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名相魏征,后代家道中落,皇帝都看不下去了:救济一下吧

一代名相魏征,后代家道中落,皇帝都看不下去了:救济一下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旧年科技 访问量:4794 更新时间:2024/4/7 3:22:42

大唐名相魏征,以敢于犯言直谏而著称,深得皇帝倚重。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征去世,唐太宗大为伤感,宣布辍朝五日,悼念魏征。

唐太宗下令厚葬魏征,魏征的妻子裴氏婉言谢绝。

裴氏的理由是,魏征一生生活简朴,举办了奢华的葬礼,与“亡者之志”相违背。

裴氏和家人用一辆小车,装载着魏征的灵柩出城,举行了简朴的葬礼。唐太宗宣召文武百官,出城列队相送,亲自为魏征书写碑文。

唐太宗称赞魏征“以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兴衰更迭;以人为镜子,可以知道得到的和失去的……如今魏征逝世,我等于丢了一面镜子啊!”

两年后的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率领兵马,亲政高句丽,此战损兵折将数千人,战马伤亡十之七八。

唐太宗非常懊悔,无限感伤地说道:“魏征要是活着,他会阻止我的这次行动。”

魏征清廉为官,一生也没留下像样的家产,只有一栋旧房子,里面挂着“钜鹿堂”的匾额。

《晋县志》记载:魏征家中,只有一些镐头、驴驼架、手摇纺车等农具。

魏征的子孙虽然多在朝中为官,但都承袭了他“戒奢尚检,克己勤勉”家风。

《资治通鉴》记载:“魏征玄孙稠贫甚,以故第质钱于人。”

魏征的子孙都过着简朴的生活,到了第四代,唐宪宗年间,魏氏家道中落,魏征的玄孙魏稠喝粥别说稠的,稀汤寡水都喝不上溜儿啦。

没办法,魏稠想找点活命的银子,家徒四壁,根本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只好把祖居的房子抵押给富人,换一点生活费。

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得知消息,十分同情魏稠,向朝廷请示,说自己愿意出钱,把老相国的房子赎回来。

宪宗李纯白居易起草诏书,老白一通狂草:“这事关朝廷脸面,是激励大臣勤勉为国的大事,应该由朝廷出资赎回。”

唐宪宗看过草诏之后,很满意,朕准了!

同时很严肃地通知魏稠:不准抵押,也不准卖掉!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西游中能做到斩仙的凡人是啥?魏征只是其中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魏征

    (蜗牛看西游第5135期)文/蜗牛神仙和凡人之间的距离是什么呢?大概就是牛郎织女之间的差距,两人之间隔着一道银河,但是,西游中的凡人,却拥有斩仙的能力。看到这里,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魏征魏大人。泾河龙王和袁守城打赌失败后,玉帝降下旨意,命令魏征将其斩杀以儆效尤。泾河龙王接到旨意后,惶惶不可终日,连

  • 魏征只是一介凡人,为什么能砍下泾河龙王的头?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魏征

    魏征的大名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唐朝有名的大臣,以耿直进谏著称,而他所进之言无时无刻不在为大唐考虑,却实在是“忠言逆耳”,让人听到之后难免会不舒服。幸好,魏征遇到了李世民这样的君主,他的耿直并没有被李世民放在眼中,而他的进言却全部被李世民听了进去。君臣之间相互成全,也算是一段佳话。历史上流传

  • 贞观之治,李世民的“两个魏征”,一内一外,缺一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魏征

    魏征是一个谏臣,在朝堂上直言敢谏,纠正了李世民的许多错误,为盛世贞观之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魏征死后,李世民为其留下了千古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但是,李世民还有一个“魏征”你知道是谁吗?这个“魏征”叫徐惠,她是后宫的妃子,是李世民的充容。之所以称她为“魏征”,是因为他在后宫所起到的作用堪比在魏

  • 名臣魏征,后代家道中落,唐宪宗看不下去了:由朝廷接济一下吧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魏征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贞观十七年,唐庭重臣魏征卧病在床,恐不久于人世,唐太宗李世民闻讯后,当即从宫中赶往魏征的府邸前去探视。魏征见太宗皇帝亲临府中探视自己,十分感动,拖着病体,穿

  • 魏征当初差点害死李世民,为何李世民偏偏独信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魏征

    魏征,唐初著名宰相,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还是个正直的大臣,经常为皇帝献计献策,辅佐唐太宗建立贞观之治。魏征先后在李密、王世充、李建成手下工作。为什么直到李世民创造出这个千里马,才得到真正的重用。617年,魏征在舞阳县做官,元宝手下,元宝被李弥迟造反。元宝给李密的密信是魏征写的,所以召见了

  • 唐太宗能虚怀纳谏,魏征敢于直言,才有了贞观之治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魏征

    我们都是通过别人的评价和态度,来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的,所以如果有一天别人的评价都变得不客观了,我们可能会对真实情况失去判断的准确。对于皇帝来说,顺从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有的是畏惧皇帝的生杀大权,有什么想法也不敢真的说出口,有的是盼望通过谄媚的方式对待皇帝,以便自己能讨皇帝的欢心,得到更多的

  • 太宗陛下和魏征的联合计谋,一个明君、一个铮臣?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魏征

    宗陛下和魏征的联合计谋,一个明君、一个铮臣?魏征也是多面的。什么刚正不阿都是后人把自己对官员的美好希望加上去的,举个例子唐太宗修改史书,就是魏征力倡的,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魏征是为了提升地位之后更好地提意见。李世民啥时候修改史书了?皇帝频繁的看史书甚至隐晦地提出对实录的修改意见,主流观点都认为是从太宗

  • 魏征作为唐朝一个凡人臣子,为何有资格斩首泾河龙王?

    历史人物编辑:留名青史标签:魏征

    历史上的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御前一名敢于直言进谏的诤臣,曾被李世民喻为自己明得失,识对错的镜子。魏征很优秀,可他也就是大唐的一名凡人臣子罢了。但在《西游记》中,魏征却可以梦斩位列仙班的泾河龙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可是一场大阴谋呀,主要和南海的观音菩萨,以及天庭的玉帝有关。当时,泾河龙王手下的一名巡

  • 明末士人为了美化投降,以魏征自居,将李自成比作唐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魏征

    清顺治二年,龚鼎孳在朝堂上指责大学士冯铨明朝时是阉党,冯铨反唇相讥,说龚鼎孳曾投降过李自成。摄政王多尔衮对此满脸惊讶。多尔衮问龚鼎孳这件事是真的吗?龚鼎孳则理直气壮地答道:“是真的。岂止是鼎孳一人,何人不曾归顺过?魏征亦曾归顺过唐太宗。”多尔衮错愕无语。阉党指明天启年间投靠司礼监太监魏忠贤的一派,与

  • 饺子的来源,魏征被唐玄宗放鸽子意外发现饺子并推广

    历史人物编辑:小旭爱旅游标签:魏征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一则故事是关于唐朝时期的一位宰相——魏征的。据传说,唐玄宗在位期间,曾多次招募有才干的人才来辅佐他的政治事业。有一天,他听说了一位名叫魏征的人才很有能力,于是他决定将他召见。但当魏征到达长安时,唐玄宗却因为事情繁忙而无法会见他。魏征只好在酒楼中等待,等了很久也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