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勃的这首诗,气象高远,有个字卖了1000两白银

王勃的这首诗,气象高远,有个字卖了1000两白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多肉写历史 访问量:3249 更新时间:2024/1/14 2:13:15

在中国,诗歌是经久不衰的文学体裁,从《诗经》开始到当代诗歌,层出不穷的杰作,总是让我们诵读、欣赏、沉醉。不管是牙牙学语的童声,还是沧桑嘶哑的老者之音,诗歌的魅力总会跨越时光,迷人地散发。

诗歌最巅峰时期是在唐朝,唐诗是诗歌文化最为灿烂的时光,伟大的诗人如同井喷般爆发出来,为中华文化宝库增添了最闪亮的明珠。其中“初唐四杰”就是领其风气之先,王勃则被后人视作四杰之首。

其实,在当时自然不会有“初唐四杰”的说法,人们习惯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称为四才子。他们的排名,并没有公认的顺序,只不过后来王勃的名气越来越大,将其他三位甩到后面。王勃之所以能够一枝独秀,最重要还是那篇千古传世的经典骈文《滕王阁序》,其实在这篇美文的最后,还有一首《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滕王阁序》的高度概括,它以滕王阁的位置和遥想当年宴会的盛况开篇:赣江之滨的滕王阁高耸入云,佩玉无声,鸾铃静寂,歌舞都已经停止了。南浦飞来的朝云,在画栋之上轻轻掠过,傍晚时分,珠帘卷起可以看到西山的阴雨。潭中白云悠悠,度过了多少岁月,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已是多少春秋。修建高楼的滕王现在何方?只有那栏杆之外的长江空自东流。

这首诗看上去是写景,实际上却是借滕王阁的兴衰,感叹世事无常,盛衰不定。它的第一句,以老练的笔法,描述了滕王阁的位置和雄伟,可是话锋马上一转,将当年的盛宴和现在的空寂形成对比。第三句和第四句中,作者将滕王阁的美景写得如诗如画,却暗含深意。因为这样的高楼,本该是喧闹不已的,而如今却是一派乡村牧歌的景象,同样暗含了世事变迁的意味。

这种感受,在第六、七句中更为明显。诗人以岁月悠悠,春秋几度,来感叹物是人非,繁华不再。至于结尾两句,更是点睛之笔。特别是“槛外长江空自流”获得了后世文人的一致好评。比如明朝人凌宏宪在《唐诗广选》评论道:

只一结语,开后来多少法门。

确实,这句话为后人所模仿很多。李白就曾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结尾写道“唯见长江天际流。” 宋末元初文人陈允平则在《钱塘旅舍》的结尾直接使用“长江空自流”。更有意思的是,关于这句诗,还有一个典故。

王勃当年犯罪,经过大赦之后才免死,然而他的父亲却因此遭到了连累,被贬谪到交趾当县令。王勃内心十分愧疚,千里迢迢去看望父亲。就是在途径南昌时,王勃参加了都督阎伯舆举办的宴会,并且一气呵成写下了《滕王阁序》,而正如前文所说,这首《滕王阁诗》也是同时写成,并且附在最后的。

但是,当时王勃将最后一句故意写成“槛外长江□自流”,即空了一个字。等到王勃走后,阎都督问遍旁边的宾客,到底空出来的字是什么。然而在场的人七嘴八舌,有的说是“水”,有得说是“独”。都督连忙派人去问回到驿站的王勃,请他将最后一个字补上。

没想到,王勃却对来人说:“一字千金,不能随便再写了。”阎都督知道这是在开口要润笔费,只是价格比较高。但是,阎都督有了爱才之心,再加上总是不明白也很好奇,就包了一千两白银给王勃送过去。

这在当时也是一笔巨款,不过王勃却没有太过诧异,他对来人说:“我记得应该是全部写完了,还缺什么要补的?”来人说:“就在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请先生补全。”王勃听后哈哈大笑:确实空了一个字,也确实是已经写完了,这最后一句就是:槛外长江空自流。

标签: 王勃

更多文章

  • 少年天才,小手一抖便是半个盛唐,王勃甩出的“王炸”谁也要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钟秋艳标签:王勃

    自古天才多薄命,王勃李贺霍去病。《滕王阁序》,欣赏的人认为句句王炸,嫌弃的人说它通篇废话,不管如何,时至今日,它的影响力依然在线,作为千古第一骈文,为世人传颂,通篇对仗工整,辞藻华丽,颇有汉赋之遗风,此乃王勃即兴发挥,引用典故入手,通篇成语成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萍水相逢,老当益壮”,这些我们耳

  • 写完《滕王阁序》就被诬陷抄袭,王勃气不过,又写下一首千古名作

    历史人物编辑:王庙新标签:王勃

    江南地区气候湿润,适合居住,而且,那里的景色十分优美,有很多游客前去旅游度假,而著名的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共有六层,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典型代表,曾经有很多文人墨客为其作诗,其中以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最为著名,其中的千古名句一直被大街小巷所传唱。王勃是唐代著名诗人,自幼聪明好学

  • 李世民的亲弟弟,喜欢盖楼,王勃因为他盖的楼而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王勃

    公元630年,李世民已经当了4年的皇帝,而太上皇李渊已经在太极宫“安度晚年”。悠闲的时光让李渊无所适从,而李世民派来“保护”他的人员,寸步不离的跟着李渊,也让他颇为无可奈何。此时有宫女来报,说后妃柳宝林刚刚生下一个男婴,李渊大喜,算下来这是他第22个儿子了。柳宝林是谁?她是李世民送给父亲的一个美姬,

  • 6岁便能写诗的王勃,27岁写下了《滕王阁序》,为何与仕途无缘

    历史人物编辑:玉兔侃史标签:王勃

    王勃祖上八代都是当官的!虽然官职不算大,但是几代人的积累,除了财富,人脉那也是相当可观了。所以毫不夸张地说,王勃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人。优越的家庭条件,使得王勃从小就有不错的教育,因此这哥们6岁就能写诗,堪称神童!初唐四杰几乎都是神童,这或许就是天意吧。也正是由于这种环境下长大,所以王勃并不知道人间疾

  • 王勃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然而其中的第一名句却被误解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倚梧杉标签:王勃

    唐风宋雨,淋湿了中国古典文学世界的广阔天空,滋润了东方特色水墨丹青的艺术土壤,直到今天这一场风雨仍在低吟呼啸,所有身在雨中的人或是听到雨的人,都能感受到那来自千年之前的瑰魅与烟霞。在古诗词中,若有一首作品能够撼动诗坛,那它就是《春江花月夜》;在骈文中,若有一首作品能够独揽盛唐半壁江山,那它就是《滕王

  • 王勃才华横溢却又一落千丈,落叶归根却葬在越南,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芒硝石林肯标签:王勃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且是四杰之首。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父亲王福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务。雍州司功就是管理皇帝极为看重的长安城附近最大的一个州县——雍州的仓库、纳税以及户籍。王勃从出生就在这

  • 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王勃名篇《滕王阁序》

    历史人物编辑:北宋秘辛标签: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刚刚反复拜读,词意华丽,气势宏大。是对照着译文理解原文的,只因文义深僻,奈何为之。有感研究历史的人,应不限于史书,修史之人的记载,一来源于典籍,再来源于道听,还要受到本朝禁令避讳的影响。其实代代流传的文章名篇保留的原汁原味,出于当时所见所感,更为真

  • 王勃悲苦的一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历史人物编辑:张泰康标签:王勃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才情绝绝,十七岁便盛誉满唐,却一身抱负未展,33岁就意外溺水,惊悸而亡。。。。。。未冠而仕,誉满盛唐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六岁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九岁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注的《汉书》有误。十岁

  • 《滕王阁序》作者王勃,为何27岁溺水而亡?《斗鸡赋》惹了什么祸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王勃

    唐朝是人才大爆发的年代,出现了许多优秀人才,除了最著名的李白、杜甫,还有唐初四杰也很了不起,尤其是创作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王勃,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传奇俊杰。据《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能诗文,被赞为“神童”,年纪很小就阅读了大量古籍,16岁时考中了唐高宗专门针对贫寒子弟设立的幽素科科举考试,被授予朝

  • “神童、天才”集于一身的王勃,为何才高八斗,却不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王勃

    神童、天才”集于一身的王勃,为何才高八斗,却不受重用?知道王勃的都是始于他那片名动天下的《滕王阁序》。对他的印象就是,他是个谜一样的人物。年纪轻轻,刚刚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最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却突然仙逝。他的的确确是一个集“天才、神童”称号于一身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很多小伙伴可能会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