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孙皇后留下1句遗嘱,李世民如果听从,武则天根本当不上女皇

长孙皇后留下1句遗嘱,李世民如果听从,武则天根本当不上女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春红 访问量:4516 更新时间:2024/2/5 10:20:07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朝代。在历史上的众多封建王朝中,唐朝的强盛数一数二,凭借发达的经济和强大武力,唐朝一度成为当时无与伦比的超级大国,过去赞颂国家实力的一些套话,比如“万国来朝、四夷宾服”等等溢美之辞,用在唐朝身上倒也并不为过。唐朝以海纳百川、兼收并容的气势,吸引来了五洲四海的宾朋客商,各种思想和生活方式,都被唐朝宽容接纳。

由于对外文化经济交流的兴盛,也深刻影响了唐朝人的价值取向。传统儒家的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虽然仍旧居于统治地位,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稀释和淡化。有一个鲜明的例证,就是唐朝的女权主义曾经昌盛一时。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和对女性束缚与压制,在唐朝都大为削弱。皇室贵族女子们,很多时候都和男子一样,肆无忌惮地追求权力、地位和财富。

唐朝也因此成为后宫妃嫔专权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武则天登基称帝,就是这种状况的一个典型代表。野心勃勃的武则天,凭借自己的才干与能力,克服种种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最终一步步接近权力的核心。武则天登基后,在治国理政、任选贤能等方面建树良多,可圈可点,但是,她为了巩固自己地位,对李唐皇室后人,却采取了极为严酷的杀戮措施,简直是李唐后人的一场浩劫。

其实,武则天登基称帝,完全可以避免。唐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不仅姿容冶艳,更兼贤明淑德,方正贤良,是李世民名副其实的贤内助。李世民一向对她敬重有加。她在临死之前,曾经对李世民说过一句话,如果李世民听从她的遗愿,日后武则天根本别想当上女皇,只能老老实实当一辈子家庭妇女。可惜的是,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话一向很重视,这一次却拒绝了。

《资治通鉴》记载,长孙皇后死前,对李世民说:“妾之本宗,因缘葭莩,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欲使其子孙保全,慎勿处之权要”。简而言之,就是请求李世民,千万不要把她的亲戚族人放到权力中枢位置上,以免招来祸患。因为长孙皇后的亲哥哥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心腹干将,名列开国功臣第一位,是唐初首屈一指的朝廷重臣,位高权重无人可比。

但长孙皇后却保持了清醒头脑,她饱读书史,甚至历史上皇后族人外戚专权乱政的前车之鉴,可谓不胜枚举,她深以为忧。因此死前念念不忘,请求李世民把长孙无忌从重要位置上替换下来。但李世民对长孙无忌却信任满满,对皇后的遗言置若罔闻,不肯听从。结果不幸被皇后一语料中。李世民故去后,长孙无忌被指定为托孤重臣,唐高宗李治又软弱无能,长孙无忌一时成为了无冕之王。

长孙无忌本性心胸狭隘,不能容人。李世民在世时他还有所顾忌,李世民故去后,他肆无忌惮大开杀戒,凡是与他不和、有过矛盾的人,能威胁到他外甥唐高宗李治的人,他都毫不留情予以铲除,制造了一系列冤假错案。李世民最有才干的第三子李恪,英明果断类似太宗,因为曾被李世民拟定为接班人,被长孙无忌以谋反之名冤杀。对唐朝忠心耿耿的李唐亲王李道宗,大将执失思力、薛万彻等人,因为与长孙无忌闹过矛盾,全都被他害死或者流放。

长孙无忌这一番折腾,直接导致当时朝中的贤能忠良之辈,几乎被屠戮一空。长孙无忌自以为得志,岂不知如此一来,白白替武则天夺权扫清了障碍。等到日后武则天明目张胆篡权之时,唐朝已经没有一个人有能力阻止她了,长孙无忌仅凭一人之力,根本不是武则天的对手,最终被杀,武则天如愿以偿当上女皇。设想如果吴王李恪、任城王李道宗等人尚在,反武阵线坚不可摧,武则天当女皇就是个笑话。

标签: 长孙皇后

更多文章

  • 大唐第一夫人“长孙皇后”:英雄心里的永远的白月光和朱砂痣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长孙皇后

    唐太宗是个英雄皇帝,史书中他很少哭。虎牢关生死一战,压力如崩的时候,他没有哭;兄弟倾轧,玄武门外,他没有哭;突厥入侵,兵临城下,他也没有哭。可是当自己一生最爱的女人去世的时候,面对着女官们把长孙皇后还没有编篡完的《女则》一书给他看的时候,太宗皇帝失声痛哭。后来更是经常登上自己建造的一座多层塔楼,去看

  • 长孙皇后嫡女真如剧中所说,仗着嫡出身份骄横跋扈有失国体?

    历史人物编辑:飞鸣说娱乐标签:长孙皇后

    10年播出的香港电视剧《公主嫁到》讲述了昭阳公主嫁到金家后发生的一系列搞笑故事,剧中身为长孙皇后所出的永河公主,其性格骄纵,刁蛮恶毒,毫不留情,爱比较,妒忌心重,与驸马赵弘成婚五年,经常对其非打即骂。对亲母只是寻常百姓的昭阳公主份外看不起,偏偏昭阳公主最得太宗宠爱,令永河对昭阳更加妒忌和加害。幸天网

  • 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时,长孙皇后为何不阻拦?魏征说出了实情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长孙皇后

    作为“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大唐的皇帝,也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在他的统治下,唐朝迎来了民风开放的太平盛世,而在李世民身上,也有着一件颇为开放的风流韵事,那就是他曾想把自己的弟媳杨氏纳为后妃。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提起姓杨的女性,那贵妃杨玉环自然是当仁不让,高居榜首。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

  • 长孙皇后拿性命作赌注,使出一计,把杨贵妃拉下马来!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长孙皇后

    说到争夺皇位,那唐朝时李世民和兄弟之间的争斗,真的是流了不少血,而他的儿子们,也是进行了很激烈的争夺。但是说起来是男人之间的战争,其实这里面也少不了女人的参与。要知道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而这场战争就连长孙皇后也参与其中,为了让儿子坐稳太子之位,她也是费了很大的功夫,要知道太子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

  • 长孙皇后真得贤惠吗?为什么唐太宗纳弟媳她不管呢?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贤德皇后,但她真如大家赞扬的那样贤德吗?长孙皇后是很贤惠,生活简朴,对于宫人很是体恤宽容,对庶出儿女视如己出,还劝唐太宗纳谏,在魏征惹恼了唐太宗时,加以劝解。可是有一件事让人不解,当唐太宗纳弟媳她为什么不阻止呢?在玄武门事变,唐太宗杀兄屠弟,逼老父退位,还把兄长和弟弟的儿子们

  • 长孙皇后孝顺贤良,36岁早逝,唐太宗在宫内建高楼一生缅怀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长孙皇后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成功的女人。普通百姓是如此,帝王将相也亦然。纵观中国历史,曾经出现过不少贤明的帝王,开创了许多太平盛世。在这些英明雄武的帝王身后,少不了有贤良淑德的皇后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千古一帝李世民之所以能建立丰功伟绩、名垂青史,无不得益于与他并肩而立、深明大义的长孙皇后,这位被

  • 长孙皇后:千古一代贤后,”贞观之治“幕后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鲁班看看剧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无人能比的一代“贤后”,人们都说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最挚爱的女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及万千宠爱与一身的皇后。许多人都认为长孙皇后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女人。只是,她真的过得那么幸福快乐吗?长孙皇后出生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字观音婢,鲜卑族,河南洛阳人。人生有三大不幸一一幼年丧父,青

  • 长孙皇后究竟身世如何,为何对李世民有大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这个姓氏起源于北魏皇族拓跋氏,长孙一族因是北魏宗室之长,故在孝文帝改革时,赐姓长孙。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可谓“门传钟鼎,家世山河”。隋朝大业年间,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擅长骑射,有一箭双雕的美誉,且在军事,外交上也颇有建树。长孙晟长期处理隋与突厥的关系,曾使计分化突厥,对突厥

  • 生命只要好,不要长,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就是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长孙皇后

    中国历史上最贤惠的皇后就是文德皇后长孙氏,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她出生于601年3月15日,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她出身显赫,她的父亲是长孙晟,她是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父同母的妹妹。长孙一族本不是汉人,而是北魏宗室,在孝文帝改革时,赐姓长孙。我们汉人一向尊重的贤德皇后长孙氏并不是汉人。她八岁丧父,由

  • 长孙皇后,一个李世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港湾的美食标签:长孙皇后

    通常我们都会觉得一个男人是比较来粗心的,而女人想对来说就是心思细腻之人。在李世民这样的一个少年英雄在外奋勇天下,安稳家国之时,他已经将李世民的后院搭理的妥妥当当的了。而当李世民又一次将目光放在了皇位上的时候,他已经为他做好了补充。在当初平定洛阳的时候,李渊曾让自己的妃子们搜集战利品去,但是结果却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