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细数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历史的话,便能发现,唐朝历史上并不缺少有能力的皇帝,而唐肃宗、唐代宗就是其中较为有能力的皇帝。不同于此前盛唐时期的皇帝,能够以文治武功,开太平盛世。唐肃宗、代宗两位皇帝在位的时期,则是唐王朝最为艰难的时期。这是因为,两位皇帝的在位时期,唐帝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叛乱——“安史之乱”。
在唐朝历史上,“安史之乱”的爆发成为了唐朝百年历史的一个重要拐点,因为这场边镇叛乱过后,唐王朝也自此跌入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泥泞沼泽之中。而往日唐人往日的意气风发,最终也随着帝国国力的衰退而消逝。可见,处在这一关键历史时期的唐肃宗与唐代宗,所要面对的问题要远比其他时期在位的君主要多。同时,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唐肃宗、代宗两位皇帝在位的时期成为了中晚唐衰败历史的开端。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唐肃宗、代宗在位的时期,之所以会成为中晚唐衰败历史的开端,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安史之乱”上面。换个角度来说,中晚唐衰败历史的开端,主要还是在于唐肃宗、代宗时期,唐王朝内部军事、朝政方面上的变动。当时,唐肃宗与唐代宗为了能够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采取了诸多的措施与变动,这些措施与变动对于维系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来说,有着很大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肃代之际的变化却打开了中晚唐时期的“潘多拉魔盒”。
肃代之际在军事上最为主要的变化就是,唐朝从过去“外重内轻”的局面彻底变成了全重的局面。在肃代之时以及此后的中晚唐历史中,唐朝内部主要都由三股军事力量构成,这三股军事力量分别是叛军的残余、中原藩镇与旧时边防军镇。在肃代之际,尤其是在代宗时期,便已经基本确立了这样的军事格局。这样布置的格局,可以说是充分吸取了过去“外重内轻”的经验。但这成型于肃代之际的军事构架,却为唐朝日后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样的布局使得唐朝的军队数量,自这之后,始终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从财政的角度上来看,极大的加重了唐王朝的财政负担,而财政上的负担最终也全部都落在了唐朝百姓的身上。同时,这种军事构架虽然维持了各大派系的平衡,但也为此后危害唐朝百年间的骄兵问题埋下了伏笔。援引《资治通鉴》的记载,自唐代宗广德元年起到唐僖宗乾符年间,藩镇兵变以及动乱达一百七十一起之多。可见,肃代之际确立的军事构架,对此后的唐朝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除了军事构架上的变化外,肃代之际朝政方面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要知道,在此前的时候,唐朝管理帝国最为有效的部门就是以中书省丞相为主的一干朝臣。但是,到了肃代之际的时候,这样的局面发生了极大的逆转。那就是,肃宗时期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骄兵悍将的问题,将宦官放到了朝堂之上。于是在皇帝与中书省之间,悄然间又出现了一个枢密的机构。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也就给了宦官日后把持朝政的机会,而随着宦官势力的染指朝政,唐朝中晚唐时期衰败的历史自此也开了帷幕。
历史上唐肃宗、代宗在位的时期,对于唐朝此后的历史来说有着剧烈的影响。然而,看待历史不能以当人的视角来过度解读古人行事,唐肃宗与唐代宗所以采取诸多措施,更多时候也是一个无奈之举,只不过他们的无奈之举无意间打开了中晚唐困局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