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巢明明已经占领了长安,为何不继续向西追击皇帝?

黄巢明明已经占领了长安,为何不继续向西追击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花语媛暖 访问量:4979 更新时间:2024/1/22 10:21:35

#头条创作挑战赛#黄巢原本是唐朝末年的一位私盐贩子,世代都以贩盐为生,黄巢曾经也做过贩盐的生意,然而他的生活却被一位太监给打乱了。

咸通十四年(873年),唐僖宗李儇即位,此时的李儇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就知道玩,于是将大权都交给了身边的一位叫做田令孜的太监。

秦始皇十三岁登基,有吕不韦辅政;康熙八岁登基,有孝庄辅政。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他们都是合格的监护人,正是在他们的监护下,这些少年天子让帝国一步步走向了辉煌。然而田令孜这个监护人就不行了,他原本想组建属于自己的神策军,不曾想经费严重不足。这时他便把手伸向了食盐。他将食盐的价格炒得老高,并且垄断食盐市场,不允许贩私盐。这样一来,无疑是断送了许多人的财路。不仅如此,田令孜的这一荒唐政策,使得许多百姓苦不堪言。老百姓买不起盐,经常淡食,一时间民怨沸腾。

黄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起兵造反的。果然,数年后,黄巢率领六十万大军攻入了长安。唐僖宗在田令孜的护卫下逃往西蜀避难。黄巢在长安含元殿称帝。而占领长安后,黄巢却并没有追击唐僖宗,结果不久后,唐僖宗号召天下勤王之师反扑了回来,黄巢最终在泰山狼虎谷兵败自杀。

那么问题来了。老话说“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黄巢既然已经占领了长安,为什么不继续向西追击唐僖宗,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呢?

黄巢没有向西进兵,无怪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黄巢缺乏远见,不懂“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黄巢进长安后,精力主要在称帝和屠杀大唐宗室上面,其余的事情压根就不管不问。当时百姓的生活因为战乱早已水深火热,可黄巢压根就没有心思去安抚百姓。他大概是认为自己兵多将广,唐僖宗对他已经构不成威胁了,因此就没有在意唐僖宗了。

其次,黄巢军纪律松懈,无心再向西进发。黄巢军不过是些流寇之徒,攻取长安之后,只顾着在京城烧杀抢掠,根本就没有追击皇帝的意识。黄巢军因为乱杀乱抢,很快就失掉了民心。黄巢曾想过要禁止士兵胡乱杀戮,然而没多少人听了。黄巢连军纪都整顿不了,还怎么调动军队继续进军呢?

再次,西蜀地势艰险,向西进军实属不易。李白早就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西蜀险要的地势易守难攻,向西进军肯定是冒很大风险的。唐玄宗李隆基当年也曾逃往西蜀避祸,其中也有这么一个原因。而此时黄巢军都在长安城里忙着杀人放火,忙着抢东抢西,没有谁愿意冒险去西蜀玩命了。

黄巢实际上是个很残暴的人。在长安城期间,因为黄巢军坏事做得太多,有人在门柱上偷偷写诗抨击黄巢,结果黄巢硬是将看守人的眼睛挖了下来。黄巢离开长安围攻陈州的时候,几十万军队甚至拿人肉做军粮,造成了骇人听闻的惨剧。

后来四方勤王之师共同讨伐黄巢,尤其是李克用领导的沙陀兵,更是成了黄巢的克星。最后黄巢兵败身死也不足为奇了。像他这种嗜好杀戮的人,虽说当过皇帝,建立了大齐政权,但他也算不上一个明君吧。

标签: 黄巢

更多文章

  • 黄巢是如何化身为士族的“克星”,将士族送进深渊的?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黄巢

    前言: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许多传承百年,数百年的士族,虽说在隋唐时期饱受打压,但是其势力依然不可小觑,就拿科举制来说,说是打压士族的利器,可士族的文化底蕴在那里摆着,考科举还是比寒门子弟强,比如博陵崔氏在唐朝组织的263次科举考试中,出了9名状元,荥阳郑氏比之更多,达到了13名。然而这些士族

  • 此人是黄巢40代后人,至今崇文尚武,最爱打抱不平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黄巢

    黄巢有一首名满天下的诗《不第后赋菊》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朝末年,黄巢在山东曹州揭竿而起,聚义兵百万,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一举攻下唐王朝的长安,赶走唐喜宗,登基称帝,建立大齐国。黄巢雕塑黄巢一生做了一件“大事”,就是血洗长安,当时世上人口最多的

  • 唐朝的灭亡:黄巢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黄巢

    前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唐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唐朝的文化输出可谓是盛况空前,在当时的世界上,唐朝拥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亚洲一霸,周边的许多国家都派遣使臣来到唐朝学习,唐文化对于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不过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纵使是这样一个强大的王朝也会灭亡

  • 黄巢起义唯一的益处就是终结了士族门阀

    历史人物编辑:常国俊标签: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的作者是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建立大齐政权,年号金统,在位两载而亡。黄巢和洪秀全很像。都是因为屡试不第,进而对科举失望才造反,但二人绝非是因为考官刻意打压,也不是因为有眼无珠,而是因为这二人成绩太差。黄巢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

  • 黄巢攻城拿百姓当军粮,是历史事实,还是另有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的作者正是黄巢,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登基了,他登上了含元殿的王位。他所建立的国家被称为“大齐”,成为一代英雄。他并没有继续派兵马追逐流亡的唐僖宗皇帝,而是忙着登基、封官赐爵、找女人充实三宫六院。但是,那些失去土地和

  • 历时九年的黄巢之乱究竟是失败还是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菜鸟标签:黄巢

    作为唐末最浩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黄巢之乱历时整整九年。黄巢先后跟随王仙芝等人转战大半个中国,最后攻陷了唐朝的两个首都,创建了所谓的“大齐政权”。在他的造反和鼓动之下,唐王朝走到了帝国的晚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是黄巢高喊的雄心壮志,但是,和历史上诸多的农民起义一样,他并没有获得世界真

  •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唐末黄巢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黄巢

    黄巢起义,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是唐末农民起义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各地军阀拥兵自重,造成五代十国的局面。被迫起义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

  • 鸦儿军三万兵力打败黄巢百万兵力,为什么那么强?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黄巢

    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克唐朝首都长安,唐僖宗仓皇逃走,此时的起义军发展到了巅峰。根据史书记载,此时跟随黄巢进入长安的足有六十万大军,算上随军眷属,其数量达到了百万,如此庞大的军队在当时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规模。鸦儿军三万兵力打败黄巢百万兵力,为什么那么强?黄巢(820年-883年),曹州冤句(今山东

  • 黄巢在起义过程中都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零点历史说标签:黄巢

    从古至今,王朝的兴衰,人民的反抗,催生了许多起义,黄巢起义就是其中一个,而黄巢起义在众多起义中是被誉为是最骇人听闻的起义之一。起义多为反抗暴政为起因,那为何黄巢起义要用骇人听闻一词来形容呢?他和他的军队到底干了哪些事呢?一、杀人屠城黄巢这个人,历史上他有着“夺命书生”“杀人魔王”的称号,而从他的这些

  • 黄巢起兵反唐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黄巢

    唐朝末年,因为政治腐败、藩镇割据严重,民不聊生,爆发了大大小小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黄巢起义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动荡,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黄巢是山东人,从小喜欢练武,身强体壮,思维敏锐。他最开始想通过科举获得功名。但考了几次都名落孙山,就断了这个念头。黄巢家以贩盐为生。他认识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