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天罡PK李淳风,从两人给自己选墓地来看,李淳风更胜一筹

袁天罡PK李淳风,从两人给自己选墓地来看,李淳风更胜一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浅谈百科 访问量:1747 更新时间:2023/12/15 23:14:02

唐朝有两位最著名的相术大师,一个是袁天罡,一个是李淳风,两人都精通天文学、阴阳术,懂得算卦测字,两人还合作了神奇的《推背图》,预测了清朝、太平天国、日本侵华等事件,未来的事件还没能预测,从表面上来看,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水平在伯仲之间,有一个事例可以证明。

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开始执政,当时许多大臣都建议在洛阳附近建陵墓,唐高宗生前也说:"得还长安,死而无恨",为了完成高宗的遗愿,武则天就请了袁天罡和李淳风来挑选风水宝地,当时两人都是久负盛名的风水学大师,可见武则天对高宗皇帝是真爱,否则不会花如此代价来请这两位大神了。

袁天罡接到诏书后,来到关中慢慢寻访,有天夜观星象,发现一个地方的山丘上有一块紫气,刚好跟北斗相交,于是袁天罡匆忙去山上,找到定位果然发现是一块风水宝地,为了记下这个地方,他把随身的一枚铜钱放在吉穴中,然后用泥土盖上,黎明时分他离开回去复命。

而李淳风接到武则天的命令,也四处寻找宝地,有一天他站在视野开拓的地方远眺,竟然看到对面的山峦好像一个熟睡的少妇,高胸隆起,小腿下面还有一条溪流,两只胸部匀称大小,李淳风十分吃惊立马以身影取子午,定穴认方位,然后拔出自己随身的一根针插入地下做记号,也就回去复命了。

武则天听说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都把风水宝地选中同一个地方,然后派去查看,不料找到李淳风的针时,再玩下挖开就看到袁天罡的铜钱,那一枚针恰好插在铜钱的钱眼里,武则天大位吃惊,于是就把这里当做高宗的陵墓,也就是现代的乾陵,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袁天罡跟李淳风两人的水平同样厉害。

可是晚年两人给自己选墓地时,差距就出来了,虽然两人都把长安东南的黄土坡当做自己的目的,可李淳风选中的地方距离袁天罡相差三百多米,当李淳风去看袁天罡的墓地时,才发现自己水平远不如袁天罡,他对袁天罡说:"我死后数百年,墓地定然被盗,而你的却没事。"

袁天罡听李淳风这样,一时不知怎么回事,他把两人的墓地反复对比好几次,但也没发现任何问题,两个墓地距离那么近,要盗也会一起被盗啊,怎么李淳风说自己的没事呢?所以怨天干对李淳风的话有怀疑,他回家后开始推算两人死后百年发生的事情,算来算去也没算出结果,于是只能作罢。

唐朝灭亡后,经历了五代十国,后来赵匡胤统一天下,宋朝在长安县规划了一块军事基地,恰好就是当年袁李二人选墓地的地方,可驻军基地把袁天罡的陵墓圈入基地范围,李淳风的陵墓虽然距离数百米,但却被划在外面,于是许多人去盗李淳风的墓,袁天罡的墓出在军事禁区,反而一点事没有。

从袁李二人后世陵墓的情况来看,袁天罡似乎比李淳风更胜一筹,你觉得呢?

标签: 李淳风

更多文章

  • “高昌吉利”钱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漂流向海标签:颉利可汗

    高昌吉利钱币最初引起我的注意,与东突厥汗国的颉利可汗有关。高昌吉利(何家村出土)颉利可汗虽然是东突厥汗国的最后一位可汗,但是,他却毫无末代君主那种日落西山的衰败之像,反而拥有强盛的势力。贞观元年(626)颉利可汗亲率10万大军直逼渭水便桥之北,距离长安城仅有40里,京师震动。高昌吉利(阿斯塔纳墓葬出

  • 脱开金锁走蛟龙——破广州后的黄巢是怎样逆转乾坤、直入长安的

    历史人物编辑:宋歌爱动漫标签:黄巢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虽然一直在走下坡路,但朝廷还能勉强维持着堂皇的局面。而真正给了大唐致命一击的,则是“冲天香阵透长安、天街踏尽公卿骨”的黄巢。黄巢率领所部转战南北,将大唐江山搅得天翻地覆,也让天下人看穿了朝廷的虚弱与无能。而他最后轻松攻陷长安、逼走僖宗,更是让天子权威扫地,之后哪怕是昭宗这样的英主继

  • 石家庄这人,曾预言黄巢起义必败!皇帝是这样嘉奖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黄巢

    做为石家庄人,大家都知道咱们石家庄,是一个年轻的城市。然而,石家庄周边有很多的旅游景点。有抱犊寨、柏林禅寺、赵州桥等等!今天老耿我为大家介绍一个景点,它与唐朝的黄巢起义,还有一件有趣的故事,下面听老耿我给大家一一道来!说起唐朝末期的“黄巢起义”,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

  • 唐末政治陷入乱局,黄巢起义更是拉开了灭唐的序章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黄巢

    唐中后期社会战乱频仍,军需之下民众被课以重税,征派频繁,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东南地区作为唐廷财库,唐中央为有效控制东南地区,防止其依财坐大,采取轻兵重文的举措,因此整个东南地区军事实力极为有限。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裘甫率众在浙东举事。面对腐化严重、战斗力弱的唐朝官军,起义军迅速攻陷剡县,而后在三溪之战中

  • 黄巢起义究竟有多恐怖?把活人充当军粮,最终沦为战争机器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黄巢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农民起义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几乎所有的背景都是因为当时朝廷对于百姓的压制太过于严重,因此便是导致了农民起义,因为黄巢起义涉及的范围非常大,因此这一场黄巢起义跟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算得上是两场历史上名气最大的农民起义。是起义,就必然伴随着战争;是战争,就必然伴随着流血

  • 大唐公主代姐出嫁,和驸马荣辱与共、生死相随,同死于黄巢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黄巢

    唐宣宗大中年间(846年-859年)某一日,大唐永福公主泣不成声,因为父皇唐宣宗李忱把她的婚事取消了。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是大唐公主招驸马实在太难了。663年,唐太宗的女儿、唐高宗的妹妹新城公主去世,驸马韦正矩竟被唐高宗迁怒,下令诛杀。故而民间流传为“新城以病而卒,夫子受其戮辱”之谚语。再如此后

  • 历史评价不高的黄巢,却从唐朝开始,去除了古代长久的“毒瘤”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黄巢

    在我国古代,每一个朝代末期都会开始频繁爆发农民反抗朝廷的举动,不过这些农民的领导者都有着不错的评价,比如反抗秦朝的陈胜、吴广,留下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名句,甚至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更是唯一一个最基层的普通人建立的王朝。可是唐朝末年反抗大唐的黄巢,却有着极差的名声。主要就是因为这个人铲除了一直影响

  • 黄巢虽败,但为中国拔除了一颗危害数百年的毒瘤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黄巢

    黄巢二千多年前的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掀起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场农民起义,陈胜吴广与大泽乡这个地名也因此被载入史册,正是他们的揭竿而起推动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陈胜放入“世家”之列,同时他也被世人铭记;但与他相似的另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却不那么广为人知,他就是黄巢。与陈胜被世人称颂,

  • 宋江敢笑狂暴诗人黄巢,这个人不是英雄,而是杀人狂!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沧海笑标签:黄巢

    唐朝诗人云集,他们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句,然而有这样一句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却让当时摇摇欲坠的唐王朝彻底风崩瓦解。而这句诗正是出自于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黄巢本来是一介书生,家里是贩盐的,家境殷实,而自小饱读诗书的黄巢小小年纪就可以吟诗作对,但是命运仿佛在跟他开玩笑,他参加一次又

  • 黄巢兵败:3名猛将叛变,死于外甥之手,叛徒结局天差地别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黄巢

    会写诗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中,黄巢是个不一样的存在。他是一介书生,是想通过科举渠道,走上仕途的。遗憾的是,他考试不行,总是名落孙山。这让黄巢不爽到了极点。有他落第后写的一首诗为证: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还是很有名气的,特别是老谋子用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