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大臣郑当时,是一个怎样的人?

西汉大臣郑当时,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利山 访问量:2924 更新时间:2024/1/1 21:19:05

郑当时也叫郑庄,历经了景帝和武帝两代帝王,他在汉景帝时期做的是太子舍人,到了武帝时期担任了太守,后来升至大司农。因为他经常把一些人才推荐上去,所以在当时的名声非常好。郑当时虽然没有晁错等人有名,但却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不过作为一个官员来讲,他在朝堂上却总是顺着汉武帝说话,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并不是一个好官。

郑当时其人

郑当时的先人叫郑君,原来是项羽的部将,项羽失败后归降了刘邦。后来刘邦让原为项羽部下的人登记姓名和履历,其他人都登记了,只有这个郑君没登记。最终别人都成了大夫,他则遭到了贬逐。而郑当时之所以有后来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自己,这一点让人很佩服。郑当时的崛起源于一个叫张羽的人,因为对这个人的救助,使得他的声名远播。

一个人一旦有了名声,想要成功就简单多了,后来他做了汉景帝的太子舍人。做官之后的郑当时很喜欢应酬,但他的应酬没有炫耀的意思,反而是有些卑微,其实这一点很正常,毕竟他是一个新官员。受大环境的影响他也很喜欢老庄,并且对年长宽厚的人很尊敬,而这些人也大多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人。都说近朱者赤,在这些人的影响下,郑当时的德行也非常好。

德行甚佳

郑当时在做太史的时候,曾经对属下说:客人来了之后,没有贵贱之分,任何人都不能拒之门外。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郑当时对于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也很尊重,这一点很难得。前面说了郑当时是个很廉洁的人,这一点表现在哪里呢?首先他不喜欢购置产业,家里的开销以及给门客的钱大多来自俸禄和皇帝的赏赐。在礼尚往来方面,他一般只送些竹器和食物。

有时候皇帝会让郑当时去其他地方办差,不管那里距京城有多远,他都不需要皇帝给他提供什么。皇帝对此非常满意,有时候还会拿这事去提醒其他的官员。因为廉洁,所以他即便是位列九卿,家里也没有多少钱财。后来他曾丢过官职,使得他的生活更加穷困,死后也没有余财,不过也因为他的廉洁,他和兄弟的后人都得到了皇帝的重视,也算是余荫后人了。

为什么说他不是好官

清廉是一个官员首先要做到的事情,除此之外你还要有作为,这才是一个好官。如果你只是清廉,但在其他事上没有一点建树的话,那只能算是一个普通官员,算不上好。郑当时这个人有很多优点,但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什么事情都顺着皇帝。据史料记载,郑当时在朝堂上经常趋迎附合汉武帝的旨意,从不敢去力争对错,这是一件好事吗?

我们常说忠言逆耳,皇帝他不是神仙,也会犯错,如果一个官员只说好话,对于一个王朝来讲并不是好事。当然这里也有汉武帝本人的原因,他是一个自信到自负的人,一般人是批评不了他的。因为郑当时的这些处事原则,使得他在汉武帝时期过得顺风顺水,不过他的门客却犯了大错。那人利用郑当时大司农的货物营利,欠了朝廷许多债务,后来被人告发。

这件事虽然不是郑当时本人做的,但他也要担一个失察之过,所以皇帝把他贬为了平民,不过不久之后皇帝又再次起用了他。以上就是郑当时的大概经历,他是个品德比较好的官员,喜欢去亲近有才能的长者,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自己也很清廉。但作为一个官员来讲,他有些不合格,因为你在做好事情的同时,还要敢于去痛陈弊端,只有这样才能让王朝越来越好。

标签: 郑当时

更多文章

  • 汉景帝的宠妃如厕时遭遇野猪,汉景帝让郅都去救人,他却说:不去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郅都

    以谬悠之説,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儻,不以觭见之也。——《庄子·天下》有些历史故事,看似荒唐得好像民间流传的野史传说,实际上却是在各种正史传记中都有所记载。比如《史记》《资治通鉴》中都不约而同地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汉景帝宠爱的妃子贾姬,在野外如厕的时候碰上了野猪,郅都却抗旨不救,事后,他却

  • 郅都曾令匈奴闻风丧胆,却因曾讯问刘荣而被窦太后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杨峰品车标签:郅都

    郅都是杨县(今山西洪洞东南)人,本是汉文帝刘恒的郎官,在汉景帝时被任命为中郎将,他敢于向朝廷直言进谏,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当面使人折服,后被录用为中尉,他执法严苛,不畏权贵,清正廉洁,铁面无私,由此他得到一个“苍鹰”的外号。“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

  • 郅都:大汉第一酷吏,人送外号“苍鹰”,威名远震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川妹美食标签:郅都

    在古代封建君主专统下,有一种专门采用严刑峻法,冷面无情,手段强硬的官吏,他们专门和各种豪强作对,堪称专业打黑,因此他们的能力政绩往往都非常突出,尤其善于强化治安,司马迁称这种官吏为酷吏,郅都就是这样的一个酷吏,而且他算得上是两汉期间最有名的酷吏。郅都,西汉时期河东郡杨县人即今天的山西省洪洞县,早年间

  • 铁面无私包青天,在此人面前都要自称小弟-“苍鹰”郅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趣读屋标签:郅都

    包青天一向被人们冠予铁面无私之称号,但是在汉朝却有一个铁面无私界的鼻祖,他便是“苍鹰”郅都。野猪来袭,是护主护花,还是冷漠视之?郅都是杨县人,在汉文帝时期初入官场,到了汉景帝时,做上了中郎将。和历史上很多贤臣一样,郅都敢直言进谏,并且经常能够在朝堂上让其他大臣说的服服帖帖的。在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

  • 郅都镇守雁门有功,张汤改革西汉经济有劳,为何都被称为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郅都

    西汉皇帝名为尊崇儒家,前期甚至尊崇黄老学说,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任用法家治国,所以西汉初期,长期存在一大批酷吏。酷吏中的代表人物,就有郅都和张汤这两个人。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是汉朝最为辉煌的时代,那就是文景之治到汉武大帝时期。01郅都才是不畏皇权的包青天原型,刚性的

  • 酷吏郅都,不避权贵严执法,落得个腰斩于市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郅都

    汉朝,有一特点,皇帝常常任用酷吏。而他们,是皇帝的工具,镇压豪强,打击诸王,为皇权的巩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伤人者,终伤己。酷吏们,是皇帝手中的棋子,用则封官拜爵,弃则丢官亡命。《史记》、《汉书》、《后汉书》记载酷吏共计16位,得善终者仅5位。多少为非作歹之徒,死于酷吏之手,酷吏们为民除害,维持着地

  • “汉奸”鼻祖中行说,为何要助匈奴对抗汉朝,匪夷所思

    历史人物编辑:一意青春梦标签:中行说

    他当“汉奸”是确凿无疑的,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是匈奴人,或者说和匈奴人有关。而中行说当“汉奸”是主动,是出于报复性仇恨。汉文帝时期,匈奴与汉朝多次发生冲突,鉴于当时汉朝的实力比较弱小,汉朝为了稳定边境,加强汉匈关系,决定从皇族挑选公主,与匈奴进行和亲。公主和亲,从宫中挑选随行的宦官,作为和亲的附属品,

  • 为何八旗进中国29年就腐化?1800年前中行说早已断定,可惜没人信

    历史人物编辑:伊尔三四标签:中行说

    在明末清初,天下第一等强军就是女真八旗精锐,在当时甚至流行一种说法“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让世人没有想到的是,大明百万大军都打不过弱小的女真八旗军队,在八旗入住中原仅仅29年就迅速腐化,在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时,很多八旗子弟甚至出现了“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的惨淡局面,以致于康熙在吴三桂叛乱

  • 周昌反对立刘如意为太子,为何在吕雉杀掉刘如意后,三年不上朝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周昌

    刘邦也是一个男人,他也会喜欢活色生香的美人,比起与他白手起家,经历沧桑的原配吕雉,戚夫人简直就如蜜桃一般新鲜。戚夫人娇俏可爱,还擅长舞蹈,那如行云流水一般的姿态,自然惹得常年在马背上征战的刘邦喜爱。吕雉虽然与刘邦是结发夫妻,甚至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站在他那一边,却无法对抗岁月的无情伤害。一边是与自己

  • 感动万千人的巨著《平凡的世界》,为何会被编辑周昌义弃若敝履?

    历史人物编辑:琳琳佳严严标签:周昌

    1986年,路遥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后,费尽心思找到编辑周昌义,希望他能让这部作品的价值最大化,但周昌义却直接选择退稿处理。后来,有人问周昌义:“为什么会退稿?”周昌义回答:“还没来得及感动,就读不下去了……”感动万千人的巨著《平凡的世界》,为什么会被周昌义弃若敝履呢?01周昌义出生于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