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出身清贵的宰相孙女,有才无貌靠祖父余荫,历五朝高寿而终沈贵妃

出身清贵的宰相孙女,有才无貌靠祖父余荫,历五朝高寿而终沈贵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伊河史话 访问量:1856 更新时间:2023/12/19 4:27:57

【猴格后宫八卦系列之第十七话/宋宫第十五话】

宋真宗的后妃出身有高有低,有出自将门元后潘氏和继后郭氏、戴贵人,有出身微贱的刘皇后、杨淑妃、李宸妃,还有出身清贵的沈贵妃

在真宗的后宫中,沈贵妃是唯一的清贵出身,宰相沈伦的孙女,因此,皇帝待沈氏与众妃不同,“故待之异众”。

奋斗的寒门子沈义伦

沈伦【909-987】,字顺宜,原名沈义伦,因为避讳宋太宗的名讳改为单名沈伦。沈义伦是开封太康人,出身寒微,最初以讲学授徒为生,就是说,当初沈宰相没发迹前是做私塾先生的,“以讲学自给”。

后汉乾祐元年【948】,沈义伦投奔永兴军节度使白文珂门下去做幕府先生,开始走出改换门庭的第一步。

到了后周显德三年【956】,经昝居润的推荐,沈义伦和赵普同时投靠匡国军节度使赵匡胤门下做幕府,开了沈家的腾达之路。

不用剧透大家也都知道赵匡胤是最后摘桃子的人,建立了北宋,沈义伦以佐命功在幕府中排名第四,主管财政,从此也可见沈义伦的特长是理财,因此后来做了三司使。

开宝六年【973】八月,跋扈的赵普罢相,九月,沈义伦就和薛居正同日升为宰相,也是赵匡胤幕府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任职宰相的。

开宝九年【976】十月,赵光义夺位后,沈义伦改名沈伦,依旧做次相,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六月,首相薛居正薨,沈伦升为首相。不过随即在九月份,因为赵普编造金匮之盟的功劳又被宋太宗任命为首相,沈伦再次沦为次相。

沈伦多少还有些文人的清高,史书评价他“清介醇谨”,和赵普那样没下限的人还是有不同的,他能够感觉到即将发生的政治风暴,不愿意助纣为虐参与迫害秦王赵廷美,又没有能力阻止,因此告病,随即上表请求致仕。

太平兴国七年【982】四月,宋太宗以沈伦没能察觉秦王党羽次相卢多逊的罪行而罢相,沈伦再次请求致仕,七月,以左仆射致仕,雍熙四年【987】薨,年79岁,赠侍中,赐谥恭惠。

沈宰相家里的八卦

沈伦原配妻子阎氏,夫妻俩渡过了年轻时代的微贱生活,阎氏一直没有生儿子,为了传宗接代,沈伦在发达后纳妾田氏,生子沈继宗。

沈伦的官越做越大了,儿子的名头有些不好看,阎氏就把朝廷赏赐的封邑坚决的让给田氏,她在老家,就像是变相的离婚不离家一样。

沈伦就在老家太康修建住宅给发妻居住,田氏在京城做宰相夫人,儿子沈继宗就有嫡子的名份。

沈继宗遗传他爹的理财本领,很善于经营,还讲究养生,不饮酒,不喜欢音律,不过就喜欢呼朋唤友开趴体,乐此不疲。宰相之子,又善于经营,自然不差钱,沈家真是又有钱又清贵。

沈继宗的儿子沈惟清娶了宋太宗的孙女宜都县主为妻,宜都县主是密王赵元偓的女儿,宋真宗的侄女,沈贵妃就是沈继宗的闺女,也就是说,沈继宗和宋太宗平辈,闺女嫁给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儿子娶了宋太宗的孙女宜都县主,这,这有点差辈啊!

哎哟,反正皇室联姻不看辈分。

出身相门子的沈姑娘

沈贵妃【994-1076】,是宋真宗赵恒的妃子,宰相沈伦的孙女,光禄少卿沈继宗的女儿。大中祥符二年【1009】四月,沈姑娘入宫,因为其祖父做过宰相,直接就封了正五品才人,差不多和她一起入宫的帅哥戴兴之女才封了贵人【无视品中最高级,才人之下】。

史书中记载说沈氏“为人淑俭不华”,那就是贤良淑德不好奢华了,有一个善于赚钱爱开趴体的爹沈姑娘居然不奢侈,也挺难得的,这是她值得夸耀的优点。

史书只夸这么一条,大概沈姑娘在相貌上稍微有点欠缺,能进宫最少也是清秀之姿,但在后宫佳丽中就不起眼了。真宗对沈姑娘好是源自她的出身,是相门子,对她本人,大概不会有太多喜爱之情。

这么说的证据是什么呢?大中祥符六年【1013】正月,进宫四年的沈才人晋了一级,成为正四品的美人,但是初入宫才封贵人的戴氏在今年直接跳到正二品的修媛【正二品中的第十四级】,反而把沈美人甩在后面,成为后宫老三。【小戴戴篇参见:身高二米三的帅爹自荐入军改换门庭,奠定了闺女在后宫的地位】

可见沈美人不得宠啊!徒有相门子的身份,只能在后宫熬着了。所幸沈氏性恬静,宋朝后宫待遇又好,沈氏不争不抢安然度日。

天禧二年【1018】九月,后宫大晋封,沈美人才升级升级位正三品的婕妤,在真宗朝,沈氏最高的位份也就是婕妤了。

宋史说真宗有意立沈氏为皇后,其实是谬论,真宗喜欢刘娥喜欢的死去活来,怎么可能去立沈才人,只不过,因为刘娥出身的问题被大臣诟病,很有可能是大臣推出沈才人和刘娥打擂台的。

高寿的沈贵妃

乾兴元年【1022】三月,赵恒驾崩,太子赵祯继位,四月,晋封先帝后宫,沈婕妤晋封充媛。

明道二年【1033】十一月,沈充媛晋封昭容;宝元元年【1038】十一月,晋封昭仪;庆历元年【1041】十二月晋封婉容;庆历四年【1044】九月晋封贤妃,随即又晋封德妃;嘉祐七年【1062】十二月,晋封贵妃。

话说仁宗对待沈氏真是不错的了,一直晋封到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相比较那位帅哥戴兴的闺女小戴戴,仁宗有点厚沈薄戴,仅仅给小戴戴晋封过一次。

嘉祐八年【1063】四月仁宗驾崩,嗣子英宗赵曙继位,对于沈贵妃来说,英宗就是她的孙子辈了。

治平四年【1067】正月,英宗驾崩,太子赵顼继位,是为神宗,沈贵妃是皇帝的曾祖母级别。

一直活到神宗熙宁九年【1076】十一月,沈贵妃薨,年83岁,历经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五朝,蛮高寿的。

神宗特别允许从沈家出殡,并亲自驾临祭奠,还辍朝三日以示哀悼,赐谥“昭静”,可以称呼她为昭静贵妃沈氏。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不代表历史人物,侵删。

参考资料:宋会要、宋史等。

读者朋友想看哪位的后宫八卦故事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哈!

标签: 沈贵妃

更多文章

  • 被耽误的“诗人”李煜:如果我不做皇帝,我会成为流芳百世的才子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文章真乃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多少人因为这一句圈粉后主李煜,爱的不离不弃,更因为传奇的人生经历成为文青皇帝中的代表人物。但不知从何时开始,网络上流传这样一个说法,裹小脚的陋习正是在李煜的恩宠下,成为了中国古代畸形审美的代表,这么一说这位风流天子难道是个心理变态吗?

  • 帝王和诗人两个程序有冲突?看看李煜、曹操、乾隆这三人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李煜

    历史上好像凡是认得字的帝王(刘邦好像是个例外,但是也有争议……),都曾经做过文学青年的美梦。而现实是:做得了好皇帝的往往做不了好诗人;当然,就是做不了好皇帝的也不一定就能做得了好诗人。大概帝王和诗人两个程序系统有冲突,除了太祖和曹操,这两者在别人身上搭在一起不是蓝屏就是死机……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一

  • 南唐后主李煜,一代天才,却被宋太宗一副牵机药送命,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神秘天策上将标签:李煜

    宋朝是华夏历史上非常有趣的朝代,这个朝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宋朝是从五代十国的乱世中慢慢崛起,宋太祖赵匡胤在他在位期间一步步收复了南方各区域,虽然疆域不及唐朝之大,但是也是初步统一了华夏大地。可是宋朝比其他朝代相对较弱的一点也是非常的明显。历代王朝的北部都是由长城所保护,自秦朝时期修建的这座伟

  • 李煜最风流的一首词,把那么害羞的事情写得那么美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李煜

    导语:说起南唐后主李煜,历史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他之所以背负不好的评价是因为他作为一代君王,却只顾享乐,最后成了人人唾骂的亡国之君;而他之所以饱受后人称赞则是因为他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可以说李煜是历史上最多才多艺的皇帝了。李煜被后人称为“词中之帝”除了因为他在创作中注入了自己的

  •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见李煜之死,赵匡胤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李煜

    今天的五代十国成语故事见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开宝八年》,发生在宋灭南唐期间,相关人物为宋太祖赵匡胤,徐铉,南唐后主李煜。原文如下:宋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

  • 李煜和小姨子幽会,写下一首云雨词,句句香艳不已,不料却成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李煜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近四百多位皇帝,这些皇帝中有非常适合当皇帝的,比如说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等。但也有不适合当皇帝的,不过不适合当皇帝的皇帝中,有两个特殊的例子。他们不适合当皇帝,却十分适合当艺术大师,这两人便是徽宗与南唐后主。巧的是,两人还都是亡国之君,今天便来说说这南唐后主李煜以及他的一首词

  • 南唐后主李煜的爷爷明明姓刘为什么自称是唐朝李氏宗室后裔

    历史人物编辑:黎的静生活标签:李煜

    南唐国后主李煜的祖父李昪[biàn],江苏徐州人,出生于唐末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六岁时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四处流浪,“流寓濠、泗间”。唐将杨行密攻打濠州,发现了李昪,收为养子。杨行密的儿子们不能容忍八岁的李昪,杨行密无奈之下,把李昪交给部将徐温收养。杨行密告诉徐温:“此儿质状性识,颇异于人,吾

  • 南唐李煜,一个不想做皇帝的文人,终究是苦了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历史标签:李煜

    这几年大家都在说国漫崛起,不得不说随着00后的崛起,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对漫画有着更多需求的庞大群体。这几年也确实出现了几部很不错的国漫,比如《画江湖之不良人》就非常出色,情节人物场景都做得很不错,尤其是最后不良帅袁天罡死的时候,更是热血沸腾,看哭了无数人。而袁天罡死之前说的那句话,更是成为对整部作品

  • 李煜本无缘皇位,为何最终却继承大统?南唐最终为何葬送其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李煜

    李煜即南唐后主,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莲峰居士、钟峰白莲居士,徐州(今江苏徐州)人。他是南唐中主的第六个儿子,历史上称他为李后主。李煜从小就与众不同,尤其是他的长相,丰额骈齿,有一目是重瞳,按照相面人的说法,他很有富贵相。李煜多才多艺,不仅文章出众,而且擅长书法和绘画,造诣也很深。加上他为人

  • 同样是亡国之君,为何李煜和宋徽宗的评价差别这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李煜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君主中,有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家,善用权谋、长袖善舞,以参与政治争斗、操控帝王之术为乐趣。而有的人却明显不是这块料,让他们坐上皇位成为君主,是整个人生的错位。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在词作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另外李煜还很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