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梁山众英雄,无人不拍手叫好,在《水浒传》前面的章节中,也就是水泊梁山的发展阶段,宋江带领各位好汉,前前后后、大大小小也打了不少仗,从一开始的帮派斗争,也就是三打祝家庄,虽然梁上在这次战斗中几经曲折,但是最后还是顺利拿下了祝家庄,并没有主将阵亡,再到后来的和官府衙役相斗,以及官府正规军相斗,梁山好汉均无一人阵亡,就是这样一支战无不胜的势力,却在征讨方腊的时候,折损大半,梁山108位好汉,一下死了70个,此事很是蹊跷。
整本书的情节已经发展到了最后了,但是梁山好汉却都完完整整,如何交代众好汉的结局,对于作者来说是个难题。在此前的剧情中,梁山上也只有晁盖死了,但是晁盖并不算在好汉之列,梁山排位时并没有晁盖的位置,而且晁盖的死充满了阴谋论,主要是他的死太有想象空间了。前面剧情写的很热血,梁山好汉气势无敌,官府都不是对手,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情节到了这一步,梁山好汉不死也要死了,在发展下去就要推翻宋朝统治了,梁山好汉的死也是作者的意志。
征讨方腊就是作者填坑的过程,将重要不重要的人,都填到这个坑里。一方面梁山好汉打不过方腊是作者的意志,另一方面梁山水泊的实力和方腊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方腊占据了八州二十五县,而且还是资源丰富的江南水乡,虽然水泊梁山的地理位置也不错,但是和江南比起来,那就差远了。在征讨方腊之前,梁山好汉也和契丹人干了一架,依然是有惊无险的将强悍的游牧民族干爬了,其实讲道理,梁山好汉武功再高强和契丹人比起来还是有点不如,只是此时的梁山好汉气数未尽罢了。
宋江想要洗白自己的势力,就必须要打败方腊,这次的战争和此前梁山好汉遭遇到了战争都不同,这次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在此之前梁山好汉可以迂回可以试探,在燕云十六州和契丹人的对拼,也是以驱赶为主,两方实际上都没打算拼个你死我活,但是到了方腊这里,朝廷给的死命令,梁山和方腊只能活一个,所以这次梁山和方腊势力之间,都是拼尽全力,战争已然升级,两方摆开架势,方腊占据人和地利,实力又比梁山强,孰强孰弱高下立判。
在征讨方腊时,梁山好汉战死59人,病死11人,总共死了70人,梁山势力光是主将就折损了一个连的人,不得不说战斗实在惨烈,这次梁山气数已尽,作者也没收了宋江的主角光环。故事讲到这里,整本书也就结束了,宋江带着残兵败将回到宋朝等待他们的还有一场屠杀,骑马都能摔死。整本书收尾收的太快,众好汉死的也太突然,让人很难平静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