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的儿子李恪有何特别,千百年来,后人一直怀念他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有何特别,千百年来,后人一直怀念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纵横史馆 访问量:2389 更新时间:2024/1/25 23:57:08

引言萸节辰迟五,蓂阶荚度三。英姿同父祖,秀气集舆堪——《庆东宫生辰》

我们都知道,我国在古时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封建社会。每个社会以皇帝为尊,可以说皇帝掌握着最大的权利。可是就因为他掌握着这么大的权利,导致任何人都想当皇帝。尤其是在皇帝的众多子嗣当中,这种竞争更为明显,往往都是兄弟相残的局面。唐太宗李世民,我们都觉得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君王。可是这也避免不了,他当初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因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他将那时本已经是太子的李建成谋杀,又将皇帝,也就是他的父亲囚禁起来,才当上了他的皇帝。由此可见,皇位的争夺都是血淋淋的,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成功是干净的。

而说起唐太宗李世民,想必很多人会很感兴趣。一代女帝武则天,大家都很熟悉,而武则天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追根溯源的话,与李世民并没有选好接班人有一定的关系。当时李世民选择将李承乾立为太子,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那么为什么他的儿子李恪,在后世千万年,却一直让人怀念。让我们一起往下了解。

在李承乾小的时候,李世民就请来了当时大儒来教导他,并且在他稍稍大了一些的时候,就开始有意无意的让他统领朝政,来锻炼他的能力,为了有一天,他能够真正的继承,大统做准备。可是李世民千想万想没想到,他做错了一点,就是身为皇帝来说,他太博爱了。没错,他对于李承乾是非常的宠爱,可是他的这种宠爱,不仅仅局限于李承乾的身上。他对于其他几个儿子,李治李泰,一样,显得非常大度宽容。当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时,唐太宗非常的高兴,三番两次的赏赐李泰各种宝物,其中的规格,数量甚至远远超过了太子。这样的举动,让太子李承乾心里觉得很是不安。

李承乾本身的性格就是偏软弱,当父亲有过这样的行为之后,他内心的不安与皇后就越来越浓烈。于是他决定刺杀李泰,来铲除对自己有威胁的人,保住自己太子的宝座,可是他却失败了。也不知为何,李承乾这时候并没有放弃,反而选择了一个更加疯狂的想法,他决定谋反。他已经是太子了,按照后世从史书上记载,李世民对他的宠爱来说。

只要他按部就班的,不犯大错,一步一步的稳妥的走下去,那么皇位迟早是他的。可是他还是选择了谋反,也许他还想着可以效仿玄武门之变,但唐太宗对此怎么可能会没有防范呢,李承乾理所当然的以失败告终。即使是这样,太子谋反乃是杀头的罪过,李世民还是心疼他的儿子,最终将他贬为庶民,流放外洲,算是保下了他的一条命。

太子被废之后,当务之急当然是新的太子。虽然最后将李治立为了新的太子,但是李世民也曾犹豫过,因为他曾想将李恪立为太子。对于李恪,史书的记载,他并没有犯过什么大的过错,也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可以说他很是中规中矩。而他之所以没有成功,当上太子,是因为长孙无忌的干预。长孙无忌很受李世民的器重,作为一个臣子来说,与皇帝的关系中恰是非常重要的。

而那时的李治是他的外甥,双方是存在着血缘关系的。一方面是自己的外甥,另一方面是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一个人,长孙无忌当然是支持自己的外甥李治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多对李恪有着相对良好的评价。而且在南唐时期,他们为了让国家听起来更加正统,他们在李唐家族中选择一个人作为他们的义祖,而这个人就是吴王李恪。

小结

手足相残是任何一个父母都不愿意见到的,古时皇帝们的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手段可以说是非常的血腥。而且我们如今的这个时代来说,虽然说不至于像古时那样,动辄就出人命,可是有一些家庭也是十分的不美满。因为一些家产的争夺,往往导致的兄弟反目,从倩茹一家到老死不相往来,而这回祸首往往却是一些没有感情的死物。这一点是非常不值的,我们都要妥善的规划好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再贵重的东西都买不来亲情。

参考文献:

《庆东宫生辰》

《旧唐书》

标签: 李恪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儿子李恪:为什么千百年来,后人一直都很怀念他?

    历史人物编辑:古今记实1标签:李恪

    吴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太宗称他“英果类我”,是太宗一众儿子中最受倚重的一个。 李恪本人也很有才干,选贤举能,善于纳谏,在自己的封地上干出了一番政绩,但他最终却没能成为唐太宗的继任者,且短短三十四年就离开了人世,而为什么千百年来,后人一直都很怀念他?李恪出身尊贵,却

  • 34岁李恪自缢身亡,临死前发出恶毒诅咒,多年后竟全部成为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李恪

    在李恪34岁那年,他陷入了人生低谷。由于找不到生存的空间,他最终选择了自杀。然而,在结束生命的那个瞬间,他用尽所有力气发出了一系列充满恶意的诅咒。难以置信的是,多年以后,这些话竟一个接一个地变成了现实。生平 李恪,字思剑,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孙子,唐高宗李治的长子,也是唐代

  • ?李世民为什么想立李恪为太子?知子莫如父,可惜了全才的李恪

    历史人物编辑:程洁旅游攻略标签:李恪

    欢迎打开两分钟读史。李世民想立李恪,只是因为这个儿子最出色、最像个皇帝样子。举个例子,毛主席就对李恪有很高的评价:“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有些长孙皇后的后妃粉,难以面对李世民居然有意把那几个嫡子全国端的念头,非要踩李恪“打猎践踏老百姓的庄稼”,

  • 34岁李恪被逼自缢,死前怒下诅咒,当时无人当回事,最后字字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李恪

    李恪的出生备受重视,早在两岁时就被封为长沙郡王,成为了皇室中备受宠爱的孩子。他从小便享受着华丽的生活,拥有着许多珍贵的玩物和美食,但他并没有被这些物质所迷惑。李恪热爱读书,尤其是四书五经,常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他谦逊有礼,待人平易近人,深受大家的喜爱。此外,他对于行兵打仗也有着自

  • 83年徐惠滋调任39军军长,副军长见后大惊:你不是被我抓的俘虏吗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徐惠

    前言1948年,东北野战军2纵6师16团尖刀连连长黄达宣,正在俘虏中挑选合适的战士准备补充队伍,这时,他看到一个瘦高的身影。这人名叫徐惠滋,从他被黄达宣挑中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便开始改写。图丨徐惠滋国民党俘虏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国民党驻守锦州的10万余人便全军覆没。几天后

  • 连长黄达宣俘虏小兵徐惠滋,35年后见,连长成副军长,俘虏是军长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徐惠

    自古以来,要想成为一个大将领,就要先从小兵做起,一步一步的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向更好的位置。“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除去脚踏实地的实事求是,还需要“伯乐”的发掘,一个人空有一身才华,但没有人赏识,那么这个人注定会被埋没。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成功就是靠三分的努力和七分的机遇,抓住

  • 传奇俘虏徐惠滋,48年辽沈被俘当战士,83年军长,94年上将副总长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徐惠

    解放战争时期,我解放军俘虏转化了很多国军将士,建国以后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这些已经加入解放军的国军将领也大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有许多人也被授予了很高的军衔:如陶峙岳上将、陈明仁上将、董其武上将、孔从洲中将、韩练成中将和曾泽生中将等将领。但是这些被授予高军衔的将领,大都是国军起义将领,他们在加入解

  • 1983年,徐惠滋任39军军长,政委是谁?两人后来谁职务最高?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徐惠

    前言39军是沈阳军区的王牌军,前身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的红十五军团。抗日战争时期是新四军3师,抗战胜利后整编为东北民主联军二纵,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整编为东北野战军二纵、四野39军。1985年,沈阳军区39军整编为合成兵种的集团军,和38军、54军一并作为陆军三个快速反应的集团军。1983年5月,39军军

  • 田径-女子撑杆跳高美国选手夺冠徐惠琴第八

    历史人物编辑:柚绿史标签:徐惠

    预赛中由于天降大雨影响了一些选手的发挥,夺冠热门之一、多哈世锦赛亚军美国选手莫里斯三次试跳失败没能晋级决赛。中国选手徐惠琴凭借最后一跃,跳过了4米55成功进入决赛。另一名选手“四朝元老”李玲没能进入决赛。上一次有中国选手站在奥运会女子撑竿跳高决赛的赛场上,还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当时高淑英取得了

  • 唐朝一代才女徐惠:年少聪慧5个月会说话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徐惠

    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长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 她五个月大就开始说话了,四岁就熟读《论语》、《诗经》,八岁自己懂得写文章。 父亲徐孝德曾让她试着拟《离骚》作诗,她写了《拟小山篇》:“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