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以为白居易为例了解唐代文人造园风气

以为白居易为例了解唐代文人造园风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 访问量:2636 更新时间:2023/12/16 18:01:43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园林业的高峰期。与汉魏时代不同,皇家园林之外,私家园林尤其是人园林的繁荣,是唐代园林业的重要特点。唐代的文人园林在魏晋时代私家园林的基础上,又有极大的跃进。由于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学艺术发展迅猛,文人山水诗画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诗、画巨匠。文人、画家把对山水的欣赏带入生活中,出现生活诗意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把诗画秀逸、超脱的意境,运用到园林建设中,形成文人构思的自然写意山水园。如维的辋川别业,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等。而园林同样影响着诗歌的创作。在诗歌题材领域中,出现了一些专写园林的诗篇。诗歌、绘画、园林相互渗透,共同推动了唐代园林文化和园林文学艺术的发展。白居易的造园活动属于文人造园的范围。

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明确提出了“文人园林”的概念。“文人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第页。东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园林乃是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在造园思想上融入了文人士大夫的独立人格、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作为园林艺术的灵魂。”“

随着科平制的确立,魏晋以来形成的士族门阀不断衰落,一部分新兴的寒门庶族通过科准考试进入官场,成为文人官僚。这些文人官僚着意经营自己的私园。他们把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灌注进园林艺术中。但由于财力不足,或是出身阶层的局限,这些文人园的规模较小,在庭院中模山范水,不求富丽豪华,但求逍遥自在。文人士大夫的造园活动,表现出素朴淡雅的风格特征。文人的理想木来是致君充舜、兼济天下,当他们的理想在现实中遇到挫折时,园林别业就成为他们最好的感情的寄托。他们或在园林里聚会,或抚琴饮酒,或泛舟独钓、静坐冥想,怡情养性,借此躲避政治风波。总之,园林是一个完全可以让人放松身心的空间。

白居易就是一位中唐文人上人夫造园家的典型。不管是从唐代园林史的角度,还是从康代社会生活史的度,白屈易的造园活动都是值得一提的。白居易的园林牛沾方式为同时代乃至后代文人提供了生活样板。早在宋代的葛立方就在《韵语阳秋》书中指出:“乐天所至处必筑居。在渭上冇蔡渡之屈,在江州有草堂之在长安有新昌之,在洛中有履道之屈,皆有诗以纪胜。故其谓云:‘余自幼迨老,射丨屋’若朱门,凡所止,里一日二日,辄覆算土为台,聚举石为山,环斗水为池。’所谓君子之屈,一日必葺者耶?”(卷十三)可谓一语中的。白屈易很注重自己的屈住环境,从早期家乡的“蔡渡之居”,到晚年的‘‘履道之屈”,每一处住处白居易都是用心经营的。不过,刻意经营私家住所,这不仅是白屈的个人行为,更是整个社会风气使然。

唐代官僚阶层中,存在着一种讲究住宅的风气。人们追求居住上的品位,以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这正是唐代私家园林繁盛的原因所在。李义斑对其兄李义谈的席话颇能说明问题:“凡人仕为丞、尉,即营第宅。兄官高禄重,岂宜卑以偏下也?”《旧唐书》卷八十一《李义琰传》)只要做了大官,就要修大宅华屋。只不过身为宰相的李义谈担心因营买宅而构祸,最后只好作罢。在此,住宅成了身份地位、经济实力的象征。带有园林的住宅不仅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还能让人的精神得到满足。

正因为如此,白居易在长安做官时,因新昌里住宅地势低佳、潮湿,在满足自在的同时,常有怨言。长庆四年,白居易就倾其所有,购买履道里宅,因价不足,还以两马偿之(见卷八《洛下卜居》)。白居易在自己住宅的后面经营宅园,园里放着白居易从杭州带来的天竺石、华亭鹤,从苏州带回的太湖石、白莲、折腰菱、青板舫等,白居易尽力搜罗自己喜欢的物件,安置在小园内,供自己玩赏。这些从江南带回的宝贝,都离不开水。因此,池成了白居易庭院中最重要的景观;池边也成了白居易晚年最喜欢流连的地方。

标签: 白居易

更多文章

  • 学生“课本涂鸦”走红,杜甫“穿越”到现代,老师气的眼冒金星

    历史人物编辑:雅儿教育标签:杜甫

    教材是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的学习工具,新学期的到来,学生们也能拿到崭新的教材,但当整个学期结束之后,教材却变得失去了本来的面目。随着学生们的翻看频次的增加,教师由新变旧,经历了岁月的沉淀,白色的纸张也略显陈旧。当老师翻开学生们的教科书之后,站在原地目瞪口呆,可傻眼了。学生们总是能给老师带去

  • 学生课本涂鸦,杜甫被李白“开飞机”,法拉第秒变“美少女”!

    历史人物编辑:小娜搞笑家标签:杜甫

    学生课本涂鸦,杜甫被李白“开飞机”,法拉第秒变“美少女”!这李白杜甫俩基友玩的不过瘾,还找来白居易玩三人的,这有点重口了噢。这日天日地日空气的,李白的居心何在?是不是杜甫不行,想和白居易耍朋友?那也不能这么对可爱的杜甫吧。这位苏联的红军同志,你这样做真的好吗?小朋友都头冒火光了,你怕是要完了?网友们

  • 杜甫:被埋没的才子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杜甫

    相信提起杜甫大家都很清楚,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对于他的诗实在不陌生,那一篇篇流传了上千年的诗篇迷倒了无数人,也让人从他的作品里看到了一个忧思国家的有才之人,然而,杜甫在他那个时代的故事,以及社会经历,又有多少人了解呢?繁华渐远,衰凉寂寂杜甫出生在一个大动荡、大改变的时代,他是唐朝人,是那个繁华而

  • 杜甫真的很穷吗?他的工资收入相当于现在月薪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瞳眼天下标签:杜甫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有着困难和贫穷的生活,只能依靠官职的薪酬度日。那么,杜甫这位著名诗人在唐代的官职是什么呢?他的工资收入相当于现在月薪多少呢?这些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杜甫的官职。公元757年,杜甫参加了科举考试并获得了进士称号,由此

  • 杜甫为什么非常仰慕李白?因为杜甫根本就不了解李白!

    历史人物编辑:小迪逗你笑标签:杜甫

    杜甫和李白都是华夏历史上最为璀璨的明星之一,杜甫作诗忧国忧民被人尊为诗圣,李白作诗飘逸绝群,卓然洒脱,被人尊为诗仙。虽然说两人作诗风格截然不同,但是杜甫一直非常敬仰李白。杜甫年龄比李白小11岁,可以说是李白的小迷弟。据典籍记载,杜甫与李白在这一生中只相遇过寥寥几次。在古代车马慢,疫病多,这寥寥的几次

  • BBC推出杜甫纪录片 伊恩·麦克莱恩读杜甫英译诗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的小土豆标签:杜甫

    BBC推出杜甫纪录片迈克尔·伍德在成都杜甫草堂在东方,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是不朽的;在西方,却很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4月6日,BBC(英国广播公司)推出了时长将近一小时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以下简称《杜甫》)。杜甫其人其诗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介绍给西方世界。片中,BBC最受欢迎

  • 从“茅屋歌”的立意,看杜甫的人格魅力〔181〕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典故漫话标签:杜甫

    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名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语义:诗人从“吾庐独破”以致全家长夜沾湿的痛苦体验中,联想到饱经战乱的整个国家,伤时悯世,推己及人,热切希望解除民间疾苦、“大庇天下寒士”,甚至为了他人利益,甘愿牺牲自己

  • 苏轼为表现自己,踩杜甫李白,合适吗?

    历史人物编辑:凡人摸史标签:杜甫

    林语堂说,苏轼是个酿酒师。此为确论。只不过,他忘了说,他酿出来的经常喝得儿子上吐下泄,朋友们避之不及。所以,这个师,绝非师傅的师,而是技师的师,他更喜欢的是创造,在失败中不断地尝试。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他喜欢喝酒。二是他酒量感人。他在《夜直秘阁呈王敏甫》里中写道:共谁交臂论古今,只有闲心对此

  • 李白和杜甫到底谁才是唐诗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杜甫

    李白和杜甫到底谁才是唐诗第一?首先,要先回答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标题,在我心里此二人应该并列第一。这不是怕喷而故意这般回答,不是的。打实讲,在我心里李杜并重,都是大神一样的存在。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杜甫的人,喜欢他的严谨和沉郁顿挫。杜甫的诗在我心里是高度深度厚度俱存,他的秋兴八首真的是妙,他的《登高》让

  • “杜甫玩上cosplay”,学生课本硬核涂鸦走红,杜甫:你礼貌吗

    历史人物编辑:跳跳妈妈谈教育标签:杜甫

    文/跳跳妈妈 学习是个枯燥且乏味的过程,一节45分钟的课堂,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就像是一个世纪那么长。 中小学的一节课基本上都是45分钟,但是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差不多都是在30分钟左右,所以一节45分钟的课下来,学生们肯定会有走神的时候。那学生们走神的时候都在干些什么呢?有胆子大的学生会在下面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