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武宗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败给了时间,大唐复兴为何这么难?

唐武宗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败给了时间,大唐复兴为何这么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龙龙 访问量:3001 更新时间:2023/12/10 21:49:52

前言

唐朝不仅凭着两百八十九年的历史成为我国位居前列的王朝,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汉唐之际是盛况,直到如今仍被我们所追忆。

但唐朝的盛世,却是一个限定词,仅限于安史之乱以前。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在一百多年的时间之中,似乎都未曾翻出太多水花。

事实上,唐中后期仍有一部分皇帝有作为或者想要有所作为,如唐文宗李昂,曾想要结局宦官之祸,却在甘露之变后被软禁,自叹为“不如汉献帝”的存在;又如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想要重回盛世模样,最终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败给了时间。

唐武宗李炎

继文宗李昂之后的李炎,也并非是泛泛之辈。

甘露之变后,李昂不仅被宦官软禁,其立储决定也被仇士良等人更改,而这之中的受益者便是唐武宗李炎。

当时,李昂思忖再三之后,决定立哥哥的小儿子李成美为太子。但诏书刚下,还没来得及为李成美行册封大典,李昂便重病不起。

为此,躺在病床的李昂偷偷令刘弘逸与宰相之子李珏等人辅佐太子监国,很不巧的是这一消息被仇士良等人听到了耳中。

如果李成美继位,朝中大臣监国,身为宦官的他势必会被排除在朝政之外。而时为颖王的李炎见皇储之位议论不休,也有想要登基的打算,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不久之后,一份经仇士良等人伪造的遗诏宣布,废除李成美的储君之位,另立李炎为皇太子。

而李昂卧病在床,也没有实际的权力与仇士良等人相抗争,于是大唐第十六任皇帝之位落在了李炎手中。

解决内患:削宦官之能,强相权

虽然李炎是借太监的权势登上了皇位,但他却并未真正唯太监马首是瞻。登基之后,他便采取了一一系列促进唐朝恢复与发现的措施。

即位之初,李炎还没有感受到宦官所带来的威胁,因此很多事情都是听从他们的建议。如赐死被废的太子李美诚以及声望极高的太子候选人安王李溶,同时还有自己李昂宠爱的杨妃,也被李炎所杀。

之后,他又听从仇士良的建议,杀掉了李昂想要托孤的重臣刘弘逸等人。

但杀着杀着,李炎也觉得手段太过,更何况他本人也颇有理想,于是便开始整顿超纲。此时,他首先做的事情便是将颇有才名的李德裕召入朝中,命其为礼部尚书,并予以丞相之责。

而李德裕,也成为李炎最有力的臂膀,更成为李炎削弱宦官权力的助手之一。

当李炎听从仇士良建议,想要将被贬外地的李珏等人继续赐死的时候,得牛党相托的李德裕,率其他臣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李炎即位不久,不宜造太多杀业。李炎见状,最终饶了李珏等人一命。

李德裕此举,无疑是站在了对李炎登基有拥立之功的仇士良等人的对立面。为此,仇士良便想要煽动禁军,威胁李炎驱逐李德裕。

在这种情况下,李炎不顾仇士良等人的情绪,力保李德裕,并表示他的所有做法皆为自己授权。

李炎此举,让仇士良看到他并非李昂那种畏惧自己只敢偷偷动作的人,难免被他的气势所惊,也开始为自己后来的道路所忧虑。于是,惶恐不安的仇士良在李炎登基的第三年主动辞职,交出了手中的军权。

宦官之祸就此首先解除,而后李炎的所有政治手段及策略便都与李德裕相关。

解决外患:毅然平乱,大破回鹘

李炎即位之初,外患成为他收拢皇权的另一因素。即位仅四年,便爆发了三起大事件。

公元841年,卢龙镇的牙将将节度使史元忠杀害,并且派兵前往长安问李炎所取节钺。李炎虽然政治才能并不卓越,却对李德裕极为信任。李德裕听闻此事,建议李炎拒绝此事。

他认为既然卢龙已经发生内乱,那么内乱必然不止这一次,不如等他们内耗得差不多,再派兵进行镇压。而结果也不出李德裕所料,李炎通过此事成功解决了卢龙的军乱。

公元842年,回鹘南侵大唐边境。李炎闻此军情,派平定卢龙的张仲武前往镇压。由于李炎对张仲武的信任以及对出兵的支持,使得唐军在此战之中大获全胜,不仅恢复了唐朝对契丹等部落的统治,还使得回鹘远遁西域。此次用兵,使得唐朝边境得以安定三十多年。

除此之外,回鹘之乱的第二年,昭义又发生叛乱。李炎在李德裕的见一下,派重兵镇压,使得唐朝疆域之内处于一片安宁的环境。

恢复生产:唐武宗灭佛

除了解决内忧外患之外,李炎也十分重视经济的恢复与生产。

当时,佛家兴盛,有些寺院的规模甚至远超皇室规模。除了豪华奢侈之外,由于僧侣不不事劳动且不用缴纳赋税,使得许多民众纷纷逃入寺庙之中。此举既不利于朝廷赋税的征收,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公元845年,李炎下令拆毁寺庙,逼迫二十多万僧尼还俗,并且没收了大量寺院土地。此举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还扩大了朝政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

不过,李炎灭佛并非单纯之举,他此举还受所崇奉的道家道士的影响。同样受道家影响的除了李炎的决策,还有李炎的性命。

由于长期信奉道教,李炎也逃不开食用丹药的命运。公元846年,妄图长生的李炎因服用丹药而死,享年三十三岁。

尾声

自公元840年即位到846年去世,李炎在位时间仅为六年。

这六年之内,宦官专政与朋党之争的内忧被解除,同时还稳定了唐朝的稳定,推动了唐朝经济的发展,因此他在位这六年还取得了“会昌中兴”的成就。

但李炎解决了所有问题,却又因为短命而亡,使得稍有回复迹象的唐朝,继续在摇摇欲坠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标签: 唐武宗

更多文章

  • 一千多年前,佛教在中国异常兴盛,为何唐武宗却要下令灭佛?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唐武宗

    作为现如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影响力和地位毋庸置疑。但是,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数千年前的草创,到现在拥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佛教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而在中国,这一过程则体现得淋漓尽致。诚然,佛教在中国曾经有过无比辉煌的时刻,但相对应的,它也在某些时期陷入了相当低谷的阶段,成为

  • 唐武宗王贵妃:神秘莫测,史书记载矛盾,与君歌两女主的结合体

    历史人物编辑:雨宸历史标签:唐武宗

    煌煌大唐自安史之乱后,就陷入藩镇、宦官和朋党的混乱之中,从中唐以后,史料散佚严重,别说后妃事迹多阙,就连帝皇事迹也极为简洁。在这种情况下,不免出现后妃事迹被张冠李戴、后妃人物被史家遗漏等诸多现象。比如,身为唐武宗宠妃的王氏,即热播剧《与君歌》中两个女主程若鱼和仇烟织合体的原型人物,在《旧唐书后妃传》

  • 唐武宗灭佛,为唐朝续命的全力一击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唐武宗

    唐朝皇帝姓李,便将自己祖先追溯到老子李耳这里,所以唐朝的国教是道教。但是,唐高祖李渊下诏,称“三教虽异, 善归一揆”,儒教、道教和佛教取得了相同的地位。正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国教更不该出现三个。这种宗教政策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武则天利用佛教搞了一出“弥勒降世”,建立武周皇朝,将李唐皇朝在鼎盛时

  • 为什么唐武宗要会昌“灭佛”?佛教和国家,有啥不可调节的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唐武宗

    在公元845年的时候,唐朝一改以往崇奉佛教的政策,爆发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毁佛运动。在李德裕以及道士赵归真、刘玄清的建议下,唐武宗李炎开始实行灭佛政策,拆除庙宇,逼迫僧人还俗,收回被占据的良田。灭佛原因会昌年间唐武宗李炎灭佛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最核心的有两点:一是“经济矛盾”,佛教大兴土木的建设寺庙佛像

  • 唐武宗为何灭佛?一个原因是道士蛊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鲜为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唐武宗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权统治时期,只有当国家危亡或者正值时局动荡时,文化思想才会因为不安的时局而大变。周室衰微,诸侯国之间兼并征战导致礼崩乐坏;司马夺魏,政权倾覆导致政局紧张、清谈玄学盛行。而随着我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手段愈发成熟之后,大的文化思想变动难以频繁发生,可就在唐武宗时期,处于国家局势稳定、中央集权

  • 唐武宗的皇位靠一个“假小子”诓骗来的?司马光:欧阳修胡说八道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武宗

    唐文宗临终前,郑重其事地将太子李成美托付给了宰相李珏。不料,当大臣们灵前跪拜新君时,被惊得目瞪口呆,端坐在龙椅上的竟然不是李成美,而是唐文宗的弟弟、颍王李炎。大臣们左顾右盼,全都一脸懵逼,而一旁的神策军中尉仇士良等人则面无表情。大殿里安静得可怕,禁军将士们的刀尖透着森冷的寒光,刺得所有人都心惊肉跳。

  • 唐宣宗李忱:装傻忍辱36年,被丢进粪坑差点呛死,登基后一雪前耻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唐宣宗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提起唐朝,人们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会想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会想到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唐朝的20多位皇帝中,除了个别几位,其余的大多声名不显,没有多大名气。但是其中有一位可谓是古代皇帝中最能“装”的一位了。大将军韩信能忍“胯下之辱”,够不够能忍?比起常人来说已

  • 唐宣宗装了36年傻子,被太监扔进粪坑险些淹死,登基后成千古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一会标签:唐宣宗

    为了活命,他装傻三十六年,还曾被太监扔进粪坑,差点淹死,晚唐最后一个明君唐宣宗究竟是怎样逆袭称帝的?如果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那唐宣宗李忱的演技足以秒杀一众小鲜肉,直接拿下影帝的头衔。李忱出生时,大唐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身为皇子的他也避免不了陷入到夺储的争斗当中去,但是其他的兄弟压根就没把他放在眼里过

  • 永福公主究竟犯了什么错,惹得生父唐宣宗大怒:难怪没人敢娶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唐宣宗

    从小听过的童话故事里,说的都是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故事,让无数男孩对王子心存向往,想要长大以后娶一个公主般的姑娘,也让无数女孩对公主心生向往,想让自己成为那可爱的小公主,甚至流行歌曲里都是这么唱的:“你就是我那可爱的小公主……”好像能够娶到一个公主般的女孩,是一件能够让人感到荣幸的事情,然而历史上,在正

  • 历史故事唐宣宗被害出家时,让两位高僧心生“恐惧”,留下两句神秘预言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唐宣宗

    唐武宗年间的一天,一位衣衫褴褛,神色木讷的男子,请求出家剃度。方丈黄檗禅师竟不理那男子,自顾走了。那男子一直跪在那里,直到掌灯时分才被叫入禅堂内。黄檗禅师问:“可知无缘是何物吗?”男子说:“我只知无缘已尽,不然大师为何对我说话了呢?”黄檗禅师笑了,说:“好个‘无缘已尽’。没想到你外表木讷,却心怀机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