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瀛奎律髓113卷44疾病类,杜甫耳聋白居易眼花,不取其格取其味

瀛奎律髓113卷44疾病类,杜甫耳聋白居易眼花,不取其格取其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4145 更新时间:2023/12/18 4:41:29

前言

在第44卷中,方回把诗人病后的作品也归为一类:

疾病呻吟人之所必有也。白乐天有云:刘公干卧病瘴浦,谢康乐卧病临川,咸有篇章。盖娯忧纾怨,尤足以见士君子之操焉。

从这些作品中,也可以了解到这些大诗人曾经得过什么疾病,也可以看出诗人创作风格的不同。

一、耳聋 杜甫

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

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

黄落惊山树,呼儿问朔风。

前三联皆对仗。

首联反对,有生之年想成为隐者鹖he冠子那样的人,想不到如今却成为了叹息时世的鹿皮翁。上下联说的是一件事。

颔联说眼睛和耳朵,眼睛何时失明?耳朵已经聋了。

颈联有点复杂: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听到猿鸣,我应该落泪,但是我耳朵上个月已经聋了,所以“秋泪缺”;听到雀噪,我应该忧愁,但是耳朵聋了,所以“晚愁空”。

尾联说,看见黄叶飘落,于是叫来二子询问,是不是有寒风吹过。

方回点评说:

此诗足见游戱翰墨。後四句俱谓耳全无闻,猿鸣雀噪既不闻矣,而朔风吹落木叶亦不之闻。至呼儿以问之。予谓果真聋矣?儿所答又何闻乎?

史记谓豫让呑炭为哑,然请赵襄子之衣三斩之,未尝哑也。

既然聋了,怎么还会知道猿鸣、雀噪呢?豫让并不哑,杜甫也不是聋子,耳聋心不聋,这是一首有寄托寓意的作品。

二、眼病二首 白居易

宝历二年(826年),在苏州刺史任上的白居易,先是外出赏梅时“足伤遭马坠”,后又患眼病请了长假。这两件事,白居易均有诗描写,也都被方回收录于疾病类中。

《眼病二首》是七言律诗,第一首写道:

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

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

僧说客尘来眼界,医言风眩在肝家。

两头治疗何曾瘥chài,药力微茫佛力赊。

前四句用比喻的手法,写患病后的感受:仿佛天上纷纷扬扬下起大雪,又好像所有的东西都蒙上了一重纱。即使天晴,欣赏景物也像隔了一层雾,不是春天,眼中也似乎能看见花。

颈联写僧人与医生的建议,和尚说眼中所见是尘世的种种烦恼啊,医生说这是肝脏有问题引起了风眩之病。

尾联说,两种建议都想法去实施治疗,可是都没有病愈,可见药效和佛法都不行呀。

第二首的内容,像是第一首的后半部分,诗人写道:

眼藏损伤来已久,病根牢固去应难。

医师尽劝先停酒,道侣多教早罢官。

案上谩铺龙树论,盒中虚撚决明丸。

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

眼病是老毛病了,病根难去。医生劝戒酒,修道者劝归隐。桌子上铺着医书《龙树菩萨眼论》,搓揉着盒中治疗头眩目暗的“决明丸”,但是都没有什么用处。传说金篦能刮眼膜使盲者复明,又如何能得到呢?

诗人似乎对于眼病已经无可奈何了。

方回对于这两首诗,点评道:

白体诗不可以陈简斋《目疾》诗律律之,然此亦善形容,不取其格而取其味。

三、目疾 陈与义

方回说的陈简斋即陈与义,这首《目疾》也被收录于这一卷中:

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

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

著篱令恶谁能继,损读方奇定有功。

九恼从来是佛种,会如那律证圆通。

方回说白居易的《眼病》是白体诗,白体诗的特点是浅切随意、简单易懂,陈与义的这首《目疾》用典太多,理解起来就麻烦多了。

方回点评说,那些说诗不在于用典的人,是学问太浅:

此诗八句而用七事,谓诗不在用事者,殆胸中无书耳。《瀛奎律髓·疾病类》

关于这些典故,方回也作了解读。

首联2个典故: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青白眼,来自阮籍的故事。阿堵,出自画家顾恺之的故事,《晋书·文苑传·顾恺之》:“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陈与义说自己白眼多,而且眼中似乎有遮挡物。不知道是不是得了白内障呀。

颔联: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参军谈瞎马出自《世说新语》: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此《世说》殷仲堪参军所作危语,仲堪眇一目,适忤之。《瀛奎律髓·疾病类》

送飞鸿,出自嵇康的《赠秀才入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不怪,是承认眼瞎,但妨,也是说眼不好,所以影响了嵇康遥看归鸿。

颈联:著篱令恶谁能继,损读方奇定有功。著篱,出自唐朝的《谐噱录》:

只见门外着篱,未见眼中安障,此方干令以嘲李主簿。《瀛奎律髓·疾病类》

损读,出自《晋书》:

范甯武子患目痛,求方於张湛,湛戏谓,此方用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简外观四、早晚起五、夜早眠六、凡六物熬以神灰,下以气节,今刋本多误作“损续”非也。《瀛奎律髓·疾病类》

尾联的九恼、那律,都是佛家语:

那律,事出《楞严经》无目可以证道。

最后,方回又夸了一会陈与义:

其要妙在用虚字,以斡实事,不可不细味也。《瀛奎律髓·疾病类》

虚字,例如:不怪、但妨、谁能、定有、从来、会如 。

结束语

杜甫和白居易,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而杜甫诗另有深意,因此杜诗格高,白诗格卑。

方回将陈与义与白居易诗作比较,只是因为题材相同而已,二人风格完全不同。陈与义的《目疾》用典方式,有点像像李商隐的《泪》。

方回偏向江西诗派,因此赞赏陈善于用典,且妙用虚字。他把陈与义和白居易比较,也是暗示陈诗格高。不过后人欣赏起来就麻烦了,难免有“隔”的问题。

结束时,依照惯例作诗一首,七律习作113卷疾病类《眼》:

过目浮生岂足夸,少年近视老来花。

逢人难辨长青眼,书字昏蒙唯乱鸦。

几度临池瞎骑马,当时赐酒影成蛇。

何堪回首如一瞬,不觉镜前双鬓华。

@老街味道

标签: 白居易

更多文章

  • 白居易记载的“寧晉”字解宁晋之宁

    历史人物编辑:琳琳佳严严标签:白居易

    白居易记载的“寧”晋故事。钦定四库全书,(唐)白居易原本,(宋)孔传续撰《白孔六帖》卷九十八:寧晋三龟。建中二年夏,赵州寧晋县沙河北,有棠树甚茂,民祠之为神。有蛇数百千自东西来,趋北岸者聚棠树下为二积,留南岸者为一积。俄有径寸龟三绕行,积蛇尽死,而后各登其积。野人以告,蛇腹各有疮,若矢所中。刺史康日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唐诗,白居易《早春》

    历史人物编辑:初夏听花开标签:白居易

    《早春》【唐】白居易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早春音频:00:0003:1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译文白雪消散,是因为和暖天气的到来;寒冰化开,是得到温暖阳光的照耀。春天销魂的景致尚未寻得,只有两鬓的白发又多了几根。注释和气: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

  • 你知道最悲痛的唐诗是哪一首吗?白居易说这首诗从头便是断肠声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白居易

    这是著名诗人杜牧的《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可以看作是对张祜的评价。的确,张祜的一生,狂士、浪子、游客、幕僚、隐者,曾以多种角色出现在人生舞台上,平凡而又独特,畅意而又痛苦,受盛誉而又曾遭诋毁,声名大噪而又终生埋没,可谓是坎坷不平的一生。张祜是一个才子诗人,他青年时豪侠游历、中年时宦海沉浮、晚年的

  • 唐朝流行的街头小吃,为何让白居易念念不忘?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寄胡饼与杨万州》)公元819年,白居易脱下江州司马的青衫,转任忠州刺史,忠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市忠县。在这座小城,年近半百的诗人白乐天吃了一口街头小吃,当然不是火锅,而是一种炉子里烤出来的面饼,上面撒着芝麻,这就是胡麻饼——唐朝人

  • 白居易对历史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西施小女标签:白居易

    白居易 (772年 – 846年),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他于贞元年间入仕,历任御史中丞、左拾遗等职,与杜甫、王之涣、刘禹锡一起被称为唐代“小李杜”。他的作品以诗歌最有名,尤以七言律诗著称,而且以其文字简练、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而自成一格。时间:唐代地点:唐朝长安 (今天的西安市)唐朝是中国历史上

  • 他是武则天族人、白居易的情敌之一,竟在凌晨被刺客取走首级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白居易

    白居易的情敌不算少,当然并不是他风流债太多,作为40岁才结婚的老光棍感情生活还是很贫瘠的。偏偏他仰慕女诗人薛涛,这个多情才女的追求者甚多,由此连累的白居易。不过作为白居易众多竞争者之一,我们文中的主角可能是下场最惨的,没有之一。01武则天的亲戚武则天掌权之后武家势力迅速崛起,武三思等一批亲戚纷纷登上

  • 白居易: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历史人物编辑:红空米云土标签:白居易

    作者:蘅苒,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池上(其二)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有“诗王”之称,现存诗2800余首。他的诗在他在世时就已经广为流传了,这是他颇为自豪,在《与元九书》中就曾提到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

  • 白居易喜欢这一口?晚年养33位家妓,只要年轻的,年龄不能过18岁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的小聪标签: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朝时的大诗人,曾经担任过刑部尚书、太子少傅,爵位封为冯翊县侯。白居易在我们很多人印象里是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但是大诗人也不能免俗,在他晚年时他就喜欢豢养家妓,总共养过33位家妓,并且年龄必须低于18岁,稍微年长就转卖出去或者送给朋友。白居易晚年养家妓受到了很多人的争议,一部分认为白居易贪恋

  • 唐代流行这么称呼:李白叫“李十二”,白居易叫“白二十二”!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白居易

    众所周知,中国古人的称谓是比较有讲究的,除了有姓和名,还有字、号、别号等。▲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被称为李十二通常,古人对平辈或尊辈称其字或号,以示尊敬;自称则称名,以表谦卑。例如: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别人称他为“孔明”或“卧龙先生”,而他对别人则自称“亮”。大概是觉得称字、称号还不够尊

  • 原来古代人望房兴叹!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这些大文豪也买不起房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白居易

    现在房价这么贵,古代的房子便宜吗?其实,古代的房子也不便宜的,特别是首都这样的一线城市,下面我们来聊聊古代文豪买房故事。一、首先说杜甫:京城漂泊十年没有房。杜甫生活在1200年前,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当时唐朝的世界地位和如今的美国差不多吧。杜甫曾在长安呆了10年,是典型的“京漂”。当时最高官当到左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