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宗为75岁郭子仪升官,另送500骑兵,他:请赐我6个美人即可

唐代宗为75岁郭子仪升官,另送500骑兵,他:请赐我6个美人即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曹振 访问量:4959 更新时间:2024/1/30 14:36:51

“翼翼汾阳,子仪始王。德完道粹,功盖于唐。宜享世泽,流如海长。”——王安石

郭子仪一生,虽说是功高盖主,但是,皇帝却从来都不怀疑他会拥兵自重。像他这等位极人臣之人,在历史上确实很多,但是,能在功高盖主的情况下,还相当受皇帝信赖,且不曾对他怀有疑心的人,则少之又少。世人评价郭子仪,说他是这整个的中国历史上实属是难得的“五福俱全”之人,可见其一生,是多么地令人艳羡。

郭子仪出生在公元697年,是 唐朝时期享有大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早年的时候,郭子仪并未受到皇帝的重用,他凭借着在武举上的出色表现,进入仕途为官,只是一直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泛泛之辈。郭子仪人生的大转变是在安史之乱后,在公元757年,郭子仪协助广平王收复众多失地,故而被封为了代国公,后续,虽说数次被解除了兵权,但是,依旧被朝廷用。在公元765年,郭子仪将大唐拯救于水火,单枪匹马将回纥说降,随后早在与吐蕃的大战中又取得了胜利,立下了很多的汗马功劳。

唐代宗将郭子仪任命为“尚书令”,这在当时是个相当大的职位,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当时,在郭子仪班师回朝之时,百官们都在城候迎,排场之大,可想而知,大家都对这位挽救了大唐的英雄表示自豪和尊崇,当时,皇帝唐代宗特意给郭子仪赏赐了500个射手骑兵在前面开道,可见,当时这唐代宗对这郭子仪也是相当重视的。不过,郭子仪倒是不愿意接受。

在《资治通鉴》中,就将这一段描绘得很是详细。当时,郭子仪特地向皇帝上表奏章,表示,自己不愿当尚书令,这尚书令原是太子因功授位的,自己当尚书令实在是不适合;另外,郭子仪还将那500个亲兵一同拒绝了,此时,郭子仪都已经75 岁了,不过,他还是向皇帝讨了另一个赏赐——要6个大美女作为赏赐啊,这又是为何?

其实,郭子仪并非是好色,只是,想要转换个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要美女,至少,在旁的人眼中,他就是个好色之人。自古以来,那些循规蹈矩的官员,最后善终的又有几个呢?但凡是完美到挑不到坏处的,基本上都时皇帝怀疑的对象。你既不要钱,也不要女人,那么,在皇帝看来,你就是想要权力。所以,郭子仪此举虽说从表面上看是“为老不尊”,但是,实际上,他确是有着大智慧之人,令人佩服。

所以,为人臣子,有时候,稍微“放纵”些,让自己“贪财好色”些,并不是什么坏事情,“道德完人”在某些时候确实是令人追捧的,只是,在这朝堂之上,在那种封建君主专制的背景之下,这反倒会让自己走向毁灭,或许,这就是那个朝代最为典型的特点之一吧。不得不说,古人的为官之道,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借鉴。

标签: 唐代宗

更多文章

  • 明知郭子仪七十高龄,唐代宗还赏他6位绝色美人,4年后发现其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唐代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诗既抒发了诗人金榜题名的喜悦,也展现了盛唐之都长安的迷人。我国的唐朝,出现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后来,由于唐玄宗沉迷于美人之中,唐朝的繁盛也就此终结。让天宝时代终结的,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的安史之乱。在这场战乱之中,郭子仪也可谓

  • 明知郭子仪年近70,唐代宗还赏他6个美女,多年后才知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唐代宗

    一个朝代的强大和衰败不是由臣子决定的,皇帝的决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人多数人都讲究愚忠,不管皇帝的决策是否正确,他们都必须执行,有的皇帝用自己的铁血手腕开创了盛世王朝,有的皇帝用自己的昏庸无能致使一个朝代灭亡。唐朝作为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有很多的历史事件被记录

  • 唐代宗最爱孤独皇后还是少年发妻沈明珠?实际上小说早有结论

    历史人物编辑:潇潇爱美食标签:唐代宗

    唐代宗李豫,唐朝第八位皇帝,在位期间也是勤政爱民,而且唐代宗还是一名孝子,在父亲和爷爷病重期间,衣不解带,忙于国事的同时还要照顾两位双亲,但是李豫都做到了。公元758年李豫被立为皇太子,762年即位,次年平定安史之乱,但也就是这次安史之乱,让李豫和少年发妻沈明珠从此天各一方,即便后来沈明珠的儿子继位

  • 大唐也有情种皇帝,唐代宗李豫一生未立皇后,背后原因令人感动!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唐代宗

    导读:李豫是唐朝第九位君王,他是唐肃宗李亨的大儿子,李豫即位后号唐代宗。为什么唐代宗李豫在位时一直不立皇后,我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点:古代君王所立皇后必须是太子的生母。第二点:史上相传李豫是一位多情君王,他一直难忘自己的沈氏。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的君王都是比较花心的,因为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们热

  • 看似昏君的唐代宗李豫是不是大唐中期后期最有作为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苦瓜读历史标签:唐代宗

    在唐朝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唐代宗,为何后世评价截然不同,《旧唐书》对唐代宗评价很高,说他“古之贤君,未能及此”。《新唐书》评价唐代宗:“代宗之时,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站在古人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不是随意指点江山,臧否人物。李豫就是一个庸主,白

  • 历史上唐代宗李豫用情至深,为什么一生都没有立皇后呢?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唐代宗

    唐代宗李豫当皇帝是一把好手,然而做丈夫却不及格。在他的努力下,平定了安史之乱,收复大片失地,唐朝恢复了往昔的荣光。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他的三个宠妃却没有一人被封为皇后,实在是可惜。崔妃:内定的皇后崔妃是杨贵妃的姐姐荣国夫人的女儿。在当时,由于杨贵妃极其得宠,导致其亲族得势。即使在贵胄遍地的长安城中,

  • 唐代宗李豫,明代宗朱祁钰,这两个庙号有何不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唐代宗

    庙号制度源自于商朝,一开始只有“太高世中”四种,谥号则是源自于周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庙号和谥号,不过西汉时又恢复了。和谥号不同,庙号的获取资格要严格得多,非对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国君或皇帝不能拥有,商朝三十多个国君只有七个人有庙号。两汉时期也严格遵循了这种制度,比如西汉只有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

  • 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为何会举兵造反?唐代宗:是朕负他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唐代宗

    经过763年、8年的时间,唐朝终于平定了安史的混乱。但是仅仅两年后,唐朝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叛乱,甚至托本和会费都出兵帮助叛军。但是唐大宗对这场叛乱表示同情和愧疚,并对大臣说自己对不起那个叛军!那么这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叛乱呢?这场有争议的叛乱又是谁呢?平定唐朝安史之难,三将军的专业最高,可以说是中兴唐

  • 唐代宗:不爱江山爱元振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考量?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唐代宗

    不知道大家读历史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过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多皇帝都特别宠爱奸臣 ,甚至到了至死不渝的地步,简直就是不爱江山爱奸臣。当年安史之乱的时候,宰相杨国忠不仅逼迫安禄山造反,而且在潼关之战的时候,还敢胡乱指挥,导致哥舒翰大军全军覆没,叛军兵临城下,害得玄宗皇帝仓惶出逃。按照道理来说,杨国

  • 765年,尼姑冒充沈皇后被唐代宗处死,柏杨:说不定她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小港湾的美食标签:唐代宗

    呵呵,乍看标题,是不是容易联想到南宋的“尼姑冒充柔福帝姬”案?别搞混了,今天咱要聊的是“历史上唯一失踪的皇后”——唐朝睿真皇后沈氏。睿真皇后的真实名字,正史中没有记载,但后世的野史小说中她叫“沈珍珠”。为了方便叙述,笔者暂且也以此名称呼她吧。沈珍珠的出身背景很不错,“世代冠族”;她本人的外貌应该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