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学生“课本涂鸦”走红,杜甫“穿越”到现代,老师气的眼冒金星

学生“课本涂鸦”走红,杜甫“穿越”到现代,老师气的眼冒金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雅儿教育 访问量:3657 更新时间:2024/1/20 5:01:37

教材是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的学习工具,新学期的到来,学生们也能拿到崭新的教材,但当整个学期结束之后,教材却变得失去了本来的面目。

随着学生们的翻看频次的增加,教师由新变旧,经历了岁月的沉淀,白色的纸张也略显陈旧。当老师翻开学生们的教科书之后,站在原地目瞪口呆,可傻眼了。

学生们总是能给老师带去“惊喜”,教材也变得更加意义非凡,教材中的人物也更加“生动形象”,好像从古代穿越到了现代,和学生们一同感受现代化教育的进步。

杜甫前辈的古诗词脍炙人口,《杜甫诗三首》是学生们上学时期会接触到了,可是万万没想到,学生们却给了杜甫一次“穿越”到现代的机会,老师看完气的眼冒金星。

男生们喜爱篮球毋庸置疑,调皮的学生也成功将杜甫送入了“LAKERS”。湖人队有了“杜神”的加入,一定也能再次风生水起。

这名学生有一颗“少女心”,将杜甫的衣袍上涂满了粉红色的小心心,身后还有一个可爱的布娃娃。仔细观看发现,学生还给人家配上了“iPhone”。

前辈陶醉地听着音乐,脸颊微微泛红,此情此景真的想“吟诗一首”。老师看后气不打一会出来,学生的脑洞怎能这么大,上课不好好听讲,竟搞这些花花肠子。

在学生的笔下,杜甫变得“很忙”。小猫腻“挂”满身,整个人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但不就是不知道人家心中想的是什么,今晚撸哪一只猫?

老师看到了学生的教材后陷入了沉思,不得不抱拳说一句“甘拜下风”。老师也得检查检查学生的其他教材练习册了,劳逸结合是好,但一直这样下去也会耽误了学习。

学生们是懂“变装”的,美术老师看完笑了,这学生有前途!

鲁迅也没有逃过学生们的魔爪之下,文质彬彬的先生成了玉树临风的“江湖大侠”。学生还配上了个人独白“天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此情此前鲁迅万万没能想象得到。

这篇课文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学生也忽略了文字内容的重要性,教育真的能文化传承吗?教育方式在不断改革,学生们的思维确实也更加活跃,活跃到让老师束手无措。

学生们是懂“变装”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成了“不老之神”。白色的胡须黝黑发亮,耳朵上也多了3个耳洞,不得不感叹学生的脑回路实在是无人能敌。

美术老师倒是很欣赏学生们这种肆意的创作思维,要不然咱们走艺考之路吧,考个鲁美试一试,说不定作品能被老师一眼看中,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孔乙己也没能逃过此劫,不仅没有脱下长衫,还多了一顶高帽子。身边的学生也和他一同抽起了旱烟,画面虽然比较搞笑,但是这样思维可不被提倡哦!

老师也要正确引导学生不能走弯路,老师看到这样的画面之后,恐怕学生也逃不过被老师追问了,是什么样的动机才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呢?

听课效率和成绩成正比,走神溜号的学生要注意,自己要拉自己一把

每节课有45分钟,大多数学生的专注力仅仅能维持在15分钟左右,之后学生们也开“走神溜号”模式,虽然学生本人坐在教室中,但灵魂早已经不在此处。

“神游”中学生真正的放飞了自我,教材就成了学生们“下手”的首选。对于老师的讲课,也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也错过了整堂课最重要的知识点。

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学生家长和老师都要重视起来,长久以往下去,学生们的成绩也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可再想补回去难度非大,要比其他学生付出双倍的时间和精力。

落下的知识点不追上就比别人慢一步,欠下的知识越多,日后学习的难度也将越大。如果基础掌握不好,学生们也难盖起参天大楼,考上理想高校的梦想也将破没。

笔者寄语:现代化的素质教育提倡让学生们全面发展,不过,这种发展也要“有个度”,偏离了正的轨道,学生们会走入迷途,好成绩也会随之远去。

【话题】你还见过哪些奇葩的学生课本涂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杜甫

更多文章

  • 学生课本涂鸦,杜甫被李白“开飞机”,法拉第秒变“美少女”!

    历史人物编辑:小娜搞笑家标签:杜甫

    学生课本涂鸦,杜甫被李白“开飞机”,法拉第秒变“美少女”!这李白杜甫俩基友玩的不过瘾,还找来白居易玩三人的,这有点重口了噢。这日天日地日空气的,李白的居心何在?是不是杜甫不行,想和白居易耍朋友?那也不能这么对可爱的杜甫吧。这位苏联的红军同志,你这样做真的好吗?小朋友都头冒火光了,你怕是要完了?网友们

  • 杜甫:被埋没的才子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杜甫

    相信提起杜甫大家都很清楚,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对于他的诗实在不陌生,那一篇篇流传了上千年的诗篇迷倒了无数人,也让人从他的作品里看到了一个忧思国家的有才之人,然而,杜甫在他那个时代的故事,以及社会经历,又有多少人了解呢?繁华渐远,衰凉寂寂杜甫出生在一个大动荡、大改变的时代,他是唐朝人,是那个繁华而

  • 杜甫真的很穷吗?他的工资收入相当于现在月薪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瞳眼天下标签:杜甫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有着困难和贫穷的生活,只能依靠官职的薪酬度日。那么,杜甫这位著名诗人在唐代的官职是什么呢?他的工资收入相当于现在月薪多少呢?这些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杜甫的官职。公元757年,杜甫参加了科举考试并获得了进士称号,由此

  • 杜甫为什么非常仰慕李白?因为杜甫根本就不了解李白!

    历史人物编辑:小迪逗你笑标签:杜甫

    杜甫和李白都是华夏历史上最为璀璨的明星之一,杜甫作诗忧国忧民被人尊为诗圣,李白作诗飘逸绝群,卓然洒脱,被人尊为诗仙。虽然说两人作诗风格截然不同,但是杜甫一直非常敬仰李白。杜甫年龄比李白小11岁,可以说是李白的小迷弟。据典籍记载,杜甫与李白在这一生中只相遇过寥寥几次。在古代车马慢,疫病多,这寥寥的几次

  • BBC推出杜甫纪录片 伊恩·麦克莱恩读杜甫英译诗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的小土豆标签:杜甫

    BBC推出杜甫纪录片迈克尔·伍德在成都杜甫草堂在东方,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是不朽的;在西方,却很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4月6日,BBC(英国广播公司)推出了时长将近一小时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以下简称《杜甫》)。杜甫其人其诗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介绍给西方世界。片中,BBC最受欢迎

  • 从“茅屋歌”的立意,看杜甫的人格魅力〔181〕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典故漫话标签:杜甫

    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名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语义:诗人从“吾庐独破”以致全家长夜沾湿的痛苦体验中,联想到饱经战乱的整个国家,伤时悯世,推己及人,热切希望解除民间疾苦、“大庇天下寒士”,甚至为了他人利益,甘愿牺牲自己

  • 苏轼为表现自己,踩杜甫李白,合适吗?

    历史人物编辑:凡人摸史标签:杜甫

    林语堂说,苏轼是个酿酒师。此为确论。只不过,他忘了说,他酿出来的经常喝得儿子上吐下泄,朋友们避之不及。所以,这个师,绝非师傅的师,而是技师的师,他更喜欢的是创造,在失败中不断地尝试。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他喜欢喝酒。二是他酒量感人。他在《夜直秘阁呈王敏甫》里中写道:共谁交臂论古今,只有闲心对此

  • 李白和杜甫到底谁才是唐诗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杜甫

    李白和杜甫到底谁才是唐诗第一?首先,要先回答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标题,在我心里此二人应该并列第一。这不是怕喷而故意这般回答,不是的。打实讲,在我心里李杜并重,都是大神一样的存在。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杜甫的人,喜欢他的严谨和沉郁顿挫。杜甫的诗在我心里是高度深度厚度俱存,他的秋兴八首真的是妙,他的《登高》让

  • “杜甫玩上cosplay”,学生课本硬核涂鸦走红,杜甫:你礼貌吗

    历史人物编辑:跳跳妈妈谈教育标签:杜甫

    文/跳跳妈妈 学习是个枯燥且乏味的过程,一节45分钟的课堂,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就像是一个世纪那么长。 中小学的一节课基本上都是45分钟,但是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差不多都是在30分钟左右,所以一节45分钟的课下来,学生们肯定会有走神的时候。那学生们走神的时候都在干些什么呢?有胆子大的学生会在下面搞

  • 孟浩然没给李白写过一首诗,却将友情写在此诗中,寄给不知名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孟浩然

    在中国的诗坛上,李白的名字万古长青,受到后人的顶礼膜拜。然而,李白虽然被誉为“谪仙人”,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更有自己的偶像。远的要算谢灵运,近的就是孟浩然。尽管孟浩然因为忤逆了唐玄宗,终身没有入仕,但并不妨碍李白对他的崇敬和好感。李白对孟浩然的感情,从现在遗留下来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