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第一夫人“长孙皇后”:英雄心里的永远的白月光和朱砂痣

大唐第一夫人“长孙皇后”:英雄心里的永远的白月光和朱砂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海无涯 访问量:3031 更新时间:2024/2/20 1:38:44

唐太宗是个英雄皇帝,史书中他很少哭。

虎牢关生死一战,压力如崩的时候,他没有哭;

兄弟倾轧,玄武门外,他没有哭;

突厥入侵,兵临城下,他也没有哭。

可是当自己一生最爱的女人去世的时候,面对着女官们把长孙皇后还没有编篡完的《女则》一书给他看的时候,太宗皇帝失声痛哭。

后来更是经常登上自己建造的一座多层塔楼,去看看提前葬在昭陵的长孙皇后,每次登楼都免不了一场痛哭,还惹得魏征提醒这位皇帝没事多看看自己父亲的献陵。

塔楼之后虽然拆除了,长孙皇后却依旧被太宗在内心挂念了一辈子。

“佳偶天成,鹣鲽情深”

长孙皇后八岁的时候,就被自己的父亲和太宗皇帝定下了婚书,之后自己的父亲的去世,自己和哥哥寄养在舅舅高士廉家里,之后高士廉做主将长孙皇后按照他父亲生前的安排,嫁给了李世民。太宗皇帝也因此感激了高士廉一辈子,在他晚年生病的时候,也多次屈尊去他的府上探望。

长孙皇后和太宗的婚后生活,我们没有月光宝盒,已经无法穿梭时空去看看到底如何如何,但是我们仍可以通过后人记录的故事来探究一二。

在玄武门这样的千钧一发的关头,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背后的女人就是长孙皇后,亲冒矢石去支持丈夫的事业。平时长孙皇后也在丈夫在外征战的时候,孝敬公婆,秦王的母亲窦太后生病了,长孙皇后更是昼夜不歇的侍奉。

李世民的性子很急躁,在玄武门事变之前,早就和自己的父亲兄弟经常产生矛盾,而这时候长孙皇后就是一剂关系的调和剂,尽管最后还是没能避免那场悲剧,但是她自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在成为丈夫成为皇帝之后,有一次李世民遇到了紧急事务要处理,当时长孙皇后身体不好,还硬拖着病体去一起处理这一紧急事件。

长孙皇后这一生的经历其实按照现在的玛丽苏女主的模式来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李世民就是那个时代的霸道总裁,关键是这个霸道总裁一生只爱她。长孙皇后产后身体不好,御医说长孙皇后的体质适合吃鸭子,李世民特地让人呆在宫里专门为长孙皇后做这一道菜,还隔三岔五地放下繁忙的政务来陪皇后用餐。

贞观时代的政治顾问

长孙皇后对于唐太宗来说,不仅仅是妻子,还是他的贤内助,就连后世一向避讳女人干政的史官们也在写长孙皇后的时候,将她和唐太宗的房玄龄相提并论。

在后宫关系的处理上,长孙皇后并不是前代的独孤皇后,如果说独孤皇后还要靠自己的专制和手段去管理后宫,长孙皇后证明了其实完全不需要如此,她也不屑于此。用善意和包容去管理后宫,这是她的独特智慧。

她很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面对太子奶娘说太子东宫用度不足的时候,她断然拒绝了奶娘的要求,她说太子不关心自己是不是德才兼备,而关心起了自己的用度,这哪里是太子应该做的呢?

唐太宗和别的人生了孩子,结果那个宫女因为难产而死,她也一直把那个宫女生的公主养在自己身边,视如己出。哪怕是后廷的一个小仆役犯了错,长孙皇后都要反复的查看确认,仁厚的她不想让一个人蒙冤。

她仁厚,却也不因为仁厚显得过于软弱。这就要提到那个被说烂的故事了,唐太宗有一次想出去打猎,被魏征活生生的劝阻了,太宗皇帝那叫一个气,回来一个劲的说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结果长孙皇后硬是没有顺着丈夫,而是自己换了身朝服向太宗道贺“又得贤臣”,太宗在长孙皇后的劝说下,最终意解。

还有一次唐太宗很喜欢的马莫名其妙的就死去了,太宗皇帝生气的不得了,想杀掉那个管理马的人,没想到皇后这次也没有退让,反而举了晏子的例子来劝阻自己的丈夫,最终说服了唐太宗,反而啧啧赞叹道:“每能规谏,补朕之阙”。

理性的政治风尚

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其实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有很多的太平盛世,每个朝代基本上都有过,但是最出名的一定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因为在贞观年间,朝堂上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理性之风,而这一切又和长孙皇后不无关系。

长孙皇后对于外戚干政,一直抱有很深的警惕。吕后依赖外戚,武则天也依赖自己的家族,但是长孙皇后就曾经多次反对皇帝丈夫将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安排上很高的位置。她太了解自己这个哥哥了,知道这个哥哥对权力有多么的渴望。

太宗要提拔长孙无忌做左仆射,长孙皇后这次劝自己这位超级自信的丈夫没有劝动,更是逼自己的哥哥去辞掉这个职务,长孙无忌虽然不高兴,但是还是照做了。

很多人在权力面前都迷失过,吕后这样,武则天也是这样,但是长孙皇后一直对权力有着自己的警惕。权力是那种你没有的时候,你都能体会到它的存在的事物,而你越接近他,你就不再完全是个正常人了,你会习惯于这种快感,凡是只要馋了一口权力味道的人,毫无意外的全部上瘾了。太宗皇帝很强势,他哥哥也很强势,没有人比长孙皇后更了解这两个人。

而她的担忧,终于有一天,在自己的亲儿子那个时代得到了证实。风起于毫微之末,古来贤后,见微知著莫过于此。

还有一次,自己的女儿出嫁,太宗皇帝和群臣商量一下,想要嫁妆多一些,群臣就建议比当时公主姑姑出嫁的时候的嫁妆多一倍,没想又是那个楞头青魏征前来劝阻,太宗这次把魏征的意见告诉给自己媳妇之后,长孙皇后更是丝毫没有生气,反而感慨道,自己劝阻皇帝都得察言观色,反倒是这个魏征,是真的贤臣,忠言逆耳利于行,希望皇帝之后多听听他的意见。

怕魏征之后不敢言论了,长孙皇后还特地派人赏赐了魏征。

纵观太宗一朝,理性行政,对皇帝的行为约之以礼,动之以情这一风尚的确立,长孙皇后功不可没。

思接千载空悠悠

长孙皇后去世得很早,去世的时候,她的许多孩子还没有成年。

那位年轻时代的秦王,成为帝王的中年人,在长孙皇后死去之后,承担起了历代帝王绝无仅有的“奶爸”责任,当时年纪小的晋王李治晋阳公主,亲自被唐太宗所抚养。

哪怕是在自己已经时日无多的贞观二十一年正月,当听闻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薨于长安崇仁里的时候,当时已经病得很严重的李世民执意要去吊丧,并对来劝阻的人说:“我这次前往,不只是为了君臣之义,更是为了当年允婚的情谊,士廉也是我的舅舅,姻戚义重,你不用再劝我了。”

如此情谊,只因为和长孙皇后有关,都被太宗皇帝如此挂念,更不用说其他许多事情了。

如果这段爱情故事前面的是“赌书消得泼茶香”的玛丽苏小甜文,那在故事的最后,其实是有很多淡淡的怀念和愁绪在里面的。

文/扒拉文史

标签: 长孙皇后

更多文章

  • 长孙皇后嫡女真如剧中所说,仗着嫡出身份骄横跋扈有失国体?

    历史人物编辑:飞鸣说娱乐标签:长孙皇后

    10年播出的香港电视剧《公主嫁到》讲述了昭阳公主嫁到金家后发生的一系列搞笑故事,剧中身为长孙皇后所出的永河公主,其性格骄纵,刁蛮恶毒,毫不留情,爱比较,妒忌心重,与驸马赵弘成婚五年,经常对其非打即骂。对亲母只是寻常百姓的昭阳公主份外看不起,偏偏昭阳公主最得太宗宠爱,令永河对昭阳更加妒忌和加害。幸天网

  • 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时,长孙皇后为何不阻拦?魏征说出了实情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长孙皇后

    作为“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大唐的皇帝,也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在他的统治下,唐朝迎来了民风开放的太平盛世,而在李世民身上,也有着一件颇为开放的风流韵事,那就是他曾想把自己的弟媳杨氏纳为后妃。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提起姓杨的女性,那贵妃杨玉环自然是当仁不让,高居榜首。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

  • 长孙皇后拿性命作赌注,使出一计,把杨贵妃拉下马来!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长孙皇后

    说到争夺皇位,那唐朝时李世民和兄弟之间的争斗,真的是流了不少血,而他的儿子们,也是进行了很激烈的争夺。但是说起来是男人之间的战争,其实这里面也少不了女人的参与。要知道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而这场战争就连长孙皇后也参与其中,为了让儿子坐稳太子之位,她也是费了很大的功夫,要知道太子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

  • 长孙皇后真得贤惠吗?为什么唐太宗纳弟媳她不管呢?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贤德皇后,但她真如大家赞扬的那样贤德吗?长孙皇后是很贤惠,生活简朴,对于宫人很是体恤宽容,对庶出儿女视如己出,还劝唐太宗纳谏,在魏征惹恼了唐太宗时,加以劝解。可是有一件事让人不解,当唐太宗纳弟媳她为什么不阻止呢?在玄武门事变,唐太宗杀兄屠弟,逼老父退位,还把兄长和弟弟的儿子们

  • 长孙皇后孝顺贤良,36岁早逝,唐太宗在宫内建高楼一生缅怀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长孙皇后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成功的女人。普通百姓是如此,帝王将相也亦然。纵观中国历史,曾经出现过不少贤明的帝王,开创了许多太平盛世。在这些英明雄武的帝王身后,少不了有贤良淑德的皇后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千古一帝李世民之所以能建立丰功伟绩、名垂青史,无不得益于与他并肩而立、深明大义的长孙皇后,这位被

  • 长孙皇后:千古一代贤后,”贞观之治“幕后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鲁班看看剧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无人能比的一代“贤后”,人们都说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最挚爱的女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及万千宠爱与一身的皇后。许多人都认为长孙皇后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女人。只是,她真的过得那么幸福快乐吗?长孙皇后出生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字观音婢,鲜卑族,河南洛阳人。人生有三大不幸一一幼年丧父,青

  • 长孙皇后究竟身世如何,为何对李世民有大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这个姓氏起源于北魏皇族拓跋氏,长孙一族因是北魏宗室之长,故在孝文帝改革时,赐姓长孙。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可谓“门传钟鼎,家世山河”。隋朝大业年间,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擅长骑射,有一箭双雕的美誉,且在军事,外交上也颇有建树。长孙晟长期处理隋与突厥的关系,曾使计分化突厥,对突厥

  • 生命只要好,不要长,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就是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长孙皇后

    中国历史上最贤惠的皇后就是文德皇后长孙氏,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她出生于601年3月15日,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她出身显赫,她的父亲是长孙晟,她是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父同母的妹妹。长孙一族本不是汉人,而是北魏宗室,在孝文帝改革时,赐姓长孙。我们汉人一向尊重的贤德皇后长孙氏并不是汉人。她八岁丧父,由

  • 长孙皇后,一个李世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港湾的美食标签:长孙皇后

    通常我们都会觉得一个男人是比较来粗心的,而女人想对来说就是心思细腻之人。在李世民这样的一个少年英雄在外奋勇天下,安稳家国之时,他已经将李世民的后院搭理的妥妥当当的了。而当李世民又一次将目光放在了皇位上的时候,他已经为他做好了补充。在当初平定洛阳的时候,李渊曾让自己的妃子们搜集战利品去,但是结果却是李

  • 长孙皇后和独孤皇后,有什么样相似的人生阅历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小队标签:长孙皇后

    独孤伽罗帮助丈夫开创了隋朝“开皇之治”,长孙无垢帮助丈夫开创了盛唐“贞观之治”。两人不仅得到了皇帝的专宠,成为丈夫唯一的皇后,还得到了“千古贤后”的美誉青史留名。两个天下其实是一家人,独孤伽罗是唐高祖李渊的亲小姨,论辈分长孙无垢要尊称独孤伽罗一声姨婆。隔了两辈的两位皇后,人生阅历和心路历程也惊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