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逼退位后,李渊想了一个“阴招”,多年后让李世民欲哭无泪

被逼退位后,李渊想了一个“阴招”,多年后让李世民欲哭无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 访问量:2701 更新时间:2024/3/16 4:52:27

说到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由李渊开创的唐朝首当其冲,甚至连其他文明的伟大帝国也无法与其争辉。李渊是关陇贵族出身,年仅7岁就继承了父亲唐国公的爵位,还和隋炀帝杨广是一个同一个外公的表兄弟。大业十三年(617年),各路反王揭竿而起,天下再次陷入大乱。次子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人密谋,意图起兵反隋争夺天下,但李渊并不同意造反。

当爹的不乐意,当儿子的李世民倒是很积极。老爹不想当皇帝,自己以后哪有机会君临天下呢?于是他让裴寂去找李渊喝酒,等李渊喝醉了又把隋炀帝的妃子抱上了他的床。同妃子私通,这可是杀头的大罪,李渊不反不行了。在儿子们和一群文臣武将的辅助之下,李渊于武德元年(618年),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正式建立了唐朝。直到武德四年(621年),唐朝才完成了对汉地的统一。

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大唐内部形成了围绕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两大政治利益集团。太子李建成是李渊的嫡长子,一直在他身边充当左右手,在文治方面能力较好。秦王李世民手下则汇聚了当时最顶尖的武将,他们一群人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李渊原本希望兄弟二人一文一武,弟弟李世民能够辅佐兄长将大唐的基业发扬光大。但他的这个儿子不仅是个军事家,也是一个野心家。

当初逼着老爹起兵,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自己坐上龙椅,现如今天下已然姓李,自己怎能错过?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伏击了太子李建成和一向支持太子的齐王李元吉。随后带兵入宫逼迫李渊立自己为太子,李渊也只剩李世民这一个儿子适合继位,便只能接受了这一事实。家里发生了这么一出惨剧,李渊再也无心天下了,索性将皇位也给了李世民,自己安安心心的当了太上皇。

李渊看上去虽是主动退位,但也是受李世民的种种行为所迫,看似主动实则被逼。李世民不仅杀了自己的兄弟二人,还把自己的10个侄子也斩草除根了。李渊一直对子孙被杀的事耿耿于怀,当初他就恶狠狠地咒了李世民一句:“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此!”退位的这一年,李渊已经是60岁的高龄,按说已经不宜再生孩子了。但他要求李世民给自己进献美女,自己在后宫一门心思造人。

从60岁退位到69岁去世,年迈的李渊在9年时间里为李世民添了30多个弟弟妹妹!不得不佩服老李的生育能力!在李渊的努力之下,李世民一手抱孙子、一手抱弟弟!李世民这个比自己孙子还小的弟弟,就是李渊最小的儿子李元婴。李渊驾崩后,李世民身为一国之君、一家之长,自然就接下了抚养弟弟们的重任,毕竟他们无法挑战李世民抢来的的皇权。

过了十几年后,这些弟弟们也到了封王封地的年纪了。财富和土地,对于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李世民来说,不值一提。但让他最头疼的是,老爹对这些弟弟们从小娇生惯养,把他们惯成了人见人怕的熊孩子。比如李元婴被李世民封为滕王之后,在地方上大兴土木修建滕王阁,搞得地方百姓怨声载道。大兴土木也不是什么死罪,何况李世民也下不去杀手,只能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

就是在一个地方折腾够了之后,换一个地方给他折腾。不然同一个地方折腾久了恐怕会激起民变。众人皆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知道了江西南昌有个滕王阁,殊不知李元婴被改封四川阆中后,又在阆中修了一个滕王阁。李元婴是走到哪里,就把滕王阁修到哪里。这还是只是一个李元婴,要知道李渊退休后生的30多个孩子,有一半是男孩。十几个熊孩子,折腾得李世民这个大哥欲哭无泪。

标签: 李渊

更多文章

  • 同样造反,为什么李渊臣子劝他立刻称帝,朱元璋臣子却劝他低调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李渊

    作为唐明两朝的开国君王,李渊和朱元璋都是谋反后坐上帝位的,但是两个人从起兵到称帝的时间间隔却有天壤之别。李渊公元617年起兵,618年称帝,而朱元璋公元1352年加入红巾军,1356年攻占应天,却直到1368年才称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原因就在于两人所处局势不同。两人出身大不同,造反时,前朝形势

  • 李世民为什么敢逼李渊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李渊

    有一句名言,叫做“权力是自下而上的,而非自上而下”,大意就是说,居高位者,之所以能居高位,其权力,是源于下层对他的肯定。举例来说,就像古代的皇帝,其权威性,来自于多个阶层的人对他的敬畏,因此,他才能当上皇帝,才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样,用这句话,也能很好的解释李渊为何退位这个问题。首先,李渊为何会

  • 李世民杀了李渊10个孙子,李渊留下14字诅咒,16年后字字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辰星标签: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通过一场玄武门之变,将太子李建成彻底踢出皇位争夺战,稳固了自己的地位。李渊面对儿子的自相残杀,甚是难过,留下预言让世人震惊不已。难道李渊的话真的应验了吗?李世民在随李渊建立唐朝的过程中功勋卓著,作为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本无希望继承皇位。面对着被父亲寄予厚望的兄长李建成,李世民一直无法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见李渊,李渊问太子和齐王何在?李世民: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聃者徐史也标签:李渊

    在古代“皇帝”一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普天之下无人不想坐一坐这一位置。所以争夺皇位往往是残酷不堪的,而所有争夺的人之中又数皇帝的儿子们争夺得最为厉害,前有胡亥联合赵高和李斯夺位,后有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而在这其中,又属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的故事流传最广。据史书记载:“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

  • 李世民势力有多大,李渊和太子联手都挡不住,李渊只能乖乖让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李渊

    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都在心里有一个疑问,这大唐帝国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兴盛的有点不太像话,简直让其它的朝代没法存活,但它也有很多和其它朝代相比比较奇葩的地方。比如,这个朝代的女人是多么的牛叉,估计在整个封建王朝里这也是一个特例了吧,而且还出了空前绝后的女皇;比如,这历朝历代都是开国之君在那儿人五人六的显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欲杀李渊,李渊四个字化解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李渊

    史书对于李世民是歌功颂德,甚至于说唐朝的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的。其实不然,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和兄长李建成也是一个极具智慧,很有魄力的人,但他们的功绩却被李世民所掩盖。俗话说:“成王败寇”,人们对于成功者是歌颂赞扬,对于失败者无限抹黑,但一些事情我们不能只看表面。不管唐朝的天下是谁打下的,我们只想说一说玄

  • 瓦岗名将投奔李渊,一生只忠于一人,不识抬举被李渊斩首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李渊

    隋唐演义是后人非常熟悉的一部古代小说,虽然这部小说比不上三国演义,但是它的知名度也不小。现如今很多古代小说已经被拍摄成为了电视剧,隋唐演义也不例外。时至今日人们对隋唐交替这段历史,已经是变得非常熟悉了。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隋炀帝杨广昏庸无道,残暴不仁,结果导致了各地的农民起义接连不断。这时候的杨广竟然

  • 太原起兵时候,李渊只有三万人,为什么李渊能够一统天下呢?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李渊

    就因为战略战术的正确。战略上,李渊采取先集中力量夺取长安,巩固关中。然后交好关东群雄,甚至不惜在书信中称瓦岗军李密为兄。然后坐视关东群雄争霸,自己只是埋头清扫关西,积蓄实力。战术上他家出了个李世民,总能打胜仗,所以就算三万人开局,只要每战皆胜,兵力自然越打越多,最后就成了三十万,甚至百万众。实际上,

  • 李世民权利没有皇帝大,他凭什么敢逼李渊退位?李渊:打不过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李渊

    两虎相争,必有一死李世民帮助李渊打下天下以后,李渊的一个操作让李世民目瞪口呆。李世民原本帮老爹打仗天经地义,在他眼里这也是在给自己铺路,父子俩达成协议以后,李渊承诺:如果将来我坐上皇位,就封你为太子。 因为这句话,李世民更加不要命地南征北战,为李渊出谋划策,很快隋朝被反,李渊建立了唐王朝,坐上了皇位

  • 李世民为什么敢逼李渊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伍先生话史V标签:李渊

    李世民已经走在谋反的道路上了,还有什么好怕的!李世民想当皇帝,必须完成两年事一,干掉太子李建成,二,李渊让位。李渊会主动让位吗?想都别想!正常情况下,历史上哪个皇帝是主动让出皇位的?不都是驾崩之后太子才能登基吗?所以李世民只能用暴力手段!李世民已经无法回头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