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建立汉朝后,就定下了个规矩,就是只有姓刘的,有皇家血脉的人才可封王,异性是不能封王的。但是曹操偏要打破这个规矩。
随着曹操势力的强大,文武众官要求将曹操立为魏王。当然了,曹操做梦都想当王呢,现在百官都拥戴他,那么他自然不会推脱,要把握住这个大好的机会了。
可是朝廷之中偏有不识时务的人。崔琰对官员们说了句这样的话:时乎,时乎!会当有变,任自为之。这话的意思大致是:计划不如变化,天算不如人算,别看曹操现在得势,谁知道以后会什么样呢?
“逢人只说三句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心里话是不能随便说的,大千世界,你知道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吗?果不其然,有和崔琰不和的人把他说的话报告给了曹操,曹操是什么人,连皇帝都要敬他三分,你崔琰却敢说这样大不敬的话,那么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崔琰视死如归,被关进监狱后还大骂曹贼,后来在狱中被杖杀。
有首诗赞颂崔琰道:
清河崔琰,天性坚刚;
虬髯虎目,铁石心肠;
奸邪辟易,声节显昂;
忠于汉主,千古名扬!
崔琰的精神可嘉,但是为了忠于汉室牺牲了自己,值得吗?此时的大汉已是名存实亡,固步自封没有任何的意义。还是汉献帝会来事,当众臣在他面前颂扬曹操的功德时,从一个皇帝的角度来讲,此时的汉献帝心中肯定是痛苦万分的,但是他面上没露任何难色,立即封曹操为魏王。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顺潮流走才是正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崔琰因为忠于汉主却丧了命,汉献帝会感激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