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蒙哥大汗的愤怒:出征波斯与叙利亚,给木剌夷国画上句点

蒙哥大汗的愤怒:出征波斯与叙利亚,给木剌夷国画上句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天侃娱乐 访问量:1498 更新时间:2024/1/20 10:36:10

蒙哥大汗于1251年7月即位,在这之前成吉思汗曾经派出哲别速不台以及窝阔台派出的绰儿马征服过。但当时波斯境内还有木剌夷国和阿巴斯哈里发王朝还没有被蒙古人统治,于是蒙古大汗派自己的三弟征战这两个地方。

木剌夷国是一个由伊斯兰教什叶派中的亦思马因教派建立的宗教国家,该教派把教徒训练成为刺客,专门进行刺杀活动,但正统的伊斯兰教却将亦思马因派视为异端,称之为“木剌夷”,这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迷途者”,木剌夷国就是在今里海南岸的伊朗北部。

成吉思汗派哲别追杀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的时候,木剌夷国曾向蒙古大军投降,但因为哲别大军北上高加索地区,所以没有对该国采取什么统治措施,于是木剌夷国趁此继续发展。后来亦思马因派教徒占领了库希斯单、鲁德八儿等三百多座城市,木剌夷国被牢牢控制在其手中。

亦思马因教徒在波斯境内行踪诡秘且手段凶残,这让波斯的贵族惶惶不可终日,伊斯兰教大法官苫思丁·可疾维尼曾觐见蒙古,当时的他身穿连环锁子甲,这让蒙古感到困惑。蒙古问起原因,苫思丁·可疾维尼回答说怕亦思马因的教徒刺杀,只能身穿这样的护甲。

绰儿马率领蒙古军队征服呼罗珊地区后,派成帖木儿治理呼罗珊,但此人也是生性残暴不把人命当回事,所以亦思马因教徒也随之仇恨蒙古统治者。在蒙古大汗即位后,木剌夷国甚至还拍出四百多此刻混入蒙古寻找机会刺杀这位蒙古统治者。亦思马因教徒的疯狂举动彻底惹怒了蒙哥大汗,所以他决定出兵攻打波斯。

旭烈兀的主力在1253年10月9日出发,命术赤系宗王巴剌罕、秃塔儿万人先行。在阿姆河附近碣石城逗留一个月期间,旭烈兀命令波斯和其他西方诸国的君王前来参拜。鲁木的两个国王也速丁和鲁克赖丁、法儿思阿塔毕阿不别克儿等都来参拜,并表示原因为此次的西征效力。

正当大家都做好了准备时,却没想到木剌夷国内却发生了夺权斗争。木剌夷国国王阿剌定被侍卫趁其酒醉熟睡时用斧头砍死。其实这次的政变是王子鲁克纳丁.忽儿沙指使的,父亲被杀后王子登上了木剌夷国王位,而那个侍卫最后也被处死。

1256年春,旭烈兀与怯的不花和郭侃在匝维会合,旭烈兀大军进入徙思城(今伊朗马什哈德北),西进你沙不儿州的哈不伤(今伊朗内沙布尔东),而忽儿沙也很识相,他知道自己的势力与蒙古军相差太大。所以便主动投降,为求拖延时间,然后再争取主动。

忽儿沙从驻地麦门底司堡遣使到哈马丹蒙古将领牙撒兀儿出乞降,但被指派直接向旭烈兀赔款求和。1256年9月2日,旭烈兀率军抵达哈剌罕和必思塔木(今伊朗塞姆南省北部)。忽儿沙派自己的弟弟沙罕沙到旭烈兀处乞降,旭烈兀提出要保住其国只有忽儿沙自毁城堡,并需要亲自来降。于是忽儿沙下令拆除城堡防御工事,但他希望能够延期一年在投降。

旭烈兀拒绝了这个条件,直接兵分三路同时进攻麦门底司堡。蒙古军先后征服了刺儿、沙黑迪思等地。忽儿沙见情形不对立刻同意投降,但嘴巴上答应,可还是只排除自己的儿子和弟弟出使旭烈兀。最后在三支蒙古军的围城下,忽儿沙面对绝境后终于在1256年11月20日出来投降。

麦门底司堡战役后接着就是夺取阿剌模忒堡的战争。阿剌模忒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旭烈兀派人将其包围,随行的忽儿沙直接被派出来劝降,可是守将穆合底木拒绝投降。于是旭烈兀命令部队强行攻城,虽然三天后敌军投降,但是旭烈兀还是下令对阿剌模忒堡进行洗劫。

在对木剌夷国的征战结束后,旭烈兀把忽儿沙押回蒙古进谏蒙哥大汗,而蒙哥大汗认为送这样的人回来白白使战马受累,于是不见。然后忽儿沙再被送返的途中被蒙古兵杀死,而他的亲属和卫兵也被全部处死。

立国177年(1084-1256年)的木剌夷国一共经历了7为国王,但也因为它破坏了波斯的文明和秩序,必然受到严厉的打击,最后走向灭亡。

标签: 蒙哥

更多文章

  • 宋将王坚率军民死守钓鱼城,使蒙古军重创,蒙哥战死于军中

    历史人物编辑:浩论古今标签:蒙哥

    宋理宗赵昀亲政之初,尚希望有所作为,任用一批被史弥远排斥的知名之士,企图利用金朝灭亡之机,占据黄河以南地区。端平元年(1234),赵葵、全子才等率军进驻原北宋三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应天府(见北宋四京与南宋行在),三城已被蒙古兵掳掠一空,宋军乏食。蒙古兵反攻洛阳,宋军溃败。蒙古遂对南宋发

  • 大家推荐拔都当大汗,为何他却推荐蒙哥?拔都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蒙哥

    窝阔台的后人在互掐的时候,蒙古帝国的宗王们,都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并且心里起了各种各样的心思。要说对窝阔台后人的情况盯得最紧的,大约就是术赤的儿子们和拖雷的儿子们了。在成吉思汗的孙子中,最没有野心的,大约也就是察合台的儿子了。也不是他们不想获得大汗之位,实在是因为他们兀鲁思的权力,一直被窝阔台家族干预

  • 他为南宋王朝续命20年,打死蒙哥,阻击蒙古十万铁骑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蒙哥

    《宋朝名将系列之十八》南宋的孱弱好像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实,屡战屡败,貌似谁也打不过的样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却偏居一地逍遥多时,“暖风熏得游人醉”,其原因,自然是离不开岳飞等一众将领的功劳。今天这里要讲的王坚,虽说功绩、名声都远不及岳飞,但他凭借一颗赤胆忠心,硬生生把濒死的南宋王朝救

  • 从蒙哥撰写蒙古秘史入手,解析黄金家族分裂内讧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蒙哥

    成吉思汗皇帝在指定第三子窝阔台为继承人的时候,曾经明确而毫不隐晦的命令道:只要窝阔台还有一个吃奶的后代存在,他在继承祖先的皇位、国家的旗帜和军队的统帅权方面,就优先与其他各支的儿孙。但是,这个指令仅仅执行了两代,就被长支和幼支联手变天,蒙古帝国合罕的位置就落入拖雷系手中。1,蒙哥皇帝的大清洗公元12

  • 蒙哥剥夺了忽必烈的统帅资格,直接坚定了后者的夺位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蒙哥

    蒙哥登上大汗宝座后,忽必烈一直暗自经营着自己的地盘,培植了一大批以汉学精英为主的部下,这些人不断为了忽必烈出谋划策,妄图将其推上大汗宝座,也为自己谋一个好前程。忽必烈在汉地实行屯田制,改变了蒙古原有靠掠夺物质过活的模式,还在各州县设立专职官员监督朝廷派来的官员,最后导致汉地上的税收,大部分进了忽必烈

  • 蒙哥汗之死说法多达5种,张钰才是当之无愧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蒙哥

    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外族侵略非常严重的时期,自从宋朝成立初期,宋朝就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党项族、女真族和蒙古族一直在入侵宋朝的领土,基本上,这种侵略从未停止过,最多有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然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并没有减少他们在中原觊觎的地位。无论哪个国家成为北方草原的主人,他们都会把弓箭瞄

  • 蒙哥大汗在欧洲,在四川其它地方都所向无敌,为啥死在钓鱼城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蒙哥

    南宋能够在钓鱼城打死蒙哥,要算功劳的话,首功要给那时候已经去世多年的四川制置使余玠。虽然实际指挥作战的是王坚。在余玠从两淮战场的副帅,调到四川任主帅前,四川是南宋抗蒙三条战线(另两条是中原战场和两淮战场)中最弱的一个战场。蒙古人可以骑着他们的骏马,在成都平原上随意奔跑抄掠,整个天府之国,被搞成赤地千

  • 爱薛在忽必烈继位后任什么职位? 为什么受蒙哥一家深信?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蒙哥

    大德元年(1297),遥授平章政事。十一年,武宗即位,封爵秦国公。至大元年zhi(1308),卒于上都。皇庆元年(1312),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追封他为拂林王,谥忠献。其子孙多人,继承家学,分任掌宗教、文字、星历、医药的崇福司、翰林国史院。司天台和广惠司等部门的官员。至元十六年,往八刺忽、火里、吉

  • 让蒙哥下令消灭的组织,肆虐欧亚百年,遇到蒙军:投降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蒙哥

    拜金庸小说和好莱坞电影之赐,中国人知道波斯也有个明教,还有一个专门充当刺客的教派。虽然那些都是艺术创作,但他们在历史上确实有原型的,那就是阿萨辛派。阿萨辛派原属于伊斯兰教,他的创始人叫做哈桑·本·萨巴赫。萨巴赫在伊斯兰教内部有较大的势力后,便有了另立为王的想法。萨巴赫带领信众迁徙到突尼斯的一个城堡,

  • 如果蒙哥汗没死,旭烈兀西征的最终目标会是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蒙哥

    席卷天下的蒙古帝国总共进行了三次西征,第一次是成吉思汗亲征花剌子模,第二次是拔都率领的“长子西征”,第三次就是旭烈兀对西亚地区的远征。不过正当旭烈兀风头正劲的时候,传来了蒙哥大汗死在钓鱼城的消息,他急忙赶回草原参与对汗位的争夺,中途听说忽必烈已经即位,同时留在叙利亚的一支偏师被马穆鲁克王朝击败,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