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知道身处乱世,柴荣为何还要传位给幼子?自认为托孤班子很合理

明知道身处乱世,柴荣为何还要传位给幼子?自认为托孤班子很合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风云会 访问量:2805 更新时间:2024/2/11 10:39:25

其实柴荣本人也很惆怅啊,他本来一共有7个儿子。可是姑父郭威造反以后,柴荣前面3个年长的儿子,全都被后汉汉隐帝给宰了。

这么一来老四柴宗训就成了年纪最大的一个儿子。其实郭威也很惨,他为数不多的2个儿子,也被汉隐帝给灭了。

所以郭威才把皇位传给了柴荣,柴荣自己不争气,只活了39岁。而老四柴宗训当时才7岁,这能怪谁呢?剩下3个儿子,就别提了,幼儿园大班还没毕业呢!

一、有儿子不传给儿子,那才是傻子。

虽说当时是乱世,但是后周的实力强劲。柴荣本人很努力,在他的努力之下,后周打服了周围一票邻居,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北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所以说柴荣在这种情况下,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很正常。相对于郭威来说,柴荣本身就是外人。所以他明白自己对郭威的那种感觉,始终跟父子之间是不一样的。

有儿子的情况下,柴荣当然要首选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让儿子继位的好处自然是非常多的。

首先,让儿子继位,可以保证自己的血脉,能够继承自己的江山。辛辛苦苦一生,最后为了什么呢?还不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其次,让儿子继位,可以给自己善后。你让其他任何人继位,人家未必就真心实意对你们家好,甚至可能会清算你过去的过错。再者,让儿子继位,可以保证自己这一脉在这个王朝的地位。如果换其他人,其他人也有父母爷祖,他们会把这一大帮子人追封为帝,那你老柴家就没什么存在感了。毕竟老郭家就是这么个情况。

由此可见,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柴荣都必须要把皇位传给儿子。如果这一点做不到的话,那他还费那个劲,那么努力干嘛呢?

二、柴荣有良好的托孤布局。

至少在柴荣看来,他的安排是相当到位的。柴宗训登基的时候,才7岁,显然不足以治理朝政。因此柴荣必须要给他安排一套辅佐班子才行。

首先柴荣直接任命的托孤大臣,只有3名文臣,他们分别是:宰相魏仁浦和参知枢密院事范质、王溥。

这3个人手里是没有兵权的,但是他们的地位崇高,手握朝政权柄。可以帮助柴宗训治理朝政,约束武将。

其次,柴荣还安排了3位武将,掌握朝廷兵权。他们分别是:左骁卫上将军吴廷祚,检校太尉韩通,包括殿前都点检赵匡胤。

他们3个主要掌握禁军军权,是朝廷直接统辖兵权的3位大将。他们必须要听3位托孤大臣的,但是彼此之间,又能够互相协作。

再者,柴荣还安排了3位封疆大吏,他们分别是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

他们三个平时主要负责防范契丹、北汉、南唐各处的外敌。可是同时也可以作为掣肘禁军的重要力量。

在柴荣的设计中,托孤文臣不具备叛逆的实力,而手握禁军的武将,可以互相牵制。同时禁军又和封疆大吏们互相制约,这简直是再好不过的托孤布局了。

既然有如此好的托孤布局,那柴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只要大家不出岔子,至少可以保住后周当时的局面。

三、历史上托孤成功的案例并不少。

从情感角度,柴荣当然要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可是自然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如果历史上没有托孤成功的案例,那柴荣或许也不敢轻易尝试,问题是历史上的确是有类似案例的。

第一个成功的案例,便是周武王托孤周公旦。周武王灭了殷商才不过3年,他就去世了。因此周成王上台的时候年纪还很小。

这个时候周武王把儿子周成王托付给了弟弟周公旦。后来我们也看到了,周公旦励精图治,等到周成王年纪大了以后,又把江山还给了周成王。

第二个成功的案例,则是汉武帝托孤霍光。汉武帝晚年逼死了太子刘据,其他几个儿子又不争气,唯一看得上眼的便是最小的儿子刘弗陵

当时汉昭帝刘弗陵才不过8岁,霍光辅佐期间,虽说独揽朝政,但是的确没有做亏待过汉昭帝的事情,勉强也算是成功的托孤。

第三个成功的案例,是刘备托孤诸葛亮。这是千古以来最成功的托孤案例了。当时同样是战乱年代,而刘禅虽然已经17岁了,可执政能力和柴宗训基本相当。

因此在诸葛亮呕心沥血的12年辅佐下,刘禅逐渐有了执政能力,所以刘禅成为了三国期间,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帝王。

有这么多成功的托孤案例摆在这里,柴荣为什么就不能相信,自己也是那个幸运儿呢?所以柴荣把皇位传给儿子,是抱有这方面幻想的。

总结:柴荣也没有亲兄弟。

如果不传给儿子,那就只能传给兄弟了。赵匡胤有个亲兄弟赵光义,所以皇位就到了赵光义手里。那么柴荣有亲兄弟吗?不好意思,还真没有。

周太祖圣穆皇后柴氏,无子,养后兄守礼之子以为子,是为世宗。---《新五代史》

柴荣的生父柴守礼,也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当时郭威和柴皇后没有子嗣,所以才把柴荣过继到了自己膝下,因此五代时期,我们应该称他为郭荣。

老郭家这边也是个断子绝孙的局面,所以没有任何其他合适的人选接班。总不能找个毫不相关的人吧?

参考资料:《新五代史》、《旧五代史》

标签: 柴荣

更多文章

  • 后周皇帝柴荣被篡改姓氏,赵匡胤想掩盖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柴荣

    后周皇帝柴荣被篡改姓氏,赵匡胤想掩盖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文/大国鉴史 图/来源网络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有过大一统的朝代,也有很多的群雄争霸年代。但是要说王朝更新换代最迅速的一个朝代,那就是五代十国,在短短的53年的时间内,就已经更换了15个皇帝,最后宋太祖赵匡胤横空出世,先通过黄袍加身确立了自己的皇帝

  • 很多历史学者说,柴荣的死是古代历史的分界点,是否真的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柴荣

    说柴荣之死是历史的分界点,相当于是说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是历史的分界点。把后周世宗柴荣之死,说成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分界点,这是对于赵匡胤建立的大宋王朝的一种变相的夸赞。我们简单分析一下这个观点,就会发现,所谓柴荣之死,实际上就是直接导致赵匡胤有机可乘,然后大宋王朝得以建立。所以,说柴荣之死是历史的分界点,

  • 如果上天给柴荣30年,他能一统华夏建立像汉唐一样的大一统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柴荣

    关于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这事,还真怪不到老天那。是他自己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给玩死了。这事在《宋史》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周世宗好黄白术,”有以抟闻名者,命华州送至阙下。抟对曰:‘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黄白之事乎?’——《宋史·陈抟传》从这段记载中不难看出,柴荣除了当皇帝这个爱好外,没事还喜

  • 柴荣亲冒矢石冲锋转败为胜,几乎以一人之力改写了历史进程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柴荣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外族入侵、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败。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最悲惨可耻的年代,既被外国蛮族屠杀,又被本国政府屠杀,然后更被军阀交互屠杀,而汉奸卖国贼在这十年中也最盛行,很多人都以当汉奸卖国为荣。高平之战是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

  • 要不是柴荣临死前,太信任这个人,否则中国就没宋朝什么事了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柴荣

    我们知道,要说到哪个政权流血最少建立的,我想肯定是中华民国。因为这个民国不是打出来的,而是谈出来的,就是用谈判谈出来的。当然,为了这个中华民国,早期也有一些革命人士牺牲,也有一些战争,比如黄花岗起义,比如武昌起义。不过,最终经过谈判,建立了中华民国。当然,中华民国不属于中国古代的朝代。要问中国古代哪

  • 赵匡胤当皇帝后,这样对待柴荣的家室,不愧是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东兴说历史标签:柴荣

    中国上下历史五千年里,经历了历朝历代,在几千年的时间,有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的王朝在后世的评价却不高,大部分人想到这个王朝出现的第一印象就是懦弱无能,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笔者所描述的朝代是哪一个了,就是宋朝。宋朝也分北宋和南宋,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由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公元960年

  • 周世宗柴荣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崔智超标签:柴荣

    五代十国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大乱世,其政权更迭非常快,如果不熟悉这段时期的历史,人们很难将各个国家的君主悉数列出来,当然也有非常多的人知道周世宗柴荣的名字,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能让别人铭记他的名字,他为什么又会被后代人称为五代第一明君?柴荣年少有为,性格要强,善于学习柴荣年纪轻轻之时,不幸遇到家

  • “五代第一明君”柴荣为什么39岁就突然离世?有什么猫腻吗?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柴荣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959年),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954年

  • 周世宗柴荣临死之前,为何要提拔赵匡胤,却撤掉了张永德?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柴荣

    柴荣临死前,提拔赵匡胤来辅佐自己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承大统,是看准了赵匡胤的才能,而看错了赵匡胤的忠心。柴荣在临死之前的一系列人事安排,都是出于对儿子继承皇位的担忧。张永德是在显德三年(956年)冬天,被提拔为殿前都点检的。显德五年(958年)夏天,契丹入侵后周边境,张永德率领二万军马,抵御住了契丹的

  • 赵匡胤黄袍加身夺得皇位后,如何处理柴荣貌美如花的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江湖小晓生V标签:柴荣

    在赵匡胤建立大宋朝之前的华夏。是处于五代十国时代的群雄割据的战乱年代。就像很早之前的孔子就感叹过的“礼崩乐坏”。那个时代就是一个靠军事实力说话的年代。有权势的都在想着建立自己的“不世之勋”,以至于各种小朝代不断。因为他们心中没有一个“信”字。人无信而不立。那个年代,当皇帝很容易,只要你睡一觉,醒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