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知郭子仪七十高龄,唐代宗还赏他6位绝色美人,4年后发现其高明

明知郭子仪七十高龄,唐代宗还赏他6位绝色美人,4年后发现其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曹振 访问量:3474 更新时间:2024/1/30 14:42:39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诗既抒发了诗人金榜题名的喜悦,也展现了盛唐之都长安的迷人。我国的唐朝,出现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后来,由于唐玄宗沉迷于美人之中,唐朝的繁盛也就此终结。

让天宝时代终结的,就是安禄山史思明发起的安史之乱。在这场战乱之中,郭子仪也可谓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关于郭子仪,人们所产生的疑问有很多,比如,唐代宗明知道郭子仪七十岁高龄,却还是赏给他6位绝色美人,直到4年后,人们才发现真相,其实唐代宗的做法十分高明。

定西军负责攻占洛阳城,而大名鼎鼎的郭子仪则负责率领朔方军进攻安禄山的根据地。因为在河北地区,郭子仪和李光弼连续胜利,所以平定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指日可待。但是,当人们已经可以看到胜利的希望时,唐玄宗却做出了令人惊讶的举动。唐玄宗不仅自毁长城,而且还斩杀了高仙芝,又让哥舒翰被迫走出了潼关。

平卢等三大军队开始朝着长安的方向进行战斗,高仙芝带领定西军东去。其中,定西军的人数虽然十分少,但个个都是战斗精英,而且他们拥有的战马数量也很多。定西军里的李嗣业,更是一个有极强战斗能力的战士,他掌管的陌刀军也堪称是骑兵的克星。在定西军的心中,国土是他们所能进行守护的。

顿时,长安沦陷,安禄山手下的士兵们立刻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战斗。郭子仪和李光弼计划好的反攻之计,瞬间化为泡影。李嗣业无奈之下只能带领陌刀军逃到灵武,而这一路上也是损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他的心中仍然在疑惑唐玄宗为何要斩杀高仙芝,但是他没有时间疑惑,只能拼死和叛军抗争到底。

郭子仪和李光弼其实带给了李嗣业希望。后来,他们所拥有的战士数量总共加起来有15万人,他们要护卫国家到底,也要完成收复长安的大业。最终,郭子仪领军收复洛阳。但是,由于许多宦官诬陷郭子仪,导致唐军失去了一个可以有威信的首领。他们平定安史之乱的大计,再一次化为了泡影。

郭子仪始终以大局为重,他去往河东整治乱军,并且重振军心,让大家专心报国。公元763年,内忧尚未平,外患又来袭,唐代宗直接出逃长安,又一次开始保家卫国,而他已年过七旬。郭子仪即使一边流泪也要一边告诫战士们,谨记心中未完成的使命,和敌人抗争到底。

其实,唐代宗内心对郭子仪是极其信任的,但他也明白,朝堂之中那些大臣的小人之心,是必须要进行平复的。所以,唐代宗便将6个美人赐给了郭子仪。除了这6个美人以外,还有大量的珍贵文玩等,他也可以说是承蒙圣宠。

只不过,在郭子仪心中,任何的权力与财富,都不如国家的安定重要。郭子仪凭借自己的威信召集了大量的唐军,并且一举击退了吐蕃的军队,他们又一次力挽狂澜拯救了大唐的国土。许多官员又一次眼红郭子仪的战绩,看是轮番的诬陷他,郭子仪内心感到十分无奈,便婉言推掉了皇帝的一些封赏。

郭子仪内心也明白,自己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地位。所以他即使已年过七旬,也经常摆下一些奢华的酒席,并且还会招揽来许多的美女,然后每天都消遣于歌舞之中。即使权贵来访,郭子仪也是如此,但是又一次卢杞前来,却成了一个意外。

郭子仪让家人退下,家人在事后表示不理解,他说,因为卢杞不仅长相丑陋而且心地狭隘,所以若是被家人们嘲笑,他以后必然要伺机报复,甚至可能会迎来灭门之灾。后来,卢杞成为了一代奸臣,而且他确实也对伤害过他的人施以心狠手辣的报复,若不是郭子仪想法敏锐,那么他的家人必然会遭殃。所以,郭子仪在规避小人这一件事情上,还是非常懂得计谋的。

4年之后,吐蕃一军又来侵犯唐朝的国土,但是年近八十的郭子仪再次前往战争前线,并且奋力抗争。郭子仪在85岁去世后,后人都觉得他非常的聪明。虽然他的权力很大,甚至可能会威胁到君主的利益,但是君主却从未对他有过惩罚,而且君主很信任他,他也凭借着自己的聪明胆识不主动得罪小人,可谓是十分高明。

参考资料:

《登科后》

标签: 唐代宗

更多文章

  • 明知郭子仪年近70,唐代宗还赏他6个美女,多年后才知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唐代宗

    一个朝代的强大和衰败不是由臣子决定的,皇帝的决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人多数人都讲究愚忠,不管皇帝的决策是否正确,他们都必须执行,有的皇帝用自己的铁血手腕开创了盛世王朝,有的皇帝用自己的昏庸无能致使一个朝代灭亡。唐朝作为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有很多的历史事件被记录

  • 唐代宗最爱孤独皇后还是少年发妻沈明珠?实际上小说早有结论

    历史人物编辑:潇潇爱美食标签:唐代宗

    唐代宗李豫,唐朝第八位皇帝,在位期间也是勤政爱民,而且唐代宗还是一名孝子,在父亲和爷爷病重期间,衣不解带,忙于国事的同时还要照顾两位双亲,但是李豫都做到了。公元758年李豫被立为皇太子,762年即位,次年平定安史之乱,但也就是这次安史之乱,让李豫和少年发妻沈明珠从此天各一方,即便后来沈明珠的儿子继位

  • 大唐也有情种皇帝,唐代宗李豫一生未立皇后,背后原因令人感动!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唐代宗

    导读:李豫是唐朝第九位君王,他是唐肃宗李亨的大儿子,李豫即位后号唐代宗。为什么唐代宗李豫在位时一直不立皇后,我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点:古代君王所立皇后必须是太子的生母。第二点:史上相传李豫是一位多情君王,他一直难忘自己的沈氏。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的君王都是比较花心的,因为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们热

  • 看似昏君的唐代宗李豫是不是大唐中期后期最有作为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苦瓜读历史标签:唐代宗

    在唐朝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唐代宗,为何后世评价截然不同,《旧唐书》对唐代宗评价很高,说他“古之贤君,未能及此”。《新唐书》评价唐代宗:“代宗之时,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站在古人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不是随意指点江山,臧否人物。李豫就是一个庸主,白

  • 历史上唐代宗李豫用情至深,为什么一生都没有立皇后呢?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唐代宗

    唐代宗李豫当皇帝是一把好手,然而做丈夫却不及格。在他的努力下,平定了安史之乱,收复大片失地,唐朝恢复了往昔的荣光。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他的三个宠妃却没有一人被封为皇后,实在是可惜。崔妃:内定的皇后崔妃是杨贵妃的姐姐荣国夫人的女儿。在当时,由于杨贵妃极其得宠,导致其亲族得势。即使在贵胄遍地的长安城中,

  • 唐代宗李豫,明代宗朱祁钰,这两个庙号有何不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唐代宗

    庙号制度源自于商朝,一开始只有“太高世中”四种,谥号则是源自于周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庙号和谥号,不过西汉时又恢复了。和谥号不同,庙号的获取资格要严格得多,非对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国君或皇帝不能拥有,商朝三十多个国君只有七个人有庙号。两汉时期也严格遵循了这种制度,比如西汉只有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

  • 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为何会举兵造反?唐代宗:是朕负他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唐代宗

    经过763年、8年的时间,唐朝终于平定了安史的混乱。但是仅仅两年后,唐朝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叛乱,甚至托本和会费都出兵帮助叛军。但是唐大宗对这场叛乱表示同情和愧疚,并对大臣说自己对不起那个叛军!那么这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叛乱呢?这场有争议的叛乱又是谁呢?平定唐朝安史之难,三将军的专业最高,可以说是中兴唐

  • 唐代宗:不爱江山爱元振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考量?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唐代宗

    不知道大家读历史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过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多皇帝都特别宠爱奸臣 ,甚至到了至死不渝的地步,简直就是不爱江山爱奸臣。当年安史之乱的时候,宰相杨国忠不仅逼迫安禄山造反,而且在潼关之战的时候,还敢胡乱指挥,导致哥舒翰大军全军覆没,叛军兵临城下,害得玄宗皇帝仓惶出逃。按照道理来说,杨国

  • 765年,尼姑冒充沈皇后被唐代宗处死,柏杨:说不定她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小港湾的美食标签:唐代宗

    呵呵,乍看标题,是不是容易联想到南宋的“尼姑冒充柔福帝姬”案?别搞混了,今天咱要聊的是“历史上唯一失踪的皇后”——唐朝睿真皇后沈氏。睿真皇后的真实名字,正史中没有记载,但后世的野史小说中她叫“沈珍珠”。为了方便叙述,笔者暂且也以此名称呼她吧。沈珍珠的出身背景很不错,“世代冠族”;她本人的外貌应该也很

  • 唐代宗李豫:被宦官拥立上位,却是唐朝斩杀宦官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漫说历史标签:唐代宗

    生于乱世治乱世,治罢乱世开太平,谁说中晚唐没有旷世明君生于乱世治乱世,治罢乱世开太平,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是大唐史上第一个以皇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有人说他是“昏君”,也有人说他是“明君”,他就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唐代宗李豫。图源影视说到唐代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说到安史之乱,大家耳熟能详,它是大唐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