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流行这么称呼:李白叫“李十二”,白居易叫“白二十二”!

唐代流行这么称呼:李白叫“李十二”,白居易叫“白二十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话笑侃 访问量:2996 更新时间:2023/12/10 17:34:05

众所周知,中国古人的称谓是比较有讲究的,除了有姓和名,还有字、号、别号等。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被称为李十二

通常,古人对平辈或尊辈称其字或号,以示尊敬;自称则称名,以表谦卑。

例如: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别人称他为“孔明”或“卧龙先生”,而他对别人则自称“亮”。

大概是觉得称字、称号还不够尊敬,古人在人际交往中,还会称“官爵”,称“地望”(出生地或住地)。

例如:杜甫曾任左拾遗,所以人们称他为“杜拾遗”;后又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他的诗文集就命名为《杜工部集》。

又如:王安石是江西抚州临川人,故被人们称为“王临川”,其诗文集便命名为《临川先生文集》。

此外,在唐代,还流行一种别具特色的称谓方式,这就是:以排行相称!

这种叫法本身并不稀奇,从古至今,中国人在家族或家庭内部,家人之间都会这么叫,比如阿大、阿二、阿三……显得亲切随便。

不过在唐代,这却成为从官场到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称谓方式,并不限于家族内部,可以说已成为一种社会风俗。

▲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又被称为杜二

这在唐代诗文中体现得非常突出——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有句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里的“崔九”,即以排行相称,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近臣崔涤(崔澄)。

又如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题中的“董大”,即董庭兰,乃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

再如白居易的《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此诗题中的两个人都是以排行相称:“李十一”即诗人的朋友李杓直,“元九”即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

等等。

而且,这种称谓不单在男性中,唐代女子也有这样称呼的。

如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中云:“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这位公孙大娘的高徒,叫做“李十二娘”,和她师父一样,都是以排行相称。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被称为白二十二

具体来看,唐人以排行相称,可以细分为三种模式——

一是以姓氏加排行相称,如前面提到的“崔九”、“董大”、“李十一”、“元九”等。

包括上述诗人也都有用排行的称谓:杜甫被称为“杜二”(如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高适被称为“高三十五”(如杜甫《寄高三十五书记》),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如刘禹锡《叹水别白二十二》)。

这是最常见的以排行相称的方式,一般用于比较相熟的朋友之间。

二是以姓氏加排行,再加表示关系的兄、弟、叔、伯等,或表示性别的郎、娘等连称。

前者如王维的《答张五弟》,“张五”即张諲,唐代书画家,王维的好友;其年龄应该比王维小,所以王维称他“张五弟”。

后者如上述“公孙大娘”、“李十二娘”;另外,唐玄宗李隆基也被称为“李三郎”,武则天的两个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则被称为“五郎”、“六郎”。

▲ 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又被称为韩十八

三是以姓氏加排行,再加官职连称,如:

杜甫又被称为“杜二拾遗”(如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因为如前所述,他曾任左拾遗;

写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被称为“李二十侍郎”(如白居易《酬李二十侍郎》),因为他曾任中书侍郎、门下侍郎;

柳宗元则被称为“柳八员外”(如皇甫冉《送柳八员外赴江西》),因为他曾任礼部员外郎。

等等。

与前两种方式相比,这种加上官职的称呼方式更显郑重、客气,无论相熟与否皆可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排行有大小之别,按同父所生的兄弟排行,为小排行;按同祖或同曾祖的兄弟排行,为大排行。

唐人主要是按大排行,即一个家族同辈的人,分男女、依年龄进行排行。

如前述白居易称“白二十二”、高适称“高三十五”,这个二十二、三十五的排行,当然不是他们的同胞兄弟有那么多,而是以同曾祖的兄弟排行来计算的。

▲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被称为柳八

这种“以排行相称”的习俗,盛行于唐代,对后世也仍有影响。

比如宋代文坛上就延续了此遗风——著名词人柳永称“柳七”、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欧阳九”、大文豪苏东坡称“苏二”,等等。

对于古人的这种称谓方式,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标签: 白居易

更多文章

  • 原来古代人望房兴叹!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这些大文豪也买不起房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白居易

    现在房价这么贵,古代的房子便宜吗?其实,古代的房子也不便宜的,特别是首都这样的一线城市,下面我们来聊聊古代文豪买房故事。一、首先说杜甫:京城漂泊十年没有房。杜甫生活在1200年前,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当时唐朝的世界地位和如今的美国差不多吧。杜甫曾在长安呆了10年,是典型的“京漂”。当时最高官当到左拾

  • 白居易竟然假扮唐玄宗,私会杨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老挝红梅标签:白居易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途经马嵬驿时,为求自保,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

  • 白居易新婚燕尔,写下大唐最美的一首情诗,却被天下的女人骂惨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白居易

    白居易与元稹是唐朝风俗史上赫赫有名的“青楼兄弟”,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泡楼”,饮酒赋诗,赏歌鸣乐,往往一泡就是一天。当然元白痴恋红尘,除了能够纵享樱红柳绿之外,还可以从中汲取文学力量,继而写下一首首醉人的妙作。如今大众审美里的“樱桃嘴、小蛮腰”便是出自白居易之手,原诗为:“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 你了解白居易的个人遭遇吗?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白居易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中间经历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年七十五岁。白居易一生的出处进退、政治生涯是与当时中唐的社会历史大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人曾指出白居易在江州之柩后,思想变得消极取容、独善其身,一方面有白居易自身思想性格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当时

  • 逼死女人的白居易,如此做是和自己的遗憾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香菜谈谈母婴标签:白居易

    大家应该都知道大诗人白居易,他一生创作无数,诗篇传遍天下,脍炙人口。不过,关于白居易的故事和传说里,有一桩正史当中并无记录、既香艳又悲惨的故事,这也是白居易风流绝代一生最大的遗憾。白居易画像关盼盻是张立本(亦称张愔、张建封)的爱姬,是一位色艺双绝的女性,历史上和民间关于她的传说都很多,也有说法称关盼

  • 樱桃口、小蛮腰,你以为这是夸赞美女?白居易告诉你一段伤心往事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白居易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寥寥数字,一个绝世美女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它浓缩成了现代人审美的两个常用词汇:樱桃口、小蛮腰。假如你用这两个词赞美一位女士,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回应呢?你很可能得到的是一个白眼,甚至一个大耳刮子。别惊讶,这才是有文化的女子,而那个回报你灿烂笑容的女子,其实被你侮辱了。因

  • 钱塘第一名妓,19岁去世,让后世追思千年,白居易也是她的仰慕者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白居易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是钱塘第一名妓苏小小描绘她与阮郁的爱情故事时写下的。用一句话概括她的一生,红颜多薄命再合适不过了。苏小小出生在钱塘一个较为富庶的人家,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视她为掌上明珠,十分宠爱。因她长得娇小,所以父母给她取名小小。十五岁之前的

  • 白居易:从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白居易

    避过了战火纷飞的安史之乱,在颠沛流离的年代,白家迎来了一个新生儿。公元772年,年仅七个月大的白居易,被祖父抱在怀中逗弄,嫩生生的小脸蛋儿分外惹人怜爱。祖父看着这眉眼灵动的宝儿,一时间兴致上头,哪怕白居易还不会说话。他老人家却兴致勃勃的指着书案上的字,一个一个念给孙儿听。这幅含饴弄孙之景,本是无心之

  • 原来王维和白居易都曾是科举移民,兼论当今高考移民现象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白居易

    引言:今年高考前的一次摸底考试,深圳出现了在高端局中来自一区的“王者考生”被来自郊区的“青铜考生”吊打的现象。经调查发现,这些吊打“王者”的“青铜”选手原来是外服的“王者”。外服王者被取消参赛资格遣送回原服,但关于“移民”现象的讨论却远未结束,因为它直指高考的绝对公平和区域公平。而这个问题,在一千多

  • 瀛奎律髓101·卷39消遣类,白居易这类七律,以议论为主

    历史人物编辑:老街味道标签:白居易

    前言 唐文宗的甘露之变是一件影响巨大的事件,宦官掌权,朝廷重臣纷纷被杀,皇帝成了傀儡。在这一事件发生时,早就看出端倪的白居易正在洛阳悠游岁月。看着那些为争名夺利而人头落地的老同僚们,白居易为之遗憾,也为自己庆幸。不过,也有人认为白居易有些幸灾乐祸。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祸福茫茫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