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受《水浒传》的影响不浅,部分读者或者观众都认为北宋的“方腊起义”是被同时期的“梁山起义”所剿灭平定的,但其实不然。放眼于当时北宋的天下局势,能平定南方“方腊起义”的主体也只有北宋朝廷,如果我们再清楚所谓“八百里水泊梁山梁山一百单八将”聚众起义的真实情况的话,我们便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宋江一帮人绝对不是方腊等人的对手!
◆方腊起义的过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历史上真正的“方腊起义”存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而且此次农民起义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北宋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了。虽然这次起义仅仅在史上存在了十个月的时间,但却是一次天翻地覆、撼动北宋江山的一次运动。同时期的“方腊起义”在各方面产生的影响都要远远大于“宋江起义”。
(1120年8月1121年8月)宋徽宗喜珍宝异物童贯榨取地方资源方腊带头起义起义席卷长江南方朝廷出兵势如破竹方腊赴死
方腊起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公元1120年8月,因宋徽宗偏爱花石竹木,故于江南设“苏杭应奉局”,主要目的就是派人搜刮江南资源。
方腊家居青溪县,当地主要盛产竹木漆,而方腊家中就拥有当地竹木漆产量很大的漆园。为了今早满足宋徽宗要求,江南地方政府便将搜刮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基层人民。原本就赋税沉重的人民如今再遭官府无情剥夺,一时之间,百姓怨声四起。
公元1120年10月,“方腊起义”登上历史舞台。
前期:《容斋逸史》:会花石纲之扰,遂因民不忍,阴取贫乏游手之徒,赈恤结纳之。众心既归,乃椎牛酾酒,召恶少之尤者百余人会饮。后期:《容斋逸史》:遂部署其众千余人,以诛朱勔为名,见官吏、公使人皆杀之。民方苦于侵渔,果所在响应。数日有众十万,遂连陷郡县数十,众殆百万,四方大震。
青溪县起义之后,原本几百人的起义队伍便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迅速壮大到了几万人。南方诸省更是项背相望,虽然这场面达不到几百年之后的“太平天国运动”,但是这场农民运动却直接控制了南方经济命脉,扼住了北宋朝廷的咽喉。
北宋朝廷:“雷霆之势,扑灭大火”
公元1121年初,宋徽宗遣令发兵,十五万宋军分兵两路南下平定农民军:
①王禀率军进攻杭州②刘镇率军进攻歙州③两路宋军最终于睦州合兵一处公元1121年2月:杭州失守公元1121年3月:歙州、睦州失守公元1121年4月:衢州、婺州、青溪县失守
当宋军发起总攻时,方腊据守的帮源峒很快失守,方腊极其起义主要人员和其家人均为俘虏被押解入京。同年8月,方腊被杀。
◆结语:
虽然“方腊起义”最终没有成功,但是这场爆发于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却给予了积贫积弱的北宋一个本国的致命打击。大家也许将目光都集中到了“时间”上,方腊起义爆发于“公元1120年”,而靖康之难发生于“公元1127年”,由此可知,“方腊起义”虽然没有推翻赵宋江山,但是却在北宋灭亡前期之际狠狠地推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