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贺在秋天写下的一首“鬼”诗,恐怖如斯,却石破天惊,惊艳千古

李贺在秋天写下的一首“鬼”诗,恐怖如斯,却石破天惊,惊艳千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甲一方文史 访问量:1261 更新时间:2023/12/30 6:14:36

贺,字长吉,并开创了个人专属的长吉体诗歌,由于其诗作想象极为丰富、诡谲、浪漫、奇特,作品中经使用神话鬼怪传说来托古喻今,所以被称为“鬼才”,诗家有“诗鬼”之称,诗被誉为“鬼仙之辞”,历史上更留下了“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的传说。总之,李贺与“鬼”之间难解难分,缘分极深。

然而李贺虽有猎取功名如探囊取物的本色,但对于仕途登第之事却只能望洋兴叹,终生郁郁不得志,27岁即驾鹤西去,最后与“鬼”终于结成了永恒的同盟。诗鬼之“鬼”,就在于其诗歌所散发出来的“鬼气”,外部看是远离人间的恶狱,但从内部看实则是李贺那极度苦闷下的悲怨。而当这种悲怨遇上秋天的寂寥,碰撞出的火花足以触及至灵魂深处。

秋色愈浓,秋意愈深,秋日的景色总能引起唐诗词的一阵阵诗意喧嚣,李贺就曾在秋天写下一首“鬼”诗,在其现存二百多首诗歌中独树一帜,阴森料峭,鬼魅飘飘,令人不寒而栗。

《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凄凉悲苦的意象,甚至是“带血”的意象,以此抒发了李贺心中对命运不济、人生不堪的痛苦。虽然李贺用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却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反而在极度悲愤与诗歌艺术之间达成了和谐统一,散发出千古少有的独特魅力。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秋风吹落梧桐惊了人心,李贺仍在辛苦写作;昏暗灯光下,纺织娘正在叫催着编织寒衣。“壮士”指李贺自己,“络纬”,一种昆虫,俗名纺织娘,因在秋天转凉时节鸣叫,而声似纺线,故而得名。

诗人果然都长着一颗敏感的心,李贺更甚,即便再正常不过的梧桐叶落也能激起他的无限悲苦,直言被“惊心”。可“惊”转瞬即逝,随之而生的是“苦”,这一惊一苦统领全文的感情基调,笼罩以下六句,是全诗的引子。纺织娘的声声“啼寒素”,仿佛是在提醒人们时节变换,天气转凉,然而这一“寒”指的不仅仅是气温,更是李贺听络纬啼叫听得心寒!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读至此处,我们才知道李贺“苦”的是什么。“青简”是竹简,代指李贺的诗集;“蠹”(dù),是指花虫蚕食书籍后的蛀蚀。李贺所担心的是:将来谁肯来读我的诗歌,才不会使我的诗集被花虫蛀成粉末?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这一句是这首诗至为精彩的一联,更是诗坛上下石破天惊的瑰绝奇笔。文学作品中,从来以肠断、愁肠百结来表达悲苦的心境,而李贺却自铸新词,直言内心忧愤愁思之重,竟然将九曲愁肠牵拉成直的了!这一招“逆天”的手法,足见李贺用语之新奇,形象地写出了愁思的深重与强烈。

由于太过担忧此事,甚至产生了幻觉,李贺仿佛在窗外的冷雨之中,看到知音前来吊问自己这位“书客”,而这位“香魂”指的是古时诗人的魂魄。世界上从来只有今人凭吊古人,绝不可能发生古人吊今人,但李贺却突发奇想,以“鬼”衬托自我的苦:竟然沦落到要靠古人的“香魂”安慰自己,可见其悲!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天的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照的诗句,他们的怨恨凝成血化成碧玉埋在土里,千年难消。鲍照是南朝宋的著名诗人,曾写过不少抒发怀才不遇的诗作,因此李贺便以其映射自身,借他人的故事写自己的情节。不过,“群鬼唱诗”这种场面的确是够吓人,也就只有李贺敢想敢写。

这是李贺非常著名的一首“鬼”诗,读来有些恐怖,但细究之下也是李贺的自我写照,人间找不到知音,只有去别处寻觅。但就后世而言,却惊艳了千年时光。

标签: 李贺

更多文章

  • 李贺最出人意料的诗,全篇繁花似锦,结局却是凄惨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李贺

    关于唐诗的收集整理,做得最全的自然是《全唐诗》,一共收录了二千二百余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但是,《全唐诗》中最大的问题是良莠不齐,所以普通人欣赏、学习唐诗,还是用《唐诗三百首》居多。不过,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也有问题,那就是竟然没将天才诗人,有“诗鬼”之称的李贺诗歌选编进来。李贺虽然只活了27

  • 李双江与大儿子合照曝光!李双江精神抖擞,李贺沉稳谦逊远胜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影影爱旅行标签:李贺

    男士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面对时尚的看法和态度会截然不同,尤其是上了年纪之后,就会更看重成熟稳重的效果。男人在年轻时,或许会更追求时尚个的感觉,但是到了70、80岁的之后,随着外形上的变化,气质也会发生改变,而这个时候,就更应该强调内在的重要,才能让你看上去更有魅力。说到,很多人都已经不陌生了,而且大多

  • 唐代诗人李贺为什么被称为“诗鬼”?

    历史人物编辑:小徐视角标签:李贺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一生愁苦多病。唐宗室后裔,因为父名晋肃不得应进士第,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

  • 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盛唐无人对上,宋朝才对出下句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李贺

    唐朝是一个国力空前盛大,影响力极其深远,文学艺术极为广博的时代。每当提起盛唐时期,我们就会想到浪漫、多情、繁荣等字眼。而唐诗,更是人类文学史上的一项宝库,诞生了不少璀璨的作品,大小李杜、诗魔、诗神、诗狂、诗佛……每一位诗人的作品我们都能信手拈来。即便是诗鬼李贺,他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出,一度成

  • 李白和李贺都写过《将进酒》,李白纵饮狂歌,李贺却多了一丝慨叹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李贺

    李白说,诗酒不可分家;苏轼说,诗酒要趁年华。中国古代诗词盛坛就像一个偌大的湖泊,沉淀了千年烟霞,融汇了百家之长,数不清的文人墨客蹚水而过,翩若惊鸿,留下了绝美的句子。当然也可以称之为酒坛,饮酒仿佛是文人创作的一种前奏,不进几滴醉液,就好像难以挤下辞藻。 尤其是李白,他不光嗜

  • 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盛唐无人能续,宋朝才对出下句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李贺

    李贺短短27年的时光,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说起他最有名,最为人熟知的诗句就是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郁郁而终。神童的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荣耀,反而引起小人的嫉妒。一个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这一生都没办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他的内心究竟积攒了多少的酸楚,才能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样的诗句。此

  • 李贺老师,我的电话

    历史人物编辑:情感经历小王子标签:李贺

    李贺老师已经60多岁了吧,却把自己打扮成20多岁的样子,娶了10多岁的漂亮初中生。他们俩坐在飞碟式的挎斗摩托车里在山沟的土路上跑,李贺老师高兴得好像一幅漫画,冲我微笑着也对他遇见的所有事物微笑。我和胡杖子村的同学们从山沟往外走,打听李贺老师的事,他们却告诉我胡香兰的事,胡香兰是我的初中同学,她其实叫

  • “诗鬼”李贺只活了27岁,短短四句诗,却惊艳了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李贺

    说起古代的文学,一定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样排布。其中,很多人对于楚辞汉赋的学习,其实不深,因为它们深奥难懂,但是对于唐诗宋词就了解的比较多了。不过,我们从小到大学的最多还是属于朗朗上口的唐诗。唐朝的诗人,可以说他们创作的诗篇,篇篇属精华,让人赞叹不已。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李白。因为他的个

  • “天之骄子”,一盘没有对手的棋局,“诗鬼”李贺的人生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艾伦说史标签:李贺

    在唐代的诗坛中,名人荟萃,群星璀璨,有一颗耀眼的流星,像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那样,光芒四射,虽然它瞬间而过,但这片彩霞却永远停留在了天际边。河南福昌,这个古代中原富足之地,贞观六年时,在昌谷北园一所李家宅院里出生了一个孩子,他的名字叫李贺。李贺,这位被称为“诗鬼”的才子,满腹经纶,心怀锦绣,然而他的生

  • 大画家阎立本曾官至宰相,却因为一件事,告诫子孙不可再学作画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阎立本

    文/格瓦拉同志自从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的指导思想后,在历朝历代文人士大夫眼中,唯有读书做官、致君尧舜才是“正途”,其他爱好如绘画、建筑、手工艺等纯属“末伎小道”。如果某人因“末伎小道”晋身仕途,或仅因“末伎小道”而知名,则很容易受人鄙薄,尽管个别人最后位至将相,依然难逃同僚的嘲讽。其中,初唐大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