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平为什么要投靠刘备?与徐晃的矛盾只是演义

王平为什么要投靠刘备?与徐晃的矛盾只是演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的小前沿 访问量:1186 更新时间:2024/1/30 16:40:36

图片来自网络

汉中地区的人口构成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在汉中完败。仓皇之中,曹操下令汉中地区的人口要全部搬迁至关中地区。一石激起千层浪,曹操也没有想到,他的命令竟然惹出了大乱子!

曹操的命令本没有错误。因为按照汉朝的军功标准,上功为得地得人;中功为得人;下功为得地。眼见汉中不保,曹操下令搬迁汉中人口也是无奈的选择。

可是,曹操却忽视了一件事,那就是汉中地区的人口构成。

我们现在人也经常提到四川为巴蜀大地,也就是说,古益州主要是由巴和蜀两部分构成,而巴的历史还要早于蜀,因为古蜀国是从古巴国分离出去的。

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的先王陵墓主要集中在枳地,该地在被楚国占据后改称为枳县。后来,巴国不断北迁,逐步迁徙到今阆中、下辩和宕渠地区。汉时的益州主要分为两部分,那就是东川和西川,东川就是指的汉中地区,而汉中地区人口的主体除了汉人以外,就是賨民。

说起賨民,很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要提起賨民的另一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会知道,那就是板楯蛮。

图片来自网络

板楯蛮在我国历史上很出名。早在武王伐纣时期,板楯蛮就曾经登上历史舞台。据《尚书》记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在楚汉相争期间,板楯蛮也曾为汉朝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刘邦就是在板楯蛮的协助下底定三秦,打通了东出关中,与项羽争雄之路。

不过,板楯蛮一贯安土重迁,在刘邦盛邀他们入关的时候,却被拒绝。刘邦为了感谢他们,就下令从此以后賨民每口出钱四十作为赋税,而其他少数民族每口需要出钱八十。

可以这么说,板楯蛮与汉王朝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终汉之世,賨民基本上能和汉朝和平相处。即使因为官吏的贪腐发生过几次叛乱,只要是汉朝稍加安抚,就立即归顺朝廷。而且,在其他少数民族反叛的时候,汉朝经常征召板楯蛮参与平叛。因为板楯蛮骁勇善战,反叛的少数民族一听到板楯蛮到来,基本上做鸟兽散,为此,汉朝也大得其力。

不仅于此,汉朝皇帝们的御林军虎贲军也主要是由板楯蛮组建而成,他们只听令于皇帝,由此可见,板楯蛮对于汉朝的重要性。

刘备在何时拥有了賨民武装

汉末,关中混乱,群雄蜂起,黄巾肆虐,人民流离失所。张鲁利用人民对生存的渴望,以五斗米道来吸引逃难的民众加入五斗米道,并得到了賨民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人的支持,凭此割据汉中几三十年,賨民就是张鲁手下最为倚重的一支武装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

刘璋为了抵抗张鲁,只得邀请刘备入川协助。刘备入川后,驻军葭萌关,并没有急着和张鲁开战,而是在和张鲁争夺汉中的民心,主要还是争夺賨民的人心。在这个时期,刘备军中有了賨民的加入。尤其是刘备以回荆州为名,诱杀了刘璋手下涪水关守将高沛、杨怀之后,借机收编了接近两万余人的賨民军队,快速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在这次收编的过程中,刘备一改过去仁君的形象,把賨民军队的家属全部扣为人质。

公元219年,庞统战死。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入川助战,张飞走的就是巴郡一线。在成功收服严颜之后,张飞在严颜的协助下,快速稳定了巴郡局势,并且收编了大量的賨民士兵。賨民士兵久居山地,尤擅长于山地作战,张飞也就是依靠他们,在汉中战役前期击败了曹魏名将张郃,并成为了蜀汉政权第一位巴西太守镇守阆中。

建安二十年,曹操攻占了汉中,张鲁投降。曹操在回军时,把张鲁和杜濩、朴胡、袁约等賨民首领全部带回洛阳,王平也在此时跟随杜濩、朴胡、袁约等人到了洛阳,并被任命为假(代理)校尉。

建安二十二年,汉中战事再次爆发,镇守汉中的曹魏将领如夏侯渊、张郃等虽是名将,但却不是刘备的对手。尤其是张飞率领的由賨民组成的山地部队战斗力很强,使得由骑兵为主的曹军很不适应,因此屡战屡败。无奈之下,曹操只得亲自率军救援,王平作为世居宕渠的賨民,深晓汉中地理,也随军前往汉中。

图片来自网络

王平为什么要投奔刘备

可是,曹魏在汉中战役中已经大势已去,即使曹操亲往,也改变不了战局。与其说曹操是去指挥作战,还不如说曹操是去指挥这支精锐部队撤退来的更加准确些。曹操到了汉中后,认识到汉中必失,为了减少损失,曹操下令,要搬迁汉中的全部人口到关中,把一个空无一人的汉中留给刘备。

賨民本来对曹操没有意见,或者说还比较倾向于曹操,因为毕竟张鲁和賨民的首领都在洛阳。而且,賨民一贯亲近汉皇室,曹操又是以汉朝丞相,魏公的身份出现的,在賨民心中是代表着汉朝的利益,所以,在汉中战役前期也为曹操出了很多力气。就以徐晃组织的马鸣阁战役而言,若不是賨民的山地部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徐晃率领的曹军根本就战胜不了陈式。

窃以为,王平作为曾经跟随賨民首领赴洛阳之人,在此时已经成为了这些首领们的代言人。王平出身贫寒,能顾跟随首领赴洛阳,就说明王平是杜濩、朴胡的亲信,曹操也可能想叫王平来号召大家一起移民。可是,曹操的命令也激起了王平的不满,或者说,杜濩、朴胡等人作为人质居住在洛阳的境遇也不是很好,也引起王平的反感。因此,王平不仅没有听从曹操的命令,反而鼓动大家离开曹操,投奔刘备。

至于说王平是因为和曹魏名将徐晃不和,才是他投奔刘备的原因,那纯属于《三国演义》中的小说家言,当不得真,在《三国志》徐晃和王平的传记中都没有提到过这一点。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王平

更多文章

  • 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哪了?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王平

    王平是唯一一位在正史与演义中出入不大的人物,他在公元215年追随曹操,在曹军中由于王平斗大字不识一个,因此没有受到重用。可是他在战场上有谋略、有才能,武力值也不算太弱。就是这样一个人被曹魏埋没了,在汉中大战的时候,王平向自己的领导提建议被拒绝后,转身就投入蜀汉阵营。投入蜀汉阵营前期他也没有受到重要,

  • 逆势飞扬的文盲将军王平,以少胜多改写了历史进程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王平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是非常明显的,非但如此,为突出某个人,拉另外一个人来垫背的春秋笔法并不鲜见,比如曹魏大将军曹真,被忽视和损害就是非常严重的一位。如果说是为了衬托诸葛亮,倒也符合尊刘贬曹的主旨,我们还可以想得通,拿曹真来存托司马懿又是为何呢?其实还是遵循了尊刘贬曹的这一主线,曹

  • 开国上将王平在长征时将驮机枪的马腾给一位失去战马的将军,警卫员不舍,王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意青春梦标签:王平

    有一名开国上将,在红军时就被王平上将称赞:可顶10挺机枪!他就是唐亮上将。唐亮是湖南省浏阳人。1926年就参加赤卫队闹革命,1930年加入红三军团,并入党。在红军时期就曾是第2师的政治部主任,是师一级的高级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唐亮上将更是出任第三野战军的政治部主任,是大军区一级的主官,1955年被授

  • 三国名将之王平:千里马报恩,不负众望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王平

    温馨提示:本篇文章字数共3166个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三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历史时期之一。这一时期,曹魏、蜀汉、孙吴三国鼎力;这一时期,军阀四起,天下大乱;这一时期,统治者之间纷争不断,都为守护自己的一方政权、吞霸另一方政权而不断讨伐征战;这一时期,英才辈出,不少至今都仍被世人称颂赞叹的

  • 为什么说王平改变了三国历史走向?

    历史人物编辑:莫地方标签:王平

    有这样一群人,平常啥都不是,在其他人眼里就是废物,但到了关键时期,这些人就能站出来单独承担一些事情。王平就是这样一个关键人物,关键时期站了出来,改变了历史走向。王平(汉化賨(cóng)人)是巴西宕渠人(今四川省渠县)。当初刘备拿下益州后,生活在巴西郡賨(cóng)民本该直接归顺刘备,王平也能早点为刘

  • 上将王平,枪林弹雨中他都不惧生死,为何在这件事上泣不成声?

    历史人物编辑:求知问史标签:王平

    上将王平,枪林弹雨中他都不惧生死,为何在这件事上泣不成声?文/无计读史王平出生于湖北阳新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0年,为了改变旧的中国,让人民实现光明的未来,从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血雨腥风的战争过程中,王平无数次与生死擦肩而过,但每一次他都没有退缩,正是凭借着这种非同一般的胆识和勇气,使得王平在

  • 汉水之战,徐晃要杀王平,王平一怒放火,为何使得徐晃狼狈而逃?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王平

    “徐晃要杀王平,王平一怒放火,使得徐晃狼狈而逃”一说出现在三国演义,而在三国历史中,王平是随曹操出征汉中,在被刘备击败后,王平直接投降于刘备。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宕渠,也就是后来张飞和张郃对战的地点。在公元215年,迫于曹操势大,巴西郡七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等率众来依附曹操。正是因为朴胡等人转投曹操,

  • 短短几个月,4次和死神擦肩而过!上将王平的战斗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王平

    在人们的心目中,开国上将王平是著名的政工上将,但他同时更是一名九死一生的战将。早在红军时期,他就是红3军团的重要指挥员,枪林弹雨中,王平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之内4次和死神擦肩而过!第五次反“围剿”时,王平担任红3军团第4师11团政委,团长是邓国清。1934年4月,蒋介石以11个师的兵力逼近中央苏区北部

  • 蜀汉后期,被任命为牙门将的王平去哪了?最终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王平

    王平,原为曹操的部将,在汉中之战后,投降于刘备,被任命为牙门将。说到王平,不得不提及马谡。在汉中之战后,王平虽然投降于刘备,但是并没有得到重用,而是蹉跎了一段时间。直到诸葛亮在公元228年北伐之后,王平有机会展现头角。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兵出斜谷,想要径取郿城,直指长安。要想实现这一计划,街亭

  • 王平影响了三国历史走向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王平

    王平,是蜀汉后期能够拿得出手的大将军。深受诸葛亮的器重,多次随诸葛亮北伐,立下了很多功劳。后来被封为安汉侯,从这个侯爵可以看出王平在蜀汉的地位还是很高的。然而就是这位传奇人物,他的一生至少有三次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走向。接下来我们来盘点一下!一:投降刘备,受到重用王平本来是魏国人,建安24年,刘备发动了