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34岁李恪被逼自缢身亡,临死前的一句诅咒,多年后竟成为现实

34岁李恪被逼自缢身亡,临死前的一句诅咒,多年后竟成为现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康康侃历史 访问量:4702 更新时间:2024/1/24 6:12:39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这毛主席在读《新唐书李恪传》时写下的评语,而这句话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之所以说“懵懂”,是因为李世民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所犯的错,甚至因为他的用人决策失误,直接导致自己的皇子李恪被逼自缢而死。而李恪在临死时发下了恶毒的诅咒,几年后也变成了现实。

李恪的皇子时期

李恪的生母杨氏是前朝皇帝隋炀帝之女,隋炀帝死后,李世民将杨氏纳为妾,遂生下了李恪。因为他是庶出,而且有李承乾李治两位哥哥在前,所以他对皇位没有任何心思,只想安于现状。

可是李世民登基之后,十分喜爱三皇子李恪。李恪从小文武双全,很会讨得父皇的欢心,也因为李世民觉得他和年轻时的自己很像,就给李恪升了爵位。可是此时大哥李承乾已经是皇太子,就算李恪这时候萌生了夺嫡的念头,也无计可施,只能观望。

结果李承乾太心急,几年后竟然和侯君集贯通一气意图谋反。曾经李世民就是靠政变坐上皇帝宝座的,当然对此早有防备,在他们谋反失败后,他便将将李承乾废掉,并且将他赶出皇宫圈禁了起来。

如果你以为李恪的机会来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朝中还有一位关键人物在时刻防备他,这人便是长孙无忌。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在当时已经是权倾一时,几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况他还有一个皇舅的身份,所以,在李承乾被废之后,经过长孙无忌的一番运作,李治成为了皇太子。

而长孙无忌之所以选择扶持李治,不仅是因为李治是自己的外甥,更重要的原因是李治软弱无能,自己可以利用这个傀儡掌控朝野局势。似乎一切都在长孙无忌的计算之中。

李治登基,大权旁落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也不想大权旁落,又怕自己死后李治被架空,李家王朝从此被长孙家族取代。于是想要将太子换成李恪,谁知长孙无忌极力反对,李世民无力回天,直到驾崩也没能换掉太子。

李世民去世后,李治登基后,长孙无忌如愿以偿。但无论李恪是否在意皇位,长孙无忌已经将李恪看成了一颗定时炸弹,万一哪天爆炸了,别说皇帝李治,就连自己也很有可能会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他开始着手策划怎么除掉李恪。

为了迷惑他,长孙无忌先是让李恪做了司空,主管全国的建设,既让他没什么实权,又可以让他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工作,可谓一箭双雕。这样就可以慢慢找他的毛病,一旦他出什么差错,立马可以问罪。

谋反案牵连甚广

当然此时的李恪做事是十分谨慎,在朝中尽量夹着尾巴做人,丝毫没有表现出对长孙无忌恶意。

可即使如此,长孙无忌也没有因此对他放松警惕,一直在寻找机会除掉他。当时房遗爱为了获得他父亲房玄龄的爵位,便指使自己的妃子高阳公主陷害房遗直,说他垂涎自己的美色,对自己动手动脚。房遗直知道后十分害怕,为了自保,他向唐高宗李治上报揭发了房遗爱和高阳公主在策划政变,想要篡夺李家王朝。

长孙无忌知道后,心想机会来了,于是下令抓了一批人,出了房遗爱和高阳公主之外,还抓了好多自己的政敌,比如可以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宰相宇文节,还有不听自己话的李道宗,当然李恪在这次事件中也收到了牵连,被软禁了起来。

可是李恪只是在安安分分地做一个臣子,他没有任何势力,不像宰相有那么大的权力会威胁到长孙无忌,也没有不顺从长孙无忌。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曾经想当太子,便被长孙无忌怀恨在心,非要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

然而李治却对此十分无奈,不知道他是因为李恪还是为了自己的懦弱,碍于长孙无忌的权势,他不得不同意将李恪赐死。于是,时年三十四岁的李恪,收到了皇帝李治的赐死诏书,之后在家中自缢而死,而在死之前,他说出了这样一句话:“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陷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就这样,李恪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发出了对长孙无忌的恶毒诅咒。而他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被杀的杀,被流放的流放,可以说是家破人亡。

长孙无忌的结局

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数年之后武则天成为了皇后,为了自己能成功上位,她开始想办法除掉长孙无忌。在剪除了长孙无忌的一众党羽之后,武则天授意李敬宗上书揭发长孙无忌谋反,而李敬宗也编织了很多长孙无忌的罪名,伪造他谋反的证据。

收到李敬宗的奏折后李治非常惊讶,再加上武则天在旁边添油加醋,李治也开始怀疑他的舅舅了,之后他下旨将长孙无忌全家流放,就这样,长孙无忌的政治生涯便到此为止。后来,长孙无忌被赐死,李恪的诅咒也终于成为了现实。

结语

在世人眼中,长孙无忌不仅仅是皇亲国戚,还是顾命大臣,李世民也十分赏识他,甚至说过“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的话,由此可见长孙无忌对于大唐有多么重要。

可是任由一个人再出色的个人实力,如果不能拥有广阔的胸怀,像他一样对懦弱的皇子扶持,对和自己有过节的李恪就要极力打压,实在是可取。

而李世民在大位继承问题上犯了糊涂,长孙无忌作为凌烟阁第一功臣不但没有及时纠正,反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力,杀害有能力的大臣的皇子,最终也弄得自己家破人亡,不禁令人唏嘘,也许这就是世人常说的因果轮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李恪

更多文章

  • 34岁李恪被逼自缢,死前怒下诅咒,当时无人在意,结果字字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李恪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毛主席对李世民军事、政治才能评价极高,但是他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说的就是李世民在立嗣一事上的败笔。吴王李恪善骑射、通武艺,有文才武略,但最终却落得被逼自缢的下场,死前怒下诅咒。人人都以为是心有不甘之言,却不曾想一一应验。李恪

  • 34岁李恪被逼自缢,死前怒下诅咒,没人当回事,后来字字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李恪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子,他的父亲是当朝皇帝,他的母亲是前朝皇帝之女。可如此显赫的家世,不仅没有为他带来光明前途,反而将其引入万丈深渊,他就是唐太宗第三子李恪。在李恪34岁那年,被人诬陷谋有朝篡位之心,为证清白他被迫自缢。意难平之下,他诅咒害他之人家族覆灭,起初无人当回事儿,最后居然全部应验。这其中

  • 34岁李恪被逼自缢,死前曾立诅咒,当时无人在意,结果字字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李恪

    “以绝众望,海内冤之!”这是后世史官在编撰史书时对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的评价。提到“冤”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或许都是关汉卿的著名作品《感天动地窦娥冤》,当时因为这个女子的冤情,苍天不忍,都降下了六月飞雪。但这毕竟是戏说的文学作品,而在历史上,吴王李恪的冤情恐怕也与之相较不远。毕竟他是莫名其妙就被

  • 李恪被逼自缢,死前怒下诅咒,当时没人当回事,结果字字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李恪

    说起中国历代帝王,那么毫无疑问,李世民必然会被多次提到原因无他,因为他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天可汗,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将明君政治推到最极限的人物。不过常言道,富不过三代,同样的老子英雄未必儿好汉。在李世民老去的时候,他的几个儿子却一个个都没有了父亲的威风。太子李承乾直接成为了一个突厥人,老二李泰更是一个心肠

  • 唐太宗的儿子李恪能力出众、文武双全,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李恪

    说到唐朝皇帝,最出名的当属唐太宗,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国力强盛,对周边各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但人有生老病死,皇帝也不例外,要想将唐朝基业发扬光大,就必须选择一位优秀的继承人,但唐太宗之后的唐高宗十分平庸,这也给武则天掌权提供了条件。其实唐太宗的三子李恪能力出众,可谓是文武双全,为何唐太宗当年不选他为皇

  • 李世民对李恪很有好感,不过李世民要立太子的事情,还是要和大臣们商量的毕竟

    历史人物编辑:芳家家的喵标签:李恪

    所谓古往今来,君权不仁,作为一国之君,往往在登上皇位前,都要经过一场残酷的斗争。不然,谁也不可能这么容易就坐上王座。就像清朝的九个儿子争夺皇位一样,哪怕是亲兄弟,也要承受这样的痛苦。就算是我们所熟知的明君李世民,也在他的统治之下,发动了一场轩然大波,杀害了自己的亲弟弟。他的长子李治登基后,也是如此,

  • 湖北一村庄在祭祖时意外找到一族谱,发现祖上是唐太宗儿子李恪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李恪

    祭祀是一种文化传承,是我们对祖先的一种惦念和尊敬,同时也通过祭祀来祈求,保佑子孙们平安顺遂、一生如意,在很多的地方都会选择在过节的时候祭祀,湖北十堰一村全村姓李,他们整个村子的人都会选择在春节,打工的孩子们回来人全的时候祭祀。有一天在祭祀的时候,一位老人发现了一本族谱,上面记载着这村子里人祖上的身份

  •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能力如何,为何千百年来,后人一直很怀念他?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李恪

    就连唐太宗李世民都想传位给李恪,可惜受人阻拦才没成功,李恪的能力自然很强。不过他被后人怀念,主要还是因为一些其他缘由。最像李世民的皇子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三子,其母亲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妃。杨妃是李世民为了和隋朝皇室联姻,明媒正娶的,并非一些人认为的齐王妃杨氏。李恪自幼便受到李世民的疼爱,10岁的时

  •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有多强?为何千百年来,一直有人怀念他?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李恪

    唐王朝无疑是我国封建王朝中最强盛的一个,不仅在对外战争上无往不利,开拓了大片疆土,文化上也迎来巅峰,诞生了大量的优秀诗人。而唐朝的强盛离不开唐太宗李世民,他文治武功都十分优秀,曾在诗中写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便体现了自身的胸襟,至今依然在我国广为流传。李世民无疑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皇帝,他曾率

  • 李世民为何不立最喜爱的李恪为皇太子?揭示李世民一生的最大失误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李恪

    文:洛轻尘01李恪是李世民第三个儿子,因曾被提名储君人选一生都充满了悲剧色彩。李恪的生母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也就是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中杨吉儿的原型。相传,李恪是李世民最喜爱的儿子,因带有隋朝血统而错失皇位,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李恪的生母是杨广的女儿,但并未被册封过什么公主,和嫡长女南阳公主的地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