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献公是如何让秦国变强的?他是个明君吗

秦献公是如何让秦国变强的?他是个明君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33 更新时间:2023/12/30 20:59:41

不得不说,秦国的几位皇帝都非的厉害,可以说真的是有谋略,又有胆识。比如历史上的秦献公这个人,不仅在带兵打仗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对国家的治理上也是非常的有智慧。特别是他对自己的身后事的安排,对秦国未来发展的预期,更是传为佳话。在大秦帝国这部电视剧中就有对秦献公如选择自己的继位者的详细的描写。秦献公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大儿子秦虔,一个是二儿子秦渠梁。不同于历史上的很多皇子的故事,秦献公之所以对于接班人的选择这么苦恼,是因为他的这两个儿子都非常的优秀,而当时的秦献公又到了必须做决定的时候,所以也是想了很多办法。不得不说秦献公真的是一个很有头脑心机的人。秦献公在少梁战役的时候已经是五十四岁的年纪,照理说这个年纪在古代算是非常大的年纪了,换做别的国家早就该选好继位的人选了,但是秦献公却迟迟没有选定继位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秦献公确实还不能确定那个儿子是更好的继位人,另一个原因是他不希望两个人有异心。

不得不说秦献公真的是一个很有头脑和心机的人。秦献公在少梁战役的时候已经是五十四岁的年纪,照理说这个年纪在古代算是非常大的年纪了,换做别的国家早就该选好继位的人选了,但是秦献公却迟迟没有选定继位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秦献公确实还不能确定那个儿子是更好的继位人,另一个原因是他不希望两个人有异心。秦献公最苦恼的地方就是这两个儿子都很优秀,大儿子秦虔跟他自己很像,会打仗,而且性子勇敢。二儿子的性格就比较成熟,懂事沉稳,也是非常难得的个性。秦献公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不会因为哪个儿子比较像他就选择这个儿子做继承人,他更希望的是这个儿子能够带领以后的秦国走富强,这一点可以说让人非常的佩服。秦献公在初步选定了秦渠梁做接班人之后,还特意把两个孩子叫到身边询问他们自己的想法。秦孝公年轻的时候曾经被送到魏国做人质,而且他的叔叔言而无信,没有兑现对他的父亲的承诺,自己把权夺了过去,只是秦献公和母亲被流放长达几十年的时间,所以秦献公要让自己的大儿子秦虔发誓,不会争夺王位。

秦献公这么做并非因为他更偏爱秦渠梁,而是出于国家稳定的考虑,他深知一个国家的稳定,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国家内部的团结。所以秦献公为了确保自己去世,秦渠梁继位后,秦虔不会觊觎王位,他把秦虔叫到自己的床榻前,让他写了一份血书,发誓自己不会争夺秦渠梁的王位,秦献公这才放心的离去。秦献公为了选定接班人,可以说费尽了心血,他问遍了所有人的意见,大到朝廷里的重要臣子,小到队伍里不起眼的士兵,他都不放过任何人的意见。对于重要的人的意见,他可能会征询多次,而且对于不同的人的意见,他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听取,如果这个人说的话比较客观,他会听,如果这个人自己的想法太多,他会拾取里面的客观的东西听取。

当时朝廷里有一个重要的大臣甘龙,这个人能做到大臣肯定是不简单的,他是一个比较圆滑的人,比较会见风行事,所以不会太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这个人也很有智慧和观察力,所以秦献公还是想听听他的见解。这个甘龙看到皇帝的想法变了,自己也是采取了不同的说法,秦献公当然不想听他这些不客观的言论,那么秦献公是怎么应对的呢?甘龙这个人一开始觉得秦虔和秦献公很像,如果推荐秦虔肯定没什么异议,而且秦虔和秦献公这么像,即使秦献公心里更好的人选不是他,自己也能顺便拍一下秦献公的马屁,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的选择。后来秦献公再次问他的简介,他意识到秦献公的心理,立刻改了自己的说法,说自己认为秦渠梁也是不错的人选。

秦献公看他这样,知道从他嘴里不可能得到真实的想法,所以秦献公让他对两个儿子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听完了这段,甘龙这要发表自己的结论,秦献公突然睡着了,表明秦献公不想听他的结论。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秦献公知道甘龙不可能给他自己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秦献公希望自己保持一个独立的思考,不希望自己被别人的结论影响。秦献公不仅听取朝廷里、军队里各种人的意见,还让大臣收集民间老百姓对立谁做继承人这件事情的看法,自己也亲自去到民间听取意见,看得出来秦献公是一个非常善于收集各种信息的人,所以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而且对于事情有自己的看法,非常善于做决断。

秦献公作为一国之主当然有自己的狠辣的地方。他为了保证秦渠梁能够顺利的继位,还亲自设了一个局让自己的儿子秦虔参加,当时为了防止他的儿子造反,他还在自己的营帐里安排了不少的杀手,防止秦虔做出什么事情的话,估计就要处置他了。好在秦虔只是断了自己的手指表示自己的决心,秦献公这才放心。秦献公此举也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其实他也很看重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大儿子和他很像,他不可能不喜欢,不过他不能因为自己的喜欢就置秦国的大局为不顾。因为这件事情他和自己的儿子之间也必然会产生隔阂,他自己对此也是有点不忍心的,而且他在棚帐里埋下杀手,看得出来已经做好了下狠手的打算,所以秦献公也是一个有着高瞻远瞩的人。

正因为秦献公一心为秦国的富强着想,才让秦国越来越强大起来。一个国家的灭亡不会是一个皇帝的不作为导致的,而一个国家的兴盛,也不会只跟这个朝代的当政者有关。秦孝公的种种做法不仅为秦国当下的发展积蓄了力量,还为未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真的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君主了。从秦献公的关于儿子的事情的处理中我们也能看到秦献公真的是一个明智的君主,他没有选择和自己相像的儿子做太子,而是选择了更能为秦国带来好的发展的人做自己的接班人,可以说完全没有感情用事,而且有着非常强大的远瞻力。秦国也是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一个富强的道路,这和他一生中所作的种种决断都是分不开的。

标签: 秦献公战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晋王敦的权利有多大?详解王敦的权利构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东晋王敦弄权的故事。王敦起兵打的旗号是清君侧,而此时刁协伏诛、刘隗北逃,朝中“奸臣”业已清除。但他却继续拥兵石头城,不但不到台城朝见司马睿,反而纵兵四处劫掠。建康大乱,台城中的官员、卫士尽皆逃散,只剩安东将军

  • 揭秘:萧何在刘邦晚年为什么要自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萧何,汉朝,风云人物

    在大汉帝国论功行赏——群臣因何被刘邦比作猎狗中我讲述了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帝国后,定萧何为首功的事,那萧何在大汉帝国建立之后,有都做了些什么呢?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东,钜鹿守陈豨反叛,刘邦御驾亲征,亲自领兵前去征讨,到邯郸的时候,陈豨的叛乱尚未平定,这时淮阴侯韩信又在长安密谋反叛。吕雉依靠萧何

  • 元英宗硕德八剌:元朝第五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即元英宗,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汗号“格坚汗”。他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嫡子,生母是庄懿慈圣皇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硕德八剌自幼受儒学熏陶,登基后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实施新政,颁布《大元通制》,采用“助役法”以减轻人民的差役负担

  • 为什么说陈豨是扫把星?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陈豨,汉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闾里坊间,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某人说某人是扫把星,指他个人运气不好,周围的人因他也很倒霉。虽然这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在西汉初年的历史上,还真出现了这样一位“扫把星”。此人本无才无德,却因自己滥用权力,专招些鸡鸣狗盗之人,终因自己劣迹斑斑被弹劾,因而起兵反叛朝廷。他反叛朝廷,刘邦就曾说无甚大碍,很

  • 明朝官员袁彬简介:土木堡之变后,追随明英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夷陵之战时,曹丕为何没有联合蜀汉灭掉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丕,三国,风云人物

    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刘备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夷陵之战。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之后,刘备为夺回荆州,于221年率兵向东吴进军,夷陵之战爆发。值此之时,刘晔建议曹丕趁机攻打建业,和蜀汉瓜分东吴,但曹丕并未采纳。看起来,曹丕似乎错失了一次良机

  • 王忠嗣为什么会被唐玄宗逼死?他不死安禄山不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忠嗣,唐朝,风云人物

    只要了解唐朝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不但使盛世大唐化作泡影,同时也直接促使唐朝日后藩镇割据局面的产生。这场长达八年已久的叛乱,彻底让大唐元气大伤,往日的辉煌再也无法重现。了解这段历史朋友无不为大唐的遭遇感到可惜,而且很多人都说,如果在当时有一位名将不死,根

  • 公孙贺:汉武帝时期丞相,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公孙贺,西汉将领,汉武帝时期丞相,封葛绎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胶东王刘彻立为太子,选为太子舍人。后元三年(前141年),汉武帝即位,迁太仆。元光元年(前134年)至元鼎六年(前111年),先后以太仆之职出任轻车将军、骑将军、左将军七次

  • 李世民一生唯一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是现实的理智选择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唐朝,风云人物

    今夏《长安十二时辰》热播,盛世大唐又一次形成热潮。如今,人们一提起唐朝,便会想起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然而大唐也不是从开始就是如此强大,在唐朝建立初期,实力较弱,突厥实力强大,所以也曾与之交好。在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第一年,就发生了渭水之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让唐太宗李世民深以为耻的渭水之盟吧。隋唐

  • 曹彰是怎么得到曹操的喜欢和认可的?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彰,三国,风云人物

    曹彰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不怕危险困难。曹彰年少时,仅跟随父亲曹操上了几次战场,就确定志向了,想成为沙场宿将,笑傲草原,为国出力。一幵始,曹操是不赞同曹彰想法的,曾经批评他说:“你不向往读书 学习圣贤之道,却好骑马击剑,这都是只能对付一个人的,哪值得珍贲!” 曹操常常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