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玄策和巴布尔为何能几千人就横扫印度他们最大的助力在天上

王玄策和巴布尔为何能几千人就横扫印度他们最大的助力在天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中华 访问量:758 更新时间:2024/1/15 21:19:40

玄策是唐朝最强外交官,完成了一人灭一国的传奇。巴布尔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建立者,这位老兄的中亚战绩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屡屡被自己的便宜姐夫昔班尼打得落花流水不说,连姐夫的亲戚也打不过,最后只能带着几千人跑路到印度次大陆,结果建立了比明清帝国还土豪的莫卧儿王朝.这两位能打出传奇战绩,除了印度人的战斗力差外,还有一个重要主力,那就是南亚次大陆的季风.

在农业时代,季风也深深影响了各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结构,以南亚次大陆为代表的各个国家恰恰都是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塑造的.南亚季风气候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月到9月就是雨季,三个月内降水超过1000毫米都是常有的事情,和东亚大陆的夏季降雨不是一个重量级.

这种情景佛陀见了也无奈,佛陀悟道后的第十四年就在舍卫城度过雨季,然后下令:“从今已去,听诸比丘三月夏安居”,让和尚们建造了最早的寺庙,寺庙本身就是雨季和尚庙逃避大雨的居所。和尚们的临时居所都变成了宏大庙宇,次大陆上各方势力也都建立了坚固的堡垒,在巴布尔进攻印度时仅拉杰普特人就有上千个建立在险要之地的城堡。而南亚的传统是雨季不出兵,除掉耕种土地的时节,南亚政权进攻敌人的时间就是旱季的几个月时间里.比如巴布尔夺取印度的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就爆发在四月份,莫卧儿王朝重新夺取印度的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就爆发在十一月.

雨季不但影响了战争,还影响了次大陆帝国的统治结构,这不是出几个秦始皇就能改变的.秦帝国因为“大雨失期”造成了士兵造法,南亚次大陆动辄三个多月的雨季会造成道路、信息中断,会严重影响后勤物资,就算是有地方势力乘机造反,次大陆的强权也只能干瞪眼。因此当次大陆强权鼎盛时期,它的面积可能会有上百万平方公里,手下有几十万甚至百万级大军。

但这个政权并不是一个条块分明、上行下效的中央集权帝国,它的统治区域内往往会有大大小小的封建实体,甚至强大的地方军事力量。次大陆以军力强大、集权程度较高著称的孔雀王朝在中国君主眼中也是不合格的帝国,它的军队中就包括行会军队,结盟的外国军队(阿密多罗)、藩王或同盟者提供的军队(密多罗)。莫卧儿王朝的军队中有三分之一的骑兵是拉奇普特王公提供的,这个群体多次和莫卧儿王室交战,是除了行省整个帝国还存在着大量土邦和附属国,最大的海德拉巴土邦就拥有半个法国的土地。在不同的君主手中,次大陆政权的军事动员能力相差很大,有些打遍南亚无敌手的君主就能号令百万平方公里土地,能轻松聚齐几十万人,但如果他的继承人无能,帝国实际控制区域和军力就会缩水好几倍。

王玄策的对手中天竺就是典型的季风帝国,它的势力变化很大。在玄奘法师留学印度的日子里,戒日王朝的境内有三十多个封建藩国,还有四个次一级的强权萨他泥湿伐罗、卡脑季、摩揭陀(就是建立孔雀王朝的那个王国)、羯朱嗢祇罗国。因为地理因素的限制,这些藩国保留了完整的军事政治体制,用玄奘的话说就是:“王王相承,无敢废者,至今不绝”。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时,恰好戒日王去世,臣子阿罗那顺继位。戒日王可以轻松动员六万人的象兵部队,那是因为他的战绩和威望足以调动下属的藩国。戒日王一死,他名正言顺的儿子都不能让老爹留下的骄兵悍将听命,更何况是阿罗那顺。阿罗那顺继位后,戒日王朝的实际范围就缩水了好几倍。但阿罗那顺却有心拿唐朝立威,拘捕了王玄策使团。

王玄策是哪一年,通过哪条路线进入印度至今仍有争议。他逃出生天后,从尼泊尔要了七千骑兵,松赞干布借了1500名重步兵,又临时招募了1000人,浩浩荡荡杀进次大陆。因为阿罗那顺威望不足,这次进攻没有遭到沿途国家的抵抗。

王玄策也选了一个让印度人意想不到的时机进攻,那就是在648年阴历五月庚子,也就是印度的雨季进攻。因为是雨季,阿罗那顺才没有集结过多军队,让王玄策“三日破之,斩首三千级,溺水死万人”。在随后的战斗中王玄策连战连捷,戒日王朝周边的500多个城市也都很有眼力价的归顺唐朝。王玄策带着阿罗那顺等上万战俘,在648年十月才回到了长安。

类似例子还有舍尔沙击败胡马雍,舍尔沙也是趁着雨季,击败了莫卧儿王朝的第二代君主胡马雍,让后者丢失印度次大陆的所有产业,只能到波斯找“风投”。印度季风让次大陆强权建立不起中央集权帝国,雨季出兵还能起到奇效(这个难度很高,一般人玩不了),季风成就了印度,季风也让印度的历史难以捉摸。

标签: 王玄策

更多文章

  • 王玄策一人横扫中天竺,创造唐朝的战争神话,为何没被评为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贾书杰标签:王玄策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们古代社会的巅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在这个伟大的王朝,我国的古代先民们创造了很多传说,至今仍旧让人津津乐道。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传说就是其中典范,网上的军迷们谈论起这个故事,依旧让人热血沸腾。可以说这一仗是王玄策在南亚地区创造出来的战争神话,从

  •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大唐为何不趁机将印度其纳入版图?

    历史人物编辑:威史解读标签:王玄策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大唐使者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故事,这个国指的就是古印度。也许有人疑惑了:既然大唐这么强盛,一个使者能凭一己之力轻松创造出一人灭一国的军事奇迹,大唐为何不趁机灭掉印度将其纳入版图呢?那今天我们就来说叨说叨大唐帝国为何没有这样做。唐初,李世民新登基不久,北方强大的突厥立刻被大唐按趴下了,李

  • 历史上的对印战争:大唐王玄策一人灭中天竺一国

    历史人物编辑:刘冬燕标签:王玄策

    说个历史故事,贞观年间,大唐王玄策一人灭印度一国中天竺,震动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地区万邦臣服。大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太宗李世民秉持平等互利、互不侵犯的和平外交政策,派遣一位叫王玄策的使臣出使中天竺。当时,大唐王朝富有四海,帝国正如日中天,出使中天竺,说白了就是给三哥他们送点好吃的、好穿的、好

  • 唐敕使王玄策三次出使印度,对两国有何深远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王玄策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现如今在世界范围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力,在中国同样如此。虽然佛教本身并非中国的本土宗教,但由于佛教自身独特的性质,以及中国古代复杂的社会环境,佛教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后,在中国已然成长为一股庞大的社会力量。而在这一过程中,无数的先贤则为佛教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相当重要

  • 王玄策横扫天竺的故事,后来一块石碑,证明了这一切不是虚构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王玄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亿昔》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曾经有过万朝来贡的盛像,唐朝也曾经派出许多使者与周边国家交好。但是这些很多都只是存于史书之中,并没有真正的历史遗物或者遗迹加以佐证,特别是当年脍炙人口的王玄策横扫天竺的故事,后来西藏的一块石碑,证明了这一切不是虚构

  • 王玄策曾是七品小官,只身灭天竺,底气何在?全在盛唐气象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王玄策

    一、引言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中,矗立着十四位胡人的石像,他是当时对大唐纳贡称臣的周边国家的首领,其中有土番、吐谷浑、朝鲜等国的国王。最引人注意的,还是一位来自天竺的国王。中国历史上与外邦交往的历史很久远,但与印度地区的朝贡体系似乎并不常见。一来是因为相隔太远,中原王朝势力很不容易到达;二来与印度对中

  • 王玄策出使天竺,没用我们一兵一卒,就灭掉一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李言殊标签:王玄策

    王者荣耀直到如今依然是一款火遍全国的手游,而王者荣耀里面的英雄也大多数都是以现实中的历史人物为原型制作的。而百里玄策这个英雄大家却很难想到历史中与他对应的人物,难道这个英雄是王者官方自己创造出来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之所以大家没听说过这个人,是因为百里玄策在历史中的原型人物其实叫王玄策而不叫百里玄策,

  • “一人灭一国”的名将,除了唐朝王玄策,还有隋朝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王玄策

    看过《大秦帝国》第一部的人都知道,魏国名将庞涓一心想要灭掉秦国,尽管当时魏国很强大,秦国也已经快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魏王还是没有让他完成灭秦。要知道秦国虽然很贫弱,但秦人死战之下,即便灭之也要损耗很多。彼时,恐怕魏国也会成为第二个秦国,被周边国家蚕食鲸吞。一国灭一国都很难,一人灭一国就更不可能了。但

  •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真正的输家却是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王玄策

    曾经一段时间,网络上把一个叫王玄策的唐朝人炒翻了天,说他“一人灭了一国”,为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这样一个牛人而无比自豪。1据《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等史料记载,生卒年不详的王玄策,是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曾四次出使印度(一说三次)。公元647年,王玄策被唐太宗任命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一起

  • 大唐神人王玄策,天竺:大唐文官都这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劲松历史标签:王玄策

    李世民:“爱卿出使天竺可还顺利?”,王玄策:“以后出使不了了,人我给打了,东西都给您抢回来了”,李世民:“?”。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朝又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天竺(印度)。恰逢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于是发动所有军队以拒王玄策。跟随王玄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