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宪宗李纯开创了“元和中兴”,打压了唐王朝藩镇的力量

唐宪宗李纯开创了“元和中兴”,打压了唐王朝藩镇的力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蔡小萍 访问量:4860 更新时间:2023/12/10 16:41:45

全文共1719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唐王朝的藩镇最初是由唐睿宗李旦所设置的,用来抵抗吐蕃王国的侵犯。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他把那些藩镇战区扩大到了十个战区,四面八方把唐王朝给包围保护起来。这个目的是好的,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到了后面,不仅原有的目的,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还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宰相杨国忠三番五次挑衅之下,爆发了“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经历了长达九年时间的战乱生活。战争结束以后,唐王朝那些战区上的节度使,因为自己拥有自己战区的行政权、军事权和财赋权。

所以,拥兵自重,要求世袭制度。当时的唐德宗李适自然不能忍受这种侮辱,遂派兵攻打,没想到却发生了“泾原兵变”。这次失败以后,唐德宗李适再也失去了镇压藩镇力量的斗志。

唐德宗李适在“泾原兵变”以后,整个唐王朝政府对于那些战区的“世袭制度”再也无力整顿。原来只有为首的“河朔四镇”要求实行世袭制度,但是现在几乎所有的节度使都开始努力培养自己的私人势力,实行了世袭制度。

唐宪宗李纯即位以后,他决心要完成自己的祖父唐德宗李适当初没有完成的雄心壮志,重新恢复中央政府的权威。并且,任用李吉甫武元衡以及裴度等人,帮助他一起实行这个目标。

805年前,唐宪宗李纯即位。806年前,西川战区的节度使刘辟就提出要求,要求同时兼任东川战区和山南西道战区的节度使。与此同时,夏绥战区节度使韩全义退休,他的外甥杨惠琳打算接任节度使一职。

唐宪宗李纯都不答应,而且唐宪宗李纯还派遣了新的节度使去夏绥战区。807年,唐宪宗李纯征调镇海战区的节度使李锜入朝,没想到李锜居然不接受命令。

面对这三个叛徒的挑衅,唐宪宗李纯打算好好讨伐。结果就是,刘辟被擒到了长安进行了处决;杨惠琳被自己的部下给杀死;同时,李锜也兵败,被部下活捉,投降中央。

因为刘辟是自从安史兵变以后第一个因为反抗中央政府权力而被伏诛的节度使,让全国上下的节度使们都大为吃惊。

814年,彰义战区节度使吴少阳病死,他的儿子吴元济继位,但是唐王朝中央政府并不承认,下令讨伐。虽然打了整整三年时间,但是也终于把吴元济抓到了长安处决。

而吴元济也成为了第二个因为反抗中央而被伏诛的节度使。这一系列的行动,让“河朔四镇”也不敢轻举妄动,明白了中央政府要进行整改的决心。

所以他们立刻取消了世袭制度,而且把行政财赋大权缴纳给中央政府。不过平卢战区的节度使李师道,更是献出了三个州给中央政府,表示自己的忠心。

不过给了以后,他又后悔自己给得太多了,但是送出去的怎么可能再拿回来。于是,中央政府对他征伐,李师道则被自己的部下给杀死。因为有“河朔四镇”的带头作用,所以其他藩镇也把权力交还给中央政府。

唐王朝中央政府,这个时候的权威达到了高峰,一切开始恢复正常。而且这个时候唐王朝仿佛开始有了极大的好转,出现了“元和中兴”的景象。全国上下,一片繁荣富强的景象。

到了819年,唐王朝中央政府摧毁了平卢战区,恢复了全国统一的第二年。唐宪宗李纯被宦官陈弘志谋杀,随后在宦官梁守谦的支持下,唐穆宗李恒即位。

唐穆宗李恒是一个花花大少,他根本没有能力去统治唐王朝的朝堂。而且他还十分信任身边的宦官,所以在他即位没有多久,唐宪宗李纯辛辛苦苦征战多年的结果,一瞬间几乎全部失去了。

河朔四镇中的卢龙战区、成德战区和魏博战区发现了中央政府又恢复以往的贪污腐败以后,首先恢复了实质上的独立国家。其他藩镇也紧随其后,恢复了割据状态,或者就是半割据状态。

地方战区抵抗唐王朝中央政府的命令,而战区的司令官又拒绝最高统帅的命令。一片混乱,各个藩镇自己的内部也不断发生叛变的现象。

那些将领们会突然攻击节度使,从而在选出来一位将领担任节度使一职。总之,全国上下,一片混乱,到处民不聊生。

后语:唐王朝在唐宪宗李纯的整顿和治理之下,重新让唐王朝中央政府的权力达到了高峰,国家一片繁荣富强的景象。

但是,由于自己儿子唐穆宗李恒是一个毫无实力,并不能够掌握朝堂的人。让唐王朝又重新恢复了藩镇割据的状态,并且在往后的日子里,唐王朝想要整顿这些藩镇的力量,却再也是有心无力了。最终,让唐王朝走向了灭亡的道路。

参考文献:《唐书》

标签: 唐宪宗

更多文章

  • 唐宪宗李纯,如何励精图治对待国家,最终实现“元和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扇新说史标签:唐宪宗

    刘昫曾赞曰:贞元失驭,群盗箕踞。章武赫斯,削平啸聚。我有宰衡,耀德观兵。元和之政,闻于颂声。唐宪宗李纯是唐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唐德宗的孙子。在公元805年,他被立为太子,正式改名为李纯,从此便开始参与国家事务的处理。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继承了皇位,成为了李唐王朝新一任的统治者。与父亲的无能不同,唐宪宗立志

  • 唐宪宗维护一个臣子有多“疯狂”,有人想出卖他,宪宗立马一顿怼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唐宪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朝野上下便出现了萎靡不振的现象,尤其是在后期出现了朝野中的人结为朋党,相互援济的情况下朋党营私、相互包庇。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位名动朝野的“伯乐”--斐度。为什么说的是伯乐?主要是在当时朝堂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他能做到洁身自好,并且推举贤才,比如韩愈这样的文坛大家都是他一手推

  • 唐宪宗为什么不立结发妻郭氏为皇后?只因为她那太显贵的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唐宪宗

    一般皇帝一登基,就会立自己的妻子当皇后,太子是一定会立太子妃为皇后的。可唐朝的唐宪宗李纯偏不立自己的结发妻郭氏为皇后,只让她当贵妃。在唐宪宗李纯还是广陵王时,他的父皇唐顺宗就为他娶了郭氏为正妻。等李纯当了太子,郭氏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太子妃。按理说,李纯由太子升任皇帝,就该把太子妃郭氏封为皇后,这是从古

  • 唐朝版有钱好办事,唐宪宗能中兴大唐,要感谢会存钱的爷爷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唐宪宗

    引言: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其实一直在致力于削藩,而且这削藩的进程几乎贯穿大唐后续近百年。其中集大成者,就有唐德宗时代和唐宪宗时代。这祖孙两性格相似,脾气也相仿,就连志向也几乎一摸一样,只是境地却天差地别,这天差地别境遇背后,就是祖孙舔犊之情的体现。 (气势恢宏的大唐盛世) 一:雄心勃勃的唐德宗公元7

  • 唐宪宗用何种方法制裁藩镇一统全国?初试锋芒,其能否获得胜利?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唐宪宗

    公元805年,宦官俱文珍与剑南节度使韦皋等藩镇势力,联合逼迫唐顺宗传位给太子李纯。李纯就这样登上皇位,是为宪宗。李纯即位后,对藩镇采取不再姑息迁就的态度。自唐中期以来,地方藩镇拥兵自重,表面上仍奉朝廷,但在辖区内的法令、官爵都由自己颁布或任命,赋税也不交给中央。节度使也往往是父死子继,或部下拥立,中

  • 病故还是遇害?唐宪宗为何和儿子同时离奇死亡?奴仆相斗主人遭殃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宪宗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二十七,义成节度使刘悟从大明宫带出一条好消息:皇帝的身体状况很好,刚刚还签署了一道任命诏书。唐宪宗因病已经多日不上朝,大臣们无法进宫,一个个急得团团转,朝堂之上一片惶恐。正好赶上刘悟进宫述职,这才有机会见到皇帝,于是大臣们惴惴不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岂料,第二天一早,人们得到

  • 奇葩的唐穆宗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唐穆宗

    唐穆宗,原名李宥,唐朝第十二位皇帝,很多人对他不太熟悉。的确,他并非什么英明之主,反而还是一个昏君。他在位时间也不长,死的时候也就三十岁。唐穆宗一共有五子,长子唐敬宗李湛,恭僖皇后所生;次子唐文宗李昂,贞献皇后所生;五子唐武宗李炎,宣懿皇后所生;六子怀懿太子李凑,母不详;八子安王李溶,(《新唐书》未

  • 唐宪宗的削藩明明已成功,为何河北又乱了呢?唐穆宗的骚操作太渣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穆宗

    大唐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唐宪宗李纯带着几分遗憾离开了人世,他这辈子心心念念的削藩之战并不完美,因为幽州还未被平定。不过以我个人浅见,唐宪宗能搞定了“五大天王”中的魏博、淮西、淄青、成德四镇,已经算是相当成功的了。这五大藩镇割据六十年,期间他们搞了个“四国相王”、“五国联盟”,逼得唐德宗两度流

  • #历史[超话]#可惜崔发。而唐敬宗李湛最终死于自己宠幸的宦官之手先前,鄠县(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唐敬宗

    #历史[超话]#可惜崔发。而唐敬宗李湛最终死于自己宠幸的宦官之手先前,鄠县(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县长崔发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喧哗吵闹,询问发生什么事,左右回答说:“皇家‘五坊’的人殴打市民!”(皇家五坊:雕坊、鹘坊、鹰坊、鹞坊、狗坊)崔发大怒,把他们逮捕,拖到县政府大庭,当时天已黄昏,过了很久,才来问话

  • 皇帝如何挑选后宫佳丽?唐敬宗用风流箭,西晋用羊车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唐敬宗

    历朝历代皇帝后宫都有众多的嫔妃和宫女,但是皇帝又是如何来挑选这后宫佳丽的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每朝每代皇帝都是如何选妃的。秦汉时期在先秦时期,那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整日战事不断,皇帝自然没有时间选妃,皇帝的嫔妃多为诸侯国或者战败国所献。汉朝时期,社会就不那么动荡了,皇帝就有充分的时间去派人挑选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