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盛唐无人对上,宋朝才对出下句

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盛唐无人对上,宋朝才对出下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澜风说 访问量:2555 更新时间:2024/1/24 12:55:06

唐朝是一个国力空前盛大,影响力极其深远,文学艺术极为广博的时代。每当提起盛唐时期,我们就会想到浪漫、多情、繁荣等字眼。而唐诗,更是人类文学史上的一项宝库,诞生了不少璀璨的作品,大小李杜、诗魔、诗神、诗狂、诗佛……每一位诗人的作品我们都能信手拈来。

即便是诗鬼李贺,他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出,一度成为唐朝绝对,唐朝那么多大名鼎鼎的文人墨客,硬是对不上一句工整又有格调的下句来。直到宋朝,下句才终于被对上,而这个对对子的人,叫做石延年。这句诗到底有何魅力?对出下联的石延年又是谁?为什么别人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来的下句,在他这里却轻轻松松就能作答?今天就来说道说道。

而今的我们,对于天若有情天亦老都并不陌生,就这一句,有人用它做影视剧的名字,有人拿它做题记,也有人拿来写小说。而即便是诗歌,我们也总能在说完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后,下意识地对上一句“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其实就充分说明了这句诗的魅力,以至于即便是千百年后,人们还是喜欢用这句吟诗作对,创作艺术。

事实上,这首诗最初是出自李贺之手。这个与李白李商隐一并被称为“三李”的男人,《雁门太守行》与《李凭不能引》都被选入了学生课本,出名的诗句有“男儿何不带吴钩”“人生所贵在知己”……

而最出名的,还是文中要探讨的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这首诗写于李贺从京师赶往洛阳的途中,当时的李贺因病辞职,面对唐朝的现状,心中忧愤,百感交集而作。而说的是因病,其实是报国无门,当时的李贺深感国家正处于兴亡的关键之际,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急切地想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所以不辞辛苦地赶往京师,想要报效国家,一展作为。

可惜天不遂人愿,来到京师后的李贺遭遇的除了碰壁还是碰壁,多次尝试无果之后,终是郁郁而返。

途中,他听闻西北战事,又看见沿途百姓之苦,不禁潸然泪下地作了这首《金铜仙人辞汉歌》。这首七言诗共有六句,引用的是旧事,折射的是今人,在倒数第二句的时候,他写道“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痛彻心扉的向天呼告,指出如果天有感情的话,也会为这一份伤心而变得衰老,极大地渲染了感情,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所以在之后的很多年来,都有人将这一句单独拿出来不断品读、探讨,觉得它意境深远还能承前后,实在是难得一遇的佳句。看得多了,文人们也就纷纷摩拳擦掌,想要以此为头,对上一句下联来,但是之后的很多年,都没人能够成功对照上来的。

或许是因为当时大唐的国力衰微,人们长年为生计所苦,已经没了这份闲情逸致对诗了吧。

这句诗出来后一百年间,不断有文人想要尝试对仗,但是他们对的下句好似总是缺少一些意思。

这句诗真的难对么?难。因为对联要求的不仅是字数、平仄,还要求虚对虚,实对实,上联有的字下联不能再有,而上联表达的意思下联必须相关,而且韵律要和谐,情景要交融,表达的意思不能太平淡……综合下来,要对上这句也就难了。

从现在视野来看,毛主席当年的那句“人间正道是沧桑”其实是很好的一对,但是要对出这样的一句,要求的不仅是扎实的文学基底,还要求远大的眼光与内在的丰富,很难有人做到的。

好在,这句诗在宋朝时也终于有人对出了一句不错的下联,那个时候正是宋朝稳定时期,文化繁荣起来后,不少人又拿出了这句跃跃欲试。

这时候,有个叫做石延年的年在一次和朋友饮酒作乐的时候,无意中又谈到了这句,已经有些醉意的石延年就颇为意气地表示,这有什么难度,他这里就有一个下联。

石延年的朋友们立刻问他,只见他缓缓说道:“月如无恨月长圆。”

从用词、韵味、意境、平仄等各方面来看,这一句确实都能一一对上,朋友们纷纷肯定于石延年的才气,这个下句也就广为流传起来。而就算是把这句“人间正道”句来作为类比,其实除了格调上的一些差距,其他很多方面还是十分可圈可点的。

只是很可惜,这个石延年虽然对上了此句,之后却没有什么名句留下,只是根据记载,他应该是早年考取了功名,之后虽然经历了一些不如意,但始终积极应对,还劝自己的朋友不要丧气。后来的他倒也被人赏识,当了几年官,甚至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然而石延年却有个爱喝酒的坏毛病,哪怕是皇帝劝他他也不听,最后也因为酗酒而英年早逝,让人颇为遗憾。

李贺的这句诗无疑是十分优秀的,之后的石延年对上的下联虽然看似少了点什么,其实已经是非常出众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好的作品,无论是诗词还是画作,抑或是其他成品,我们可以发现,其实都是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的,只有贴近人民共同的情感的作品,才能更具生命力。

而与此同时,石延年的故事倒也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发,比如上联的“有情”,很多人都会下意识想到它的反面“无情”,然后挖空心思的去想还有哪些“无情”的其他表达,可以拿来对在下联里,这样其实也就陷入了一种思维误区。

而石延年的“无恨”,看似简简单单朴实无华,但从跳出窠臼这一条其实就超出很多了。若说上联是李贺的一声长叹,下联则是石延年的一句鼓励,也无怪乎即便是身处逆境,石延年还是总能泰然自处,还劝他人乐观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李贺

更多文章

  • 李白和李贺都写过《将进酒》,李白纵饮狂歌,李贺却多了一丝慨叹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李贺

    李白说,诗酒不可分家;苏轼说,诗酒要趁年华。中国古代诗词盛坛就像一个偌大的湖泊,沉淀了千年烟霞,融汇了百家之长,数不清的文人墨客蹚水而过,翩若惊鸿,留下了绝美的句子。当然也可以称之为酒坛,饮酒仿佛是文人创作的一种前奏,不进几滴醉液,就好像难以挤下辞藻。 尤其是李白,他不光嗜

  • 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盛唐无人能续,宋朝才对出下句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李贺

    李贺短短27年的时光,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说起他最有名,最为人熟知的诗句就是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郁郁而终。神童的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荣耀,反而引起小人的嫉妒。一个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这一生都没办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他的内心究竟积攒了多少的酸楚,才能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样的诗句。此

  • 李贺老师,我的电话

    历史人物编辑:情感经历小王子标签:李贺

    李贺老师已经60多岁了吧,却把自己打扮成20多岁的样子,娶了10多岁的漂亮初中生。他们俩坐在飞碟式的挎斗摩托车里在山沟的土路上跑,李贺老师高兴得好像一幅漫画,冲我微笑着也对他遇见的所有事物微笑。我和胡杖子村的同学们从山沟往外走,打听李贺老师的事,他们却告诉我胡香兰的事,胡香兰是我的初中同学,她其实叫

  • “诗鬼”李贺只活了27岁,短短四句诗,却惊艳了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李贺

    说起古代的文学,一定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样排布。其中,很多人对于楚辞汉赋的学习,其实不深,因为它们深奥难懂,但是对于唐诗宋词就了解的比较多了。不过,我们从小到大学的最多还是属于朗朗上口的唐诗。唐朝的诗人,可以说他们创作的诗篇,篇篇属精华,让人赞叹不已。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李白。因为他的个

  • “天之骄子”,一盘没有对手的棋局,“诗鬼”李贺的人生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艾伦说史标签:李贺

    在唐代的诗坛中,名人荟萃,群星璀璨,有一颗耀眼的流星,像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那样,光芒四射,虽然它瞬间而过,但这片彩霞却永远停留在了天际边。河南福昌,这个古代中原富足之地,贞观六年时,在昌谷北园一所李家宅院里出生了一个孩子,他的名字叫李贺。李贺,这位被称为“诗鬼”的才子,满腹经纶,心怀锦绣,然而他的生

  • 大画家阎立本曾官至宰相,却因为一件事,告诫子孙不可再学作画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阎立本

    文/格瓦拉同志自从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的指导思想后,在历朝历代文人士大夫眼中,唯有读书做官、致君尧舜才是“正途”,其他爱好如绘画、建筑、手工艺等纯属“末伎小道”。如果某人因“末伎小道”晋身仕途,或仅因“末伎小道”而知名,则很容易受人鄙薄,尽管个别人最后位至将相,依然难逃同僚的嘲讽。其中,初唐大画家、

  • 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阎立本

    此《步辇图》卷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唐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画幅描绘的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宫内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此卷为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被列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反映唐代初年一个重大的

  • 史上最杰出的十位才子,吴道子上榜,唐伯虎排不上名?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吴道子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历史,拥有些数不尽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这都是古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珍贵宝藏,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些数不尽的文人墨客,他们留下的千古绝句到现在的课堂上都还朗朗上口,留下的墨画更是被不少的人争相收藏,世人更是怕错过了哪一句诗或是哪一幅画,没有欣赏完这些古人留下来的文化宝藏将是我们最大的遗

  • 魔鬼画家吴道子也会妒忌,也曾利用不法手段,除掉自己的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倔强的程序猿标签:吴道子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有很多都有自己的称号,而称号中凡是带“圣”“仙”等字的人,大多都是惊才艳艳之人,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画圣”吴道子,他天赋异禀,为作画大家,晚年时却因为妒忌他人的才能,甚至买凶杀人。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惊才艳艳,年少时曾随贺知章学习书法,后发奋改攻绘画,不到二十就名动京城,登上了长

  • 河北这个古寺,吴道子绘画乾隆作诗,门票还免费,就在石家庄赵县

    历史人物编辑:水都鱼米乡标签:吴道子

    河北,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各种古遗迹众多,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有长城、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赵州桥等众多知名景点,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此旅游,那么今天要给介绍的是河北的一个古寺,这个寺庙可能有些外地游客没有听说过,但是其底蕴深厚,吴道子在此绘过画,乾隆在此作过诗,而且这里门票免费,离赵州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