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细看枭雄朱温的另一面孔,一个没有脾气、非常恭顺的小弟弟

细看枭雄朱温的另一面孔,一个没有脾气、非常恭顺的小弟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茶小姐说历史 访问量:2037 更新时间:2024/1/19 6:17:02

在后世文人的口诛笔伐之中,后梁皇帝朱温作为一个嗜杀、昏聩、荒淫的昏君形象被后人所流传认知,而作为一个如此暴躁的昏君,《五代史阙文》里却有着这么一段有意思的记载:

全昱,梁祖之兄也。既受禅,宫中开宴,惟亲王得与。因为博戏,全昱酒酣,忽起取骰子击盆迸散,大呼梁祖曰:“硃三,汝砀山一民,因天下饥荒,入黄巢作贼,天子用汝为四镇节度使,富贵足矣,何故灭他李家三百年社稷,称王称朕,吾不忍见血吾族矣,安用博为!”梁祖不悦而罢。——《旧五代史》

朱温登基之后,在一片喜乐融融的宫宴气氛之下,广王朱全昱喝醉酒后,对着如今的皇帝朱温就是一顿猛轰开炮,将朱温批得体无完肤,目瞪口呆,让我们看看广王骂得是否有理。

揭老底:

汝砀山一民,因天下饥荒,入黄巢作贼。第一句话就让朱温坐不住呀,这是把老底儿给揭了,要知道当年朱温在黄巢军一直混到了高层,后来看情况不对才投降了朝廷,这种墙头草的行为在任何时代都是受人鄙视的,而朱温本人自然也是对此讳莫如深,谁要是提及其曾经投降的这段不光彩的经历,这不啻于带血揭皮,让其难受万分,按常理暴躁的朱温肯定杀人的心都有了,毕竟当年李克用也只是酒醉说了几句话,结果是,河东军最后在汴梁上源驿留下了数百颗脑袋,才逃出生天。

忘恩负义:

天子用汝为四镇节度使,富贵足矣,何故灭他李家三百年社稷。朱温起家靠的就是唐朝朝廷委任其的宣武军镇,其后来在不停地扩张之后,逐渐形成了四镇节度使,并获封王爵之位 ,成功来之不易,但这还与唐廷倾力扶持有着巨大的关系,若非唐廷的扶持,有意将之打造成一个能够与河东军相持横的藩镇,朱温在那个群雄环顾的河南道很难站稳根基,而朱温最终却用弑君屠戮皇族来回报了唐朝对其的恩情,太不厚道。

吾不忍见血吾族矣,这是朱全昱的一句气话,通俗讲就是,你朱阿三这么坏,要遭报应的,我们这帮人,也倒血霉了,要跟着你被牵连,在朱温登基大宝,众人弹冠相庆之时,朱全昱能够清醒地预见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

然而朱温是怎样表现的呢,梁祖不悦而罢,作为一个皇帝,不开心,结果呢,也不玩了,走了,后果很不严重,为什么呢?朱全昱是他大哥呀,而且是他不敢也不好意思得罪的大哥。

父死,长兄为父

昆仲三人,俱未冠而孤,母携养寄于萧县人刘崇之家。——《旧五代史》

在古代,父死则长子就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作为老大的朱全昱自然成为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帮扶寡母,照顾幼弟,在那段年幼丧父的日子里,朱温头上的那片天主要是大哥帮着撑起的,纵使其长大,成为大人,成为流寇盗贼,成为天下惧怕的枭雄,成为九五至尊,在他哥哥眼里,其依然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做得过分了,训斥其几下,也很正常,朱温自然也知道,因此其很无奈,虽然不爽,但忍了。

留家的人

黄巢因之,起于曹、濮,饥民愿附者凡数万。帝乃辞崇家,与仲兄存俱入巢军,以力战屡捷,得补为队长。——《旧五代史》

当黄巢起义之时,朱温和二哥朱存两人抛家入伙,而家里的老母只剩下大哥来照顾,家里出了两个贼寇,在黄巢军队南迁之时,朱温的老母、大哥,肯定没少面对下来调查的唐朝官吏,你家那两个最近有没有消息呀,有消息第一时间报告,记得哦,这些惊怕、骚扰,威胁。

及温领镇于汴,盛饰舆马,使人迎母于崇家。王氏惶恐,辞避深藏,不之信,谓人曰:“硃三落拓无行,何处作贼送死,焉能自致富贵?汴帅非吾子也。”——《旧五代史》

从朱温母亲惊慌失措、落荒而逃的样子就可以看出,朱温和朱存的离开,给这个家庭一度带来了多么大的灾难,让一个老人看到官兵临门,第一反应就是跑路躲藏。

然而这么多年,虽然艰难困苦,这一切却被朱全昱一个人承担下来了,不埋怨,不吭声,用自己的力量把家撑起来。

朱温在外面闯荡,留下的烂摊子都是大哥在收拾,而老母能够活着等到起衣锦还乡,和大哥的照顾,肯定离不开,大哥在家替自己尽孝多年,吃了多少苦,好意思为这点儿事跟大哥翻脸?

就剩这一个哥哥了,悠着点吧

朱温有两个哥哥,二哥朱存,然而二哥在黄巢军进攻广州之时,不幸战殁了,如今作为骨肉血脉,自己就这一个老哥哥了,就算哥哥再说醉话,毕竟在宫里,家宴又都不是外人,由他去吧。

而作为朱温的亲哥哥,终其在世之时,朱温都对朱全余相当不错,也使得其大哥一脉的孩子们都被宠上天了,胡作非为,无法无天,最终朱友贞继位,在其大伯父去世之后,才开始亮出了屠刀,将这些不良子弟,整天想着造反的王爷们,屠得一干二净。

标签: 朱温

更多文章

  • 朱温有多荒唐,不仅和大臣妻子、儿媳等有染,连自己儿媳都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朱温

    公元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开始称帝,建国号梁,开创了五代十国时代。可以说朱温在当时的成功是非常励志的,他出身贫寒,通过自己的打拼最终掌握大权。这在封建社会是非常少见的。按理说,出身贫寒的人当了皇帝,应该知道民间疾苦。不过朱温并不是这样,尤其是到了晚年,朱温可以说非常荒唐。他

  • 历史上的朱温作恶多端,是大唐王朝的掘墓人,最后也遭到了报应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朱温

    朱温作恶多端,是大唐王朝的掘墓人。朱温(852~912)后梁太祖。五代时期梁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07年~912年在位。朱温是宋州砀山人,小名朱三。他出身贫寒,却从小游手好闲,像是个泼皮无赖。公元877,参加了黄巢起义的队伍。起义军占领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他担任了黄巢的同州(今山西大荔)防御使。后来

  • 朱温亲手灭亡了唐朝,但是晚年因为霸占儿媳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赵玉平标签:朱温

    唐朝时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耀眼的朝代,它曾开创了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但是因为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后就开始日益衰落,经过黄巢起义后唐朝的统治已经被动摇。直到朱温篡唐,直接灭亡唐朝,中国也进入五代十国的乱世。朱温出生在学术家庭,他的父亲祖父都是教师,所以朱温能和当地官员家族通婚。因为当时关东发生了

  • 后梁皇帝朱温做了5年皇帝,便被亲儿子杀死,世人为何拍手叫好?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漫过今生标签:朱温

    后梁皇帝朱温在907年称帝,在912年被亲儿子杀死,在位时间只有五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比较少的皇帝之一。而他之所以会被亲儿子杀死,主要是因为在立储问题上戳到了亲儿子的“痛点”。朱温死后,世人纷纷拍手叫好。毕竟像朱温这种卖主求荣、为臣不忠、荒淫无道和禽兽不如的人死了,可谓罪有应得。后梁皇帝朱温只做了5

  • 朱温认为此人可平定天下,但此人却在一场战争惨败,导致后梁衰亡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历史标签:朱温

    在历史上,很多有才能的人往往因为遇不到明主而得不到重用,最终抱憾终身。正因明主贤臣风云际会难能可贵,所以才让人赞赏不已,历代明主都不遗余力四处搜寻贤臣,比如周文王求得姜子牙而成就周朝八百年、燕昭王设下黄金台求来了乐毅帮助复仇,刘备三请诸葛亮更是留下了三顾茅庐的美谈。不过即使明主求得贤臣,结局也不总是

  • 后梁的悲剧,倘若朱温长子不死,兄弟阋墙、父子相弑或许不会发生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朱温

    五代时期,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下场比较悲催,在朱温年老病重之时,太子之位始终虚悬,而朱温的儿子们此刻对这个位置的争夺也进入了白热阶段,一旦朱温去世,皇位落实,那么昔日明争暗斗的兄弟,便只能俯首称臣,落败的一方,难逃死亡的厄运。在这种生死压力之下,朱温的的儿子朱友珪最终沉不住气,冒险率军攻入皇宫,命人用

  • 五代中的枭雄争霸,朱温VS李克用,到底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朱温

    如果问五代十国时期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是谁,答案一定属于朱温和李克用这对棋逢对手的“绝代双雄”。两人曾经是相互帮助的亲密战友,但最后却变为不共戴天的死敌,相互之间你打我、我打你地斗个不停,可谁也没能把对方吃掉。这场由二人所引发的梁晋争锋的大戏,也几乎成为了五代前期的主旋律。那么,这对一生的夙敌究竟谁

  • 野心家朱温,给我们演义什么是狡兔死,走狗烹;什么是有悖人伦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朱温

    朱温,五代时期后梁创建者。907年,他威逼胁迫被他杀害的唐暄宗的儿子昭宣帝禅让皇位于他,建立梁。这下他手下的将帅们心想,想必荣华富贵指日可待。可这个人却真实的可怕,让人大跌眼镜。朱温手下大将除了葛从周和杨师厚算是善终,其他不是被他杀了就是被安排死在了战场上。前期手下两大将朱珍和李唐宾内讧,李唐宾被朱

  • 将儿媳妇抱上龙床的君王们朱温将好色做到了空前绝后?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朱温

    第一位:鲁惠公,姬姓,名弗湟。春秋时期鲁国第十三任君主,在鲁惠公在位的四十六年期间,励精图治,国势大振,百姓悦服。但是,晚年时期,骄奢淫逸,纵情声乐。更可恨的是,晚年,为庶长子公子息娶宋武公之女仲子。仲子至,见仲子漂亮,自纳之,并立为夫人,生子允(即鲁桓公)并立为太子。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鲁惠公死后,

  • 亲儿子明明都已成年,朱温偏偏要传位给养子是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ccy体育标签:朱温

    这其实是由于他非常的喜欢朱尤文,所以说在最后的时候才想要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他。朱温他在当上皇帝之后,那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想要立诸有闻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但是在当时的那一种状态之中,他迟迟都没有立下真正的太子。就是因为他知道一旦立下太子的话,那么毕竟就会引起很多的争斗,所以说他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