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酥油茶竟是文成公主发明的?西藏人为了能喝茶还专门开辟了一条路

酥油茶竟是文成公主发明的?西藏人为了能喝茶还专门开辟了一条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伟华爱动漫 访问量:802 更新时间:2024/2/4 12:09:08

酥油茶是西藏饮食中的主食,做法主要是将发酵后的黑茶、牦牛油(酥油)放进茶桶或者电动搅拌机里。根据个人的不同口味,添加不同的东西进去,比如:黑芝麻酱,花生酱,糖,盐或其他香料等。

但你知道这么特别的酥油茶是怎么来的吗?

一、西藏酥油茶,唐代历史的产物

要想知道酥油茶是怎么来的,我们首先就需要介绍它出生的背景,也就是历史回顾。

西藏酥油茶的故事开始于唐朝,大概在618年至907年之间,那是中国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1.唐代茶文化的发展,西藏酥油茶出现的前提基础

在当时,茶叶界发生了很多事情:茶被佛教徒和道教徒所采用;茶叶传到了日本和韩国;各种茶具被开发和完善。

在唐朝时期,茶被广泛传播和应用,既有民间使用,也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关注和推崇。

唐代的佛教徒将茶视为一种能够提高专注力、减轻疲惫、促进冥想的工具,认为喝茶可以帮助他们保持警觉,达到心灵上的平静,所以僧人经常以茶代酒,以此来保持身体健康和清心寡欲。

茶在佛教眼里是清心寡欲的不二饮品,但在道教眼里,茶具有神奇之气,茶叶是延年益寿的仙草。

另外道教流行炼丹术,而茶则被道教广泛当做炼丹的材料。

这种宗教的背景,是唐代茶文化发展的助推剂。

此外唐代茶具的发展也带动了唐代茶文化的发展,在唐代就已经有茶壶的出现了,但在当时茶壶还不叫茶壶,而是叫

“注子”,很形象的表达了把茶倾斜而注的动作,后人也把泡茶叫做“点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末期人们就不喜欢“注子”这个名字了,而且他们还不喜欢茶壶的柄,于是直接把茶壶柄给去掉,因为没有了柄,唐代人又给茶壶起名“偏提”。

在唐代时,普通公民已经可以广泛获得茶叶,而不是以前只有精英阶层才能享受的奢侈品。然而,它仍然是唐代艺术家和诗人的灵感来源。

唐代士大夫阶层对茶艺和品味都有很高的追求,这也引领当时的社会潮流。

茶叶逐渐开始与诗文、画艺相联系,成为文人雅士的谈资、修身养性的方法和思考人生的哲学道路。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茶在居住在不断扩张的唐朝周围的少数民族中流行起来。

其实这得益于唐代的交通运输,唐代修建的桥梁数量众多,种类也非常丰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洛阳的白马寺木塔桥、成都的锦城大桥、长安的华清池游桥等。

除了桥以外,唐代的驿站、大运河也修建的很好,这些都帮助了茶叶的传播,毕竟你连唐朝地界都出不去,那茶叶也只有留给自己喝了,更别提还会不会有现代的茶叶贸易了。

要富强先修路,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2.以茶叶换马

同时唐朝的扩张主义政策要求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以保卫新获得的土地,并阻止外部少数民族和部落。

可是在当时那些少数民族都血气方刚,怎么会你说不来犯就不来犯呢,所以三天两头的闹事,一周两次的战争都是必不可免得,打仗就需要出色的战马,但是唐朝人却并没有这样的马。

于是在唐初,人们开始用丝绸换取马匹,再用马来保卫自己的帝国。

一开始这样的方法还算可行,但是到了唐中期,人们对马的需求超过了丝绸所能提供的价值,因此他们开始用茶叶换马。

这种茶被称为边茶,远不如唐人自己喝的茶的质量。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与接壤的少数民族和部落保持和谐方面,勇武雄壮的成千上万的士兵可还没有“茶”管用。

那是因为在少数民族刚接触茶时,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茶,后来茶直接成为他们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离了茶都不能活。

值得说明的是他们的茶可不像我们喝的那种清茶,而是几乎完全由难以消化的肉类和牛奶组成的,具有少数民族特点 的茶,这就是酥油茶的原型。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不仅喜欢上了茶的味道,同时他们要想舒服的活着,茶那是少不了的。

因为唐朝周边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极具挑战性,高海拔,山脉深,冬天严酷而漫长。

所以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蔬菜稀缺,每天至少喝五杯茶,才能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获得必需的维生素、营养素和矿物质。

而很明显,钟爱喝茶的他们已经认识到了茶叶的这一价值。

那么唐以西的少数民族“藏族”用这种边茶做了什么呢?

二、西藏酥油茶是如何诞生的?

1.唐朝与吐蕃的和亲

让我们再次回到唐初的641年,西藏酥油茶如何诞生的历史传说。

那是唐朝初期,唐太宗在位。松赞干布是西藏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是当时西藏的统治领袖。

同为领袖,两人都知道对方的政治手腕有多厉害,对方都怕对方威胁到自己的江山和地位,可是即使这样想,这种潜在威胁是不会消失的,于是他们就想了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为避免唐朝的潜在威胁,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大唐来参拜太宗, 献了五千两黄金为聘礼,最后松赞干布的使者便带着皇帝的赐婚离开了,两个强大的国家领导人就此结成政治联盟。

而唐太宗的赐婚对象就是唐太宗的侄女,文成公主。说起文成公主,她绝对是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2.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族弟,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儿,传说她从小就非常的聪慧,蕙质兰心,而且性格温婉,容貌也非常美丽,按理来说如果不是远嫁吐蕃,以她的身世也是能有一段好姻缘的。

但是为了两国交好,唐朝和吐蕃的人民都能安定生存,文成公主便答应了松赞干布所求入藏了。

要说她是不是自愿,只能说从富丽堂皇的唐朝,来到荒野吐蕃,离开家庭远嫁的滋味肯定是不好受的,由此也能看出,文成公主的决心有多大。

很快文成公主就带着商队离开了,她的出发点是长安(今天的西安),然后沿着古丝绸之路经过甘肃、青海等地,最后抵达西藏。

松赞干布很早就在终点等候了,这也能看出来松赞干布的诚心,到西藏的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成了婚,随后,唐藏两国进入了一段和平与稳定的时期。

3.西藏酥油茶的诞生

拉萨,也被称为世界屋脊,坐落在海拔3650多米的地方,因为海拔较高,这里气候干旱,温差大,文成公主的生活并不那么容易适应,并且那里的饮食对她来说也很陌生。

传说,早上她会喝一杯牦牛奶,但发现这种味道很令人厌恶,她完全喝不惯,以至于她每次喝完,都会赶紧用一杯从大唐带来的茶叶泡的茶来冲淡这种味道。

而随着在拉萨待得时间越来越长,文成公主所喝的茶也在当地饮食习惯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她将茶与牦牛油、松子和香料混合,因此,酥油茶便诞生了。

后来她还把酥油茶与唐朝花茶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味的“花茶、咸茶、甜茶、羊肉馅子”等特色菜肴,一时间大受欢迎。

三、西藏酥油茶诞生了,可是没有茶叶它怎么发展呢?

1.茶马古道的出现

文成公主的历史传说和用马换茶叶的历史背景,极大地影响了藏人的生活。

藏族民谣中有这样几句话:“汉人的食物填不饱你的胃,但西藏的茶却可以让你吃饱。”和“宁愿饿三天,也不愿一天不喝茶”。

茶叶因此成为西藏必不可少的商品,而且藏人对它的需求不断增加。西藏人想要从中国南部的四川省和云南省获得茶叶,需要一条更快的路线。于是,这便开辟了闻名遐迩的茶马古道,可以理解为运输茶和马匹的通道。

但西藏离四川云南距离十万八千里,这遥远路程本身就是一个困难。

并且茶马古道可不是一条从亚热带川滇地区到喜马拉雅西藏的笔直而轻松的道路。相反,它主要由穿过陡峭山脉和荒凉地区的狭窄而危险的通道组成。

不然,茶马古道怎么能到达“世界屋脊”呢?

2.路途遥远的茶马古道上的茶,是怎么处理被运输的?

在此期间,茶被压缩成砖块,相当于茶饼被携带,这样便于运输,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将砖块形状的茶饼包裹在竹壳中,运过山。

但并不是所有踏上这段危险旅程的茶叶和商队都能到达拉萨,他们可能受到各种因素,主要的因素就是因为路途遥远,茶叶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携带,已经不新鲜了,但也因次有了另一种茶的出现。

因为包装的大部分茶叶都是生普洱(生普),但当它到达拉萨时,它自然发酵成了藏人喜爱的新型茶,也就是发酵后的黑茶。

这种发酵过程在今天的许多茶厂中被人为模仿,我们都熟悉和喜爱的一种黑茶是熟普洱。

虽然茶马古道的主要路线是从四川省的雅安到拉萨,但也有一条南线始于昆明(昆明,云南省会)。还有一点,主要路线也与中国西北部的青海和甘肃省相连,然后通往丝绸之路。一旦来自中国南方的叶子进入丝绸之路,它们就可以被运送到当时已知世界的任何地方。

后记

茶马古道活跃了400多年。随着不那么艰苦和更有效的交通方式变得更加普遍,它的受欢迎程度自然而减弱。但是它的历史意义却不会随时间减弱,相反它的价值意义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文成公主与酥油茶[J]. .红领巾(萌芽),2019(Z1)

茶马古道与茶文化[J]. 李旭.青藏高原论坛,2014(03)

论藏族饮茶习俗的形成及其特点[J]. 罗桑开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别具特色的西藏茶文化[N]. 袁海霞;郑璐.西藏日报(汉),2023-05-10

试论唐代的和亲政策[J]. 任崇岳 ,罗贤佑.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01)

唐代茶文化传播特点及其路径探究[J]. 武跃.福建茶叶,2015(06)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兴盛[J]. 何哲群.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3)

茶马古道寻茶香[N]. 陈嘉.陕西日报,2021-09-07

标签: 文成公主

更多文章

  • 文成公主:人们都知道她入藏和亲贡献很大,殊不知她结局却很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文成公主

    文|四季文史唐朝诗人张籍《送和蕃公主》: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和亲,在我国历史上已不是稀罕事。古代和亲的双方,都是为了谋求彼此利益的最大化,以达到某种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平衡。提起和亲,你或许会想到唐朝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一个被吐蕃人尊称为“神仙”的女子,她的入藏和亲,给吐蕃及唐朝的人民

  • 都知道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团团说历史标签:文成公主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同时也彰显了唐文化的兼容并蓄。可是,人们只知道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道她最后的结局。文成公主嫁过去后的生活如何呢?她在藏的生活幸福吗?文成公主,史书记载为

  • 文成公主: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功劳巨大,却鲜有人知其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文成公主

    《旧唐书》曾言:“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唐朝年间,为促中原吐蕃和谐发展,文成公主代表大唐,和亲出嫁,其过人贡献,流芳百世,时至今日,此和亲举动,仍得世人称赞。提到和亲,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古代社会中,许多王朝与其他部落进行交往的过程中,都会使用和亲这一手段。作为一种较为和平的政治建交手段

  • 藏族人为什么喜欢叫陕西人舅舅?文成公主:有种幸福叫化身绿度母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和亲影响深远,即使到了今天,陕西人到了藏族,一些藏胞都会叫他们“舅舅”,也一直称文成公主为“阿姐甲莎”(意为汉族阿姐)。汉藏舅甥之谊,因文成公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历史上,近200年之后,吐蕃王朝还因此与唐朝会盟。文成公主:有一种幸福叫化身绿度母根据《旧唐书·吐蕃传》的记载,“弄赞乃遣其相禄

  • 杨紫文成公主大爆火!雍容华贵彻底惊艳,比《香蜜》《青簪行》还绝

    历史人物编辑:郭通娱乐讲标签:文成公主

    《国家宝藏》作为央视出品的综艺节目,高品质、与历史的完美契合、演员的精湛表演,再次掀起国风热潮,Up到现在,该剧已经播出两季。前不久,第三季正式揭晓了首发阵容,让大家更加期待了。在首发阵容中,最让大家惊喜的肯定是杨紫这次在节目中的古装了。可爱俏皮的小猴子,这次直接穿越回了唐朝,成为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历

  • 文成公主:世人只知她的贡献,但却不了解她的余生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文成公主

    唐朝时期出现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公主,她就是文成公主。文成公主代表唐朝与吐蕃联姻,在进入了拉萨后,文成公主开始着手教授各种生产技术,此举推动了吐蕃当地的发展。那么,在余下的几十年内,文成公主究竟得到了怎样的结局呢?一、文成公主的身份和生活文成公主出生于公元625年,虽然她的身份是公主,可她却并非正统公主

  • 文成公主:柔弱女子撑起与吐蕃的和平,却为何拒绝再回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文成公主

    在中国历史上,“和亲”一直是稳定边疆的一种重要手段,汉有“昭君出塞”,唐有“文成公主进藏”。王昭君和文成公主,两个人都是非常伟大的女性,他们以自己柔弱的身躯,担负起和平的重任,远嫁异域,成为稳定边疆的的定海神针。后人歌颂她们的伟大和奉献,但是却鲜有人知他们为此付出的巨大牺牲。比如文成公主,嫁入吐蕃9

  • 这里全境景点不收费,神秘古寺建在悬崖上,藏有文成公主的嫁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也会下雨高基兹标签:文成公主

    青海之旅,我一直忘不了玉树。这个平均海拔在4200米的地方,不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古迹,从来没有门票一说。面对大自然的风光与历史遗留下的古迹,玉树人的质朴和善良,似乎要将大美玉树毫无保留的展现给世间。不论是大自然的馈赠还是先人的遗产,面对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玉树人为何对全国游客进行免费时尚?他们的回

  • 唐朝10大美女,杨贵妃居榜首,文成公主也入选,你都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文成公主

    1。杨贵妃: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虽然身材丰满,但史书上也记载她是一位舞神,而且还精通胡玄武。2.武则天:武则天是第一位女皇帝,也是一位大美女。她兼具颜值和实力。据说武则天刚进宫就被李世民评价为“佳人”,可想而知,武则天的身材是多么的完美。3、李谷儿:据史料记载,李谷儿的一生十分坎坷。虽然

  • 新疆《昆仑之约》西藏《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哪个更值得看?

    历史人物编辑:小晴情感解读标签:文成公主

    因为我喜欢旅行,近年来我去过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有时,我会在晚上去看当地的现场演出。 我在桂林看过《印象·刘三姐》,在杭州看过《千古情》,在平遥看过《平遥》,在敦煌看过《敦煌》,在张家界看过《魅力湘西》,在腾冲看过《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再见平遥》。这么多年来,我仍然没有忘记那些场景,大多数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