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肃宗、代宗在位的时期,为何会成为中晚唐衰败历史的开端?

唐肃宗、代宗在位的时期,为何会成为中晚唐衰败历史的开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 访问量:676 更新时间:2024/1/30 5:55:14

如果细数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历史的话,便能发现,唐朝历史上并不缺少有能力的皇帝,而唐肃宗、唐代宗就是其中较为有能力的皇帝。不同于此前盛唐时期的皇帝,能够以文治武功,开太平盛世。唐肃宗、代宗两位皇帝在位的时期,则是唐朝最为艰难的时期。这是因为,两位皇帝的在位时期,唐帝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叛乱——“安史之乱”。

在唐朝历史上,“安史之乱”的爆发成为了唐朝百年历史的一个重要拐点,因为这场边镇叛乱过后,唐王朝也自此跌入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泥泞沼泽之中。而往日唐人往日的意气风发,最终也随着帝国国力的衰退而消逝。可见,处在这一关键历史时期的唐肃宗与唐代宗,所要面对的问题要远比其他时期在位的君主要多。同时,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唐肃宗、代宗两位皇帝在位的时期成为了中晚唐衰败历史的开端。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唐肃宗、代宗在位的时期,之所以会成为中晚唐衰败历史的开端,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安史之乱”上面。换个角度来说,中晚唐衰败历史的开端,主要还是在于唐肃宗、代宗时期,唐王朝内部军事、朝政方面上的变动。当时,唐肃宗与唐代宗为了能够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采取了诸多的措施与变动,这些措施与变动对于维系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来说,有着很大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肃代之际的变化却打开了中晚唐时期的“潘多拉魔盒”。

肃代之际在军事上最为主要的变化就是,唐朝从过去“外重内轻”的局面彻底变成了全重的局面。在肃代之时以及此后的中晚唐历史中,唐朝内部主要都由三股军事力量构成,这三股军事力量分别是叛军的残余、中原藩镇与旧时边防军镇。在肃代之际,尤其是在代宗时期,便已经基本确立了这样的军事格局。这样布置的格局,可以说是充分吸取了过去“外重内轻”的经验。但这成型于肃代之际的军事构架,却为唐朝日后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样的布局使得唐朝的军队数量,自这之后,始终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从财政的角度上来看,极大的加重了唐王朝的财政负担,而财政上的负担最终也全部都落在了唐朝百姓的身上。同时,这种军事构架虽然维持了各大派系的平衡,但也为此后危害唐朝百年间的骄兵问题埋下了伏笔。援引《资治通鉴》的记载,自唐代宗广德元年起到唐僖宗乾符年间,藩镇兵变以及动乱达一百七十一起之多。可见,肃代之际确立的军事构架,对此后的唐朝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除了军事构架上的变化外,肃代之际朝政方面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要知道,在此前的时候,唐朝管理帝国最为有效的部门就是以中书省丞相为主的一干朝臣。但是,到了肃代之际的时候,这样的局面发生了极大的逆转。那就是,肃宗时期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骄兵悍将的问题,将宦官放到了朝堂之上。于是在皇帝与中书省之间,悄然间又出现了一个枢密的机构。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也就给了宦官日后把持朝政的机会,而随着宦官势力的染指朝政,唐朝中晚唐时期衰败的历史自此也开了帷幕。

历史上唐肃宗、代宗在位的时期,对于唐朝此后的历史来说有着剧烈的影响。然而,看待历史不能以当人的视角来过度解读古人行事,唐肃宗与唐代宗所以采取诸多措施,更多时候也是一个无奈之举,只不过他们的无奈之举无意间打开了中晚唐困局的大门。

标签: 唐肃宗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唐肃宗急于让唐军在香积寺和安禄山叛军大战?只因形势所迫

    历史人物编辑:西窗夜话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至德二年,西元757年秋季,唐军和安禄山的燕军爆发了历史的“香积寺大战”。这场战争一定程度上让双方的精锐都遭到了损失。有很多历史爱好者认为,之所以之后唐朝没能真正实控河北藩镇,很大程度在于精锐的丧失。其实个人觉得, 唐肃宗之所以急于让唐军和燕军进行决战,也和当时的微妙的形势有关。1、临危受命与

  • 走父亲的路,让父亲成为太上皇,唐肃宗李亨是如何登基的?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唐肃宗

    人们都称唐肃宗李亨为乱世天子,而乱世则指的是持续八年的、让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这个时代(755年12月—763年2月)。安史之乱走父亲的路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正确的是李亨同父亲李隆基从一无所有到掌握实权的轨迹十分相似。这个王朝如果继续安静地往前走的话,自己虽也在权力中心附近,但就那几步却是难如登

  • 唐肃宗两位皇后分别是谁,真如影视剧演绎的那样?

    历史人物编辑:飞鸣说娱乐标签:唐肃宗

    去年年初热播电视剧《大唐荣耀》不知道大家对张皇后还有没有印象,剧中由(刘威葳)饰演的张皇后看起来善解人意、贤良淑德。但是后期逐渐黑化令人生畏,是绝对的大反派。还有一位就是第一集出现的原太子妃由(方晓莉)饰演,当时朝局并不稳定,奸相杨国忠栽赃陷害挑拨离间,太子妃韦氏的兄长韦坚拥立太子谋反,韦氏一族被诛

  • 唐肃宗在唐玄宗未驾崩时即皇帝位,是否合法?唐玄宗为何会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唐肃宗

    先简单回顾一下唐肃宗李亨得到皇位的过程。李亨是唐玄宗的三儿子,开元十五年被封为忠王,担任朔方节度使、单于大都护,开元十八年担任河北道行军元帅。皇太子李瑛被废,不久又被杀掉。开元二十六年六月,唐玄宗册立李玙为皇太子,给他改名为李亨。这以后李亨百般小心,诚惶诚恐,躲过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的陷害,在皇太子位

  • 唐肃宗在接手大唐的江山之后,为什么没有挽救大唐的颓势呢?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在接手大唐的江山之后,为什么没有挽救大唐的颓势呢?唐朝曾经是无比的强大,在这强盛的朝代之中也隐藏着些许隐患,在藩镇叛乱搅起唐朝的血雨腥风之后,唐朝有了衰落的趋势。虽然唐朝中将这叛乱平息,但是却没有想到这衰落的趋势并没有减弱。尤其是在接任的唐肃宗手中,唐朝的情况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反而又发生了很

  • 唐肃宗真的是被太监吓死的吗?真相你想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的一生很悲催,死的更悲催,与其说他是被吓死的,不如说是被气死的,而且确实和太监有关,也和张皇后有关。如果唐肃宗在去世之前说过什么话的话,应该是十个字:“朕还没死呢,你们就反了。”但是大家正忙着,谁也没有搭理唐肃宗,于是他就给气死了。李亨能成为太子是有很大的运气在里面的,武惠妃为了让自己的儿

  • 唐肃宗李亨为何不念父子之情,赐死建宁王李倓?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的时代是唐朝最为动荡的时代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安史之乱引发国家动乱,也有着唐肃宗和唐玄宗父子两位皇帝同时在世而引发的二元政治乱象。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各种政治斗争此起彼伏,也产生了很多令人震惊的冤假错案。在唐肃宗时代的冤假错案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建宁王李倓赐死案,这个案子不但在朝野内外引发了巨

  • 父子斗法,唐肃宗如何实现困龙升天的逆袭?

    历史人物编辑:小韩韩说娱乐标签:唐肃宗

    难为光武空余恨,重整山河冀后人。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唐朝中期的一位知名度比较低的皇帝——唐肃宗李亨,这个唐肃宗李亨,说他是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也丝毫不过分,可他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跟他做出来的成绩不相符啊!这一方面要怪他爹唐玄宗太出名了,另一方面呢,也怪他自己,本来可以成为跟汉光武帝一样的人物,哎

  • 唐肃宗许下耻辱诺言,换得回纥援军,大败叛军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唐肃宗

    唐鸩(之八)安禄山死亡前后这一阶段,叛军的势力非常强大,伪都城洛阳之外,长安城由张通儒、安守忠率军守卫,史思明率军驻守老巢范阳,牛廷玠率军驻守安阳,张志忠守卫井陉。到了二月份,朝廷方面才得到安禄山死去的确切消息,这样的喜讯振奋人心。此时唐肃宗已经即位,立志要恢复河山。但是,单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没有希望

  • 唐肃宗为什么一定要迎回玄宗,而不是留玄宗在蜀中养老?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肃宗

    唐玄宗、唐肃宗这对父子的感情真是一言难尽。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的第三子,生母杨贵嫔。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太子李瑛被废,一年后,唐玄宗将太子桂冠戴在了27岁的李亨头上。事实上,以李林甫为代表,朝中有一股势力希望拥立的对象是寿王李琩。唐玄宗最终却选择了李亨,对此,李亨的心中充满了对父亲的感激。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