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版有钱好办事,唐宪宗能中兴大唐,要感谢会存钱的爷爷

唐朝版有钱好办事,唐宪宗能中兴大唐,要感谢会存钱的爷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钰说时光 访问量:1938 更新时间:2024/1/31 18:00:42

引言: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其实一直在致力于削藩,而且这削藩的进程几乎贯穿大唐后续近百年。其中集大成者,就有唐德宗时代和唐宪宗时代。

这祖孙两性格相似,脾气也相仿,就连志向也几乎一摸一样,只是境地却天差地别,这天差地别境遇背后,就是祖孙舔犊之情的体现。

(气势恢宏的大唐盛世)

一:雄心勃勃的唐德宗

公元779年6月12日,李适成了大唐王朝新一任帝王,史称唐德宗。

继位之初时,这位年轻的帝王雄心万丈,誓言要恢复祖先的荣耀,恢复大唐的盛世。

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推行两税法,恢复国家财政实力,打击宦官集团,巩固中央权威,平定动乱藩镇,强化中央集权,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大唐王朝有了一番中兴的气象。可是这貌似中兴的气象背后,依旧有无数藩镇在大唐王朝中存在,这让唐德宗寝食难安,不停寻找机会削藩。

(唐朝皇帝不好当)

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公元781年,曾是安禄山养子,后又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投降大唐的陇西郡王,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去世了。

眼见着这个64岁的老头终于走了,唐德宗也在追赠其为太傅之后,就动了削藩的心思。

面对想继承老爹位置,成为新一任节度使的李惟岳,年轻气盛的唐德宗喊了停。

谁说你能继承位置的,这地盘以后归我了!

这举措,让无数节度使开始起了疑心。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王朝,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老一任节度使去世,继承位置的就是节度使指定的儿子或者继承人,由他们继续治理这一亩三分地。

这样的潜规则,因为大唐节度使太多,太强,让帝王忌惮,而成了风气。

皇帝的命令那是不听的,帝王如真要专权独断,挑战这个潜规则,那就会引发祸事,成为无数节度使的敌人。

果不其然,唐德宗破坏节度使继承潜规则的行为,受到了节度使的集体抵制。

随即性格懦弱的李惟岳,在奸吏胡震等人唆使下,联合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同谋反叛,联合起来武力对抗朝廷。

(叛乱不断是唐朝特色)

三:小叛乱变成大叛乱

一场规模不算大的叛乱爆发了。

眼见局势如此,唐德宗立马调兵遣将,镇压叛乱,一轮轮攻势过后,叛军不断溃退,眼见就要不行了。

形势危急时刻,一大群有野心的节度使们纷纷慌了神!

原因很简单,如果这三大节度使叛乱被平定,那么下一个遭殃的不就是自己吗?

于是,本就参与叛乱的魏博、淄青节度使,又拉来卢龙、成德节度使助威。

一时间叛乱从小乱,变成了大乱,这群节度使举旗反叛之后,纷纷开始僭越之举,称王称帝起来,这场叛乱最后演变成了晚唐著名的“二帝四王之乱”。

急切的削藩,让唐德宗自食其果,这期间发生的“泾原兵变”,更是让唐德宗威望大失。

在经过一轮轮战斗之后,唐德宗终于艰难平定了叛乱。

然后,这个曾经雄心勃勃的帝王,完全变了一副模样,成了守财奴。

(银子最重要)

四:唐德宗帝王转型

大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已然陷入财政困难之中。

唐德宗刚上台时,极力推行两税法,就是为了改变国家的财政状况。

在一番改革之后,唐王朝堪堪恢复了一点国家财政实力,就因为削藩卷入了战火之中。

若不是宰相李泌,大将李晟等人给力,大唐王朝危矣。

持续四年多的三镇叛乱、“泾原兵变”和“二帝四王之乱”,虽然胜利了。但也是一场惨胜,打完之后国库空虚。

没钱、没粮的现实,让唐德宗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千古一帝不好当啊。

从此以后,曾经雄心万丈的帝王,成了一个眼中只有钱的凡人。

随后的岁月,唐德宗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唯一喜欢的事情只有搞钱。

谁能给他钱,封官许愿可以掂量着办,贪污腐化也是可以容忍的,提啥要求都是可以的。

总之一句话,只要能存钱,他啥都干。

这一来二去,经过连续十多年的搞钱生涯之后,唐德宗国库存下了不少银子。

公元805年去世的时候,这个财迷皇帝除了钱,啥也没给子孙留下。

大唐还是那个藩镇割据的大唐。

(弄钱是唐德宗自大的本事)

五:拿钱好办事。

唐德宗去世之后,继承皇位的是唐顺宗李诵。

这唐顺宗李诵是个苦命的帝王,刚刚继位没多久,就任用王叔文等人弄变法,结果得罪了宦官和不少节度使,在他们胁迫之下,将皇位禅让给了皇太子李纯。

唐宪宗李纯,是个比老爹聪明的多的人,上任之后不急于变法,而是团结部下。

坐稳帝位之后,看着自己爷爷留下的厚实家底,雄心万丈的李纯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暗叹道,这爷爷真是个好爷爷啊,除了钱啥也没留下。

但有钱不就够了吗?几十年积攒下来的财富,成就了孙儿发挥的空间,拿着爷爷的钱,唐宪宗开始励精图治之旅。

继位后的他: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

将唐太宗,唐玄宗当作偶像,效仿他们的做法,提高宰相权威,训练一支全新的军队。

(手持唐刀的军队)

经过数年励精图治后,用新训练的军队,狠狠打击曾经羞辱过他爷爷的藩镇。

公元806年,西川节度使刘辟反,唐宪宗派兵平乱,斩首刘辟。

公元817年,派遣唐邓节度使李愬,进攻反叛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李愬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淮西。

公元818年,调遣诸镇节度使兵马讨伐反叛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战而胜之。

一连串胜利,终于让诸镇蛰伏!

公元819年,宣武节度使韩弘甚至主动归顺,这一切,让主政大唐的唐宪宗欣喜无比。

不容易啊不容易,经过十五年奋斗,大唐中兴了。

但是这中兴依旧要打一个引号,那就是维持平稳,继续攒钱。

原因也很简单,唐宪宗中兴之势,都是他爷爷唐德宗积攒的财富给予的,钱才是实现这一切的因由。

如果不是唐德宗甘当守财奴,用一切办法存钱,唐宪宗那有发挥的空间。

可唐宪宗故去后,留下的大唐却不是一个有钱的大唐,反而是一个穷困的大唐。

(唐宪宗)

尾声:

公元820年,唐宪宗去世。

他离世后不久,曾经臣服的“河朔三镇”就立马脱离了大唐的控制。这一次,没有钱打底的大唐王朝底气不足,失去了武力讨伐的可能,继位的唐穆宗李恒无奈选择了妥协。

大唐王朝,也就此失去了恢复统一,回到盛世的最后希望。

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对个人是如此,对国家也是如此。

财政充盈,才是强国之道,强军之道,这需要无数的政治智慧和健全的经济体系。

标签: 唐宪宗

更多文章

  • 唐宪宗用何种方法制裁藩镇一统全国?初试锋芒,其能否获得胜利?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唐宪宗

    公元805年,宦官俱文珍与剑南节度使韦皋等藩镇势力,联合逼迫唐顺宗传位给太子李纯。李纯就这样登上皇位,是为宪宗。李纯即位后,对藩镇采取不再姑息迁就的态度。自唐中期以来,地方藩镇拥兵自重,表面上仍奉朝廷,但在辖区内的法令、官爵都由自己颁布或任命,赋税也不交给中央。节度使也往往是父死子继,或部下拥立,中

  • 病故还是遇害?唐宪宗为何和儿子同时离奇死亡?奴仆相斗主人遭殃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宪宗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二十七,义成节度使刘悟从大明宫带出一条好消息:皇帝的身体状况很好,刚刚还签署了一道任命诏书。唐宪宗因病已经多日不上朝,大臣们无法进宫,一个个急得团团转,朝堂之上一片惶恐。正好赶上刘悟进宫述职,这才有机会见到皇帝,于是大臣们惴惴不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岂料,第二天一早,人们得到

  • 奇葩的唐穆宗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唐穆宗

    唐穆宗,原名李宥,唐朝第十二位皇帝,很多人对他不太熟悉。的确,他并非什么英明之主,反而还是一个昏君。他在位时间也不长,死的时候也就三十岁。唐穆宗一共有五子,长子唐敬宗李湛,恭僖皇后所生;次子唐文宗李昂,贞献皇后所生;五子唐武宗李炎,宣懿皇后所生;六子怀懿太子李凑,母不详;八子安王李溶,(《新唐书》未

  • 唐宪宗的削藩明明已成功,为何河北又乱了呢?唐穆宗的骚操作太渣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穆宗

    大唐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唐宪宗李纯带着几分遗憾离开了人世,他这辈子心心念念的削藩之战并不完美,因为幽州还未被平定。不过以我个人浅见,唐宪宗能搞定了“五大天王”中的魏博、淮西、淄青、成德四镇,已经算是相当成功的了。这五大藩镇割据六十年,期间他们搞了个“四国相王”、“五国联盟”,逼得唐德宗两度流

  • #历史[超话]#可惜崔发。而唐敬宗李湛最终死于自己宠幸的宦官之手先前,鄠县(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唐敬宗

    #历史[超话]#可惜崔发。而唐敬宗李湛最终死于自己宠幸的宦官之手先前,鄠县(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县长崔发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喧哗吵闹,询问发生什么事,左右回答说:“皇家‘五坊’的人殴打市民!”(皇家五坊:雕坊、鹘坊、鹰坊、鹞坊、狗坊)崔发大怒,把他们逮捕,拖到县政府大庭,当时天已黄昏,过了很久,才来问话

  • 皇帝如何挑选后宫佳丽?唐敬宗用风流箭,西晋用羊车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唐敬宗

    历朝历代皇帝后宫都有众多的嫔妃和宫女,但是皇帝又是如何来挑选这后宫佳丽的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每朝每代皇帝都是如何选妃的。秦汉时期在先秦时期,那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整日战事不断,皇帝自然没有时间选妃,皇帝的嫔妃多为诸侯国或者战败国所献。汉朝时期,社会就不那么动荡了,皇帝就有充分的时间去派人挑选嫔

  • 酒席上被太监干掉,唐敬宗如此不靠谱,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千年回响标签:唐敬宗

    因为一顿饭没吃好,引发血案的事件,历史上不是个案。比如郑灵公宴请宾客喝甲鱼汤,故意戏耍公子宋,结果被公子宋所杀。再比如邾庄公与夷射姑拼酒,夷射姑一泡尿没撒好,引发摩擦,邾庄公居然暴跳如雷跌落炉火被烧死。郑灵公和邾庄公虽然死得荒唐,毕竟有根有源,唐敬宗李湛,酒席间被一群宦官干掉,简直莫名其妙,因此十七

  • 唐文宗为除宦官发动“甘露之变”,导致百官被杀,自己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唐文宗

    上次说到,李训背弃与郑注一起诛灭宦官的计划,与另一位宰相舒元舆密谋,发动“甘露之变”。这次的目标,是一个以仇士良为首宦官集团。而仇士良手拥神策军,李训虽是宰相,手里无一兵一卒,单凭一些朝臣的支持,是难以成事的,所以他现行招募了一些壮士作为自己的私兵,同时李训的心腹韩约是左金吾卫大将军,掌管着皇帝禁卫

  • 唐文宗试图利用仇士良除去王守澄并谋划甘露之变,却导致自己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书儿游戏日记标签:唐文宗

    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开始逐渐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干涉把持朝政决策,甚至废立帝位,成为唐后期一大政治毒瘤。赵翼《廿二史劄记》说:“东汉及前明宦官之祸烈矣,然犹窃主权以肆虐天下,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废君如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唐文宗继位后,励精图治,废除腐政,一派革弊立新的中兴气

  • 三个无赖接连冒充皇帝的舅舅看看唐文宗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玉簪秋时尚标签:唐文宗

    想和皇帝攀亲戚其实并不是啥简单容易的事儿,关键是人家皇帝要认可。唐文宗时期,先后有三个乡间无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前赴后继想给皇帝当舅舅。唐文宗李昂即位后,母亲萧氏终于熬到了皇太后的位置,萧氏当了几天皇太后,忽然想起家乡的弟弟。当年萧氏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先后离开人世,姐弟俩相依为命。后来遭遇兵荒马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