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唐中后期的战神,大家脑海里浮现出来的肯定是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李光弼,一个是郭子仪,因为他们两个如擎天玉柱一般撑起了快要坍塌的大唐江山,挽危楼于既倒,但是其实还有一个人更加勇猛,如果当时他还活着,那么安史之乱就不会发生,他才是大唐中期的第一战神。
这位战神的名字叫王忠嗣,他父亲王海宾战死于武阶之战中,所以他从小就被送进宫去培养,唐玄宗还收他为干儿子,并且让他与忠王李亨玩耍。他继承了父亲强大的基因,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战力,为人勇猛刚毅寡言少语,富於用兵的谋略,唐玄宗经常跟他讨论兵法,他对答如流,于是皇帝说:你将来肯定是一员名将。
果不其然,他在开元二十一年,率领数百精兵斩杀吐蕃数千人,缴获战略物资不可计数,一战成名,唐玄宗非常高兴,封他为左威卫将军、代北都督,封清源县男。后来他又率兵去攻打吐蕃新城,也完成了预期目标,吐蕃为了报复,率大军来袭,唐军寡不敌众,士气低落,正值此时,又是他单枪匹马,干掉上百人,吐蕃军大骇,而唐军趁机从侧面掩杀,吐蕃军崩盘。唐玄宗又授予他左金吾卫将军同正员等职。
就这样他如同战神一样专治周边的各种不服,北伐契丹,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可以称得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为功劳太大,唐玄宗让他当了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这是史无前例的,就连安禄山也没有这样的殊荣。
战神也是非常有远见的,他数次上书提醒唐玄宗,说安禄山有异心,迟早会反叛,遭到宰相李林甫,这个李林甫向唐玄宗献谗言,说他“欲奉太子”李亨为帝,作为皇帝都怕属下背着自己搞这手,所以唐玄宗下令严查,差点把他弄死,还好哥舒翰拼死哭求,唐玄宗才将他贬为汉阳太守,不过一年以后,这位战神郁郁而终。试想如果唐玄宗能重视他的谏言,那么安史之乱就绝对不会发生。唐朝名将李光弼曾如此评价他: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可见连李光弼都觉得他比自己厉害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