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我们该感谢唐武宗,没了他,中国也许是个大几万倍的梵蒂冈

我们该感谢唐武宗,没了他,中国也许是个大几万倍的梵蒂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新移说娱乐 访问量:970 更新时间:2024/1/31 21:32:55

提到梵蒂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就是著名的罗马教廷圣地,但是为什么说是没唐武宗中国就是个大几万倍的梵蒂冈呢?

其实更为准确地来说,如果没有他中国就成为佛教的产地之一了吧!唐武宗做的这件事情那就是“灭佛”。在中国历史上历经了几次灭佛的事件,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唐武宗灭佛。

千年之后的我们再来看一下当年唐武宗灭佛的真实原委吧。

唐武宗

佛教带给唐朝的危机

先看一下唐武宗所处时代的环境吧!唐武宗所处的大唐,已经远远不是那个万国来朝,鼎盛时期的大唐王朝了。

相反这时期的唐王朝处在一个风雨飘摇之中,藩镇林立,不断征伐的时代。作为唐朝第十五代君主,唐朝的中兴之主,唐武宗迫切地需要改变这种情况,当时在唐朝的社会当中笃信佛教那可是相当盛行的,全国大大小小的佛教数不胜数。

加之当时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使人们只能沉醉于佛教当中,佛教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是在中国大地上,享受着香火供奉的袅袅间一座静默无言的金漆佛像就成为了人们诉说那百般苦难最好的一种寄托。

因为唐朝前期的统治者是非常注重佛教的,以至于唐朝佛教十分盛行,佛教在唐朝皇帝们的支持之下,有了许多的特权,他们不仅有地,而且朝廷还免除了他们的赋税,并且他们有权组建自己的武装和奴隶队伍。

佛教

并且有不少佛经和理论也日臻成熟与完善(因为在两汉之际佛教就已经传入中国了),佛教内部体系不断发展还建立自己的金融体系和招纳体系,随着这些佛教的不断发展,寺庙林立,从而使得寺庙之流逐渐成为了国中之国。

到了唐朝的后期,由于寺庙登记在册的土地过多,已经到达万顷。僧侣开始雇佣大量佃户,这些佃户便脱离了国家户籍而成为了寺庙庇护下的人口,这让唐王朝的统治开始分崩离析。寺庙的不断发展对唐王朝的统治是极为不利的。

寺庙

唐武宗灭佛的原因

到了唐武宗时期佛教发展日盛,国家的大量土地都被僧侣占据着,并且僧侣所占的土地国家是不征收赋税的,并且在僧侣的土地之上还有许多农民为他们耕种,这就限制了大量的人口。那些本该吃斋念佛的僧人,此刻却成为了大财地主,他们在不断地压榨佃户。

田地里的佃户每个都看起来面黄肌瘦,这些贫农都从地主掌握下的国家人口变成了法外的佛教奴隶,他们好似不受国家的管辖,反而受寺庙僧侣的控制了。

当时的唐王朝面临着极大的内忧外患,唐王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乱象,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国家出现了乱象,在外又有少数民族突厥的不断骚扰边境。

在面临佛教危机和唐王朝藩镇割据的困境以及少数民族不断侵扰边境,这么多的危机在当时的唐武宗面前摆着,他只能一件一件的去处理,而且要处理一件最最棘手的事情,那就是灭佛。为了保证唐王朝的根基,也为了保证华夏基业永存,唐武宗不得不这样做,可以说,如果没有唐武宗当年这样大规模地去灭佛,也许今天的中国就是大了几万倍的梵蒂冈。

梵蒂冈

唐武宗灭佛

唐武宗灭佛政策基本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没收原先寺庙私占的国家土地,这些土地要征收赋税用来充盈国库。第二是,蓄发还俗,勒令那些虚假的僧侣还俗,命令精壮成年男子蓄发还俗,重新回到原先政府户籍管理之中,从而成为政府的在籍户民。

但是这里我们要说的就是,唐武宗灭佛,并不是连根拔起,而是为了国家计,有计划地开展的,当然并不会对佛教赶尽杀绝。

随着这位年轻天子的手笔一挥,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就开始了,下令大面积的拆除寺庙和佛塔,勒令僧尼还俗,剥夺僧侣的特权,政府夺回寺庙的名下田产,归国家所有。

灭佛运动轰轰烈烈,成效卓著。最后,共拆毁全国各地的山房、招提、兰若、斋堂等各类名目的佛教建筑四万余处,勒令还俗的僧尼有200万余,下令解散寺庙武装,收回僧侣所享有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大约有被抢占的15万奴仆重新获得了自由身,收缴上来的石器铁器金器那更是不计其数。

唐武宗灭佛

从历史角度来看待唐武宗灭佛

其实就唐武宗灭佛的做法来看,他的一些措施是比较激进的,但是我们反过来看,唐武宗的做法也许是对的,试想如果唐武宗不去灭佛,任由其不断的发展,最终的结果又会是什么呢?其实就实际情况而言,唐武宗的灭佛举措,并不会使处在风雨飘摇当中的大唐王朝一下子生机盎然,当然这也不会是帝国最后的回光返照。

但是就于实际而言唐武宗的灭佛行动,是在杀死几百年来储存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那种宗教情绪,有时候破坏寺庙、佛寺、甚至杀僧侣都是比较简单容易的事情。但是这些东西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前朝也有灭佛的例子。

唐武宗灭佛

比如周武帝邕灭佛,大杀佛寺僧人,但是这样做也并没有使佛教在中国断绝,反而佛教在唐朝时期处于一个十分兴盛的时期,在唐朝前期就有玄奘西行取经。可以说的是唐武宗的灭佛是一次比较彻底的活动,而他的高明之处就是他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让人民不敢再去信佛了。

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唐武宗彻底摧毁了佛教的世俗经济基础,社会(政权)不再受制于宗教,反而是将宗教彻底束缚在了政权之下,佛教自然不是完全的禁绝,当然还会在社会上出现佛教、寺院的,但是他们远没有原来那么“膨胀”了,他们仅仅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他们再不是一种世俗社会的经济体了。

这样的话大批的僧侣还俗,农民也不用在僧侣的土地上干活了,这样解放了农民,使土地有人耕种,准确地说是国家的土地有人耕种。

宇文邕

就吐蕃的灭亡来看唐武宗灭佛

不论是以今天的眼光还是,当时看来,唐武宗灭佛是一个功在千秋的伟业,我们真要感谢他,或许没有他的这一项运动我们的命运就会和当时的吐蕃差不了多少了。

当年强悍一时,甚至能够和当时强大唐帝国对垒的吐蕃帝国为何会走向灭亡呢?是少数民族的野蛮粗鄙吗?不,这些东西从这个部落诞生时就有,如果这个真的是他们的致命伤,那么他们就不会走向强大,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吐蕃佛教太过于盛行政权难以掌控。

并且由于吐蕃佛教的膨胀,让吐蕃帝国的中央政府权势大为削弱,在他们的国家里,甚至就连皇帝都在列藏传佛教的序列中,更别说吐蕃军民,早早都是心向佛图,帝国受了宗教掌握,佛教一旦膨胀掌握政权,那将是一个国家的灾难。

试想一个国家的人民如果过分的信奉佛教,过分的依赖佛教,一遇到事情就去想着拜佛,希望佛祖保佑,而不去做一些现实的事情,那么这将是一个十分可怕的事情,每天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只想着怎么去拜佛,怎么去乞求神佛的保佑,如此人民,如此国家,又怎么会不走向灭亡呢?。

拜佛

还有就是权力的“易主”,统治者的权力如果一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权力的挑战,教权一旦凌驾于政权(皇权)之上,那就一定会引起国家的政权的动荡不安,就像西欧中世纪的黑暗一样,不就是教权掌握国家政权所造成的悲剧吗。

我们应该感谢唐武宗,如果不是他这项从人民内心深刻的灭佛运动,恐怕,就算我们不会到了那种亡国灭种的危险,以中国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多的土地,恐怕中国大地遍地开花的,都是“佛教圣地”了,中国将会是一个类似于罗马教廷所在地梵蒂冈,不将会是几万倍的梵蒂冈。

唐武宗作为唐朝的一位中兴之主,仅灭佛这一项主张,就有效地缓解了唐朝中期以来佛教盛行所带来的弊端,给唐朝带来了一个中兴之治,这位帝王看似是要挽救王朝的危机,却没有想到是就是他这一项政策,却拯救了所有的中国人,使中国人不去过分的沉迷佛教。

唐武宗剧照

反而是更加的务实,使得华夏血统能够延续至今,今天的中国能够免遭成为几万倍的梵蒂冈,这就成就与唐武宗灭佛,可以说唐武宗灭佛是“居功至伟”的。

唐武宗灭佛其中一个最突出的成就就是,从人们内心里来根除这个信佛的观念,只有这样,这项政策才算是成功的。其实不论何时我们都要相信世上本无佛,佛与修行,皆在于内心。

标签: 唐武宗

更多文章

  • 唐武宗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败给了时间,大唐复兴为何这么难?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唐武宗

    前言唐朝不仅凭着两百八十九年的历史成为我国位居前列的王朝,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汉唐之际是盛况,直到如今仍被我们所追忆。但唐朝的盛世,却是一个限定词,仅限于安史之乱以前。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在一百多年的时间之中,似乎都未曾翻出太多水花。事实上,唐中后期仍有一部分皇帝有作为或者想要有所作为,如唐

  • 一千多年前,佛教在中国异常兴盛,为何唐武宗却要下令灭佛?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唐武宗

    作为现如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影响力和地位毋庸置疑。但是,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数千年前的草创,到现在拥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佛教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而在中国,这一过程则体现得淋漓尽致。诚然,佛教在中国曾经有过无比辉煌的时刻,但相对应的,它也在某些时期陷入了相当低谷的阶段,成为

  • 唐武宗王贵妃:神秘莫测,史书记载矛盾,与君歌两女主的结合体

    历史人物编辑:雨宸历史标签:唐武宗

    煌煌大唐自安史之乱后,就陷入藩镇、宦官和朋党的混乱之中,从中唐以后,史料散佚严重,别说后妃事迹多阙,就连帝皇事迹也极为简洁。在这种情况下,不免出现后妃事迹被张冠李戴、后妃人物被史家遗漏等诸多现象。比如,身为唐武宗宠妃的王氏,即热播剧《与君歌》中两个女主程若鱼和仇烟织合体的原型人物,在《旧唐书后妃传》

  • 唐武宗灭佛,为唐朝续命的全力一击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唐武宗

    唐朝皇帝姓李,便将自己祖先追溯到老子李耳这里,所以唐朝的国教是道教。但是,唐高祖李渊下诏,称“三教虽异, 善归一揆”,儒教、道教和佛教取得了相同的地位。正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国教更不该出现三个。这种宗教政策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武则天利用佛教搞了一出“弥勒降世”,建立武周皇朝,将李唐皇朝在鼎盛时

  • 为什么唐武宗要会昌“灭佛”?佛教和国家,有啥不可调节的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唐武宗

    在公元845年的时候,唐朝一改以往崇奉佛教的政策,爆发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毁佛运动。在李德裕以及道士赵归真、刘玄清的建议下,唐武宗李炎开始实行灭佛政策,拆除庙宇,逼迫僧人还俗,收回被占据的良田。灭佛原因会昌年间唐武宗李炎灭佛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最核心的有两点:一是“经济矛盾”,佛教大兴土木的建设寺庙佛像

  • 唐武宗为何灭佛?一个原因是道士蛊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鲜为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唐武宗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权统治时期,只有当国家危亡或者正值时局动荡时,文化思想才会因为不安的时局而大变。周室衰微,诸侯国之间兼并征战导致礼崩乐坏;司马夺魏,政权倾覆导致政局紧张、清谈玄学盛行。而随着我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手段愈发成熟之后,大的文化思想变动难以频繁发生,可就在唐武宗时期,处于国家局势稳定、中央集权

  • 唐武宗的皇位靠一个“假小子”诓骗来的?司马光:欧阳修胡说八道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武宗

    唐文宗临终前,郑重其事地将太子李成美托付给了宰相李珏。不料,当大臣们灵前跪拜新君时,被惊得目瞪口呆,端坐在龙椅上的竟然不是李成美,而是唐文宗的弟弟、颍王李炎。大臣们左顾右盼,全都一脸懵逼,而一旁的神策军中尉仇士良等人则面无表情。大殿里安静得可怕,禁军将士们的刀尖透着森冷的寒光,刺得所有人都心惊肉跳。

  • 唐宣宗李忱:装傻忍辱36年,被丢进粪坑差点呛死,登基后一雪前耻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唐宣宗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提起唐朝,人们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会想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会想到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唐朝的20多位皇帝中,除了个别几位,其余的大多声名不显,没有多大名气。但是其中有一位可谓是古代皇帝中最能“装”的一位了。大将军韩信能忍“胯下之辱”,够不够能忍?比起常人来说已

  • 唐宣宗装了36年傻子,被太监扔进粪坑险些淹死,登基后成千古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一会标签:唐宣宗

    为了活命,他装傻三十六年,还曾被太监扔进粪坑,差点淹死,晚唐最后一个明君唐宣宗究竟是怎样逆袭称帝的?如果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那唐宣宗李忱的演技足以秒杀一众小鲜肉,直接拿下影帝的头衔。李忱出生时,大唐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身为皇子的他也避免不了陷入到夺储的争斗当中去,但是其他的兄弟压根就没把他放在眼里过

  • 永福公主究竟犯了什么错,惹得生父唐宣宗大怒:难怪没人敢娶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唐宣宗

    从小听过的童话故事里,说的都是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故事,让无数男孩对王子心存向往,想要长大以后娶一个公主般的姑娘,也让无数女孩对公主心生向往,想让自己成为那可爱的小公主,甚至流行歌曲里都是这么唱的:“你就是我那可爱的小公主……”好像能够娶到一个公主般的女孩,是一件能够让人感到荣幸的事情,然而历史上,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