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期诸葛亮去世后,他指定的接班人蒋琬、费祎主持全国内政,军政,当时他的传人姜维还没有,掌握军事大全,为了保护蜀汉边境安全,派三位大将镇守边关重地,保障蜀国边境平安,因他们功劳显著,被称为“平安三侯”。王平原属曹操,曹操与刘备争汉中,因个别原因投降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立下大功,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王牌军队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拜前监军、镇北大将军,镇守汉中,曹爽率领十万大军攻汉中时,被王平所击退,因其立下显著功劳累封安汉侯。平安三候其他两位很少有人知道,接下来为大家说一下这两位。
一、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名将邓禹的后人,既然他是名将后人,也绝对不会差到哪去。他于汉末时入蜀定居,但无人了解起用他。当时益州从事张裕善于相面,邓芝请他给自己相面,张裕对邓芝说:“你年过七十,位至大将,并封侯。”邓芝得知巴西太守庞羲好结交士人,便前往依附他。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入主益州,邓芝任郫城府邸阁督。一日,刘备经过郫城,和邓芝交谈后,感到十分惊奇,擢升他为郫令,后升迁为广汉太守。任内清廉、严谨,颇有治绩,于是入朝为尚书。
刘备逝世后,奉命出使吴国,成功修复两国关系,并深为孙权所赏识。建兴六年(228年),丞相诸葛亮策划北伐时,命邓芝与大将赵云佯攻郿城,以吸引魏曹真军主力。诸葛亮去世后,迁前军师、前将军,领兖州刺史,封阳武亭侯,不久督领江州。延熙六年(243年),迁车骑将军,后授假节。又率军平定涪陵叛乱。
二、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建安末年,马忠被推举为孝廉,任汉昌长。曾被刘备称为贤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任马忠为门下督。建兴十一年(233年),由于庲降都督张翼执法严厉,不得南夷欢心,夷族首领刘胄于是作乱造反,诸葛亮以马忠代张翼为庲降都督,统军平叛。马忠不负使命,击杀刘胄,平定叛乱。蜀汉朝廷加封马忠为监军奋威将军,并封为博阳亭侯。
章武三年(223年),建宁郡(前益州郡,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后改建宁郡)叛夷杀害太守正昂,并且绑架新任太守张裔送到吴国,所以之后庲降都督一直驻扎在牂牁郡的平夷县。马忠成为庲降都督后,将治所迁到了建宁郡味县,处于汉族和夷族之间,加强对夷人的管理。后来马忠在越巂太守张嶷的辅助下,恩威并济,剿平乱夷,迁回郡治,修缮城郭,控制盐铁资源,并重新贯通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使越巂郡重现旧时的秩序。因此功劳马忠被加封为安南将军,并进封彭乡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