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灭掉薛丁山一族?真相被揭露,皆是权谋的博弈

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灭掉薛丁山一族?真相被揭露,皆是权谋的博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思思爱视界 访问量:2415 更新时间:2024/1/26 15:41:02

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个女帝,无论是权谋、政事,还是心机,他都可以说是万中无一。否则,他也不会在这个男尊女卑的世界里,力压群雄,为自己的君王之路铺好了一条康庄大道。

或许,对于她的成就,后世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她的坚持,她的信仰,都是值得肯定的。再说了,中华5000年只出了这一个女皇,没必要对她的后代指手画脚。在大唐鼎盛的时候,有不少忠心耿耿的将领,也有不少世家大族。他们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也有一些人,因为功劳太大,最后落得个凄惨的下场。传说武则天曾经说过,她要把薛丁山的家人全部杀光,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真正的原因是让人有些唏嘘的。

薛家善战,手握大权

薛仁贵的儿子薛讷

,一生征战

功绩显赫,

最终被封为

平阳郡公,后平安

告老还家。其子有三,

他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左金吾将军薛徽,绥州刺史薛直以及左羽林将军薛畅,薛刚压根就没出现过。

武则天之所以能坐上这个位置,并不是因为她带领群雄起义,所以她和薛家没有任何关系。在武则天看来,薛丁山家族虽然只为李家服务,但对她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在历史上,武则天之所以要处死薛丁山一家,就是因为薛家的后人起义,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薛氏一家二百八十五人被武则天处死,并在两辽王府中掘了一个大坑,把这些人的尸骨全部掩埋,再以铁浇之,取名“铁丘坟”。

要知道,武则天很久以前就有成为皇帝的雄心,在当时这确实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女人,想要成为皇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她真的成功了。事实上,在那之后,不少官员都被杀了,只有薛氏一脉还活着,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年少轻狂,累及家族

放到现代来看,薛刚还有点儿仗着“我爸是李刚”的劲儿,平日里对皇室不屑一顾,但有一次,他不知怎么得罪了当今的太子,一脚将他踢死。薛刚踹了皇子一脚,这件事成了薛家覆灭的罪魁祸首,武则天也因此发下了必杀之誓,要将薛家连根拔起。

按照演义上的说法,薛刚是青龙星托世投胎,为人正直,喜欢行侠仗义,少年得志,四处征战。薛刚从小就不是一个安生的孩子,所以经常受到薛丁山,樊梨花的处罚。有一次他当街殴打张士贵的后代,也就是和薛仁贵有仇的右丞相张天佐,结果因此被薛丁山惩罚,在家禁足百日。

百日禁足刚结束,这一天,长安城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元宵节。薛刚和他的下人们,去参加灯会,却意外地看到了权臣张泰之子张宝强在帮助太子,威胁伤害一个无辜的少女。

薛刚一看这架势,顿时大义凛然,哪里还管皇上太子的身份,一把抓住张宝强,对着他就是一顿胖揍,一旁的太子看到这一幕,顿时大怒,一拥而上,和薛刚大打出手。薛刚人高马大,一脚将大皇子踢翻在地,大皇子挣扎了几下,便一命呜呼了。这件事情传到了宫中,当时的皇上也已经到了知命之年了,听说自己的皇子在大街上被杀,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一时之间无法接受,没多久也仙去了。

按照唐高宗的旨意,看在薛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份上,这次的事件只是对薛刚进行了惩罚,并没有对他的家人进行任何的惩罚。唐高宗的长子遵从了皇帝的意愿,没有将这件事情牵扯任何人,只是心中恼怒。不过,这个决定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武则天作为皇后,对此非常愤怒,直接剥夺了中宗的爵位,将他贬为庐陵王,然后武媚娘取而代之。武

媚娘掌握了权力,立即下达了诛杀薛丁山全家的命令。薛丁山的儿子薛刚虽然见义勇为,但一脚踹死了一位皇子,气死了皇帝,这件事情在当权者武则天看来,可以说是大事,也可以说是小事,薛氏家族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薛家这个李唐旧势力的忠实支持者,会不会效忠于武周,会不会被新皇所用。

从表面上来看,武皇后是因为皇子之死而怨恨薛家,毕竟这事是任何一位君王都不会允许的。事实上,这其中还有更深层的缘由,那就是薛家与武皇后之间的矛盾。但薛刚的真正历史原型是薛仁贵亲孙叫薛嵩,武则天要除掉薛家一族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薛刚事件,而是薛仁贵父子的权力威胁到了她。

而侥幸逃走的薛刚则跑到了西辽,并且和西辽的皇帝谈好了条件,准备借他们的兵力造反。这件事在《反唐演义全传》中也有提到过。薛刚成功复唐,李显也因此重新登基为皇。

忠义之家,惨遭灭门

薛仁贵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不仅被册封为平辽王,而且他的儿子薛丁山和妻子樊梨花又在西凉国打了多年的仗,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更是被册封为辽王,手握重兵。所以这个时候武则天想要吞并李家,自立为王,自然要先灭了薛家。

其实一开始武则天是想要笼络薛家为自己登基造势,但任凭武则天怎么努力,都无法笼络薛丁山一家。

自薛仁贵之后,薛家就以李唐王氏为主,这一点自然会成为武则天继位的绊脚石。武则天一定会借着这个机会,把薛家连根拔起。

这样做,不仅可以对文武百官做出解释,而且,还可以对文武百官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至于那些依附在李唐皇室身上的“钉子”,她也能一网打尽。

相反,如果不是阻碍了她的更替,武则天还能让他们继续在朝中打拼。薛丁山为了维护自己的忠心,不惜牺牲薛家,武则天也不得不用最严厉的方式来应对。

至于功高震主,薛仁贵和薛丁山两人根本就没有这个资格。而且薛刚杀了皇子,与武则天的关系也不是很大。

她杀了无数的皇族,放逐了无数的皇室成员,自然不会将一个可以当街自相残杀的皇子放在眼里。

不过让人惋惜的是薛丁山这样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坚定拒绝了武则天的重用。依然固守着自己的想法,不愿弃暗投明,最后成了这场权力斗争中的的牺牲品。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的人们都为薛丁山的遭遇感到遗憾,却也无可厚非。

清朝时期,如莲居士对薛家进行了艺术处理,使其成为了一位对朝忠心耿耿,却被武则天诬陷而死的英雄,这个故事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并成功地塑造出了薛丁山,樊梨花等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角色,为中国戏剧创作提供了大量的题材,例如:《樊梨花征西》

只叹薛丁山,铁骨铮铮,不肯弃暗投明,无奈犬子狂妄惹下祸端让人抓住把柄,于是最终沦为了皇家权谋博弈的政事牺牲品,获得了灭族的悲惨结局,真是可悲可叹。

论武则天

在古代,很多文人将武则天塑造成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悍妇形象,我认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封建思想,认为武则天一个女性不应干涉朝堂政事,而且帝位来路不正。结合历史,不可否认,武则天的才智远非那些朝臣所能比拟。人们对于武则天的褒贬,也必须将其与时代背景相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来判断武则天的行为。

武则天在执政时期,注重农事,同时也加强了边境的稳定,她善用将军,坚持了有关的方针,这对于她的边境的稳定具有重大的作用。不仅如此,武则天非常注重发展文化教育,重用人才,而且还打破了原先的旧观念,允许平民百姓参加竞选,获得一席之地。

但武则天为了得到更多的权力,不顾皇室的规矩,将一切可能对她造成威胁的人都斩尽杀绝。而且,还为此建立了奖励机制,谁要是举报了,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这种做法也给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很多人不安于现状,于是产生了不少贪官污吏,增加了百姓的负担。武则天的统治有利也有弊,尽管她的所作所为早已为人所知,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制定的某些政策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标签: 薛丁山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灭掉薛丁山一族?当真相被揭开,才知道人心难测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薛丁山

    薛丁山是小说演义人物,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根据民间传说描述,薛丁山与胞妹薛金莲为双胞胎,为薛仁贵原配柳金花亲生,因生于丁山脚下故称丁山。幼时为分担家计,于太行山射雁卖市为生,且无师承,所猎之雁竟如其父当初未投军之前射下一般——皆为“开口雁”。后来不慎被薛仁贵射伤,坠崖失踪,被王敖老

  • 《薛丁山征西》(又名《说唐三传》)的神仙大战

    历史人物编辑:民间故事会标签:薛丁山

    薛丁山是天上的金童,是云梦山水帘洞王禅老祖的徒弟。樊梨花是天上的玉女,师傅是骊山老母。他们在人间的爱恨情仇,背后都有神仙的影子,看看他们经历多少神仙大战。朱顶仙摆下烈焰阵(十绝阵第九阵),大唐兵马三千,偏将十员,俱皆烧死。窦一虎看来不好就跑。秦汉满面烧坏,也借土循而回。薛丁山出战被困,樊梨花在谢应登

  • 从薛刚薛强之争,看薛丁山和四位夫人的家庭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趣读标签:薛丁山

    拥有四个妻子,征西归来的薛丁山家庭生活过的真幸福在说唐系列中,超级帅哥帅二代薛丁山娶了四个妻子,分别为窦仙童、陈金定、樊梨花、高兰英,各自为薛丁山生下了勇、猛、刚、强四个儿子。演义评书没有说薛丁山和四个妻子的家庭生活过的怎么样。如果从后来薛刚保卢陵王中宗李显,薛强保汉阳王睿宗李旦,兄弟维持差点火并起

  • 历史上的“薛丁山”征西:击破吐蕃十万大军,为薛仁贵雪耻

    历史人物编辑:半个史观标签:薛丁山

    《薛丁山征西》是谁都知道的历史小说,但历史上没有叫设定山的人。但是,薛仁贵有一个儿子,这个人就是薛讷。前面我们介绍过,唐显宗带领雪内向北推进,结果契丹被包围,几乎全军覆没。雪内不仅被免职,还被契丹人鄙视为“薛婆”。那么,薛讷如何再次证明自己呢?开元2年6月,舒内士兵击败卢安河,被唐显宗免除为平民。但

  • 甘肃这座千年古城,是文成公主进藏的途经之地,很多人都不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农场鳄鱼哥标签:文成公主

    自驾游甘南基本上是少不了的,但几乎每一个路过的旅客都不会把这里当成旅游景点。古称方罕,又称河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部黄河上游。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临夏回族自治州不仅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枢纽、古唐道和藏

  • 酥油茶竟是文成公主发明的?西藏人为了能喝茶还专门开辟了一条路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华爱动漫标签:文成公主

    酥油茶是西藏饮食中的主食,做法主要是将发酵后的黑茶、牦牛油(酥油)放进茶桶或者电动搅拌机里。根据个人的不同口味,添加不同的东西进去,比如:黑芝麻酱,花生酱,糖,盐或其他香料等。但你知道这么特别的酥油茶是怎么来的吗?一、西藏酥油茶,唐代历史的产物要想知道酥油茶是怎么来的,我们首先就需要介绍它出生的背景

  • 文成公主:人们都知道她入藏和亲贡献很大,殊不知她结局却很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文成公主

    文|四季文史唐朝诗人张籍《送和蕃公主》: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和亲,在我国历史上已不是稀罕事。古代和亲的双方,都是为了谋求彼此利益的最大化,以达到某种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平衡。提起和亲,你或许会想到唐朝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一个被吐蕃人尊称为“神仙”的女子,她的入藏和亲,给吐蕃及唐朝的人民

  • 都知道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团团说历史标签:文成公主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同时也彰显了唐文化的兼容并蓄。可是,人们只知道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道她最后的结局。文成公主嫁过去后的生活如何呢?她在藏的生活幸福吗?文成公主,史书记载为

  • 文成公主: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功劳巨大,却鲜有人知其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文成公主

    《旧唐书》曾言:“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唐朝年间,为促中原吐蕃和谐发展,文成公主代表大唐,和亲出嫁,其过人贡献,流芳百世,时至今日,此和亲举动,仍得世人称赞。提到和亲,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古代社会中,许多王朝与其他部落进行交往的过程中,都会使用和亲这一手段。作为一种较为和平的政治建交手段

  • 藏族人为什么喜欢叫陕西人舅舅?文成公主:有种幸福叫化身绿度母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和亲影响深远,即使到了今天,陕西人到了藏族,一些藏胞都会叫他们“舅舅”,也一直称文成公主为“阿姐甲莎”(意为汉族阿姐)。汉藏舅甥之谊,因文成公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历史上,近200年之后,吐蕃王朝还因此与唐朝会盟。文成公主:有一种幸福叫化身绿度母根据《旧唐书·吐蕃传》的记载,“弄赞乃遣其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