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想称王,连皇帝都不反对,崔琰却有意见,真是不自量力

曹操想称王,连皇帝都不反对,崔琰却有意见,真是不自量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马帅 访问量:751 更新时间:2023/12/8 7:01:58

刘邦建立汉朝后,就定下了个规矩,就是只有姓刘的,有皇家血脉的人才可封,异性是不能封王的。但是曹操偏要打破这个规矩。

随着曹操势力的强大,文武众官要求将曹操立为魏王。当然了,曹操做梦都想当王呢,现在百官都拥戴他,那么他自然不会推脱,要把握住这个大好的机会了。

可是朝廷之中偏有不识时务的人。崔琰对官员们说了句这样的话:时乎,时乎!会当有变,任自为之。这话的意思大致是:计划不如变化,天算不如人算,别看曹操现在得势,谁知道以后会什么样呢?

“逢人只说三句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心里话是不能随便说的,大千世界,你知道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吗?果不其然,有和崔琰不和的人把他说的话报告给了曹操,曹操是什么人,连皇帝都要敬他三分,你崔琰却敢说这样大不敬的话,那么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崔琰视死如归,被关进监狱后还大骂曹贼,后来在狱中被杖杀。

有首诗赞颂崔琰道:

清河崔琰,天性坚刚;

虬髯虎目,铁石心肠;

奸邪辟易,声节显昂;

忠于汉主,千古名扬!

崔琰的精神可嘉,但是为了忠于汉室牺牲了自己,值得吗?此时的大汉已是名存实亡,固步自封没有任何的意义。还是汉献帝会来事,当众臣在他面前颂扬曹操的功德时,从一个皇帝的角度来讲,此时的汉献帝心中肯定是痛苦万分的,但是他面上没露任何难色,立即封曹操为魏王。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顺潮流走才是正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崔琰因为忠于汉主却丧了命,汉献帝会感激他吗?

标签: 崔琰

更多文章

  • 崔琰为人正直,受人尊重,曹操究竟为何要把他置于死地而后快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崔琰

    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是的,在东汉末年的群雄纷争中,曹氏异军突起,虎踞北方而雄视天下,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霸业的兴建过程中,曹操曾旗帜鲜明地主张“唯才是举”。这充分说明,曹氏是非常重视人才的。确实,曹操发现、招聚了如荀彧、郭嘉、程昱、荀攸等不少人才,并且都能

  • 荀彧、崔琰、杨修,其实都死于一种共同的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崔琰

    汉献帝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于官渡大败袁绍,而后两年,袁绍忧郁而死。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曹操以少胜多的光荣战例,进而完成统一中国北方的宏图大业,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以曹操为代表的非世家大族打败了以袁绍为代表的世家大族。曹操是个什么出身呢?曹操之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本

  • 三国第一冤案——曹操称魏王后赐死崔琰!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崔琰

    公元216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崔琰因为说了一句话,被曹操赐死,这堪称是三国第一冤案!易中天先生对此评价:崔琰是三国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又有远见卓识,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曹操也被他的一身正气所慑服。崔琰用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用崔琰的死,证明自己是奸雄!崔琰,大家看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

  • 曹操处死曹植之妻崔氏,是为了打击崔琰的势力吗?

    历史人物编辑:减压历史标签:崔琰

    曹操下令赐死曹植的妻子,出自郭颁《魏晋世语》,原文是:(曹)植妻衣绣,太祖登台见之,以违制命,还家赐死。曹植的妻子也是崔琰的侄女,人物关系图如下:就这件事,曹植之妻崔氏之死,罪由是违背了曹操定下的制度:曹家的夫人、女儿、媳妇不得穿锦绣衣服。这个制度并不是曹操临时杀人找的借口,在《魏书》中是有记载的,

  • 诸葛亮重用王平的后果?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人物编辑:王蓓蓓标签:王平

    诸葛亮开始北伐,兵出祁山。派参军马谡去把守战略要地街亭,而王平为马谡先锋。马谡察看地形后,决定舍水上山。王平一再劝阻,马谡不听。后蜀军水源被断,大败,士卒离散。唯王平领本部千余人虚张声势,断后,收拾败军徐徐而退。 事后,因功破例升为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可见,王平将军的特点与名

  • 王平获得诸葛亮器重,不仅仅是劝说马谡,还有一个重大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王平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发生在街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司马懿、马谡、张郃与王平。原文如下:(司马懿)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又问:“街亭左右别有军否?”探马报曰:“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 军队精简整编时,这两位上将角度不同,发生争执,王平:别计较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王平

    1957年,是军队精简改革的重要一年。在彭德怀的指定下,分管军事行政、组建建设的副总长张爱萍,在发展陆海空的比例和重点问题上,在军委会议上作一个说明。张爱萍认为,根据现阶段国家经济实力和战争作战指导,陆军依然是战争的主体,应该以陆军为主,发展火炮、坦克等武器;而在空、海军发展中,应该优先发展空军,而

  • 王平:逝世原因令人心酸,葬礼上姜昆蔡明含泪送别

    历史人物编辑:程昊昊标签:王平

    作为一个喜剧演员,王平矜矜业业,勤勤恳恳,也有着近乎执拗的专业要求,然而2013年,年仅50岁的王平就这样因为心脏病发而永远的离开的人世。如此突然的消息不仅让喜爱他的观众朋友措手不及,也让他身边的好友亲人痛哭不止,葬礼上,作为好友的姜昆和蔡明二人哭做一团,为其送别。心脏突发,心酸离世2013年2月2

  • 蜀汉平安三候,王平横扫10万大军,另外两位很少有人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臧翁说史标签:王平

    蜀汉后期诸葛亮去世后,他指定的接班人蒋琬、费祎主持全国内政,军政,当时他的传人姜维还没有,掌握军事大全,为了保护蜀汉边境安全,派三位大将镇守边关重地,保障蜀国边境平安,因他们功劳显著,被称为“平安三侯”。王平原属曹操,曹操与刘备争汉中,因个别原因投降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立下大功

  • 谁是守卫街亭的最佳人选?不是王平,而是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王平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北伐战争之一,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也是北伐战争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街亭之战前,人们都建议用魏延、吴仪等将领作先驱者,但诸葛亮不听,于是就任命他非常欣赏的将领马谡,将军王平由诸葛亮任命协助马谡,也就是说,王平是马谡的副手。在街亭之战中,大将军马谡放弃水源,选择爬南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