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推背图》中预言武则天篡位,李世民咋不杀她?看李淳风说了啥?

《推背图》中预言武则天篡位,李世民咋不杀她?看李淳风说了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秦风猎猎 访问量:2943 更新时间:2023/12/15 23:13:48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有关她的一生传奇,直到现在人们还为之争论不休,特别是她当年还是李世民的“武才人”时,袁天罡李淳风便著了一本《推背图》,里面就预言她将来会篡夺李氏皇位,那么,《推背图》明明预言武则天将篡位,李世民为何不杀她?看李淳风说了啥?

首先,我们来看看,《推背图》原文中,对于武则天未来篡夺李氏天下的预言,在《推背图》第三象中,其谶曰:日月当空,照临下土;扑朔迷离,不文亦武。为啥说这段谶语预言的是武则天篡位呢?因为“日月当空”,说的便是一个“曌”字,而历史上的武则天就曾经给自己取名叫“武曌”。“照临下土”,就不用解释了,其意便是“君临天下”。

再看下一句“扑朔迷离,不文亦武”。相信看过《花木兰从军》的人都知道,文章结局用了一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话,《推背图》中便是引用此话来暗示,未来篡位之人,是一位眼“迷离”(女性)的武姓之人。而在第三象的“颂”中,几乎将武则天早年的生活遭遇都预言了出来,“颂”的原文是这样写的:

“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这“颂”的前两句预言不正是预言武则天感业寺为尼,然后又被李治复宠的情景么?而后两句则又是预言武则天上台后对皇室的李氏一脉极尽屠杀,其强权统治比起男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当年的《推背图》本是李世民令李淳风与袁天罡所著,他难道不知真相吗?为什么李世民当初不直接处死武才人呢?

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也曾经有很多人提出了类似的疑问,其实,中国历史上的贞观年间,民间也有野史透露这样的预言:唐三代后,女主武王。那么,一生特别精明的李世民难道会不明白吗?当然不是!其实,历史上的李世民非常重视这个预言,他为此还专门召见了当时的预言大师李淳风,并向他寻求解决的办法。

李淳风当时心里很清楚,李世民的解决方法无非是揪出这个女人,并直接将她处死。但是,当时预言中提到的女人,也只是说她可能姓武,而武则天用的“武曌”这个名字,也只是她后来私自为自己取的名字,当时谁也不知道她叫武曌。可李淳风当时显然是能够推算得出来的。那么,李淳风当时为啥不将真相告诉李世民呢?

这是因为李世民的做法已经犯了预言家的大忌,对于预言家来说,他们一生从事的职业,也是具有高风险的,在我国民间,人们常称他们是泄露天机的人。而我国民间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泄露天机的人容易遭遇“天谴”,因此,古代预言家预言未来之事,常常会说得比较隐晦,这也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保护。

现在李世民将他召来,寻求解决之法,无非就是要他推算出那名女子究竟是何人,然后将她捉来立马处死,可这样一来,李淳风就完全泄露天机了!他也会因此而大祸临头。

于是,李淳风故意沉吟了半响,便告诉李世民道:“女子的真实身份涉及到天机,微臣也不敢盲目推演;同时,陛下乃天之子,也应该顺承天意,切不可逆天而为。不然,陛下纵然除掉了那名女子,岂知上天一怒,又不会再降另外之人来祸害您的子孙乎?”当时的李世民听后,虽然心有不甘,但苦于查不出其人,所以,最终也只好不了了之了。

然而,后来的李世民对宫中一切和武姓有关之人都十分警惕,当时的武则天进宫时,就是因为她姓武,所以,后来便没有得到李世民更多的宠幸,而只将她封为最低的“武才人”。

不过,当时李世民见武则天无权无势无背景,谅她也无能力篡夺自己的天下,所以便没有将她处死。而宫中另外一名侍卫,只是因为其乳名叫“五娘子”,“五”与“武”同音,便被李世民找了个借口给处死了!或许他当时认为,这个人可能就是以后祸乱自己天下的人吧!

殊不知“疑的不是,是的不疑”,真正的武姓女皇就在他身边。后来还勾引他儿子李治,将她封为皇后,并在李治去世后慢慢地把控朝政,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样的结局,若是李世民泉下有知,不知他会作何感想呢?

标签: 李淳风

更多文章

  • 袁天罡与李淳风有多厉害?李唐江山的劫难被他们算得一清二楚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李淳风

    在我国古代出现了很多有特异能力的人,他们可以得知以后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预言家,那个时候就叫风水大师。在唐朝出现了两位大师,他们分别是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两个人的能力属袁天罡最强,他们两个都为皇帝办事,可是等他们死后,两个人的墓地也出现了不同的待遇。李淳风的墓在古代被盗了不知多少回了,

  • 不良人大帅李淳风

    历史人物编辑:笨笨兔爱生活标签:李淳风

    不良人大帅李淳风不良人大帅李淳风不良人大帅李淳风看完第三季,最后大帅所说的天下大乱是很让人后怕。李淳风与大帅的占卜中提到李姓称帝并非皇族,由此按历史推断李嗣源必称帝。大帅没杀他是给星云和子凡他们留了一个大隐患。没了大帅,不良人也失去了灵魂,往后他们的路会更难走。原来我们一开始就是错的,本以为袁天罡才

  • 袁天罡PK李淳风,从两人给自己选墓地来看,李淳风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李淳风

    唐朝有两位最著名的相术大师,一个是袁天罡,一个是李淳风,两人都精通天文学、阴阳术,懂得算卦测字,两人还合作了神奇的《推背图》,预测了清朝、太平天国、日本侵华等事件,未来的事件还没能预测,从表面上来看,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水平在伯仲之间,有一个事例可以证明。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开始执政,当时许多大臣都建议

  • “高昌吉利”钱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漂流向海标签:颉利可汗

    高昌吉利钱币最初引起我的注意,与东突厥汗国的颉利可汗有关。高昌吉利(何家村出土)颉利可汗虽然是东突厥汗国的最后一位可汗,但是,他却毫无末代君主那种日落西山的衰败之像,反而拥有强盛的势力。贞观元年(626)颉利可汗亲率10万大军直逼渭水便桥之北,距离长安城仅有40里,京师震动。高昌吉利(阿斯塔纳墓葬出

  • 脱开金锁走蛟龙——破广州后的黄巢是怎样逆转乾坤、直入长安的

    历史人物编辑:宋歌爱动漫标签:黄巢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虽然一直在走下坡路,但朝廷还能勉强维持着堂皇的局面。而真正给了大唐致命一击的,则是“冲天香阵透长安、天街踏尽公卿骨”的黄巢。黄巢率领所部转战南北,将大唐江山搅得天翻地覆,也让天下人看穿了朝廷的虚弱与无能。而他最后轻松攻陷长安、逼走僖宗,更是让天子权威扫地,之后哪怕是昭宗这样的英主继

  • 石家庄这人,曾预言黄巢起义必败!皇帝是这样嘉奖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黄巢

    做为石家庄人,大家都知道咱们石家庄,是一个年轻的城市。然而,石家庄周边有很多的旅游景点。有抱犊寨、柏林禅寺、赵州桥等等!今天老耿我为大家介绍一个景点,它与唐朝的黄巢起义,还有一件有趣的故事,下面听老耿我给大家一一道来!说起唐朝末期的“黄巢起义”,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

  • 唐末政治陷入乱局,黄巢起义更是拉开了灭唐的序章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黄巢

    唐中后期社会战乱频仍,军需之下民众被课以重税,征派频繁,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东南地区作为唐廷财库,唐中央为有效控制东南地区,防止其依财坐大,采取轻兵重文的举措,因此整个东南地区军事实力极为有限。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裘甫率众在浙东举事。面对腐化严重、战斗力弱的唐朝官军,起义军迅速攻陷剡县,而后在三溪之战中

  • 黄巢起义究竟有多恐怖?把活人充当军粮,最终沦为战争机器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黄巢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农民起义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几乎所有的背景都是因为当时朝廷对于百姓的压制太过于严重,因此便是导致了农民起义,因为黄巢起义涉及的范围非常大,因此这一场黄巢起义跟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算得上是两场历史上名气最大的农民起义。是起义,就必然伴随着战争;是战争,就必然伴随着流血

  • 大唐公主代姐出嫁,和驸马荣辱与共、生死相随,同死于黄巢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黄巢

    唐宣宗大中年间(846年-859年)某一日,大唐永福公主泣不成声,因为父皇唐宣宗李忱把她的婚事取消了。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是大唐公主招驸马实在太难了。663年,唐太宗的女儿、唐高宗的妹妹新城公主去世,驸马韦正矩竟被唐高宗迁怒,下令诛杀。故而民间流传为“新城以病而卒,夫子受其戮辱”之谚语。再如此后

  • 历史评价不高的黄巢,却从唐朝开始,去除了古代长久的“毒瘤”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黄巢

    在我国古代,每一个朝代末期都会开始频繁爆发农民反抗朝廷的举动,不过这些农民的领导者都有着不错的评价,比如反抗秦朝的陈胜、吴广,留下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名句,甚至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更是唯一一个最基层的普通人建立的王朝。可是唐朝末年反抗大唐的黄巢,却有着极差的名声。主要就是因为这个人铲除了一直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