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肃宗真的是被太监吓死的吗?真相你想不到

唐肃宗真的是被太监吓死的吗?真相你想不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南南历史 访问量:4000 更新时间:2024/1/26 14:32:47

唐肃宗李亨的一生很悲催,死的更悲催,与其说他是被吓死的,不如说是被气死的,而且确实和太监有关,也和张皇后有关。如果唐肃宗在去世之前说过什么话的话,应该是十个字:“朕还没死呢,你们就反了。”但是大家正忙着,谁也没有搭理唐肃宗,于是他就给气死了。

李亨能成为太子是有很大的运气在里面的,武惠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李瑁坐上太子之位,斗倒了当时的太子李瑛,使得唐玄宗李隆基一天之内失去了三个儿子。当然武惠妃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很快因为做贼心虚很快就去世了,而李瑁也没有当上太子,反而是李隆基的第三子李亨被立为太子。

李亨这个太子当的很憋屈,被自己的父亲时时盯着,他完全是靠隐忍才没有跌进泥水里。后来安史之乱发生,唐玄宗带着一些妃嫔和大臣仓皇出逃(这哪里还有年轻时候的雄风了)。就是唐玄宗的狼狈样给了李亨机会,他让自己的心腹太监李辅国拉拢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密谋在马嵬驿发动政变,政变的目标是除掉当时的宰相杨国忠,在杀死杨国忠以后,又逼杀了杨贵妃。政变到了这里,似乎出现了僵局,因为陈玄礼虽然同意发动政变,但他的目标也仅仅是杨国忠而已,他对唐玄宗还是无比忠心的。所以李亨不可能再有进一步的动作,但李隆基和李亨父子俩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对立的,于是两人分道扬镳。唐玄宗入蜀,李亨去了灵武,就是在灵武,太监李辅国劝说李亨称帝。

756年7月12日,李亨登基为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李亨继位之后实际上并没有有效平定安史之乱,反而极度宠信宦官,竟让李辅国、程元振等宦官把持军政大权。李辅国和李亨的妃子张良娣勾结在一起,相互利用,铲除异己。后来张良娣被立为皇后,李亨又纵容张皇后干政。张皇后和李辅国几乎控制了整个的朝政,而李亨只从李辅国那里获知政务。

但随着李亨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张皇后和李辅国之间渐渐有了矛盾。761年,李亨病情加剧,太子李豫监国。张皇后害怕李亨去世后,她控制不住李豫,于是想废太子李豫而立李亨的次子李系,而另一方面,她又想除去李辅国。于是在762年唐玄宗去世李亨病情加剧后,张皇后召见太子李豫,想借着李豫的手除去李辅国和程元振,不过李豫并不愿意如此做,遂不欢而散,这更坚定了张皇后废太子的想法。

在李亨快不行的时候,张皇后动手了,她矫诏让李豫入宫侍疾,想在宫中对他下手,只是她的计划被程元振得知,遂通知李辅国。李辅国出兵保护太子李豫,并囚禁了张皇后、杀死了李系。

这一夜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在李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宫中出现大乱,他却无能为力,一口气上不来就死了。四姑娘写到这里,突然想起《甄嬛传》中雍正帝的去世,完全是被甄嬛给活活气死的。

标签: 唐肃宗

更多文章

  • 唐肃宗李亨为何不念父子之情,赐死建宁王李倓?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的时代是唐朝最为动荡的时代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安史之乱引发国家动乱,也有着唐肃宗和唐玄宗父子两位皇帝同时在世而引发的二元政治乱象。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各种政治斗争此起彼伏,也产生了很多令人震惊的冤假错案。在唐肃宗时代的冤假错案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建宁王李倓赐死案,这个案子不但在朝野内外引发了巨

  • 父子斗法,唐肃宗如何实现困龙升天的逆袭?

    历史人物编辑:小韩韩说娱乐标签:唐肃宗

    难为光武空余恨,重整山河冀后人。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唐朝中期的一位知名度比较低的皇帝——唐肃宗李亨,这个唐肃宗李亨,说他是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也丝毫不过分,可他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跟他做出来的成绩不相符啊!这一方面要怪他爹唐玄宗太出名了,另一方面呢,也怪他自己,本来可以成为跟汉光武帝一样的人物,哎

  • 唐肃宗许下耻辱诺言,换得回纥援军,大败叛军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唐肃宗

    唐鸩(之八)安禄山死亡前后这一阶段,叛军的势力非常强大,伪都城洛阳之外,长安城由张通儒、安守忠率军守卫,史思明率军驻守老巢范阳,牛廷玠率军驻守安阳,张志忠守卫井陉。到了二月份,朝廷方面才得到安禄山死去的确切消息,这样的喜讯振奋人心。此时唐肃宗已经即位,立志要恢复河山。但是,单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没有希望

  • 唐肃宗为什么一定要迎回玄宗,而不是留玄宗在蜀中养老?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肃宗

    唐玄宗、唐肃宗这对父子的感情真是一言难尽。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的第三子,生母杨贵嫔。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太子李瑛被废,一年后,唐玄宗将太子桂冠戴在了27岁的李亨头上。事实上,以李林甫为代表,朝中有一股势力希望拥立的对象是寿王李琩。唐玄宗最终却选择了李亨,对此,李亨的心中充满了对父亲的感激。然而,

  • 唐朝安史之乱,回纥出兵帮唐朝击败叛军,唐代宗居然这样回报回纥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唐代宗

    唐朝,在唐太宗的政策下,所有的游牧国家都得到了支持并拉拢,贞观三年(629年),惠和“始入朝,从旁献物”,双方正式建交。646年,回纥联合各部落,配合唐军灭掉雪延陀汗国,建立回纥汗国,并派使者告唐:“延陀不是大国,要自相残杀,各有自己的土地,并愿意报效皇帝,并请大唐官员,唐太宗应了回鹘人的请求,并在

  • 安史之乱后唐代宗丢了长安15天,吐蕃军真的那么强?多亏了郭子仪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唐代宗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至暗时刻,唐玄宗是先丢了长安,后丢了洛阳,一路小跑逃到了四川。这个时候他儿子唐肃宗李亨提前登基,开始了复国之战。唐肃宗李亨也是个没有下限的皇帝,他为了恢复李唐江山,请求回人带兵前来相助,并且跟他们约定了,打下了长安城,可以让回纥人在里面随便烧杀抢掠。等到真正打下了长安以后,回纥人已经

  • 唐代宗李豫为何要在弟弟李倓去世后追谥其为承天皇帝?有何缘故?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唐代宗

    唐承天帝李昉生前被封为建宁王。他是唐朝肃宗李亨的第三个儿子。他年轻时英年早逝,死后被其兄唐宗李煜追封为承天帝。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再仔细看看承天帝李昉。李昉死后之所以被追封为承天帝,还要从他祖父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说起。晚年,唐玄宗李隆基爆发了以安禄山、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大将

  • 杀害嫡母、宠信宦官、任用奸臣、引发藩镇割据,唐代宗真是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代宗

    大概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唐代宗李豫一直以德才兼备的形象示人。论私德,他宽厚仁爱、忠于爱情,一则《珍珠传奇》感天动地。论才能,他平定了安史之乱,亲手再造大唐。后人还将“世宗”(因为避讳以“代宗”代替)这个“不祧”之庙号授予了他,似乎大唐二十二帝,除了李渊、李世民,李豫无人能及。但批评唐代宗的声音也从来没

  • 唐代宗为75岁郭子仪升官,另送500骑兵,他:请赐我6个美人即可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唐代宗

    “翼翼汾阳,子仪始王。德完道粹,功盖于唐。宜享世泽,流如海长。”——王安石郭子仪一生,虽说是功高盖主,但是,皇帝却从来都不怀疑他会拥兵自重。像他这等位极人臣之人,在历史上确实很多,但是,能在功高盖主的情况下,还相当受皇帝信赖,且不曾对他怀有疑心的人,则少之又少。世人评价郭子仪,说他是这整个的中国历史

  • 明知郭子仪七十高龄,唐代宗还赏他6位绝色美人,4年后发现其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唐代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诗既抒发了诗人金榜题名的喜悦,也展现了盛唐之都长安的迷人。我国的唐朝,出现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后来,由于唐玄宗沉迷于美人之中,唐朝的繁盛也就此终结。让天宝时代终结的,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的安史之乱。在这场战乱之中,郭子仪也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