怎么回事呢? 周昌深得刘邦喜爱,这是因为周昌这个人很正直。有一次,刘邦和戚夫人大白天在房间里玩,周昌因为和刘邦比较随意,直接就闯进了刘邦的房间。看到刘邦和戚夫人在玩,周昌赶紧退出来。刘邦也心虚,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