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由威尼斯商人到忽必烈信使的蜕变,聊一聊马可·波罗历险记的前夜

由威尼斯商人到忽必烈信使的蜕变,聊一聊马可·波罗历险记的前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澜风说 访问量:3623 更新时间:2024/1/9 10:10:16

写在前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名噪一时的辞职理由用在740多年前17岁的马克·波罗身上同样适用。今天我们就踏上700多年前编制在亚欧大陆上的丝绸之路,去看一看马克·波罗是如何在用脚步丈量亚欧大陆的同时,由一名职业商人蜕变成为东西文明交流的使者……

丝绸之路的复兴为东西交流带来无限可能

1206年春天的漠北草原或许还是白雪皑皑,草原各部首领齐聚斡难河源头,正在举行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忽里勒台,一致推选铁木真为蒙古大汉,尊号为“成吉思汗”。

忽里勒台大会

在其后的十几年间,成吉思汗及其“黄金家族”建立了大蒙古国,不仅结束了漠北草原四分五裂、各自为战的分裂局面,而且还将这种统一局势推向东西南北四方,最终形成东起日本海、北至贝加尔湖、南到安南(今越南),西达东欧、黑海地区,横跨亚欧大陆的庞大帝国。

如果说庞大帝国的建立是在蒙古草原铁骑践踏下实现的,而战争所带来的杀戮、抢掠……则多少有些野蛮与残忍一面,但积极的一面则是使得中断几个世纪的丝绸之路再次得以重获生命。

蒙元帝国对亚欧大陆的掌控不仅使得中原经河西走廊到中亚的传统商道变得畅通无阻,而且还衍生出多条由东欧到中原的商道。另外,随着东亚大陆的政治中心由唐朝时长安(今西安)东移到元朝的大都(今北京),也拉长了东西交流的距离。

蒙元帝国对驿站的精心维护,吸引东西方商人往来

元朝成为亚欧大陆上主人后便以主人的姿态来经营,在丝绸之路沿途间隔30——50千米就设置驿站,而且驿站除了可以食宿外,还配备了马、骆驼、船等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

元朝统治者还发明一种具有今天护照功能的牌符,一种手掌大小的金质、银质或木制的牌子。持牌符者,可以在蒙元帝国域内畅通无阻,平安旅行。在马克·波罗游记中记有: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

这样的记载转化为四个字就是:宾至如归。或许有些夸张,但也反应出当时丝绸之路的便捷、安全与舒适。要不然精明出奇的威尼斯商人马克·波罗断然不会贸然向东走得那么远,待得那么久。

有家不能回,不得已开了东方之旅

1254年马克·波罗出生在商人世家,伯父老马克·波罗、父亲尼古拉·波罗和马菲奥·波罗三兄弟都是从事海上贸易的,原本波罗三兄弟在君士坦丁堡做生意,后来转到了克里米亚。在克里米亚波罗三兄弟的老马克·波罗去世了。估计是波罗三兄弟手足情深,马克·波罗的名字就是因为纪念伯父而来的。

波罗兄弟落脚克里米亚后,又转战到拔都的弟弟别儿哥治下的钦察汗国,聪明的威尼斯商人波罗兄弟在钦察汗国整得风生水起,而且还曾经向别儿哥进献过宝贝,得到过别儿哥的赏赐。

照理说,波罗兄弟在钦察汗国赚的是盆满钵满,应该是衣锦回乡、光耀门楣、安度晚年,若是按照正常剧情发展马克·波罗充其量会子承父业,但当时国际形势的骤变,使得波罗兄弟有家不能回。

事情是这样的,1204年拉丁帝国在君士坦丁堡建国,名头不小,但却没有赢得当地希腊人的佩服。而拜占庭帝国的残余力量也从未放弃反抗和斗争,重新纠集其各路人马成立了小亚细亚帝国。1260年,小亚细亚帝国一举收复了君士坦丁堡,宣告拜占庭复国。

复国的拜占庭使得地区形势发展天翻地覆的变化,无形中关闭了波罗兄弟的回家之路。无奈的波罗兄弟选择了从金帐汗国一路南下,准备经过高加索地区后再由地中海东岸乘船返回威尼斯。

计划没有变化快。正在归家途中的波罗兄弟,因为伊利汗国和金帐汗国为了争夺库腊河下游的牧场而大动干戈,别儿哥和旭烈兀这对同时黄金家族后代的堂兄弟反目成仇,大打出手。

这一战别儿哥和旭烈兀各不相让,几个回合下来钦察汗国略胜一筹。恼羞成怒的旭烈兀则下令处死与钦察汗国有关系的人,而别儿哥也是以牙还牙。这就难为了想南下回家的波罗兄弟了,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转向东方。

离家越来越远的波罗兄弟一步三回头地向东而行。或许是元政府对驿站经营有方,抑或因为波罗兄弟的意志坚定,波罗兄弟一路坎坷来到了中亚名城——不花剌(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

滑稽的历史拐点,波罗兄弟成了忽必烈的座上客

有家不能回的菠萝兄弟在不花剌城一待就待了三年之久,在不花剌城波罗兄弟再次遇到了一个重要转折点。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因为争夺底盘闹得不可开交,但两个汉国与其他汉国的关系还是不错,尤其与占据东亚的忽必烈的中原蒙古帝国关系更好。

1265年旭烈兀派出使者去看望忽必烈,当使者行至不花剌时,竟然阴差阳错地遇上了波罗兄弟。使者以为波罗兄弟长相奇特,就对波罗兄弟说:

大汉(忽必烈)未见过拉丁人,极愿见之。君等如偕我辈往谒大汉,富贵可至。

不仅如此,作为蒙古帝国的公务人员旭烈兀的使者还保障,沿途吃得好、住得好。在权衡利弊后,波罗兄弟就踏上了继续东行的旅途。

路上无话,波罗兄弟随着旭烈兀的使者经一年的辛苦跋涉来到了忽必烈的帐下——汗八里(今天的北京,那是的忽必烈还没有建立元朝)。旭烈兀的使者没有欺骗波罗兄弟,已居汗位的忽必烈果然是热情款待了波罗兄弟。走南闯北且经常与蒙古人打交道的菠萝兄弟应该能够通晓蒙古语,估计见识也不浅,对于忽必烈的提问是对答如流。

而随着蒙古几次西征,蒙古势力也与盘踞在东欧腹地的基督教世界接触不少。而罗马教皇为了凸显上帝之权威,竟然给蒙古帝国第三位大汗——孛儿只斤·贵由写信恐吓。而贵由汗则回信称:你(教皇)本人,位居一切君主之首,应立即前来为我们服役并侍奉我们……

当然波罗兄弟并不知晓罗马教皇与贵由汗之间书信往来互怼之事,或许忽必烈是出于对波罗兄弟对答如流,抑或是“一见钟情”的信任,竟然想打算任命波罗兄弟作为使者出使罗马教廷。

委以重任,作为忽必烈的信使重返威尼斯老家

说干就干这或许就是蒙古草原部落直率的基因。打定主意的忽必烈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而波罗兄弟或许是迫于忽必烈的威严,抑或是处于内心借机回家“小算盘”的打算,异口同声地回答:愿奉大汗之命如奉本主之命无异。

忽必烈考虑问题还是很周到的,为了确保此次出使成功,派出了重臣——豁哈塔勒一同前往。忽必烈还希望他们顺路去圣城耶路撒冷,从耶稣墓前的长明灯里取回点圣油以示纪念。

忽必烈给罗马教皇信里的内容已经无从考证,但从波罗兄弟后来能够带着马克·波罗再次开启东方之旅来分析,信里内容应该与贵由汗的强硬截然不同。

波罗兄弟和豁哈塔勒收拾行装,带着忽必烈的信件和赐予的金牌,启程前往欧洲。可惜的是豁哈塔勒可能是水土不服,途中得了重病。波罗兄弟只好让其留下养病,两人带着忽必烈赐予的金牌继续上路。

忽必烈赐予波罗兄弟金牌

有着忽必烈赐予金牌的加持,一路上切如忽必烈所言“凡有所需,悉应供应”,但是因路途遥远,经历三年的长途跋涉,1269年4月,波罗兄弟来到了地中海东岸海港阿克。

剧情发展顺利的话,波罗兄弟带着忽必烈的信件去拜见罗马教皇,可惜的是当时的罗马教皇去世了。教廷告诉波罗兄弟要等到新教皇才能拜见。估计是波罗兄弟思家心切,于是二人不等了,干脆先回到老家威尼斯。

阔别15年的波罗兄弟回到老家,尼古拉·波罗第一次见到了自己15岁的儿子——马克·波罗,自己的妻子也不幸去世了。波罗兄弟在威尼斯老家苦苦地等待新教皇的产生,傻傻等了两年后教皇依旧难产。坚守诺言的波罗兄弟决定不再等待,而是再次东行去向忽必烈复命。

或许是因为15岁的马克·波罗没人照顾,或许是为让小波罗见见世面,这次东行波罗兄弟带上了小马克·波罗,于是就有我们所熟知的传奇故事,有了我们熟知的《马克·波罗游记》……

最后小结

众所周知,马克·波罗是13世纪著名的旅行家。马克·波罗所处的时代,正是蒙古帝国将唐宋以来已经支离破碎、时断时续的丝绸之路连接起来的时代。当1275年夏,马克·波罗结束漫长而充满奉献的旅行,与父亲和叔叔抵达东亚政治中心大都时,他没有想到会留居17年之久,更没有想到自己的游记出版200年后,会成为众多探险者按图索骥的宝典,在欧洲掀起了一场场寻找“东方”之旅……

标签: 忽必烈

更多文章

  • 2007年,河南村民“挖祖坟”自证清白,祖上还真是忽必烈宫廷御医

    历史人物编辑:清涟说标签:忽必烈

    2007年,在河南焦作市的东王封村,一位靳姓村民担心祖坟被盗,多次请求政府保护,但是政府迟迟未作出回应,于是他为了证明自家祖宗不是一般人,便自掘祖坟,没想到最后竟然真的发现了元代古墓,而他家的祖宗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宫廷御医靳德茂。其实这不仅是一个村民的事情,东王封村的村民基本都姓靳,他们都是靳家的后

  • 一场叛乱改变了忽必烈对汉臣的态度,也改变了元代皇帝的继位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大吉大吃标签:忽必烈

    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钓鱼台城下阵亡。蒙哥的尸骨未寒,他的四弟忽必烈和七弟阿里不哥都迫不及待地抢夺蒙古国的汗位。镇守国都的阿里不哥派心腹出兵关陇,向四方遣使,发布赦令,要求王公贵族回国都,为蒙哥发丧,同时参加忽里勒台的蒙古大汗推举。在南方的忽必烈立刻停止了对南宋的进攻,约谈南宋丞相贾似道划江而治,自己带

  • 忽必烈想要劝降文天祥,文天祥提了个小要求,忽必烈却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秀姐0913标签:忽必烈

    众所周知,文天祥是后世之人崇拜的英雄将领,以气节闻名于世!不仅骁勇善战,给予元朝大军重创;其忠诚之心也是世间少有,让人敬佩万分。诸位可能不知,在文天祥被元军俘虏之后,忽必烈亲自劝降,并许诺众多好处。但是,文天祥却无动于衷,一直未屈服。苦劝三年之后,文天祥有些松动了,并且提了一个要求,只要答应就归降。

  • 忽必烈迁都大都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北方寻历史标签:忽必烈

    我国古代社会中,各朝各代都会选择建立自己的都城,比如说洛阳、长安等地,经常性成为许多朝代的都城选址,而我国现代的首都北京也曾经作为过统一国家的都城,最早就是在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将自己的国都迁到了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部分地区。元世祖忽必烈之所以最先将都城迁到大都,是受到很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第一,

  • 郭靖苦战忽必烈之时,为何不见岳父黄药师的身影?你看他死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金宝哥讲故事标签:忽必烈

    初读金庸小说的时候总能看得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只因书中的主角们总能邂逅奇遇、练成神功,最后不仅击败了强敌,还能带着意中人飘然离去。长大之后才发现,金庸的武侠著作看似皆大欢喜,实则也暗藏了不少悲剧色彩。好比神雕时代的杨过和小龙女,他们男俊女美,犹如一对神仙眷侣,可杨过却被人斩落一条手臂,小龙女则在终南

  • 女子从容应对忽必烈的问话,忽必烈大喜:太子妃非你莫属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忽必烈

    很多人曾经问过小珏,元朝和蒙古帝国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除去历史范畴、控制疆域等因素以外,政治体制也是两者的重要区别之一。蒙古帝国的时期,主要是由蒙古人的古老制度支撑国家的运转。忽必烈建立元朝,实际上是以汉族人的管理制度来维系国家。其中,继承人制度就是重要的一环。在蒙古早期,继承人问题一直困扰着部落

  •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差距太大的忘年恋幸福吗

    历史人物编辑:成长无厓标签:忽必烈

    成吉思汗除了以军事才能著称外,他的好色也是出了名的。作为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也是风流成性,后妃大约有十个。他的一生,也离不开女人,其中最出名的是察必皇后。1.母亲唆鲁合贴尼古今中外,一个女人能生出一个皇帝就已经是富贵之命了,相比之下,忽必烈的母亲就更厉害了,她一共就生了四个儿子,而这四个儿子都当了

  • 忽必烈手中有支最强军队,蒙古军笑:一群汉人奴隶,结果被打惨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忽必烈

    古代各朝各代的君王为了夺取自己的权力必然会发动各种战争,武力掠夺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却是当时改朝换代的评价标准,只有强者才能统治别人,而失败的人就会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生存的法则。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之后将蒙古国打造成了一个中国的王朝,并且在之后的发展中不顾王室其他贵族的阻拦坚持将蒙古国发展成了元

  • 忽必烈时期的一件国宝,乾隆都非常喜欢!却被和尚做了咸菜缸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忽必烈

    元朝制作的一件国宝,乾隆都非常喜欢!却被和尚腌了300年咸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是史书文献,还有不少国宝。但是由于近代我国的屈辱求和,不少国宝都流落外人之手,倒是有一件重量级国宝,伪装成咸菜缸子,逃过一劫。这件宝物就是渎山大玉海,由于战火纷飞,流落在外,在一间寺庙里腌了三百年的咸菜,才

  • 忽必烈为何能在蒙古贵族中脱颖而出,建立元帝国?这点必不可少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忽必烈

    文/花开无田13世纪的蒙古帝国,疆域已经绵延到中西亚大部分地区,在蒙古贵族的意识里,广袤无垠的土地和数不胜数的牛羊都是他们的财产,而统治地区的异族人民也是他们财产的一部分。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就是出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与其他蒙古贵族不同的是,忽必烈对中原文化有着近乎痴迷的喜欢,在他的幕府里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