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征生前忠心耿耿,死后没多久墓碑就被推倒,李世民:我非常后悔

魏征生前忠心耿耿,死后没多久墓碑就被推倒,李世民:我非常后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捌斗藏书阁 访问量:1363 更新时间:2024/1/19 19:10:33

魏征生前忠心耿耿,死后没多久墓碑就被推倒,李世民:我非常后悔

文/小先生

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少有的贤明君主,他有一句名言更是流传千古: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贞观时期政治开明,唐太宗又是一个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皇帝,因此经常接受臣子的劝谏,而其中最有名的自然就是太宗倚之为左膀右臂的魏征,而那句话正是因为魏征之死有感而发。可以说唐太宗时期之所以能够政治清明,魏征在其中有很大的功劳,因为他不惜冒犯龙颜也要拼死进谏,一度惹得李世民对他很是反感。

其实魏征的生命中不止冒犯过一次李世民,不过却都幸运的安然度过,这让笔者也情不自禁的为魏征捏了一把汗。本来魏征并非是如同房玄龄杜如晦一般是秦王府的忠实幕僚,魏征最开始时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而且还曾经建议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干掉李世民。后来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成功登上皇帝宝座,不无生气的问魏征:当初你为何要杀我呢?魏征直言道:当时我是太子的幕僚,自然要一心一意忠于太子之事。结果李世明感慨魏征是个忠臣,因此饶他一命。

不过魏征似乎真的有点“不畏天颜”,后来召开的朝会上公然反对李世民,而且拉住李世民的袖子不让李世民下朝,对着李世民就开始劝谏,唾沫星子甚至喷到了李世民的脸上,搞得李世民尴尬不已。随后李世民回到宫中,大怒道:会杀此田舍翁!朕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贤明的长孙皇后见状问道,陛下您怎么了?李世民就把对魏征的怨气一股脑说了出来,长孙皇后毕竟是贤内助,当即劝道:陛下,魏征虽然略有不妥,不过这正是忠心于陛下的表现啊。

李世民本来气已经消了一半,听到皇后的这番话,剩下的一半也没了。可以说魏征很幸运,之前李世民饶了他一命,现在又因为长孙皇后的原因逃得一条性命,已经算是很幸运。不过也多亏了李世民并没有处死魏征,因此才留下了中国历史上这对君臣相得的典范,并且流传千古。但是历史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反差,各位一定想不到,就在魏征逝世后不久,李世民忽然就变了脸色,直接把魏征的墓碑给推掉了。

李世民为何前恭后倨,对魏征如此前后不一?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朝廷在清算侯君集谋反案,谋反在历朝历代都是一等一的大罪,而好巧不巧的是,这位侯君集的伯乐不是别人,正是魏征,而且天天为侯君集说好话。除此之外还有一位杜正伦,是太子老师,结果同样教导无方。李世民心里这个气啊,你魏征推荐的都是什么歪瓜裂枣?

因为这两件事,李世民非但取消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把魏征之墓推倒。那么李世民真的对魏征如此不满,接机公报私仇?实际上并非如此,李世民很快就后悔了,但是没人敢为魏征翻案,没办法,李世民只好自己来了。征伐高丽失利以后,李世民重新给魏征立碑并且赏赐家属,这也是给朝野上下的一个信号:你们得像魏征一样进谏啊。李世民也不是圣人,但是推翻了魏征却能知错就改,已经很是难得,魏征遇到了李世民,也是他的幸运。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魏征是否有因私营党?为什么最后唐太宗会砸掉他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博主标签:魏征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稍微学过历史的都知道,魏征经常指出皇帝的不足,跟皇帝争锋相对。李世民虽火冒三丈,但也不会痛下杀手。最经典的故事莫过于下面这个,几乎家喻户晓。有一次,唐

  • 魏征曾是隐太子李建成的人,为何李世民还要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醉轻弦V标签:魏征

    魏征在被李世民重用之前,确实曾是原东宫的旧臣。就是说魏征和李世民原本是敌人般的存在,但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之后,还是重用了魏征,这是李世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李世民的决定是对的,魏征为开创贞观之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两人之间和谐的君臣关系也一直为人称道。魏征在跟随李建成之前

  • 一代名相魏征,后代家道中落,皇帝都看不下去了:救济一下吧

    历史人物编辑:旧年科技标签:魏征

    大唐名相魏征,以敢于犯言直谏而著称,深得皇帝倚重。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征去世,唐太宗大为伤感,宣布辍朝五日,悼念魏征。唐太宗下令厚葬魏征,魏征的妻子裴氏婉言谢绝。裴氏的理由是,魏征一生生活简朴,举办了奢华的葬礼,与“亡者之志”相违背。裴氏和家人用一辆小车,装载着魏征的灵柩出城,举行了

  • 西游中能做到斩仙的凡人是啥?魏征只是其中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魏征

    (蜗牛看西游第5135期)文/蜗牛神仙和凡人之间的距离是什么呢?大概就是牛郎织女之间的差距,两人之间隔着一道银河,但是,西游中的凡人,却拥有斩仙的能力。看到这里,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魏征魏大人。泾河龙王和袁守城打赌失败后,玉帝降下旨意,命令魏征将其斩杀以儆效尤。泾河龙王接到旨意后,惶惶不可终日,连

  • 魏征只是一介凡人,为什么能砍下泾河龙王的头?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魏征

    魏征的大名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唐朝有名的大臣,以耿直进谏著称,而他所进之言无时无刻不在为大唐考虑,却实在是“忠言逆耳”,让人听到之后难免会不舒服。幸好,魏征遇到了李世民这样的君主,他的耿直并没有被李世民放在眼中,而他的进言却全部被李世民听了进去。君臣之间相互成全,也算是一段佳话。历史上流传

  • 贞观之治,李世民的“两个魏征”,一内一外,缺一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魏征

    魏征是一个谏臣,在朝堂上直言敢谏,纠正了李世民的许多错误,为盛世贞观之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魏征死后,李世民为其留下了千古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但是,李世民还有一个“魏征”你知道是谁吗?这个“魏征”叫徐惠,她是后宫的妃子,是李世民的充容。之所以称她为“魏征”,是因为他在后宫所起到的作用堪比在魏

  • 名臣魏征,后代家道中落,唐宪宗看不下去了:由朝廷接济一下吧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魏征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贞观十七年,唐庭重臣魏征卧病在床,恐不久于人世,唐太宗李世民闻讯后,当即从宫中赶往魏征的府邸前去探视。魏征见太宗皇帝亲临府中探视自己,十分感动,拖着病体,穿

  • 魏征当初差点害死李世民,为何李世民偏偏独信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魏征

    魏征,唐初著名宰相,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还是个正直的大臣,经常为皇帝献计献策,辅佐唐太宗建立贞观之治。魏征先后在李密、王世充、李建成手下工作。为什么直到李世民创造出这个千里马,才得到真正的重用。617年,魏征在舞阳县做官,元宝手下,元宝被李弥迟造反。元宝给李密的密信是魏征写的,所以召见了

  • 唐太宗能虚怀纳谏,魏征敢于直言,才有了贞观之治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魏征

    我们都是通过别人的评价和态度,来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的,所以如果有一天别人的评价都变得不客观了,我们可能会对真实情况失去判断的准确。对于皇帝来说,顺从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有的是畏惧皇帝的生杀大权,有什么想法也不敢真的说出口,有的是盼望通过谄媚的方式对待皇帝,以便自己能讨皇帝的欢心,得到更多的

  • 太宗陛下和魏征的联合计谋,一个明君、一个铮臣?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魏征

    宗陛下和魏征的联合计谋,一个明君、一个铮臣?魏征也是多面的。什么刚正不阿都是后人把自己对官员的美好希望加上去的,举个例子唐太宗修改史书,就是魏征力倡的,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魏征是为了提升地位之后更好地提意见。李世民啥时候修改史书了?皇帝频繁的看史书甚至隐晦地提出对实录的修改意见,主流观点都认为是从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