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崔琰

崔琰

  • 曹操如何善待蔡文姬:让她在丈夫未归时留居曹府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4 8:39:15阅读:2875

    导读:蔡文姬名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蔡文姬便是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环境是毋庸置疑的优越。所以她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作赋,音律也十分了得。这样一位名门才女,本来是该有很好的归宿。奈何生在动乱的年代,她的人生

  • 命运比田丰好,蜀汉官大臣秦宓经历如何?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4 7:46:44阅读:621

    官渡之战前,袁绍的谋士田丰谏阻,认为此时不应该进行决战,而应该采取袭扰的方法,让曹操疲于奔命,这样可以坐享其成。袁绍不听,由于田丰多次劝谏,袁绍还将田丰关进了监狱。失败后,袁绍羞于见到他,在小人的进谗之下,于是将田丰杀了。刘备东征,群臣反对,有一个人更是上书说“天时一定不利于战”!他因此得罪了刘备,

  • 挟天子以令诸侯:揭秘曹操的真实面目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2 2:06:24阅读:752

    东汉末年战火纷扰,枭雄曹操一生都是在斗争中度过的。很多影视艺术作品对曹操这一形象充满兴趣,极尽能事的刻画,但历史上的曹操的性情究竟是怎样的呢?网络配图建安十五年(公园210年),曹操五十六岁。此时,他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后,政权逐渐巩固,继而想统一全国;但是孙权、刘备两大军事势力仍然是他的巨大威胁。他们

  • 曹操为什么要杀了替身兼亲家的崔琰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6:57:18阅读:4735

    现代人八卦新闻看多了,替身,这两个字乍听起来,好像是现代娱乐圈和世界政坛的专用词,不过实际上这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很早以前就有了。大名鼎鼎的魏武帝曹操,就有过一个替身。不过他这个替身并不是为他挡刀枪而死,而是被曹操亲自下令杀死的。这是为什么呢?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灭掉袁绍平定北方后,声威大振,

  • 东汉名士崔琰的简介 曹操杀崔琰竟是因为一句话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8 17:24:10阅读:1553

    崔琰人物生平简介崔琰字季珪,是东汉末年时期一位名士,是司空崔林的从兄。崔琰是曹操帐下谋士,相貌生的俊美,很有威望,曹操对他也很敬畏。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崔琰在给杨训的书信中写道“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曹操认为此句有不逊之意,因而将崔琰下狱,不久崔琰即被曹操赐死。崔琰年

  • 三国曹魏大臣尚书令中尉:崔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2 13:04:01阅读:4144

    崔琰(?216年),字季珪,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从兄,丞相曹操谋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清河崔氏。体态雄伟,相貌俊美,美须髯,师从于大儒郑玄。最初跟随冀州牧袁绍,拜骑都尉。曹操平定河北后,授冀州别驾,迁丞相东曹掾,教导世子曹丕,侄女

  • 崔琰之死的真相:夺嫡之争的旧怨,与曹操封魏王之后的心态变化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7 18:59:20阅读:3979

    崔琰之死,堪称三国第一冤案。因为大家都认为,崔琰道德高尚,为人正直,天下知名,仅仅因为一句话就被曹操杀了,实在太过冤枉。易中天曾评价说:“崔琰用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用崔琰的死,证明自己是奸雄!”本文试图分析崔琰之死背后的隐情,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文字狱”那么简单,全文2421字,阅读时间5分钟。一、

  • 三国时期三大神准预言:崔琰论司马懿、隆中对、匈奴使者论英雄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9 12:45:16阅读:3450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我国三国历史时期之中能人辈出,其中不乏可料定先机者,而在这其中一些人事前的一些话,更是神准的被后人津津乐道。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三国时期三大神准预言:崔琰不光能冒充曹操,自己也是个全挂子本事,看人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有个人叫司马朗,这个人老是自以为是成天是吟诗作对,名气不小,但是眼里没有

  • 崔琰为人正直、受人尊重,曹操究竟为何要杀他?有可能是因为嫉妒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5:28:10阅读:1008

    文/元哥说历史前言【毫无疑问,曹操是一个性格十分复杂的人,他既有宽宏大量的一面,又有心胸狭隘的一面,既有真实可爱的一面,又有阴险狡诈的一面,有时深信不疑,有时却又疑神疑鬼。比如,有人多次背叛他,他却选择原谅,照样封官进爵,比如张绣;很多人吃里扒外,暗地里跟袁绍互通书信,他却选择将书信全部烧毁,一概不

  • 三国帅哥崔琰的颜值,曹操都自比不如!看他家族700年有多显赫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5:33:40阅读:2237

    电视剧《军师联盟》崔琰维护嫡长子继承制,他用性命换曹丕上位。历史上他和后代多显赫!崔琰是帅哥,他的颜值曹操都拿出来冒充自己充当门面,说他“体态雄伟,相貌俊美,美须髯”。匈奴使者来拜见大汉丞相曹操,曹操对自己矮黑的颜值,拿出来做外交工作很不自信,就后崔琰来冒充自己接待使者。过后派人见打听使者对自己的印

  • 曹操想称王,连皇帝都不反对,崔琰却有意见,真是不自量力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7:01:58阅读:751

    刘邦建立汉朝后,就定下了个规矩,就是只有姓刘的,有皇家血脉的人才可封王,异性是不能封王的。但是曹操偏要打破这个规矩。随着曹操势力的强大,文武众官要求将曹操立为魏王。当然了,曹操做梦都想当王呢,现在百官都拥戴他,那么他自然不会推脱,要把握住这个大好的机会了。可是朝廷之中偏有不识时务的人。崔琰对官员们说

  • 崔琰为人正直,受人尊重,曹操究竟为何要把他置于死地而后快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6:58:04阅读:3755

    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是的,在东汉末年的群雄纷争中,曹氏异军突起,虎踞北方而雄视天下,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霸业的兴建过程中,曹操曾旗帜鲜明地主张“唯才是举”。这充分说明,曹氏是非常重视人才的。确实,曹操发现、招聚了如荀彧、郭嘉、程昱、荀攸等不少人才,并且都能

  • 荀彧、崔琰、杨修,其实都死于一种共同的身份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6:58:25阅读:4027

    汉献帝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于官渡大败袁绍,而后两年,袁绍忧郁而死。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曹操以少胜多的光荣战例,进而完成统一中国北方的宏图大业,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以曹操为代表的非世家大族打败了以袁绍为代表的世家大族。曹操是个什么出身呢?曹操之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本

  • 三国第一冤案——曹操称魏王后赐死崔琰!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6:58:48阅读:3498

    公元216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崔琰因为说了一句话,被曹操赐死,这堪称是三国第一冤案!易中天先生对此评价:崔琰是三国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又有远见卓识,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曹操也被他的一身正气所慑服。崔琰用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用崔琰的死,证明自己是奸雄!崔琰,大家看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

  • 曹操处死曹植之妻崔氏,是为了打击崔琰的势力吗?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6:59:08阅读:2815

    曹操下令赐死曹植的妻子,出自郭颁《魏晋世语》,原文是:(曹)植妻衣绣,太祖登台见之,以违制命,还家赐死。曹植的妻子也是崔琰的侄女,人物关系图如下:就这件事,曹植之妻崔氏之死,罪由是违背了曹操定下的制度:曹家的夫人、女儿、媳妇不得穿锦绣衣服。这个制度并不是曹操临时杀人找的借口,在《魏书》中是有记载的,

  • 陈寿“索米立传”一事辨析

    历史解密时间:2024/1/9 21:20:18阅读:2056

    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陈寿是《三国志》的作者,三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三国志》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从《裴注三国志》与《三国志》的对比中也能看出陈寿在选取史料上的谨慎

  • 曹操杀崔琰,表面是一封信惹的祸,实则因他犯了曹操的大忌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12:31:29阅读:4423

    史载崔琰年少时性格朴实,言辞迟钝,喜好击剑,崇尚武功。这么看来,他小时候就是个闷葫芦,而且崇尚武功。他到了二十三岁时,乡里按规定将他转为正卒。这个正卒是什么概念?就是服徭役。汉制规定,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都得服役。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役一个月,称为更卒;每人按一定次序轮流到京师服役一年,称为正

  • 曹操赐死崔琰,堪称三国头号冤案?(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10:43:46阅读:4439

    写活历史人物•汉末三国系列之崔琰上期讲到曹操攻破袁绍后,经统计得知,冀州户籍竟达三十万之众,曹操喜出望外,激动地对崔琰说,冀州可是个大州啊!本想着崔琰会夸他几句,没想到却被崔琰痛斥一顿,说曹操面对尸横遍野的百姓,不先去探查民情,安抚民心,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而却在这里算计户籍,岂不辜负了百姓

  • 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崔琰?-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7:59:14阅读:4215

    我们在读三国历史的时候,经常谈到曹操很懂得人才的价值,所以礼贤下士,网罗了优秀的人才为自己所用。同时曹操也善于听取人才的意见,所以才规避了很多风险,让自己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逐渐的做大。但历史上记载,同样的曹操也曾杀掉很多人才,包括孔融,许攸,荀彧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曹操在成为魏王后,为什么要杀掉

  • 越耿直越遭人讨厌,崔琰应该怎么破局,学学曹操身边这三个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4:59:05阅读:2046

    崔琰是东汉末年曹操阵营中主典选举的重要人物,在任期间,历史记载“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天下称平。”是一个历史评价高、群众认可度也高的正人君子。但最后却因一句话被曹操猜忌,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当时很多人为崔琰的死而叫屈,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感慨说:“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其实,崔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