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44岁文天祥,被忽必烈关在船仓中,不久14岁女儿来信:我在当女奴

44岁文天祥,被忽必烈关在船仓中,不久14岁女儿来信:我在当女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话春秋 访问量:3350 更新时间:2024/2/14 10:08:03

1280年,44岁文天祥被65岁忽必烈关押在船仓中。突然,他收到14岁女儿来信。读完信,他浑身发抖,嘴里念叨:女儿,来生再见了!

文天祥被关押之后,从没有主动联系家人。

突然之间,他收到女儿的消息,有种不好的预感,果然,打开信的那一瞬间,他整个人愣在原地。

信中写着:她和母亲被抓进元朝宫廷中,每天过着女奴般的生活。

文天祥看到后,很痛心,一直用手捶墙,鲜血一直从他的手掌心流到手臂。

他明白这封信的意义:无非就是要自己投降。

如果文天祥会投降,他也不至于被关押,不能与家人团聚。

-

1275年,南宋朝廷急需征兵,文天祥毫不犹豫报名。

文天祥本是一介书生,但从那时起,他投笔从戎,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可惜的是,文天祥并没有被南宋朝廷重用。他想和元朝队伍作斗争,而朝廷只想谈和。

最终,朝廷决定派右丞相陈宜中做谈和使者,去和元军大将伯颜谈和。

可右丞相贪生怕死,连夜跑路了。无奈之下,朝廷只好派文天祥去敌人阵营谈和。

-

文天祥去之前,以为“和”对两国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可谁知,在谈的过程中,文天祥才发现伯颜想要的是整个大宋。他觉得不对劲,想趁机逃走。

而伯颜在谈和过程中,也料到文天祥是人中龙凤。他担心此番放走文天祥,怕是日后会对元军带来危机。

于是,他把文天祥软禁。

被关押的时候,文天祥目睹刚即位的小皇帝赵昺,拿着传国的玉玺跳海。

赵昺是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很多大臣以及平民百姓看见皇帝跳海,都觉得朝廷没有希望了。于是,他们也跟着皇帝一起跳海。

跳下去的,估摸及有数万人。

即使如此,文天祥也没有忘记,他是南宋子民。

在忠孝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

妻女被元军抓去之后,他没时间去思考怎么解救。因为国难当前,他选择与国家同生死。

而忽必烈非常赏识他,下令严加看管,不允许文天祥自杀。

为了劝文天祥投降,忽必烈派了三个“重要人物”去和他交谈。

第一个是比文天祥大17岁的留梦炎。他曾经是南宋的状元,也是右丞相。可遇到敌人元军的突袭之后,他就投降了。

文天祥对他冷嘲热讽,骂跑了他。

第二个,是宋恭宗赵㬎。可是,他只有9岁。

9岁的小孩跟44岁的文天祥,能有什么话语沟通呢?

赵㬎待了一会,就独自离开了。

第三个是元朝的高官阿合马,等于管钱的宰相。

阿合马用自己高官的身份直接恐吓文天祥,叫他投降。

可傲骨的文天祥,怎么可能会投降。他直接回骂:“亡国之人,要杀便杀!”

-

忽必烈看到派去的三个人,都无法劝服文天祥。

之后,他又派更多人去劝说。可结果还是一样。文天祥始终不肯投降。

派去那么多人,都劝不动。忽必烈只好亲自去劝:“汝以事亡宋者事我,即以汝为中书宰相。”

忽必烈想让他当中书宰相。

但,文天祥还是拒绝了。

之后,文天祥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随后,他向南方跪拜后被处死。

在国家需要兵马的时候,文天祥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

只可惜,南宋朝廷并没有重用他。

在南宋灭亡的时候,他被敌军赏识。

敌军答应给文天祥宰相职位,前提条件是他要投降。

文天祥怎么可能会同意呢?

他一介书生,投笔从戎,目的就是想为国家出一份力。

即使国家灭亡,文天祥始终没有忘记他是南宋子民。

文天祥刚被抓的时候,他就写下一首诗《过零丁洋》。

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被人们传颂。

无论敌军怎么劝说,文天祥都不肯投降。

他最后死,都是朝南的方向。

他用自己的行动在证明:不管怎么样,我都是南宋子民。

想起一句话: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文天祥的这种骨气,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标签: 忽必烈

更多文章

  • 由威尼斯商人到忽必烈信使的蜕变,聊一聊马可·波罗历险记的前夜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忽必烈

    写在前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名噪一时的辞职理由用在740多年前17岁的马克·波罗身上同样适用。今天我们就踏上700多年前编制在亚欧大陆上的丝绸之路,去看一看马克·波罗是如何在用脚步丈量亚欧大陆的同时,由一名职业商人蜕变成为东西文明交流的使者……丝绸之路的复兴为东西交流带来无限可能120

  • 2007年,河南村民“挖祖坟”自证清白,祖上还真是忽必烈宫廷御医

    历史人物编辑:清涟说标签:忽必烈

    2007年,在河南焦作市的东王封村,一位靳姓村民担心祖坟被盗,多次请求政府保护,但是政府迟迟未作出回应,于是他为了证明自家祖宗不是一般人,便自掘祖坟,没想到最后竟然真的发现了元代古墓,而他家的祖宗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宫廷御医靳德茂。其实这不仅是一个村民的事情,东王封村的村民基本都姓靳,他们都是靳家的后

  • 一场叛乱改变了忽必烈对汉臣的态度,也改变了元代皇帝的继位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大吉大吃标签:忽必烈

    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钓鱼台城下阵亡。蒙哥的尸骨未寒,他的四弟忽必烈和七弟阿里不哥都迫不及待地抢夺蒙古国的汗位。镇守国都的阿里不哥派心腹出兵关陇,向四方遣使,发布赦令,要求王公贵族回国都,为蒙哥发丧,同时参加忽里勒台的蒙古大汗推举。在南方的忽必烈立刻停止了对南宋的进攻,约谈南宋丞相贾似道划江而治,自己带

  • 忽必烈想要劝降文天祥,文天祥提了个小要求,忽必烈却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秀姐0913标签:忽必烈

    众所周知,文天祥是后世之人崇拜的英雄将领,以气节闻名于世!不仅骁勇善战,给予元朝大军重创;其忠诚之心也是世间少有,让人敬佩万分。诸位可能不知,在文天祥被元军俘虏之后,忽必烈亲自劝降,并许诺众多好处。但是,文天祥却无动于衷,一直未屈服。苦劝三年之后,文天祥有些松动了,并且提了一个要求,只要答应就归降。

  • 忽必烈迁都大都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北方寻历史标签:忽必烈

    我国古代社会中,各朝各代都会选择建立自己的都城,比如说洛阳、长安等地,经常性成为许多朝代的都城选址,而我国现代的首都北京也曾经作为过统一国家的都城,最早就是在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将自己的国都迁到了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部分地区。元世祖忽必烈之所以最先将都城迁到大都,是受到很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第一,

  • 郭靖苦战忽必烈之时,为何不见岳父黄药师的身影?你看他死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金宝哥讲故事标签:忽必烈

    初读金庸小说的时候总能看得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只因书中的主角们总能邂逅奇遇、练成神功,最后不仅击败了强敌,还能带着意中人飘然离去。长大之后才发现,金庸的武侠著作看似皆大欢喜,实则也暗藏了不少悲剧色彩。好比神雕时代的杨过和小龙女,他们男俊女美,犹如一对神仙眷侣,可杨过却被人斩落一条手臂,小龙女则在终南

  • 女子从容应对忽必烈的问话,忽必烈大喜:太子妃非你莫属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忽必烈

    很多人曾经问过小珏,元朝和蒙古帝国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除去历史范畴、控制疆域等因素以外,政治体制也是两者的重要区别之一。蒙古帝国的时期,主要是由蒙古人的古老制度支撑国家的运转。忽必烈建立元朝,实际上是以汉族人的管理制度来维系国家。其中,继承人制度就是重要的一环。在蒙古早期,继承人问题一直困扰着部落

  •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差距太大的忘年恋幸福吗

    历史人物编辑:成长无厓标签:忽必烈

    成吉思汗除了以军事才能著称外,他的好色也是出了名的。作为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也是风流成性,后妃大约有十个。他的一生,也离不开女人,其中最出名的是察必皇后。1.母亲唆鲁合贴尼古今中外,一个女人能生出一个皇帝就已经是富贵之命了,相比之下,忽必烈的母亲就更厉害了,她一共就生了四个儿子,而这四个儿子都当了

  • 忽必烈手中有支最强军队,蒙古军笑:一群汉人奴隶,结果被打惨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忽必烈

    古代各朝各代的君王为了夺取自己的权力必然会发动各种战争,武力掠夺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却是当时改朝换代的评价标准,只有强者才能统治别人,而失败的人就会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生存的法则。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之后将蒙古国打造成了一个中国的王朝,并且在之后的发展中不顾王室其他贵族的阻拦坚持将蒙古国发展成了元

  • 忽必烈时期的一件国宝,乾隆都非常喜欢!却被和尚做了咸菜缸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忽必烈

    元朝制作的一件国宝,乾隆都非常喜欢!却被和尚腌了300年咸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是史书文献,还有不少国宝。但是由于近代我国的屈辱求和,不少国宝都流落外人之手,倒是有一件重量级国宝,伪装成咸菜缸子,逃过一劫。这件宝物就是渎山大玉海,由于战火纷飞,流落在外,在一间寺庙里腌了三百年的咸菜,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