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肃宗为何如此信任郭子仪,只因他俩有一个相同点,比军功更重要

唐肃宗为何如此信任郭子仪,只因他俩有一个相同点,比军功更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伊先生 访问量:1584 更新时间:2024/1/30 6:00:14

唐肃宗李亨经历过大唐开元盛世的繁华,见识过玄宗晚年的奢靡生活,顺着这个思路推测下去,大概都会认为唐肃宗李亨会是一个骄奢淫逸之人,但偏偏李亨的品行反其道而行。

李亨其实一点都不懂享受,安史之乱前大唐还处在盛世华章中,某天身为太子的李亨陪玄宗用膳,玄宗想吃桌上的烤羊腿,让李亨割一小块下来。李亨用手从羊腿上撕下一小块羊排呈给玄宗,由于手上沾满了油,他命人取来一块面饼,用面饼将油擦了干净。玄宗见状心里就开始犯嘀咕,认为李亨太浪费了,用水洗即可何必浪费一块饼。然而令玄宗诧异的是,李亨竟然把擦完油的面饼全吃下去了。玄宗见状,一下子就释怀了,并夸李亨富贵当思俭、贫苦需求富。

肃宗登基以后,仍然不改勤俭节约的品性。当然有人说这也跟时局有关,毕竟肃宗接手的并不是一个盛世大唐,而是被安史之乱屠戮过的大唐,艰苦奋斗的日子当然不能像玄宗晚年那样。但毕竟肃宗仍然是一国之君,大唐的财税重镇江淮地区还没丢,李亨要效仿玄宗还是有资本的。也正是在李亨的励精图治之下,安史之乱的局面才得以稳定,自此大唐又延续了一百来年。不过,平定安史之乱的首要功臣并不是肃宗李亨,而是比李亨还要勤俭的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的节俭之风已经快到抠门的地步了,家中藏书多,书要经常包皮,包皮剩下的纸不能扔,攒着以后用;看完的公文也不能丢,装订好收起来,每年岁末的时候,让家中管事的拿出来当来年的记账簿,因为没字的那一面可以继续用。家中的裁纸的小刀折了,但是刀刃没断,让人用两块小木板夹着刀片捆起来继续用。大唐股肱之臣,省到这么令人发指的地步,难道你认为郭帅是为了环保公益事业敬献绵薄之力。

郭子仪对于大唐王朝的功劳那是没的说的,肃宗李亨曾感叹称郭子仪就大唐帝国有再造之恩,你说郭子仪功高盖主是没有任何人能质疑的,一般这样的人物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机。民间家喻户晓的《醉打金枝》不正是暗喻郭子仪与肃宗的君臣关系,肃宗为了犒劳郭子仪,把升平公主许配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虽然二人也算恩爱,但小两口之间难免发生口角,某日郭暧醉归发生口角,郭暧醉酒之际抬手给了公主一耳光子,还发泄说:“你以为自己是公主,我就怕你三分。要不是我爹,你哪有这个公主可做!”公主一委屈就跑到娘家诉苦,事情闹到肃宗那,肃宗显得很淡定,他当然不是无动于衷,只是他在等郭子仪表态,事后郭子仪的处理还算令肃宗满意,君臣之间也没生芥蒂。

郭子仪作为三朝元老,平定安史之乱的首功之臣,丝毫没有引起任何一位皇帝的猜忌,其勤俭节约的品性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人都喜欢跟自己一样的人,一向节俭的肃宗自然也欣赏同样节俭的郭子仪。而且郭子仪从不贪功,每次凯旋必交出兵权让皇帝放心,对李唐皇室也是绝对服从,此等忠心,自然放心。

标签: 唐肃宗

更多文章

  • 他献计平定安史之乱,为的是睡唐肃宗的一条大腿…

    历史人物编辑:独特的动漫造型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当上皇帝以后。有一天,他跟身边的一位大臣聊天,说到将来平定叛乱,收复失地之后,要怎样给大臣们封赏。这位大臣说:“那有何难?不就是封给他们一处小地方,以及几百口人就搞定了嘛!”唐肃宗又问:“那你呢?”“我的要求就有点特别了。”唐肃宗:“说来听听。”“官位和土地我都不想要,我只想要枕

  • 唐肃宗急于收复两京并缓解回纥对唐朝的压力故向回纥借兵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唐肃宗

    第一,唐有征调周边民族军队作战之先例,首先,唐前期国力强盛,为周边民族所拥戴,经常征调周边民族军队。再者,安史之乱中,唐军连年激战,军马损失巨大。仅相州一战,“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而吐蕃尽陷河陇,陇右牧马又沦于敌手,军中骑兵必然不足。回纥自唐初即与唐室关系密切,加之回纥骑兵骁勇善

  • 权宦李辅国杀皇后,扶太子登基,唐肃宗一声叹息,自己惹的祸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唐肃宗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带领着大唐进入了新的篇章,盛唐时代开启。就这样歌舞升平,四海咸平,人们都快淡忘了几十年前密集的政变阴谋,可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在唐肃宗一朝又出现了,而且后果很严重。当时肃宗已经病入膏肓,自顾不暇,就在这时候,宫廷里又发生了一场兵变,是他最宠信的宦官李辅国做的。等他咽气之后,李辅

  • 唐玄宗那么长寿,如果没有马嵬坡兵变,唐肃宗根本没有机会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旭旭聊历史标签:唐肃宗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时期,也正是因为安史之乱,杨贵妃才死在马嵬坡,马嵬兵变由此而来。在此次事件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节点——唐肃宗成功登基,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如果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登基为帝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依据,因为在真实历史上,唐肃宗比唐玄宗仅仅晚死半个月。唐玄宗的高寿对于

  • 唐玄宗76岁时,唐肃宗送其一百名美女,两年之后衰竭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唐肃宗

    自古帝王之家对于亲情是最淡漠的,南北朝时期曾经有一个小皇帝在临死之前这样感慨道:“来生不生帝王家。”这句话也道出了帝王之家的残酷,也正是因此在帝王之家中,为了权力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杨广弑父杀兄,李世民弑兄夺位,在帝王之家,亲情显得是如此淡漠。也正是因为李世民的例子在前,导致在这之后的帝王对于亲情非常

  • 没有这位高人的帮助,唐肃宗很难消灭安禄山,郭子仪也不会太顺利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唐肃宗

    说起安史之乱,大家满脑子想的都是杨贵妃,忽略很多历史上著名而且重要的人物。比如说这件事的引发之人安禄山,作为叛军的老大,他早就有了想要做皇帝的想法,趁着唐玄宗比较信任他,他索性就成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干儿子。既然是自己的儿子,那做皇帝似乎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所以安禄山就起兵造反了。而这个时候的唐玄

  • 唐肃宗、代宗在位的时期,为何会成为中晚唐衰败历史的开端?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唐肃宗

    如果细数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历史的话,便能发现,唐朝历史上并不缺少有能力的皇帝,而唐肃宗、唐代宗就是其中较为有能力的皇帝。不同于此前盛唐时期的皇帝,能够以文治武功,开太平盛世。唐肃宗、代宗两位皇帝在位的时期,则是唐王朝最为艰难的时期。这是因为,两位皇帝的在位时期,唐帝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叛乱——“安史之乱”

  • 为什么唐肃宗急于让唐军在香积寺和安禄山叛军大战?只因形势所迫

    历史人物编辑:西窗夜话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至德二年,西元757年秋季,唐军和安禄山的燕军爆发了历史的“香积寺大战”。这场战争一定程度上让双方的精锐都遭到了损失。有很多历史爱好者认为,之所以之后唐朝没能真正实控河北藩镇,很大程度在于精锐的丧失。其实个人觉得, 唐肃宗之所以急于让唐军和燕军进行决战,也和当时的微妙的形势有关。1、临危受命与

  • 走父亲的路,让父亲成为太上皇,唐肃宗李亨是如何登基的?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唐肃宗

    人们都称唐肃宗李亨为乱世天子,而乱世则指的是持续八年的、让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这个时代(755年12月—763年2月)。安史之乱走父亲的路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正确的是李亨同父亲李隆基从一无所有到掌握实权的轨迹十分相似。这个王朝如果继续安静地往前走的话,自己虽也在权力中心附近,但就那几步却是难如登

  • 唐肃宗两位皇后分别是谁,真如影视剧演绎的那样?

    历史人物编辑:飞鸣说娱乐标签:唐肃宗

    去年年初热播电视剧《大唐荣耀》不知道大家对张皇后还有没有印象,剧中由(刘威葳)饰演的张皇后看起来善解人意、贤良淑德。但是后期逐渐黑化令人生畏,是绝对的大反派。还有一位就是第一集出现的原太子妃由(方晓莉)饰演,当时朝局并不稳定,奸相杨国忠栽赃陷害挑拨离间,太子妃韦氏的兄长韦坚拥立太子谋反,韦氏一族被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