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姑姑是萧燕燕,舅舅是韩德让,一把好牌却打烂的萧菩萨哥

姑姑是萧燕燕,舅舅是韩德让,一把好牌却打烂的萧菩萨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飞碟历史说 访问量:2668 更新时间:2023/12/18 17:00:41

导语:有一部古装偶像剧叫《燕云台》,在这部剧里萧燕燕撮合了萧菩萨哥和耶律文殊奴,成全了一对眷侣。这部剧中的萧菩萨哥就是《辽史》中记载的“美而才”,也就是齐天皇后。“齐天”二字很是霸气,然而齐天皇后的一生却不像“齐天大圣”那样能最终修成正果,反倒是让人有些唏嘘。

一、身份背景

萧菩萨哥出生于一个非常有权势的家族。她的姑姑是辽国太后萧绰(即萧燕燕),她的舅舅是辽国丞相韩德让。她的丈夫就是她的表哥、萧燕燕的儿子耶律文殊奴(隆旭),也就是辽圣宗。萧菩萨哥比耶律文殊奴小12岁。

二、宠冠后宫

①、背景

辽圣宗刚登基的时候,与母亲萧燕燕相依为命,母子俩的处境很艰难。为了稳固权势,萧燕燕进行了多方联姻,身为皇帝的辽圣宗也没有避免。辽圣宗在16岁那年大婚,迎娶贵女萧氏为皇后。萧皇后来自传统后族,与她一同入宫的还有萧闼览的孙女。这一年,萧菩萨哥4岁。

辽圣宗后宫有两位萧氏,然而皇后萧氏并不得宠,圣宗喜欢的是萧闼览的孙女萧氏,后来她生了一子两女便被封为贵妃,一时风光无限,压得萧皇后毫无存在感。好景不长,萧贵妃年仅24岁便去世了。

萧皇后本以为没有萧贵妃这座压在头顶上的大山,就得以喘息了,却没想到在萧贵妃死去的第二年,辽圣宗的表妹萧菩萨哥就入宫了。这时,她的姑母萧燕燕已经大权在握,再也不是当初需要与萧皇后家族联姻的孤儿寡母的处境了。

②、受宠

萧菩萨哥虽然进宫的时候才12岁,但是她容貌秀美,性情温婉,多才多艺,尤其擅长弹奏琵琶,与喜好音律的辽圣宗耶律文殊奴情投意合。而且她又与太后萧绰、丞相韩德让都有深厚的亲缘,更是文殊奴的表妹,可谓是饱受宠爱。

由于萧菩萨哥的受宠,萧皇后的日子仍然不好过。不过很快,这种不好过的也结束了——并不是她突然得宠了,而是她要给萧菩萨哥腾位置了。在统和十九年,萧皇后被降为贵妃。当年五月,19岁的萧菩萨哥被封为齐天皇后。

③、子夭

萧菩萨哥和辽圣宗生了两个皇子,但很不幸的是,两个儿子都夭折了。而且巧的是,之前萧贵妃所生的圣宗长子佛宝奴同样夭折。这时,圣宗也过了儿立之年了,却面临着没有皇子的尴尬境地。萧太后、韩德让以及圣宗自己都非常忧虑。

为了能尽快有子嗣,35岁的圣宗选了妃嫔充实后宫。这些妃嫔果然有孕了,一位生了皇子宗训,一位生了女儿岩母堇——其母就是元妃萧耨斤,后来耿氏也生了皇子宗愿。

宗愿出生的这一年,萧菩萨哥的两大靠山——太后萧燕燕、丞相韩德让都相继去世了,而萧菩萨哥仍然没有儿子。

④、养子

开泰五年,萧耨斤生下了一个名叫宗真的皇子。辽圣宗耶律文殊奴内心大喜,他让自己的爱后萧菩萨哥抚养宗真,并赐萧耨斤封号“顺圣”表示补偿。

萧菩萨哥内心喜悦不已,虽然宗真不是她亲生的,却是她自幼抚养的,她也算是有儿子了。况且就家族势力而言,元妃萧耨斤也无法和她相比。辽圣宗又是一如既往地宠爱她,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烦心事了。

⑤、再孕

出人意料的是,35岁的萧菩萨哥再次怀孕生下来皇子属思。这时,辽圣宗47岁,又有了嫡子,他欣喜若狂大赦天下。然而天不遂人愿,这个幼儿同样没能长大成人就死去了。萧菩萨哥又一次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没有办法,她膝下仍然只有抱养的儿子宗真。

三、繁华落尽

①、权势衰落

萧菩萨哥也曾经为巩固自己的势力做过努力,她学习姑姑萧太后当初的办法进行多方联姻,而且她的养子宗真被辽圣宗立为了皇储。然而圣宗耶律文殊奴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玩起了平衡策略——扶持元妃萧耨斤的家族。

②、遭受诬陷

家族势力的崛起促使了萧耨斤的野心膨胀。她一直非常嫉妒萧菩萨哥的荣宠不衰,为了扳倒萧菩萨哥,萧耨斤收买了宦官赵安仁探听萧菩萨哥在后宫的种种动向。

赵安仁多方刺探也没有找到萧菩萨哥有什么短处,萧耨斤却不死心,她让赵安仁写信诬陷萧菩萨哥与琵琶工有私情。辽圣宗看到举报信后,并不相信信中的内容,知道这是元妃的诬陷之举。

但是他却没有采取任何惩罚措施,反倒是一笑了之。萧菩萨哥想要诛杀赵安仁,又因萧耨斤向圣宗求情而没有如愿。可以看出,虽然辽圣宗仍对萧菩萨哥有感情,却不由自主地袒护起了萧耨斤。

③、生命终结

在朝堂争斗之中,萧耨斤的家族势力越来越大,到了辽圣宗也无可奈何的地步。在圣宗病危时,他给太子宗真留下遗言,一定要保住萧菩萨哥的性命。

这样卑微的要求却仍然刺激到了萧耨斤。圣宗死后,萧耨斤废了辽圣宗的遗诏,大面积清洗萧菩萨哥的家族,并派人终结了齐天皇后萧菩萨哥的生命。

结语:从萧菩萨哥的一生中,可以看出帝王的宠爱并不可靠。或许她和辽圣宗之间确有真情存在,但是萧菩萨哥自身也是挤了原配萧皇后的位置,后来又被心狠手辣的萧耨斤扳倒,或许这就是一报还一报吧。

标签: 萧菩萨哥

更多文章

  • 姑姑是太后萧燕燕,舅舅是丞相韩德让,一手好牌却打烂的萧菩萨哥

    历史人物编辑:今夜不设防标签:萧菩萨哥

    《燕云台》的大火,让萧燕燕这个历史人物走入了大众视野当中,在剧中萧燕燕极力撺掇萧菩萨哥和自己的儿子耶律文殊奴走到一起。而萧菩萨哥就是历史上的齐天皇后,称号不可谓不霸气,但却只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让人惋惜。萧菩萨哥有着所有人艳羡的家庭背景,姑姑是传奇太后萧燕燕,舅舅是当朝宰相韩德让,在如此的家庭背景之下

  • 北宋唯一的战略级名将章楶亲自操刀,把挑衅的西夏打到几乎灭国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章楶

    #我在头条搞创作#北宋自从建国以来,其实从上到下,都有一种不自信的文化贯穿始终,这种文化理念不仅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生活、文化,还有军事,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感觉。像边防,宋朝始终坚持频繁调任,导致“兵不认识将,将也不认识兵”,无非是统治者不自信,时刻防范手下。像宣传教育,宋太宗赵光义开始就不停地刊印

  • 章楶:北宋名将,差点灭掉西夏,而西夏是怎么逃过灭国之祸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章楶

    历史上北宋差点把西夏给灭国,这是怎么回事呢?北宋末年曾经有一位名将章楶(jie),他就驻扎在宋,西夏边境。就是他差点把西夏给灭了!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章楶以直龙图阁出任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庆州,时年已经六十五岁。哲宗初年,高太后及旧党急于罢兵,当即戒边吏勿动,并将葭芦、米脂、浮图、安疆四

  • 北宋名将章楶是如何运用战术策略,来牵制西夏军队战力的?

    历史人物编辑:寻史春秋录标签:章楶

    引言北宋名将章楶是如何运用战术策略,来牵制西夏军队战力的?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章楶对传统的坚壁清野的防御策略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战兵在外,守兵乃敢坚壁”的战术。坚壁清野是北宋最常用的防御策略。面对西夏的大举入侵,北宋政府通常采取的基本战术是“概令诸路遇贼并兵入寇,坚壁清野,俟贼气

  • 宋朝时期,章楶使用了什么计谋来袭扰西夏军队、破坏西夏经济?

    历史人物编辑:眼镜说数码标签:章楶

    宋朝时期,章楶使用了什么计谋来袭扰西夏军队、破坏西夏经济?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军功赏赐是中国古代帝王激励将士奋勇杀敌的主要手段,“自古帝王,以恩威驭将帅,赏罚驭士卒”。军赏源于先秦,备受兵家推崇,“壹赏则兵无敌”,被视为激发士气的关键因素。章楶作为主帅深知优赏军功对于激励将士士气、

  • 北宋时期,名将章楶的家世与交际,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人物编辑:古文解读V标签:章楶

    引言北宋时期,名将章楶的家世与交际,都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在北宋,“经略安抚使作为地方的军事长官,位高权重,职权范围广泛,成为维系一方安危,关系国防安全的官职”。经略安抚使职责范围涉及军事、民政、司法、监察等方面。陕西地区因地处宋夏边界,事关北宋国防安全,所以经略安

  • 北宋最大的冤案:张琼为赵匡胤建宋后杀害的唯一后周旧臣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张琼

    作者:许云辉战鼓惊天,杀声动地,飞矢如蝗。淮南战场上,南唐战舰将后周大将赵匡胤所部重重围困在十八里滩砦。后周军拼死抵抗,伤亡惨重。一员南唐战将身穿厚甲,一手持刀一手握盾,神勇无比率敢死队不断冲击后周军防线。后周军被吓破胆,“众莫敢当。”赵匡胤眼见防线将被冲破,急令神箭手狙杀敌将。神箭手拈弓搭箭,敌将

  • 大将张琼曾救赵匡胤一命,赵匡胤为什么却痛打张琼,致其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谈史标签:张琼

    张琼是一员猛将,据《宋史》记载,他出身于武将世家,自幼便臂力过人,有百步穿杨的射艺。时逢乱世,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的朝代。像张琼这样一身好武艺的,自然选择投军,这样未来才有好机会。适逢后周禁军教头赵匡胤招募兵勇,张琼闻其名,便投在他帐下。由于张琼善射,又勇武,赵匡胤便让他做了追随左右的警卫员。当时赵

  • 新婚夜苏小妹给秦观设下“洞房三难”,答出才入洞房,你能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苏小妹

    秦观,字少游,宋朝文坛婉约派一代词宗,受到东坡词风的影响,最擅长抒写迁客骚人的孤独寂寞与才子佳人的儿女情长,以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流芳千古,至今为人传唱不息。秦观是苏轼的学生,而他闹得满城风雨的“绯闻女友”就是苏轼的妹妹苏小妹。苏小妹的名气虽不比哥哥大,但在民间传说中人气却异常的高

  • 秦观为何能写出凄美的《鹊桥仙》?是在七夕写给苏小妹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苏小妹

    #七夕#写七夕,最传神的,莫过于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其中“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以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实作为苏门四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