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渊有四个儿子,将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才明白李渊的野心

李渊有四个儿子,将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才明白李渊的野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莹兮历史阁 访问量:910 更新时间:2024/3/4 8:50:11

李渊有四个儿子,将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才明白李渊的野心

导语:提及唐朝的建立,很多人都认为这主要的功臣是李世民,似乎李渊并没有什么能力,甚至上位之后不选李世民也是糊涂了,但实际上,这是李世民刻意营造的氛围。而在正史中,李渊之所以起事,也是李世民这个儿子逼着父亲走向这条路。这么看来,李渊似乎本没有谋天下之心。不过,倘若将他的四个儿子名连在一起,你就会明白,李渊并非不想造反,不过是等待一个时机罢了。

首先我们来看长子李建成,这个名字便透露出了一番不寻常,建成之意为在努力建设下,必当获得成功,再反馈到李渊自己身上,从最初的一地之官,到后来的征伐四方,终究长安被攻下,而唐朝之伟业也自他手中造就。或许在给长子取这个名字时,他除了给长子一个美好寓意之外,也给自己未来一个美好期待。再看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君主,李世民。作为唐朝早期的重要人物,固然他杀兄逼父的行为为人所不齿,但是我们观其名,岂不正好应了其父的梦想,改善民生,让天下人民向自己顺从,而李渊在位期间也是将前朝留下的恶劣影响彻底根除,让百姓为之倾倒。

李渊的三子其名为李玄霸,这个名字或许大家并不是很熟悉,而另一个名字元霸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现代电视剧中,李元霸的身影活跃在故事中。玄霸暗示了李渊渴望和当代群豪并逐,推翻隋炀的暴政,在天下称霸。另外,这个名字还有易经的另一层解读。玄取自于易经,暗含了他将来将会和当时的真龙一战,这自然就是暗指了隋帝。至于最后看次子李元吉,元的含义是首脑,而元这个字在古代可不是寻常含义,元服即为皇服之意,可见李渊野心之大,想要一举代替如今的天子。

如此看来,李渊并非如过去我们所以为的一般无能,而是被其子给刻意抹黑罢了,而李渊四子之暗意便是让天下臣服于自己之手,代替如今的帝王,给百姓带来新的和睦生活,李渊坚信在自己的努力运营之下,一定会迎来成功,最后的结果也果真如他所期待的那般。不过,如果这样解读李渊的野心,倒也是为了纠正错误的当代,迎来新的时代,这或许也是李渊最后可以获得成功的根由吧。

结语:或许在明了了李渊的野心之后,大家会感到很奇怪,倘若李渊真的这么厉害,那为什么最后却被自己的儿子逼迫下位,并且还只能看着儿子互残。天下安定之后,李渊若为能君,怎么会连家事都解决不了。事实上,这也是因为李渊过于仁慈的缘故,从他早期的规划就可以看出,李渊立足于百姓,将百姓看的很重,这固然是仁君,却也让他在立继承人时犹豫不决,最后导致李世民走上一条血腥路。

标签: 李渊

更多文章

  • 李渊的野心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看看,就懂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李渊

    李渊可谓是昏庸无道,庸俗无能,可以说他的大半疆土都是李世民帮他打下来的,可历史上却不完全是这样的,李渊也是一个充满野心胸怀抱负的皇帝,而且他的野心已经在给儿子取名的时候清晰明示出来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渊的真实面目吧。 不过李家毕竟是一个大家族,所以李渊的童年生活

  • 李渊为何不立李世民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玉兔侃史标签:李渊

    真实的李建成可以肯定,绝对不是官修史书中昏庸无能的样子。事实上只讨论太子,李建成是历史上功劳最大的太子之一。比如在入主长安的时候,作为李渊的左右手,统帅左路军,阻挡屈突通。在第一次试探性进攻洛阳的时候,与李世民一起领兵,在李世民征讨天下的时候,在关中进行后勤方面的保障,或者防范突厥。还有在武德五年年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成了“太上皇”,他的下场有多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李渊

    李世民一直都是非常有争议的帝王,有的人认为他开创了唐朝盛世,有了万国来朝的盛像,极大地提升了华夏民族在全世界中的地位。但是也有人认为李世民的帝王之位来的不正当,这种做法有违祖宗法,他的哥哥李建成如果能够当皇帝,未必比他差。其实最后都归根到玄武门之变这件事上,这件事之后,李渊也看透了形势,选择退居二线

  • 西安发现李渊第五代后人墓,专家:样貌惊艳世人,花冠夺人眼目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李渊

    西安发现李渊第五代后人墓,专家:样貌惊艳世人,花冠夺人眼目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们,这些历史文化就是现代人们珍贵的财富,复制不来也无法修补。所以别的国家就会很嫉妒我们的文化,以至于发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争,我们要为了自己生在中国而感到自豪而且幸

  • 被逼退位后,李渊想了一个“阴招”,多年后让李世民欲哭无泪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李渊

    说到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由李渊开创的唐朝首当其冲,甚至连其他文明的伟大帝国也无法与其争辉。李渊是关陇贵族出身,年仅7岁就继承了父亲唐国公的爵位,还和隋炀帝杨广是一个同一个外公的表兄弟。大业十三年(617年),各路反王揭竿而起,天下再次陷入大乱。次子李世民与刘文静、裴寂等人密谋,意图起兵反隋争夺天下,

  • 同样造反,为什么李渊臣子劝他立刻称帝,朱元璋臣子却劝他低调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李渊

    作为唐明两朝的开国君王,李渊和朱元璋都是谋反后坐上帝位的,但是两个人从起兵到称帝的时间间隔却有天壤之别。李渊公元617年起兵,618年称帝,而朱元璋公元1352年加入红巾军,1356年攻占应天,却直到1368年才称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原因就在于两人所处局势不同。两人出身大不同,造反时,前朝形势

  • 李世民为什么敢逼李渊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李渊

    有一句名言,叫做“权力是自下而上的,而非自上而下”,大意就是说,居高位者,之所以能居高位,其权力,是源于下层对他的肯定。举例来说,就像古代的皇帝,其权威性,来自于多个阶层的人对他的敬畏,因此,他才能当上皇帝,才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样,用这句话,也能很好的解释李渊为何退位这个问题。首先,李渊为何会

  • 李世民杀了李渊10个孙子,李渊留下14字诅咒,16年后字字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辰星标签: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通过一场玄武门之变,将太子李建成彻底踢出皇位争夺战,稳固了自己的地位。李渊面对儿子的自相残杀,甚是难过,留下预言让世人震惊不已。难道李渊的话真的应验了吗?李世民在随李渊建立唐朝的过程中功勋卓著,作为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本无希望继承皇位。面对着被父亲寄予厚望的兄长李建成,李世民一直无法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见李渊,李渊问太子和齐王何在?李世民: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聃者徐史也标签:李渊

    在古代“皇帝”一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普天之下无人不想坐一坐这一位置。所以争夺皇位往往是残酷不堪的,而所有争夺的人之中又数皇帝的儿子们争夺得最为厉害,前有胡亥联合赵高和李斯夺位,后有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而在这其中,又属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的故事流传最广。据史书记载:“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

  • 李世民势力有多大,李渊和太子联手都挡不住,李渊只能乖乖让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李渊

    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都在心里有一个疑问,这大唐帝国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兴盛的有点不太像话,简直让其它的朝代没法存活,但它也有很多和其它朝代相比比较奇葩的地方。比如,这个朝代的女人是多么的牛叉,估计在整个封建王朝里这也是一个特例了吧,而且还出了空前绝后的女皇;比如,这历朝历代都是开国之君在那儿人五人六的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