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二王斗鸡,王勃戏做一篇奇文,唐高宗李治大怒:逐出长安!

二王斗鸡,王勃戏做一篇奇文,唐高宗李治大怒:逐出长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彭鉴之 访问量:742 更新时间:2024/4/5 19:01:32

要说起勃被逐出长安,实在是令人可惜和叹惋,若不是因为一篇《檄英王鸡》,王勃或许能够在朝堂上一展风采,最不济也能够为后代留下更多的佳作,而因为这一篇文章,王勃被逐出京城,而后不幸落水遇难。

而他之所以被逐出京城,是因为这篇《檄英王鸡》触动了当时最高地位领袖心中的那根弦,那就是唐高宗李治对兄弟之间反目成仇的痛恨。

要说王勃这一生,与文章是息息相关,成也文章败也文章。

王勃可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天才,他六岁便能够写出文章,九岁读《汉书》便能够找出其中错误的地方,而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写了一篇《上绛州上官司马书》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国家做贡献的意愿,而就是从这一篇文章开始,王勃就开始慢慢步入当时权贵的眼中。

十四岁的王勃因为自己的志向还有对当时时政的看法深得当朝丞相的喜爱,当王勃十六岁考中功名的时候,王勃便被授予了官职,而当时朝堂之上王勃是年纪最小的,随后王勃在乾元殿建成之日写的一篇颂文更是得到唐高宗“大唐奇才”的赞赏,位列初唐四杰之首。

这时的王勃可以说是他人生最巅峰的时候,一时天下无人不识君。

而后王勃一直沛王府从事修撰工作,偶尔也有一些诗作传出,总体来说还是较为平稳的生活,本来王勃就应该这样踏踏实实的在岗位上工作,最后慢慢的登上朝堂光耀门楣,但是王勃毕竟是个孩子,玩心还是比较重,公元668年,一件平常的小事,却让王勃从此远离长安。

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两个小王爷相约斗鸡,而王勃见此状,觉得自己也该参与一下,于是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给沛王打打气,其实这就是一件小事情,众人也都一笑了之,但是唐高宗见到这篇文章却是勃然大怒:

“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做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是交构之渐!”

盛怒之下,唐高宗李治下令将王勃逐出长安(这还是看在王勃有才的份上)。考虑到唐朝并不流行文字狱,这已经是一位封建王朝统治者对文人士子最高级别的惩罚了。

唐高宗之所以如此震怒,并且将自己曾经颇为喜爱的王勃逐出长安,原因就是这件小事触动了唐高宗心中的痛,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夺得皇位就是以兄弟自相残杀的手段,而李世民的孩子同样为了皇权,互相争权夺势,甚至企图发动政变。唐高宗本人就是因为没有参与这些才能够被选中继承皇位的,所以在唐高宗心目中对兄弟之间互相争斗的事情是特别反感的,而王勃这一篇文章却正好碰到了唐高宗心中的那个伤口——兄弟争斗。

在他眼中,王勃这篇文章绝对是在挑拨他两个儿子发生斗争,所以唐高宗没有找个借口赐死王勃已经算是万幸了。

王勃被逐出长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王勃年轻气盛,恃才傲物。没有官场上所需要的敏锐嗅觉。

标签: 王勃

更多文章

  • 唐朝四杰之一王勃作《滕王阁序》,还客串治好了“重感冒”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街浪美食标签:王勃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重阳节,洪州(今属江西南昌)都督阎伯舆受命修建滕王阁,工程竣工的时候,大宴四方宾朋。当时王勃正好路过洪州,就被阎伯舆邀请参加盛会。阎伯舆命人展开宣纸笔墨,请王勃为滕王阁作序。少年气盛的王勃不假思索,洋洋洒洒完成了千古名篇。连日宴饮,不胜酒力的阎都督因为贪杯,偶感风寒,身

  • 历史上有三个滕王阁?除了王勃的《滕王阁序》,还有杜甫的两首诗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王勃

    江西南昌滕王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它巍然耸立于赣江之滨,是一座声贯古今,誉播海内外的千古名阁。一千三百多年来,这座滕王阁可谓是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而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共有过三座滕王阁,并且他们均为一人所建。只不过人们对修建阁楼的这个主人知之甚少,他就是唐高祖李渊最小的儿子、唐

  • 此人是王勃的叔爷爷,写下唐代最早的田园诗,美得醉人

    历史人物编辑:白东旭标签:王勃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众所周知,近体诗也就是格律诗,是在初唐武则天时期才形成,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等诗人完成了各个体式格律的定型,到盛唐方才广为所用,大放异彩,成为一千年来诗坛最常用的诗体。而在此之前,对格律诗的探索可追溯至南北朝的南齐。当时的诗人注重诗歌的音调和谐,提倡“声律说”。进而又提

  • 王勃仕途多舛,文学崇尚实用,对转变文风起了很大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杨峰品车标签:王勃

    王勃(649年或650年——675年或676年)是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出身望族,他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王勃也是王绩的侄孙。王

  • 《滕王阁序》真的是王勃在席间即兴创作?网友:头天晚上就写好了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王勃

    在高中时期,令你印象最深的课文是什么?我猜有的人会说当然是全文默写并背诵的课文了,因为小诗文也是这样觉得的,当时特别烦恼甚至讨厌这些课文,现在却遗憾当初为啥没有自觉地多背几篇,吃饭时好吹牛装X。说起要背诵并默写的课文,那就不得不提王勃的《滕王阁序》了,它是一篇骈文,格式优美辞藻华丽,而且具有丰富的思

  • 鉴赏150·被调侃王勃最“懒”的一首诗,你读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老杨聊网事标签:王勃

    天才王勃写过太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千古绝响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送别绝唱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飘逸旷达的《山亭兴序》:“摇头坐唱,顿足起舞。风尘洒落,直上天池九万里;邱墟雄壮,傍吞少华五千仞。”然而却有这样一首奇特的诗,被调侃为王勃最“懒”的

  • 大唐最耀眼的天才王勃,却因一只鸡被贬,在颠沛流离中死去

    历史人物编辑:游游历史标签:王勃

    提起遥远而古老的唐朝,除了一张张绝美的容颜外,一首首琅琅上口的诗句和一个个满腹经纶的名人同样在脑海中飞速掠过。诗仙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人们将庐山瀑布的壮丽尽收眼底,诗圣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让人们感受到了秋的萧索和凄凉。然而在这两位诗词界的大佬之前,还有

  • 王勃的这首诗,气象高远,有个字卖了1000两白银

    历史人物编辑:多肉写历史标签:王勃

    在中国,诗歌是经久不衰的文学体裁,从《诗经》开始到当代诗歌,层出不穷的杰作,总是让我们诵读、欣赏、沉醉。不管是牙牙学语的童声,还是沧桑嘶哑的老者之音,诗歌的魅力总会跨越时光,迷人地散发。诗歌最巅峰时期是在唐朝,唐诗是诗歌文化最为灿烂的时光,伟大的诗人如同井喷般爆发出来,为中华文化宝库增添了最闪亮的明

  • 少年天才,小手一抖便是半个盛唐,王勃甩出的“王炸”谁也要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钟秋艳标签:王勃

    自古天才多薄命,王勃李贺霍去病。《滕王阁序》,欣赏的人认为句句王炸,嫌弃的人说它通篇废话,不管如何,时至今日,它的影响力依然在线,作为千古第一骈文,为世人传颂,通篇对仗工整,辞藻华丽,颇有汉赋之遗风,此乃王勃即兴发挥,引用典故入手,通篇成语成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萍水相逢,老当益壮”,这些我们耳

  • 写完《滕王阁序》就被诬陷抄袭,王勃气不过,又写下一首千古名作

    历史人物编辑:王庙新标签:王勃

    江南地区气候湿润,适合居住,而且,那里的景色十分优美,有很多游客前去旅游度假,而著名的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共有六层,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典型代表,曾经有很多文人墨客为其作诗,其中以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最为著名,其中的千古名句一直被大街小巷所传唱。王勃是唐代著名诗人,自幼聪明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