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大唐中期第一战神,专治周边各种不服,连李光弼都甘拜下风

他是大唐中期第一战神,专治周边各种不服,连李光弼都甘拜下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韶彬 访问量:129 更新时间:2024/1/26 9:52:25

提起大唐中后期的战神,大家脑海里浮现出来的肯定是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李光弼,一个是郭子仪,因为他们两个如擎天玉柱一般撑起了快要坍塌的大唐江山,挽危楼于既倒,但是其实还有一个人更加勇猛,如果当时他还活着,那么安史之乱就不会发生,他才是大唐中期的第一战神。

这位战神的名字叫王忠嗣,他父亲王海宾战死于武阶之战中,所以他从小就被送进宫去培养,唐玄宗还收他为干儿子,并且让他与忠王李亨玩耍。他继承了父亲强大的基因,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战力,为人勇猛刚毅寡言少语,富於用兵的谋略,唐玄宗经常跟他讨论兵法,他对答如流,于是皇帝说:你将来肯定是一员名将。

果不其然,他在开元二十一年,率领数百精兵斩杀吐蕃数千人,缴获战略物资不可计数,一战成名,唐玄宗非常高兴,封他为左威卫将军、代北都督,封清源县男。后来他又率兵去攻打吐蕃新城,也完成了预期目标,吐蕃为了报复,率大军来袭,唐军寡不敌众,士气低落,正值此时,又是他单枪匹马,干掉上百人,吐蕃军大骇,而唐军趁机从侧面掩杀,吐蕃军崩盘。唐玄宗又授予他左金吾卫将军同正员等职。

就这样他如同战神一样专治周边的各种不服,北伐契丹,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可以称得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为功劳太大,唐玄宗让他当了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这是史无前例的,就连安禄山也没有这样的殊荣。

战神也是非常有远见的,他数次上书提醒唐玄宗,说安禄山有异心,迟早会反叛,遭到宰相李林甫,这个李林甫向唐玄宗献谗言,说他“欲奉太子”李亨为帝,作为皇帝都怕属下背着自己搞这手,所以唐玄宗下令严查,差点把他弄死,还好哥舒翰拼死哭求,唐玄宗才将他贬为汉阳太守,不过一年以后,这位战神郁郁而终。试想如果唐玄宗能重视他的谏言,那么安史之乱就绝对不会发生。唐朝名将李光弼曾如此评价他: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可见连李光弼都觉得他比自己厉害的多。

标签: 李光弼

更多文章

  • 契丹后代李光弼,为何一心效力唐王朝,积极带兵对抗安禄山势力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李光弼

    李光弼的上司王忠嗣曾经这样评价李光弼:“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而这里所说的李光弼是唐朝中期的著名将领,一位相当出色的军事家,在军事上的成就极为突出,在朝堂中也是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人自小就为人沉稳,格外擅长骑马射箭,又喜爱读书,可谓是真正的文武双全。少年时期就进入军队之中成为一位军人,凭借着本

  • 李光弼安排一个计策,部下都大惑不解,结果却让人难以置信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李光弼

    唐末“安史之乱”期间,唐军与叛军两方主将之间曾发生过一次令人称奇的较量:唐军主将李光弼面对敌人的进逼,作出一系列让手下大惑不解的安排,却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叛军主将史思明手下两员大将竟然主动归降。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当时,史思明得到可靠情报,李光弼手下运送粮食的队伍一定会经过野水渡这个

  • 看李光弼如何带领军队抵御敌军,赢得太原之战,扭转局势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多肉写历史标签:李光弼

    吕温曾这样评价李光弼:许叔冀之保灵昌,李光弼之全河阳,李晟之收复京邑,皆以兵少将一,而建大功。收复河阳地区是李光弼一生中极为亮眼的功绩,但在我看来,在太原中的表现,李光弼更是格外出色,远非一般将领能够相比。众所周知,在唐玄宗统治末期,曾经爆发一次严重大危机,那就是安史之乱。幸好在这次混乱的爆发过程中

  • 话聊唐史:李光弼病逝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李光弼

    话聊唐史:李光弼病逝的影响前言我们常常感叹,历史书居然能够承载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历史书也太单薄,承载历史,却承载不了一个人的丰功伟绩。▲邙山之战起因李光弼就任河南副元帅,执掌关东军政:公元761年,经历过邙山之战以后,李光弼改任,并且全权掌管河南、江淮地区的军政。▲江淮地区结果唐延解除河南副元

  • 皇帝无尽的猜疑,让李光弼拥兵自保,郭李齐名,忠臣却报国无门

    历史人物编辑:南极狼人标签:李光弼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也造就了三位中唐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和仆固怀恩,因为仆固怀恩后来也叛唐自立,所以后世对他都极尽贬低,只有郭李二人最受推崇,在治军上郭子仪为帅宽仁,对属下的过错睁一眼闭一只眼,而李光弼则是军纪严明,任何人违反军规必定处罚,正是因为性格原因,两人的晚景大相径庭,郭子仪七子八婿,深受代宗德

  • 我心目中比李靖、李光弼还厉害的三大大唐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李光弼

    唐朝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王朝,不管是政治文化还是军事,都是历朝历代的佼佼者!就从军事而言,从初唐到晚唐涌现出了非常多名将!这些名将保家卫国,建立了不世之功勋。很多人都能说出几个!比如李靖、李勣、薛仁贵、李光弼、郭子仪等人。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名将!然而,今天我例举出三位名将中不为人知的帅才,我觉得他们才

  • 唐朝名将李光弼,为何能够多次挫败敌军,终平定此次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青竹标签:李光弼

    张唐英曾有言:“光弼平安史,有大功于社稷,古之名将无以加之。然非纯臣也。”如这句话所说,这李光弼绝对是一位相当出色的将领,他对于国家的付出那是不言而喻的,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在与敌军交战的过程之中,李光弼多次获得胜利,这也导致叛贼接连退却,史思明不愿如此,因此便集结军队全力以赴攻打汴州。而那时的李光

  • 郭子仪、李光弼联手平定河北,大好形势,为何放弃进攻幽州的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李光弼

    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动静搞得很大,叛军势如破竹,二十几天就扫荡一千多里,席卷整个河北、攻克半个河南、拿下洛阳、锋指长安,如同吞象的巨兽。不过安禄山的胃口再大,也不过一条长虫而已,随着战线的拉长,其攻势犹如强弩之末,吞进去的美味成了阻塞肠道的块垒。比如,潼关天险迟迟无法攻克,再比如,河北大地义旗高举。天

  • 李光弼有再造唐朝之功,为何忧郁而死?此事与皇帝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李光弼

    763年正月,史朝义自杀,至此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在这个过程中,唐朝一度到了灭亡的边缘,正是几位名将的浴血奋战,才影响了整个战局,其中以郭子仪、李光弼的功劳最大,特别是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李光弼就因与朝廷发生矛盾,最后忧郁而死,这到底为什么呢?一、功高遭嫉

  • 唐时武穆-李光弼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李光弼

    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踊跃出了很多唐朝的名将,而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两个人,一个是四朝柱石,名传千古的郭子仪,因为得以善终而广为人知,另外一个叫李光弼,单从功劳而言,这位将领也不比郭子仪逊色,只能说是一个时代只能成就一个将领吧,这位曾征战四方的名将,最终死于君王的猜忌和权宦的陷害,逃得过李辅国,躲不过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